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傳統戲劇 布袋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傳統戲劇 布袋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傳統戲劇 布袋戲

2 布袋戲起源 有人說:布袋戲的演出從一地到另一地,演出的人將木偶收於布袋中以便搬運,因而得名。又有人認為,因為木偶的衣服四四方方如布袋,所以得名。 布袋戲的木偶在表演時,是把手掌插入進當做身子的布袋戲偶,以手掌來操作木偶,因此又稱「掌中戲」。

3 布袋戲起源 相傳在明末福建泉州城裡,有位名叫梁炳麟的書生,考試一直沒考上。有一天到仙公廟祈求神明保佑,夢見一位白髮老公公,在他手掌寫下:「功名歸掌上」五字,似乎功名有望,不料仍舊落榜,心裡非常懊惱。有一次遇見傀儡戲演出,靈機一動,便自製木偶,以手代線操縱,藉木偶娛人,編戲文以抒發心中鬱悶,沒想到卻因此聲名大噪,這才了解「功名歸掌上」的真正意思。

4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台灣布袋戲是在明朝末年發源於中國南方,清朝中葉以後隨著閩南移民到台灣,而今已發展成道地的台灣本土文化。
布袋戲可分為籠底戲、北管戲、政治系、金光戲、電視布袋戲等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其特色。

5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籠底戲(或稱落籠戲 ) 早期由唐山師父所傳授,演出的戲碼以文戲為主,以泉州傳統南管音樂為後場伴奏,觀賞的對象也以中上層社會階級為主。

6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北管戲 清光緒年間,是布袋戲本地化的開始。管戲音樂高亢熱鬧,演出的戲碼傾向以武戲取勝,進而發展出一些特技動作來吸引觀眾,對白也較通俗。戲碼都是依據清末民初的章回小說改編而成,如少林寺、七俠五義……等。

7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政治戲 日本人統治台灣推動皇民化運動時,推出了皇民奉公劇的改良布袋戲,採取:1.禁用漢人音樂,改用西樂或唱片;2.戲偶雜用中、日式戲服;3.要有辨士做旁白說明;4.舞台改為活動式布幕等方式。所以布袋戲的演出也由廟口進入到戲院,布景取代彩樓,後場配樂改由唱片配樂。

8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金光戲 布袋戲以「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的表演型態演出後,就稱金光戲。劇情、布景、音樂等,都逐漸脫離過去的模式。劇情以兩派永無休止的鬥爭為主,機關變景大量使用,音樂採中西合併,戲偶逐漸加大,而且角色也是無奇不有。

9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金光戲 1948年李天綠演出「清宮三百年」,內容敘述少林寺洪熙、方世玉等俗家弟子三建少林寺的故事,受到熱烈歡迎,開啟了金光布袋戲的先河。

10 台灣布袋戲的演變 電視布袋戲 將「內台」金光戲的表演程式套入螢光影像的媒體,表現出布袋戲的新形式。
民國51年台灣電視公司演出歷史上第一檔的電視布袋戲,但只是將傳統演出的型態做現場直接播放而已。到了民國59年,黃俊雄先生以「史艷文」一劇成了電視布袋戲的代表。

11 布袋戲的音樂 音樂的使用,在臺灣布袋戲裡變化極大。早期是以傳統的南管音樂、潮調音樂作為主軸,用固定的曲牌、唱腔搭配戲偶演出。中期則改變為節奏變化多的北管音樂與平劇音樂。1950年以後為適應商業劇場的演出,便引進錄音配樂。到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興起後,除用剪輯配樂外,更針對劇中角色創作歌曲、配樂,來烘托、渲染角色的夢幻色彩。 

12 布袋戲的音樂 「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是布袋戲界的名言。 後場音樂提供: 1.凝造氣氛—表達戲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2.分別角色—區分生、旦、淨、末等角色。 3.分段作用—作用類似文章的標點符號。 4.連接場次—有換幕的效果。 5.製造音效—如馬蹄聲、鳥叫聲…等。 6.轉換空間—代表角色從甲地到乙地。

13 布袋戲的音樂 後場可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是以絃,管樂器。武場是以打擊樂器為主。
文場樂器有:二絃(二胡)、殼仔絃(提絃、椰絃)、三絃(北管及平劇所使用的彈撥樂器)、嗩吶(鼓吹)。

14

15

16 布袋戲的音樂 武場樂器有: 扣仔(梆子,聲音像木魚的長方體木製打擊樂器)、扁鼓(主要是配合小鼓或扣仔)、通鼓(堂鼓,主要使用在爭戰場面)、小鑼(通常在大鑼之前發聲,配合小生、小旦、小丑等角色)、大鑼(後場的支柱)、鈔(鈸) 。

