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实用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 宋—元(公元960—1368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实用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 宋—元(公元960—1368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实用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 宋—元(公元960—1368年)

2 §大纲要求 了解医药学新成就及宋元医家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 宋元医家新贡献是勇于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学体系。

3 §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 古医籍整理与方书成就 药物学的发展 医学各科的成就 难点 医政设施的进步 学派争鸣与各家学说

4

5 从宋至元400年间,除汉族政权外,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不同区域交叉存在。各阶段、各地区政治形势不同,经济差异甚大。
宋前期经济较大发展,科技获得突出进步。 宋代重视文士培养和选拔,部分文士进入医学队伍。宋代起有“儒医”之称。 典训 瓜菜 耕垦 果实 播种 竹木 栽桑 药草 养蚕 孳畜

6 王祯《农书》 中国第一部对全国范围内农业做系统研究的农书。其中的《农器图谱》最有特色,绘制出农具和农业机械图306幅。

7 宋代殿试图 宋人科举考试图

8

9 在意识形态领域,宋“理学”和“新学”不同流派长期争论对医学理论有相当影响。
理学促进医学界五运六气理论探索,运气学说在宋代盛行。 朱熹、王安石、陈亮等人的观点,对病因、病机、养生学说发展,都有一定意义。尤其哲学家们敢于怀疑历来奉为神圣的经典,对旧有文化持一定分析的态度,更直接影响到医学界,成为当时医学界学术空气活跃的缘由之一。

10

11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这幅长卷反映了我国宋代的市井生活,其中有四处反映了我国当时医学的盛况。一处重点描绘了当时的医药世家赵太丞家。这既是一家诊所,又是一家生熟药店。门前竖起4座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广告牌,突出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的神奇作用。广告牌上“本堂法制应症煎剂”八个大字依稀可辨。还有位买药人牵着驴子正要离去。这是当时中药中医事业的发展盛况的反映。

12 长卷上面还画着两处小儿科,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医学分工已经很细,门类趋于完全。画中的一个儿科诊所,门前挂着一个挑子,上面写着“专治小儿科”。堂内坐着一位医生,旁边有一人领着小孩请医生诊治。小孩害怕医生,欲挣脱逃跑,十分形象生动。另一家诊所大门上挂着“小儿科”招牌,门前等待就诊的人很多。图中还有一处骨科诊所。门前竖起的招牌上写着“专门接骨”字样。由此可见,我国宋代骨科疗法已经普遍用于民间。

13 第一节 医政设施的进步 一、改进医事管理 宋初翰林医官院(1082年改称医官局)专司医药行政,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 翰林医官的选拔

14

15

16

17 宋金元时期,朝廷成立了“御药院”、“尚药局”、“惠民局”、“广惠局”等机构,都属于国家统一管理药品的职能部门。
“御药院”负责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品,供帝王 使用; “尚药局”为最早的医药管理机关; “惠民局”负责管理和经营药物制品的售卖; “广惠局”为元代的医疗机构,管理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来在其属之下设有回回药物院。

18 北宋时期,在实行王安石的新法时,按当时施行的“市易法”,由政府控制药品的贸易,药品的经营是国家的专利,当时是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制作和经营任何药品的。

19 1076年,太医局创立了“熟药所”,熟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成药”,主要有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便于购买和使用,并可以减少很多煎制汤药的繁琐工序。
到了宋代,熟药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至于当时社会上几乎形成了大多使用熟药,很少使用汤剂的特殊医疗风气。这对于中医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的作用,但是对于中成药事业的发展,却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

20 1103年,“熟药所”增设为5所,并设“修合药 所”2处,是炮制药物的作坊,后改名为“医药惠 民局”和“医药和剂局”。这种制作并出售成药 (丸散膏丹等)的药局,一直延续到了元代。

