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大学生就业指导
2
教学内容 一单元: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二单元:大学生的择业观 三单元: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程序 四单元:大学生就业渠道
五单元:大学生创业教育 六单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七单元:大学生就业准备与择业技巧 八单元:大学生的人生新启航
3
第一单元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三、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
4
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生活——挣钱——工作(就业)——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生活——挣钱——工作(就业)——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就业是全社会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所面临的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现象。 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以此获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
5
大学生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和工作岗位全面、迅速、有效地结合而开展的工作就是就业指导。
目的和作用: 1、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2、帮助、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尽快跨入职场 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
6
思考:自己的个性如何? 自己的优势、劣势在哪里? 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 自己希望达到怎样的职业生涯目标? ……
7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帮助大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2、政策导向 3、信息服务
4、思想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各有志”——“志”就是职业价值观,一个人通过工作追求的理想是什么?为了钱?为了权? 5、技巧指导 6、个人特征评价:即对自身正确、客观的评价 7、择业心理咨询: 8、创业指导
8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三)大众化趋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其趋势
9
(一)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1、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
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 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 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2、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长
10
3、积极的就业政策 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 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 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规定必须为聘用的工作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11
新增劳动力:近几年每年1000万人的规模 增长。 下岗失业人员:有1400万需要再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尚有1.5亿需要转移
4、21世纪前期就业展望: (1)不利因素:21世纪前20年,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仍然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新增劳动力:近几年每年1000万人的规模 增长。 下岗失业人员:有1400万需要再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尚有1.5亿需要转移
12
(2)有利因素 国家重视:国务院2004年4月26日发表了《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发表关于就业状况和政策的白皮书;近两年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稳定 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政策的实施
13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 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 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50% 普及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50%
14
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增长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毕业生人数(万) 338 413 495 559 611 毕业生增长率(%) 20.71 22.19 19.85 12.93 9.3
15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大学生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求职人数中所占比重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国求职人数(万) 1259.1 1693 2024.1 2180.5 2333 毕业生人数/求职人数 8.77 8.38 10.48 12.84 14.46
16
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 形势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更加严峻
17
(三)大众化趋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特点 1、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2、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 3、职业空位与失业共存—— 有些事没人做,有些人没事做 4、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一些毕业研究生占据本科生的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的就业岗位。
18
5、高薪职位难求,职位层次下降,薪酬水平下降
据一些用人单位介绍,应届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薪酬要求普遍下降。 当前,普通专业本科生平均月薪在1000—2000元左右。 今后应届毕业生将面临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移,毕业生平均起薪下降的局面。 6、毕业生求职成本增加 少则1000元左右,多的几千元
19
7、就业趋势——大众化就业趋势明显 大学生就业:精英就业 大众就业 市场需求:精英需求 大众需求 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当今我国发展经济的重大战略措施。越来越多的、先进的、高技术含量的机器设备武装生产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据有关报告说数控设备的高级操作人员紧缺50万人。这就需要大量的掌握高新技术设备使用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到这些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上就业。
20
“高级蓝领”工作日渐普遍:如信息产业中的软件、网络等公司,雇佣的员工中80%—95%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从事编写程序、设备调试、维护设备、实施工程等第一线工作。如果以管理与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作为区别“白领”与“蓝领”的标准,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应当属于“蓝领”,应当属于大众化的就业。
21
以知识和高科技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行业和职位,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大众化。 例如:金融保险业;各种咨询服务业,如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出国留学等;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服务产业等等。这些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在第一线工作,半数以上的从业人员取得大学学历。
22
结论:并非就业难,而是择业难
23
从大连观东三省: 从2012年第3季度大连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来看,需求:
土建、房地产专业3226人,其中研究生以上40人、本科1009人、大专1148人,中专及其他1029人。 但求职人数的增长远远高于招聘职位数的增长,就业压力在逐渐增大。
24
只有用智慧和勤奋织就每一天,用心耕耘每一天,你才会有金灿灿的未来,否则,青春走后只能是一片荒芜的沙漠。因此,宁可千日无机会,不可一日不准备。
25
三、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 (一)大学生就业制度
我国就业制度发展:“统包统分”→“供需见面”(1985年)→“双向选择”(1989年)→“自主择业”(1993年) 现行的就业机制及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2002年明确提出)
26
(二) 大学生就业市场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涵: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7
任务:举办就业洽谈、进行供需信息交流、开展咨询服务等活动,通过市场作用使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得到所需的人员。
28
组织主体:政府人事部门、高校 服务对象 运作结果:就业协议书 供方(就业主体):有自主择业权 的高校毕业生
供方(就业主体):有自主择业权 的高校毕业生 服务对象 需方(用人主体):有自主用工权的用人单位 运作结果:就业协议书
29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①市场主体的特殊性。 组织主体:政府人事部门、高校等
就业主体:高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但因是初次就业,缺乏就业经验,而就业的愿望又比较迫切,对就业的期望值一般都比较高。 ②时效性。即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毕业时不能落实就业单位,就要离开这一市场转到其他就业市场择业或待业 。 ③区域性。一般是本地区的用人单位为本地区高校毕业生服务。 ④集中性。全国每年有几百万名高校毕业生第一次进入社会就业。
30
2.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形式 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形式 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所谓有形市场,是指在固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市场组织者为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 所谓无形市场,是指毕业生就业信息市场,即通过互联网、电话、报刊以及其他通信和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的联系、洽谈和签约过程的市场。
31
七种主要的有形市场 (1)高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如“招聘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等。主要是为本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市场。
(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如重庆市教委或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大型人才洽谈会” (3)企业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举办的以招聘到本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为主的就业市场。
32
(4)高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5)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中央部委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主办的主要为本系统、本行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就业市场 (6)分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分为理、工、农、医、师范等科类专场招聘会。 (7)国际性毕业生就业市场。
33
无形市场——尤其是网络市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网上招聘 类型 远程面试 网上求职等
34
目前,我国已建立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www. myjob. edu
目前,我国已建立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注意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