17

18

19 梆子

20 布袋戲的戲偶 古典布袋戲使用的是一尺(30cm)左右的小戲偶。戲偶頭是手工木雕,臉譜造型除照年齡、性別不同雕刻外,也依照角色的個性,用不同顏色來表現。 戲偶所穿的衣服,代表社會階級,貴族穿著華麗、繡著圖騰,平民百姓則只能穿素色無花的衣服。

21 布袋戲的戲偶 金光布袋戲流行後,為適應需要,戲偶增大為一尺半(45cm),偶頭依編劇的創作,突破以往造型,成為千奇百怪的型態,衣服則大幅度簡化。 電視布袋戲時期,更把戲偶拉大為三尺(90cm),偶頭大小近似人類比例,衣服雖不強調刺繡,但是會依照角色的性別做整體造形設計。

22 布袋戲的舞台 布袋戲的表演舞臺,也是變化極大。古典布袋戲使用木雕彩樓,侷限於較狹窄的空間。金光布袋戲時期則是加大表演空間,用簡便彩繪布景做舞臺,加大戲偶舞弄的範圍。電視布袋戲風起後更跳脫固定的舞臺,搭設複雜、變化立體的布景做舞臺。

23 布袋戲的角色 傳統布袋戲的角色分類與國劇角色大同小異,都是分為生、旦、淨、末、丑、雜六門,其中末角可並入生門之中。
生、末門:「生」指的是「淨」以外的男生角色。從幼童到老年都有, 又可分為文生、武生兩種。

24 布袋戲的角色 旦門:「旦」是指女性角色。依髮型、容貌、服裝不同而表現出不同個性。

25 布袋戲的角色 淨門:「淨」是指必須勾畫臉譜的男性角色。顏色的安排是:紅色代表 赤膽忠心;黑色代表憨直莽撞、孔武有力;白色代表陰險毒辣;青色代表性情暴躁。

26 布袋戲的角色 丑門:「丑」是 指那些滑稽詼諧 的人物。

27 布袋戲的角色 雜門:不屬於前五類者,均歸入雜門。多半是「獨角」(專門為某一人物而製作的特殊造型),如孫悟空、牛頭、馬面等。此外則是僧、道、神、仙、妖、魔、鬼、怪等人物。

28 布袋戲之幕後 一齣布袋戲就是結合地方語言、民俗音樂、雕刻、彩繪、刺繡、掌中操偶技巧等文化的綜合體。
一位主演必須既能說又能演。主演是布袋戲表演的靈魂人物,學習技藝的過程比一般演員更辛苦,他要揣摩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物的說話語氣、用辭,以及學習操作這些角色的各種動作神態。

29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10年12月2日出生於台北大稻埕區北門口街 ,身處布袋戲世家,從小跟在父親(許金木,外號夢冬仔,布袋戲戲班「華陽台」的班主兼頭手)身邊看戲、學戲。 九歲喪母,促使李天祿在十四歲時即憑著半生不熟的操演技術,當起「頭手」(主演),開始遊山的歲月。

30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二十二歲決定自立門戶,李天祿選了「亦宛然」作為他新戲班的名字 。
二十六歲時第一次與已負盛名的「宛若真」、及「小西園」三棚絞,李天祿出奇制勝,演出「李世民遊地府」,讓亦宛然一砲而紅。

31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民國26年爆發中日戰爭。十一月,日本政府在台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漢文報紙,鼓吹台灣人改日本姓名,並禁止演「支那戲」(即台灣地方戲), 包括布袋戲。這讓李天祿不得不暫時封箱從事其他行業(包括到歌仔戲班排戲)。

32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41年,日本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凡是戲劇界的任何團體,包括歌仔戲、掌中戲,都要加入奉公會,再由奉公會的人統一安排各團的演出時間、地點,沒有經過批准不得任意在外演戲,還規定要演日本劇。李天祿重操舊業,演出當時的「時代布袋戲」,就是將戲偶穿上日本服、講日本話、拿著武士刀在台上砍來砍去。

33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45年台灣光復,大家紛紛請戲酬神,慶祝戰爭結束。好不容易回到台北的李天祿,為了養家活口,只好拖著病體(瘧疾)開始賺錢。 國民政府初期對布袋戲並沒有任何限制。李天祿參考其他布袋戲特色,創造出「外江戲」,而因其該戲碼,有著新鮮的京戲鑼鼓,很受當時民眾歡迎。這階段是李天祿的事業高峰。