21 宋代除开封、杭州有熟药所以外,各州也设置了熟药所,地方上的熟药所(中成药),多半是从京都的和剂局运来的。和剂局和惠民局都由朝廷派文武官员和士兵管理,负责监督其制药、售卖,并负责守卫、巡逻和护送等任务,每个所巡防的官兵约有10余人。   为防止造假药,冒充官药出售,惠民局和和剂局各自有“药局印记”和“和剂局记”四个字的大印。另外,东、南、西、北四局,也各自加盖上六字公章。皇帝也曾下诏,若有人制造假药,伪造处方和官印,要依“伪造条例”法办。   到了每年的夏天,朝廷还会派出翰林医官到临安城内外施医送药,为穷苦的百姓诊治。暑热之季,还派士兵送药下乡,直到天气凉爽后才停止。这种制度,便于充分掌握百姓的健康状况,对于防治疾病和监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 这样的医政制度,从历史的发展上看,对于医药卫生行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推广了“局方”。当时做成“熟药”的方子,经过统一的整理,汇总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不仅对于当时制作的熟药(成药)品种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成药方剂,而且书中记载的每一种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十分详细,为后人选方制药提供了方便。并对制药工业提供了具有极高价值参照方法的工艺标准。第二,药局设定的若干制度,如值班制度(保证药品质量,过期及陈腐的药物及时废弃的制度)、施药制度(每逢贫困或水旱或疫疠灾荒,政府便有组织地施予药剂)等,这在当时都是益民之举。   随着宋朝政权的腐朽,官药局也渐渐变质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事时有发生,“惠民局”、“和剂局”在百姓的口中成了“惠官局”、“和吏局”,这个国家药局的制度终于被废止了。

23 宋代除设医官院外,还有其他医疗、慈善机构。
安济坊,收留“家贫不能拯疗”者。 保寿粹和馆,主要治疗宫廷人员疾病。 养济院,供四方宾旅患者疗养之用 福田院,用以收养老疾孤寡者。 慈幼局,收养遗弃幼婴。 漏泽园,救济贫葬。 病囚院,给犯人提供医疗待遇。

24 以法律规定医生职业道德, 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 有关保护婴童、饮食卫生和婚姻等方面的措施。 如诸医违方诈疗疾病而取财物者,以盗论; 庸医误伤致人死命者,绳之以法; 若秽恶之物在食饮中,予以处罚。

25 二、开设国家药局 1069年政府推行王安石新法,药物购销由国家管理。
1076年,开设第一所制作出售成药为主的官办药局—“太医局熟药所”,亦名“卖药所”。 1114年后“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修合药所”改称为“医药和剂局”。后改名为“太平惠民局”。 药局制作和销售的成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宜于保存和较为有效,深受欢迎。

26 宋政府还曾设有专供帝王用药的“御药院”,专职药政的机构“尚药局”。
元代设有“广惠司”为药政机构,其下设“回回药物院”。

27 三、发展医学教育 宋重视医药人才培养,医学教育比唐发展。 北宋初,太常寺下设太医署(992年改称太医局)。
1076年太医局从太常寺分离出,成为独立医学教育机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

28 1.体制:太医局设提举(校长)1人,判局(副校长)2人,规定判局由“知医事者为之”,每科设教授1人。1103年医学校置于国子监管辖之下,医学校第一次纳入国家官学系统。

29 2.专业分科较细,学生数有增加 大方脉、风科、小方脉、产科、眼科、疮肿、口齿兼咽喉、金镞兼书禁、疡肿兼折伤 学生数从嘉 祐 五 年 (1060)120人到元丰元年为300人。

30 3.课程除《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外,增加《神农本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脉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龙木论》等。

31 4.学校以择优原则建立“升舍”制度。按成绩把学生分成“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成绩合格,逐级递升,特优秀者可越级。
考试形式公试和私试相结合,每月一次私试,每年一次公试。 考试内容有详细规定。太医局为学生建立医疗档案,轮流为太学、武学、律学、算学、艺学等学生和各营将士治病。 学校每年“比较”一次,分为上、中、下三等,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

