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始得西山宴遊記 國二甲 S0042033 許舒喬 指導老師:胡瀚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始得西山宴遊記 國二甲 S0042033 許舒喬 指導老師:胡瀚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始得西山宴遊記 國二甲 S 許舒喬 指導老師:胡瀚平

2 報告大綱 作者簡介 課文內容 題旨 大意 結構表 賞析 佳句摘要 後人評點 模擬寫作 參考資料

3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 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後, 被貶至永州。 後改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

4 始得西山宴遊記1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5 始得西山宴遊記2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6 始得西山宴遊記3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7 題旨 〈始得西山宴遊記〉記敘柳宗元與友朋攀登西山的過程和感受。
從西山的高聳特立,體會到寧靜崇高的自信,感受到天人合一的舒坦,並取得忘懷得失的瀟灑。

8 大意 柳宗元先寫自己貶官後的恐懼心情,接著說明發現西山的過程,藉著各種比喻手法極力刻劃西山之美,將個人的身世遭遇與思想情感和山水結合起來,最後則以山色優美使人心凝形釋作結,此次遊山雖已結束,但作者卻反道「遊於是乎始」,留下無窮餘味。

9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始得西山宴遊記 時間 永貞元年(805)至元和四年(809) 地點 永州諸山水(除西山外) 經過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景物 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 心境 恆惴慄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西山 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西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記遊年月 元和四年

10 賞析 題目中特地標明「始得」二字,代表這一趟的西山之遊對作者具有特殊的意義。
發現西山,在西山上遠眺的體悟,讓柳宗元一掃貶謫後的憂懼心情,此後,永州山水在他眼中便有不同風情。 因此,這是他心境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新的起點。

11 賞析 正式進入西山宴遊的主題 第一段: 「恆惴慄」點出自貶謫以來始終無法擺脫心中的恐懼感。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為過渡,總結以往遊玩的心得,並點出自己從未發現西山的特別之處。 正式進入西山宴遊的主題

12 賞析 第二段: 「始指異之」與上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語意相互連結呼應,強調「始」字,與西山之特異。
「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利用短句結構,表現作者積極尋訪美景的高昂情緒。

13 賞析 始得西山宴遊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西山的高聳特立,與天地正氣結合為一。象徵一種高尚的人格。 第三段:
「猶不欲歸」→「遊於是乎始」 載明寫作年分,強調特地為文紀錄的重要意義。 始得西山宴遊

14 佳句(摘要) 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15 後人評點 此八記「脈絡相通,若斷若續,合讀之,更見其妙。」(清朝常安《古文批金》)
宋文蔚《文法津梁》:「此篇題目只六字,皆係眼前事實。若在庸手,敘西山,則林壑泉石;敘宴遊,則賓朋絲竹。題目始字,容易略過;文偏於此著眼。前段反跌始字,後段拍到題面,正收始字。此作者手眼與眾不同處。」

16 後人評點 篇中欲寫今日始見西山,先寫昔日未見西山;欲寫昔日未見西山,先寫昔日得見諸山。蓋昔日未見西山,而今日始見,則固大快也!昔日見盡諸山,獨不見西山,則今日得見,更為大快也!中寫西山之高,已是置身霄漢;後寫得遊之樂,又是極意賞心!(清孫琮《山曉閣評點柳柳州全集》卷三記)

17 後人評點 前後將「始得」二字,竭力翻剔。蓋不爾,則為「西山宴遊記」五字題也。可見作文,凡題中虛處,必不可輕易放過。其筆力矯拔,故是河東本來能事!(〈清儲欣《唐宋八大家類選》卷十〉)

18 模擬寫作

19 參考資料 《柳文探微》華正書局 《影響中國散文100》好讀出版社 《古文二百篇》商務印書館 《唐宋文舉要》高步瀛選註 宏業書局
《唐宋文舉要》高步瀛選註 宏業書局 《歷代散文選注》里仁書局 三民書局 高中國文第三冊


Download ppt "始得西山宴遊記 國二甲 S0042033 許舒喬 指導老師:胡瀚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