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5 Special Lecture Speech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5 Special Lecture Speech"—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5 Special Lecture Speech

2 1. 廖文碩博士 任職國史館 /澳洲雪梨大學藝術史博士
1. 廖文碩博士 任職國史館 /澳洲雪梨大學藝術史博士 臺灣大歷史學系學士,澳洲雪梨大學藝術史博士。 現任職於國史館。 曾獲教育部公費、雪梨大學研究生獎學金、蔣經國基金會博士論文獎學金、國科會補助等。 專長領域為近現代中國與臺灣藝術史、視覺文化研究。 近期著作包括“Empire and Regional Identity: Ide Kaoru’s Architecture Writings,” ARCHÍV ORIENTÁLNÍ 78 (Dec. 2010)、〈寓教於覽:戰後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4期(2011年5月)等。

3 建築地方色: 井手薰在臺建築作品與寫作 日本統治臺灣時期,日本建築師井手薰( )來到臺灣,渡過30多年歲月,最後終老於臺北。任職總督府營繕課期間,個人設計或監督完成的建築作品,在風格上代表了臺灣建築由古典式樣進入現代主義的里程碑,包括臺灣教育會館(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1931年)、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1935年)、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1936年)等等,部分仍矗立在臺北街頭,刻劃了臺北的天際線。然而在國際與日本本土潮流的影響之外,井手薰與其他來臺日籍建築師首先必須面對的是臺灣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與人文風土,包括高溫、潮濕、白蟻等問題,而井手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號召與桎梏之下,卻滋生在建築上發揮臺灣地方風情與特色的取向,與當時臺灣藝文界鄉土主義或區域認同的發展合流,這一方面的代表作建功神社(1930年),戰後被國民黨政府大幅度改造為中國古典建築外貌,也見證了臺灣現代史的一頁滄桑。

4

5

6 2. 吳乃德 博士 學歷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1987) 現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經歷 雜誌編輯 (1983-85)
雜誌編輯 ( )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台灣政治學刊》總編輯 美國Ann Arbor密西根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副教授 台灣政治學會創會會

7

8

9 3. 江明親 小姐 學歷: 經歷: 研究興趣: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考古學院文化資產博士候選人
論文研究主題: Memory Contested, Locality Transformed: Represent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Heritage’ in Taiwan 經歷: 2011.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 2010.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計畫人員  2005.1~ 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 (黃金博物園區) 代理館長 2004.9~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企劃組組長 2003.8~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典藏組館員 中環美術館藝術顧問 研究興趣: 殖民文化遺產、文化資產之詮釋與管理、日本殖民建築文化遺產之發展與詮釋、博物館之詮釋與管理

10 層疊的記憶-從金瓜石看臺灣的日本殖民遺產
提到金瓜石,大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礦坑和黃金,或者不知不覺間將它與九份混淆。這樣的聯想和混淆,其實反映了殖民遺產再現(representation)所涉及的多元記憶競逐和行動者網絡之複雜交錯的境況。今日金瓜石的地景和聚落規模,大致在日本殖民時期發展定型:從神社、太子賓館、日式宿舍區、到坑道、祈堂老街等空間配置,皆是殖民社會階層的具現,並且這樣階層化的空間配置也為戰後國民政府所沿襲。而殖民時期建構的空間社會脈絡,在金瓜石衍生出不同的集體記憶:本省籍的礦場工作人員對於坑道及祈堂老街的記憶和情感、外省管理階層在日式宿舍區的生活記憶、二次大戰期間盟軍戰俘的創傷記憶等。當1990年代以來,地方記憶的蒐集和博物館化成為潮流,台北縣政府也以「黃金博物園」作為金瓜石的地方發展計畫。博物園區籌建過程中,不同記憶主體一一浮現,挑戰了以往單一的金瓜石印象。這反映的是,以有限的硬體空間,呈現多元甚至衝突的記憶樣貌,始終是殖民遺產詮釋的普遍難題。此外,當代社會動力亦對「過去」面貌的形塑產生極大影響力,如台北縣府團隊選擇「黃金」主題作為金瓜石的發展特色,一方面形塑了金瓜石的媒體及大眾印象,一方面也使得礦業生產的相關記憶成為博物館的首要蒐藏和展示標的,相對亦可能排擠其他的群體記憶。

11

12 4. 張旭成 教授 學歷 經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 1971至97年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教授,東亞研究 所主任
1984年名列美國名人傳 1982至87年美國NEWSWEEK「新聞週刊」專欄作家 1992年獲全美傑出亞裔專業成就獎 1992年2004年當選第二、三、四、五屆立法委員 1995至98年任民進黨第一任駐美代表 1993年迄今任UNPO(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 指導委員會主席 1997-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 任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 2008 任駐巴林代表處代表 現任 台灣政經戰略文教研究基金會 董事長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講座教授

13 從學術、文化和國際角度瞭解台灣的民主化 1.台灣民主化的意義及重要性 2.挑戰中共和亞洲某些領導人的「亞洲價值」
3.台灣民主化與杭廷頓的世界「第三波民主化」 4.從戒嚴、一黨專政到政權輪替--台灣民主化過程 5.台灣看前蘇聯、北非和中東的「顏色革命」和「苿莉花革命」 6.中國民主化需要什麼「必須與充分條件」 7.台灣政黨輪流執政與民主的鞏固

14

15

16 5. Michael Hurst 何麥克 Michael Hurst 台灣戰俘紀念協會理事長(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 )

17 金瓜石 戰俘營之旅 「他們是戰俘,他們在台灣」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激戰中,數十萬盟軍士兵被日軍俘虜,分送各地集中營。四千多人被送往日本殖民地-台灣,充當奴工。 大多數來自英國、印度、澳洲的年輕人,命運在台灣交會。在全台十四個陰森泥爛的戰俘營裡,戰俘被迫從事採礦、挖掘河床的苦役,管理他們的,是福爾摩沙的台籍「監視員」,日本戰敗後,戰俘等船歸鄉,很多監視員則被送上國際法庭接受審判。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報告完畢 感謝大家


Download ppt "5 Special Lecture Speech"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