32 5.金代医学教育仿宋制,元代对医学教育相当重视,医学校有13科,后并为10科,出现了正骨科。
元代注重对学生严格考核,对各级教师同样实行考核奖励制。

33 第二节 古医籍的整理与方书成就 一、医籍的整理与刊行
第二节 古医籍的整理与方书成就 一、医籍的整理与刊行 宋政府1057年设“校正医书局”,集中著名学者和医家如掌禹锡、林亿、高保衡、孙兆、秦宗古等,有计划地对历代医籍搜集、考证、校勘和整理,历10余年,仅对《素问》就“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两千余条”。

34 《伤寒论》研究蔚然成风,重要著述有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 许叔微《注解伤寒百证歌》附《伤寒发微论》 《伤寒九十论》 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等 对《伤寒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35 对《伤寒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理法方药的阐发 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以经解经“,对后世研究颇多启发。 成氏《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方剂理论研究进入新阶段。

36 (二)专题性研究 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设问答100条,就《伤寒论》各专题逐一说明。 许叔微《注解伤寒百证歌》以七言歌诀将《伤寒论》内容概括为“百证”,阐述辨证论治原则。

37 (三)内容补充 庞安时对小儿伤寒、妇人伤寒、暑病、斑痘等论述补《伤寒论》之不足。 朱肱以为“仲景证多而药少”,“至于阴毒伤寒、时行瘟疫、温毒、发斑之类,全无方书”,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选方百余首补入。

38 二、方书编著和发展 宋元方书编著大致三种形式 综合性医著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 实用性方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有个人特色各科专题方书 《普济本事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济生方》及金元诸家和临证各科方书。

39 《太平圣惠方》 宋廷诏令翰林医官王怀隐等编著大型方书。共100卷,分脉法、处方用药、五脏病证、内、外、骨伤等1670门,载方16834首。每证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冠于首,其后详列处方和各种疗法。

40 《圣济总录》 北宋政府组织医家广搜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的大规模方书。全书共200卷,录医方近2万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养生、杂治等60余门。每门前有论述,下分若干病证,分理、法、方、药、炮炙、服法、禁忌等项论述,内容充实。北宋以来医家临床有效方剂无不网罗。

4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观(1107—1110年)年间,诏令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等校订编成。为世界最早国家药局方。全书分诸风、伤寒、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每方后详列主治证和药物,对药物炮炙和药剂修制也详细说明。 现常用方剂如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三拗汤、华盖散、凉膈散、藿香正气散以及妇科常用四物汤、逍遥散,儿科常用五福化毒丹、肥儿丸等均出此书。

42 《普济本事方》 南宋·许叔微撰。10卷23门300余方,有古代经验方,有个人临床验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南宋·陈言著。15卷180门,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易于论因求治。

43 《济生方》 南宋·严用和著。10卷80门,方400首。著名的归脾汤、济生肾气丸、济生橘核丸、清脾散等源出此书。 其它 苏轼、沈括《苏沈良方》张锐《鸡峰普济方》及各科著名方书不胜枚举; 金元著名医家对方剂学皆有贡献,不仅医方数量增多且方剂理论也趋丰富。

44 第三节 药物学的发展 一、综合性本草学成就 宋代对本草书编撰十分重视,1057年(嘉祐2年)命掌禹锡、林亿、苏颂等再次编撰《嘉祐本草》,记载药物1083种。 注明形态、采集季节和功用等。进口药材则要求查询收税机关和商人,辨清来源,选出样品,送交京师。由苏颂整理加工。 1061年编撰成《本草图经》。20卷,载药780种,635种药下绘图933幅,增加民间草药103种。

45 北宋中期民间医家唐慎微以《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为基础编成《证类本草》32卷,约60万字,载药1558种,比《嘉祐本草》增476种。编撰体例每药下随文附图,有论说、主治、功用、炮炙方法与附方。所附制法,切合实用。附方共3000首,方论1000余条,对方剂学有大贡献。 后政府在此基础上,修订为国家药典颁行。 1249年,张存惠增入寇宗奭《本草衍义》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刊行,共30卷,载药1748种。流传500余年,一直为本草学范本。

