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感覺與知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感覺與知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感覺與知覺

2 一個實例 聽到上課鈴響,進教室坐好 分析: 1.感官基於生理的作用,對於外在刺激產生感覺(聽到鈴聲)
2.經由腦部的功能,將感覺轉為知覺(此鈴聲代表現在是上課時間) 3.根據感覺和知覺,統整當時情境而形成意識(判斷如何到達上課地點) 4.根據意識表現行為反應 (進教室坐好)

3 (壹)感覺與知覺的關係 一、感覺與知覺的定義及兩者的關係 (一)感覺的定義
個體靠身體感覺器官(眼、耳、鼻、舌、皮膚等)與環境中的刺激接觸時所收集到的訊息,進而辨別出該刺激特徵的歷程 眼:視覺 耳:聽覺 鼻:嗅覺 舌:味覺 皮膚:觸覺

4 (二)知覺的定義 (三)感覺與知覺的關係 個體經由大腦的統合作用,將感覺傳來的訊息加以選擇、組織,並做出解釋的歷程
1.感覺是知覺的基礎,先有簡單的感覺經驗,再形成複雜的知覺經驗 2.感覺是以單一感官的生理作用為基礎,知覺則超越感官經驗,經由大腦統合運作而成

5 二、感覺與知覺的心理學研究 (一)感覺 (二)知覺 由「感」而「覺」 只是感覺器官對刺激原形的反映 由「覺」而「知」
是大腦對感覺經驗進一步做出選擇、組織與解釋

6 (貳)心理物理學的感覺研究(略) (叁)感覺歷程(略)

7 (肆)知覺歷程 一、知覺的心理特徵 (一)知覺相對性 知覺經驗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對於一個物體所引起的知覺,並非只有該物體本身的刺激,還會受到周圍其他刺激的性質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所影響。

8 1.形象與背景 形象是指視覺所見的具體刺激物,是刺激的主體 背景是指與具體刺激物相關聯的其他刺激物,是作為襯托的功能
個體對於自己熟悉,同時界限分明、輪廓清楚的刺激,由於形象與背景容易辨別,因此可以有明確肯定的知覺經驗 但是當刺激的組合未能清楚顯示形象與背景的關係,即使界限分明,對於形象與背景的知覺仍無法確定

9 2.知覺對比 兩種具有相對性質的刺激同時出現或相繼出現時,由於兩者的彼此影響,使兩刺激所引起的知覺上的差異特別明顯。

10 (二)知覺選擇性 從刺激情境而獲得的知覺經驗,因觀察者選擇的著眼點不同,因而產生不同的知覺。

11 (三)知覺組織性 個體在面對客觀的刺激情境而獲得感覺訊息時,在心理上不自覺地將刺激情境加以組織,從而獲得有意義的知覺經驗。此種主觀的選擇處理歷程,稱為「知覺組織」。 知覺組織法則又稱為「組織完形法則」,最主要的有四種

12 1.接近法則 同類物體在空間位置上彼此接近時,每一個物體會被視為構成整個組織架構中的一份子,而在心理上傾向於將其組合在一起,形成有意義的知覺經驗

13 2.相似法則 物體的特徵彼此類似的,會被視為同一個單元,而在心理上傾向於不自覺地將其組合在一起,形成有意義的知覺經驗

14 3.連續法則 物體彼此之間具有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性質者,在心理上傾向於不自覺地視為連續的關係,而被歸為同一類

15 4.閉合法則 物體彼此之間顯示具有封閉成有形象意義者,雖然不完整,仍然會被視為一個整體,而在心理上傾向於不自覺地將其組合在一起,形成有意義的知覺經驗

16 (四)知覺恆常性 個體對於熟悉的物體,雖然在不同距離、方向、照明等環境改變的情況下,因物體特徵的改變而造成在網膜上的影像也隨之改變,但是個體的知覺對該物體原有的特徵,仍然有保持不變的傾向 主要的知覺恆常性有以下四種:

17 1.大小常性 知覺對物體大小作判斷時,有根據經驗,而不根據物體遠近在網膜上映象大小變化的心理傾向 例如眼前看到的花瓶在網膜上的影像,較遠處高樓的影像大,但是在知覺上仍然是花瓶較小

18 2.形狀常性 對物體形狀的知覺,不因觀察角度不同,而改變原來形狀的心理傾向 例如一般門窗都是長方形,雖然從不同角度觀看,在網膜上的影像會形成菱形或梯形,但是在知覺上的形狀仍然是長方形

19 3.顏色常性 對物體顏色的知覺,不因環境改變造成反光程度改變而受到影響的心理傾向 例如香蕉的顏色是黃色的,雖然戴上墨鏡後,在網膜上的光波長短受到改變,但是對香蕉的顏色知覺仍然是黃色的,不因光線不同而受影響

20 4.明度常性 對物體明度的知覺,不因該物體反射光度的高低不同而受到影響的心理傾向 例如一張白紙不論在日光下或在陰暗中,個體對其知覺都是白色的

21 二、深度知覺 個體憑視覺器官,對外在世界所獲得的遠近與立體感的知覺 個體處在三度空間,必須對位置、距離、深度等構成空間關係的要件作判斷
由於外界事物投射於視網膜上的影像是平面的,要獲得空間知覺,主要依賴兩種線索

22 (一)單眼線索 單靠一隻眼睛,即可由刺激本身所 顯現的特徵,而獲得立體感的線索 1.直線透視
物體面積越小、線條越短、相互距離越近者,表示距離眼睛越遠

23 2.紋路梯度 物體具有層級結構者,形狀或紋路較清晰明顯、層級間距離較疏鬆的,看起來較近;反之,則顯得較遠 近:形狀較大、外形清晰、在視野下緣 遠:形狀較小、外形模糊、在視野上緣

24 3.重疊 兩個以上的物體有一部分重疊時,被遮住的物體會被視為距離較遠

25 4.調適作用 與上述屬心理性,從生活經驗中長期學習而獲得的不同,是唯一具有生理基礎的特徵 物體距離較遠時,水晶體變為扁平 物體距離較近時,水晶體變為凸出

26 (二)雙眼線索 由兩眼同時協調運作,所獲得的空 間知覺 1.輻輳作用
觀看遠方物體時,兩眼視線近乎平行;但是在注視近物時,兩眼球會向中間聚合,使視線焦點投在物體上 此種輻輳作用為深度知覺的重要線索

27 2.雙眼視差 同一物體投射於兩眼網膜上的影像不完全一樣,而形成在網膜內影像的差異,又稱網膜象差 物體距離越遠,網膜象差小;距離越近則網膜象差大

28 三、運動知覺 個體對環境中的物體產生位置移動的視知覺 (一)真動知覺 物體由一位置移到另一位置,此種實際移動產生的運動知覺 (二)似動知覺
實際上靜止的物體,卻引起運動知覺的心理現象

29 (三)誘動知覺 (四)相對運動知覺 靜止物體因其他物體的移動,而引起對該靜止物體產生運動知覺的心理現象
所見物體本身並未移動,而是因我們自己身體在移動,相對以為該物體在移動

30 四、錯覺 對物體的知覺經驗,與該物體實際具有的客觀特徵不一致


Download ppt "感覺與知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