34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62年當時台灣唯一的無線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的「三國志」影片,這是布袋戲首度登上小螢幕。因傳統布袋戲不適合無線電視,於是並沒有造成預期轟動。

35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李天祿是「宛然」布袋戲門派的開山始祖,,其門下弟子遍海內外,對布袋戲的推廣發揚貢獻良多。除「亦宛然」本團外,包括早期的景中奇、新宛然、似宛然,以及莒光國小的「微宛然」、平等國小「巧宛然」、文化大學「中宛然」、及民族藝生所組成的「弘宛然」等。至今仍堅持以後場樂團伴奏演出,保存布袋戲傳統的表演型態。

36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70年3月12日,黃俊雄率領的「真五洲劇團」的「雲洲大儒俠」首度於台灣的無線電視台演出。因音樂新穎,口白典雅,加上劇情緊湊與聲光效果驚人,在爾後四年連演583集中,曾締造97%的超高收視率。

37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面對此變化(金光戲),李天祿雖表示贊同,但因理念等因素並沒有跟進。加上台灣政府以禁用方言(台語)等理由刻意打壓,除了電視布袋戲獨樹一格外,傳統布袋戲於1970年代迅速沒落。

38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後來有位法國人(班文干教授)因研究中國戲曲,來台作傳統掌中戲的田野調查,因而認識李天祿,知道李天祿願意授徒後,在1974年派了法國學生班任旅來台向李天祿學習掌中戲。 班任旅將其所學傳至法國並成立「小宛然」劇團,李天祿也因此受邀於法國偶戲界多次於巴黎市政廳開設大師班,並獲得法國最高獎章「騎士榮譽勳章」。

39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90年代,李天祿對布袋戲的貢獻開始獲得各種獎項的肯定 。同時,他也參加電影的演出,如〈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等。而以他的回憶錄所拍攝的〈戲夢人生〉,在侯孝賢導演的鏡頭塑造下,成了人人口中的「阿公」。

40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戲棚下站久是你的」,這是李天祿的堅持,也使得傳統掌中戲不但得以傳承下去,更將它推展到國際舞台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四日李天祿從此一覺不醒,享年八十八歲。

41 布袋戲大師~黃海岱 黃海岱(1901~2007),雲林人,知名布袋戲操偶藝師及著名布袋戲劇團「五洲園」的創始人,其演出以博學多才、口白五音分明為其特色,四書、五經、詩、詞等,有相當鑽研與認識,能隨時引經據典、出口成章 ,在台灣布袋戲界被尊稱為「通天教主」。

42 布袋戲大師~黃海岱 黃海岱傳徒甚眾,至今已至第六代,長子黃俊卿為50年代內台戲霸主;而次子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五洲弟子也佔據了目前台灣布袋戲團的三分之一以上,為台灣布袋戲界最大的門派。

43 布袋戲大師~黃海岱 五洲派系有一大特色:強調戲劇語言的「五音」-- 大至生、旦、淨、末、丑,一定要讓觀眾只聽其聲即知其人;細至一個角色的性格、年紀、心情、強弱,也要有所區分。

44 布袋戲大師~黃海岱 「雲州大儒俠--史豔文」一劇,是黃海岱年輕時,根據18世紀中葉的中國小說《野叟曝言》所改編的布袋戲。
70年代,黃俊雄把「史豔文」的故事搬上電視螢幕,受到全台觀眾的喜愛,「史豔文」成了當時全台灣人民最熟悉的人物,每天一到播出時間,幾乎所有的台灣人民都停下工作,守在電視機前觀看「史豔文」的演出。

45 轟動台灣的布袋戲 民國59年3月 黃俊雄在台視演出「雲州大儒俠」,一共演583集。
民國63年6月 新聞局以「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由,禁播「雲州大儒俠」,導致電視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因而逐漸沒落。 民國71年 台語布袋戲解禁,重新登上電視螢幕。

46 轟動台灣的布袋戲 民國73年5月 黃文擇(黃俊雄之子)首次以「霹靂」為名演出布袋戲,首部戲碼「七彩霹靂門」。
民國87年,霹靂布袋戲應邀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狼城疑雲」,造成一票難求,首創布袋戲登上國家戲劇院之記錄。 民國89年,首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上映。

47 素還真 史艷文

48 參考資料 http://bodehe.loxa.edu.tw/bodehe.htm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Download ppt "台灣傳統戲劇 布袋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