46 二、本草学专题研究与发挥 药物鉴别 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1116)是代表作。寇潜心药物鉴别等研究10余年。用调查实验方法证旧说之是非,辨析药物来源、生态和真伪优劣。依据文献,实地验证,独立阐发见解受到后世推崇。

47 药理阐发 寇氏《本草衍义》重视药理研究阐发,提出气味新说。认为“寒热温凉是药性”,酸苦甘辛咸是药味,“香臭腥臊”则是药气。某药性寒,不能说气寒。清人杨守敬说:“寇氏……翻性味之说,而立气味之论……本草之学,自此一变。”

48 张元素《珍珠囊》是金元时期本草名著,只论113种药物,但内容丰富,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药物归经说和脏腑标本用药式为后世遵循。
李杲撰用药法象》阐发张元素学说,在《珍珠囊》基础上增用药凡例,诸经纲要治法。

49 王好古《汤液本草》2卷,在两书基础上充实张机、成无己药理论述内容,对法象药理、各病主治药、用法、修制及238味常用药系统论述。
张从正对用药“七方十剂”多加发挥。 朱震亨撰《本草衍义补遗》“因寇氏衍义之义而推广之,近二百种多有发明”。

50 药物炮制 《证类本草》药物炮炙内容丰富,收雷敩《炮炙论》300种药物炮炙方法,又收《本草经集注》 “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保存药物炮炙重要资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研制许多成药制备方法,记叙185种饮片炮炙标准,详细描述水飞、醋焠、镑等炮炙方法。 《局方》发展酒、醋炮炙药物方法。 炮炙目的,不单是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而要增强或改进功效

51 宋代丸药加工技术有新发展,增加糊丸、水泛丸和化学丸剂等,发展朱砂衣、青黛衣、矾红衣、麝香衣等多种丸衣。
药物有效成分提炼 《证类本草》《苏沈良方》均载“秋石”(尿甾体性激素)阳炼及阴炼两种制备法,阳炼法成功应用皂甙沉淀甾体这一特异反应,为世界上提炼“性激素”最早记载。 寇氏《本草衍义》有升华法精制砒霜、结晶法精制芒硝记载。

52 食养食疗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主旨在于“食补”,从本草选无毒副作用,可久食的补药,与饮食配合,调和五味,供御膳用。 对日常食物如米谷、禽兽、菜果等性味、功用论述详细。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饮食卫生法则。 论述各种点心、菜肴的配制成分及烹调方法,食物中毒防治法,妊娠妇女与乳母的饮食宜忌等。

53 第四节 医学各科的成就 一、病因病机 病因研究
第四节 医学各科的成就 一、病因病机 病因研究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仲景“三因致病说”基础上将病因分为三类。使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病机学说 在《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基础上,宋元医家对各有阐发,如钱乙、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

54 二、诊断学的进展 脉 诊 《崔氏脉诀》南宋崔嘉彦著,又称《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脉象与病气有机联系。在脉位与内脏关系上,以寸、关、尺与上、中、下焦对应。以《难经》浮、沉、迟、数为纲,以风、气、冷、热主病,论述《脉经》24脉,精炼脉学,“由博返约”。

55 《察病指南》 南宋施发撰于1241年,脉诊为主兼及听声、察色、考味等法,为现存较早诊断学专著。绘制了33种脉象图,以图示脉,是脉搏描述上的创举,欧洲1860年才有法国人马瑞的脉搏描记器问世,晚600多年。 《脉诀》 宋代刘开撰于1241年,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类,分隶于寸、关、尺三部主病,别具一格。

56 《诊家枢要》 元滑寿撰于1359年,1卷,首论脉象大旨及辨脉法,颇多创见。简析30种脉象,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提出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紧、滑涩、长短、大小8对阴阳对立脉象,体现由博返约、掌握纲要。

57 舌 诊 元代敖氏著《金镜录》《点点镜》二书,讨论伤寒舌诊,列舌象图12幅。 杜本增补24图名《敖氏伤寒金镜录》,其中24图专论舌苔,4图论舌质,8图兼论舌苔和舌质。载舌色有淡、红、青3种;舌面变化有红刺、红星、裂纹等;苔色有白、黄、灰、黑4种,苔质有干、滑、涩、刺、偏、全、隔瓣等。主要病理舌象都已提到。 每图有文字说明,结合脉象阐述所主证候病因病机、治法和预后等。 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

58 指纹法 指纹法,用在儿科诊断,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面拇指侧浅表静脉。分为气、风、命三关。 宋代多部著作记载指纹观察法。刘昉1150年撰《幼幼新书》有虎口三关指纹检查法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有10种指纹形状及所主证候等,至今儿科临证沿用。

59 三、解剖学与法医学 宋代人体解剖记述有很大发展,积累更多尸体解剖经验,且据实物描绘成图。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吴简主持编绘之《欧希范五脏图》。根据欧铨(希范)蒙干等五十六人被处决时现场解剖所见绘制,主要记述心、肺、肝、脾、胃、小肠、大肠、膀胱等形状和位置,多数记载正确,也有不实之处。 有病理观察推测,如欧铨少得目疾,其肝有白点;蒙干生前患咳嗽,肺胆俱黑。 其图著已佚,《梦溪笔谈》等有引录。

60 北宋末年医生杨介整理《存真图》。 据宋徽宗崇宁年间,在泗洲处死犯人尸体解剖整理而成,记载内脏和十二经脉图,原图著已佚,宋朱肱《内外二景图》明高武《针灸聚英》和杨继洲《针灸大成》中能见部分图谱,有《肺侧图》《心气图》《气海横膜图》《脾胃包系图》《分水阑门图》《命门、大小肠膀胱之系图》等。 图谱和文字说明大体正确,有探索人体生理系统之意向。

61 法医学 云梦秦简为秦律问答,治狱文书程式等。 五代和凝及其子和山蒙951年撰《疑狱集》,为现存最早法医著作。 宋代法医学显著发展,出现内容更丰富的专著。初有佚名《内恕录》南宋有郑克《折狱龟鉴》,载395案例,提出“情迹论”,重物证,反对酷刑。 桂万荣《棠阴比事》载144例。后有《检验格目》与《检验正背人形图》等。标志法医学走向规范。

62 宋慈《洗冤集录》 有重大价值影响于国内外的法医学专著。 卷1、2为条令、检验总论,包括解剖、验伤、验尸、现场勘察等。强调法医必须带领忤作迅速前往,即时亲验。卷3、4、5为验骨,对各种机械性死伤原因鉴别,着重区别或鉴定何物所伤,生前伤还是死后伤,自杀还是他杀。记述当事者有可能用于自杀或谋杀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毒品和各种急救与解毒方法。 材料充实,内容丰富,论说简明,分析透彻,形象而生动,切合实际。

63 数百年“听讼诀狱,皆奉《洗冤集录》为圭臬”,成为处理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和依据。
从13世纪到19世纪末,国内沿用600多年,后世法医著作,多以该书为蓝本。 比国外最早系统法医学著作1062年意大利出版菲德里(Fortunato Fedeli)《新编法医学》早350年。 出版后,受各国重视,被译为朝、日、英、德、俄多种文字,在世界法医史上有一定影响。

64 四、针灸学 王惟一与针灸铜人 王惟一,北宋翰林医官尚药奉御,受诏于1027年设计铸造两具针灸铜人,一座置于医官院,一座放在大相国寺。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内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穴位深约1.2分,教学或考试时,体表用腊封闭,内灌水(或说汞),针刺中穴,针拔水出。 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

65 王氏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绘有针灸偃侧人形图。
载腧穴657个,除去双穴重复有腧穴354个,比《甲乙经》增加三个双穴(青灵、厥阳俞、膏肓俞)和单穴二个(灵台、阳关)。 穴位排列兼顾经络穴位系统性和临证应用。卷1、卷2按《外台秘要》体例,按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经络循行排列,卷3讨论腧穴主治,采《甲乙经》之长,躯体头面部分按身体部位排列,四肢穴位仍按十二经排列。 铜人铸造和图经颁行有重要意义。

66 王执中与《针灸资生经》 1165年撰,7卷。 补入督俞、气海俞、风市等穴,增加民间验证有效别穴21个。 临证定穴提倡“同身寸”法,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突出贡献在对证配穴,后5卷专论内科为主各科病证193种,因证取穴,针灸方药兼施,有些病证附列证治验案。 记载灸法丰富,集宋以前灸法之大成。

67 窦默与《标幽赋》 窦默(1196—1280年)字子声,又字汉卿,著《标幽赋》。认为十二经循行顺序流注关系从太阴肺经开始,循环不息。配穴注意时间性。根据经络系统辨证论治,常选取膝以下的井、荥、俞、经、合穴及有特殊疗效腧穴。 《标幽赋》是以歌赋体载,阐述针灸与经络、脏腑、气血关系、取穴宜忌、补泻手法等,通俗易懂,便于习诵,成为针灸学的纲领。

68 滑寿与《十四经发挥》 滑寿,字伯仁,晚号樱宁生。1341年撰《十四经发挥》。在针灸学术上有两大贡献 一是对经络理论研究,提出奇经八脉督、任二脉,一前一后,包括腹背皆有专穴,和其他奇经不同,应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而成十四经,后世多遵其说。 二是通考腧穴657个,对十二经之次第,经脉之始终,经络之交会,穴位之名称、位置等,详加考订,释名释义,绘图示意,提高了针灸学术的系统性。

69 闻人耆年与《备急灸法》 闻人耆年1226年著成。为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灸治法专著,总结作者近五十年灼艾灸治经验。为临证医家所喜用。 附多幅生动形象插图,如屈指量腧穴法,朱点腧穴法等,为前代著作所未见。 其 它 宋元间出现子午流注针法,何若愚撰《子午流注针经》和窦杰《流注指微赋》(1153)是子午流注代表著作。 子午流注的形成是本时期针灸学上的重要动向。

70 内 科 宋元内科杂病理论和实践都有新发展。 宋太医局专设“风科”。“风证”过去多以外风侵袭立论。 金元以来较明确区分“真风”与“类风”,认识到“类风”非外风侵袭,乃脏气自病。如刘完素提出“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李杲认为“年逾四旬,忧忿伤气,或体肥者,形盛气衰”,朱震亨则说“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对临证有重要指导作用。

71 张锐《鸡峰普济方》把水肿病分为多种类型,施以不同治法。
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是较全面脚气病专著。 葛可久《十药神书》1卷,创10首良方。分止血剂、止嗽剂、祛痰剂、补养剂等。具体阐述证的分型与方的分类,为治疗肺痨提供可遵循法则,得到重视。

72 外 科 唐以前称战伤谓金创折疡,无明确外科、伤科之称。 宋陈自明《外科精要》,标志外、伤科分立。宋、元时期皆有疡科专门设置。 《太平圣惠方》最早载述“内消”“托里”治法。 《圣济总录》提出“痈疽内热,甚于焚溺之患,治之不可缓”。主张内外兼治。提出痈疽初起,要区分疽、痈、疖,按病变过程采用不同治法。总结出“五善”、“七恶”判断预后。 《卫济宝书》1卷,约撰于12世纪初。主要论述痈疽证治,最早记载癌字(指深部脓肿,并非恶性肿物)。

73 《仁斋直指方论》杨士瀛撰于1264年。认识某些癌肿的特征。
《集验背疽方》李迅撰。指出发疽有内外之别是重要发现,接触到不同性质肿物规律。 《外科精要》陈自明撰,3卷。强调外科用药亦应根据脏腑经络虚实,因证施治,辨证施治原则用于外科临证,对后世很有影响。树立“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

74 伤 科 《永类钤方》李仲南撰于1331年,共22卷。最后一卷为《风损伤折》骨伤科专篇。载录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主要内容,增添许多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新经验,整复和固定技术有新发展,所用四夹板固定、竹箍箍住法等均属创造性发明。 创制了缝合针——“曲针”,引丝线或桑白皮线,由内向外逐层缝合,堪称伤科史上重要发明,是我国伤科文献中的首次记载。

75 《外科精义》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方面都有新观点。治疗上灵活应用温罨,排脓,提脓拔毒和止痛等方法,强调整体观和辨证施治。
发展和丰富了外治、内治、内消、追蚀和托里诸法,其所载之温罨、溻渍,浴渍诸法,具有温热作用,机理与近代西医外科水疗法相似。较全面总结了宋元时期外科学领域新成就。

76 《世医得效方》危亦林撰。“正骨兼金镞科”中提出治骨碎、骨折、脱臼前先服麻药再施术。所用麻药为蔓陀罗、乌头;止痛药为没药、乳香、川椒等。比日本、欧洲使用全麻药要早近五百年。
悬吊复位法 “凡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使其骨自归窠”,然后用大桑皮、杉树皮衬贴,用软物加以缠夹固定。颈椎骨折脱位 “以手巾兜缚颏下,系于后脑”,牵引复位。是伤科史上的创举。 近代英国医生达维斯(Davis)1927年才提出悬吊复位法。

77 妇产科 宋元妇产科很发达产生一批专著。 杨康候(字子健)《十产论》(1098)除正产外,论述十种难产及处理方法,是论产最详备著作之一。其转胎手法是医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最早记载。 虞流《备产济用方》(1140)记载用全兔脑制成“神效催生丹”,合于现代科学探明的脑垂体后叶激素有收缩子宫作用之机理。 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8卷(1184)论述妊娠、胎产、新生儿护理和妇产科疾病治疗,辑录现已佚失的若干妇产科方书内容。

78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撰于1237年,共24卷。 与前代妇产科著述比较,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内容提纲挈领丰富全面,改变前代著述“纲领散漫而无统”状态,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难产和产后八门,每门下再分证候,共著论260余,论后附方多种,编排井然有序; 其二联系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论述妇产科疾病证治,改变以往偏于就证列方做法。 后代妇产科论著,摘录其书内容甚多,是内容丰富的总结性妇产科专著,长期为后世所用。

79 儿 科 (一)《小儿药证直诀》 卷上为脉证治法,载小儿诊候及方论;卷中具体收载钱氏小儿医案23例;卷下载诸方,论述儿科方剂的配伍与用法。 该书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强调补泻要同时调理,以善其后。 创制了一些儿科专用方剂。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疗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功散,以及治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等,为后世医家所常用。

80 其它著作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无名氏撰。 发现小儿脐风与大人破伤风为同一疾病,主张烧烙断脐,并用烙脐饼子以防脐风。在1884年德国医学家尼可莱尔(Nicolaier)发现破伤风杆菌以前600年,十分可贵。 载有骈指截除等小儿先天性畸型疾患治法。 记载有10种不同指纹形状及所主证候等。

81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北宋董汲撰于1093年,偏重小儿痘、疹证候辨别,以对证用药。钱乙为之作后序嘉之。
《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撰,首论痘疹病源,次论治法,后辑录有关痘疹的效方。 《幼幼新书》刘昉撰于1150年,载虎口三关指纹检察法。 《活幼心书》元代儿科医生曾世荣撰于1294年,共3卷。卷上将儿科疾病编成歌赋75首,卷中将疾病分别立论43篇,附补遗8篇,卷下信效方,选录实用儿科验方。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实用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 宋—元(公元960—1368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