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店面規劃 第一章 商店設計 授課教師: 林妤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店面規劃 第一章 商店設計 授課教師: 林妤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店面規劃 第一章 商店設計 授課教師: 林妤真

2 組成商店環境的因素 視覺溝通工具 商店規劃 1.零售商標 1.空間配置 2圖形 2.陳列 3.購買時點標示 3.動線 商店形象及生產力
商店設計 1.店面設計 2.氣氛 3.照明 商品管理 1.貨架設施選擇 2.商品展示 3.商品陳列視覺化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 視覺溝通(1) 創業地點一旦決定後,接下來就要考慮空間規劃與如何突顯風格特色等事宜。
若經營的是不須直接對外的純辦公室,如貿易公司型態的事業體,則在裝潢上可不必過於奢華,只要環境整潔明亮,讓員工有安全舒適的地方辦公即可 若是經營需直接面對終端顧客的店面即需注重營造整體風格,通常初期裝潢與工程費用最好也要控制在資金的一定比例,如店面最好控制在自有資金的二五%~三○%之內,一般辦公行號則控制在一○%以下。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 視覺溝通(2)-規劃 裝潢,可從店面外觀、店內空間規劃與整體風格三方面考量,
如色調燈光是否夠明亮?動線是否流暢、人性化?環境是否一塵不染?走進店面空調是否過冷、過熱?客人進來後餐桌座椅是否舒適?桌與桌之間是否過於擁擠?音樂風格與整體風格是否一致?整體店面風格是否符合鄰近商圈屬性?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 視覺溝通(3)-經費 1.在整體裝潢預算中,通常材料費占三○%,設計師的設計費占了一○%,師傅工資約高達六成,因此只要人工一多,價格自然降不下來。 2.或可選擇「連工帶料」的建材促銷案,這會比分開買料又要找師傅來得實惠許多。 3. 透過廣告交換方式降低費用,或許能省下一筆諮詢顧問費用; 4. 若是對自己的品味有信心,規劃要自我一手包辦者,則應事前將營業場所仔細丈量,紙上模擬、比對所要擺設的營業器具等等,找出最佳的規劃與擺設方式,創造屬於自己的店面風格。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6 店面規劃 -店面設計 1.視覺穿透性 (Transparency) 2.店面平面規劃
3.設計概念的陳述 (Design Statement)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7 店面規劃 -店面之組合元素 1.展示組合元素 2.典型之組合元素
3.商業識別之組合元素 (Identificational Elements)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8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9 店面規劃 -店面標識之設計 1.個別的文字標識設計 2.版面招牌設計 3.標識位置規劃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0 成功零售賣場之設計趨勢 1.設計不再只是化妝技巧的運用 2.將設計結合更多具有互補性及聚客力的功能3.利用設計創造出完全娛樂的空間
4.以設計滿足新形態的顧客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1 賣場建築規劃原則考量 1.交通路網的便利性 2.配合公共設施的完備性 3.週邊地域實質環境的配合 4.基於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原則
5.購物與其他休閒娛樂,文化功能之結合 6.人車分道系統規劃 7.店面沿街面的排列 8.大型主題商店之設置地點 9.室外環境室內化 10.設計風格追求地方色彩與獨特性 11.中心廣場等開放空間設置 12.設計注重顧客消費感覺 13.設計形式考慮實際用途 14.建材適當使用,避免過份花俏 15.建物未來增建的考量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2 賣場內部建築規劃 -商場意象(1) 所謂商場意象指購物者對商家的基礎印象與感覺
在這些印象與感覺的背後卻可能隱藏著價值判斷、文化差異、意識型態等複雜的背景。 意象本身很容易被人誤解為流行樣式,其實意象牽涉更多的視覺 (Visual)、心理的(Psychological)因素與問題。因此,影響消費者在視覺上的原因包含建材、燈光、色彩、產品包裝與廣告行銷等因素。 上述因素經常會直接或間接地傳達給消費者另一種心理的感覺,例如價格高低、產品信譽、服務品質、附加價值與企業形象等有形、無形的意象。掌握清楚的意象是進行商場設計的先決條件,。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3 賣場內部建築規劃 -商場意象(2) 而商場意象的決定基本因素是商品的定位與份析。
所以當商品定位決定的同時,它也決定了商品的價位層次、商場的設計風格、經營與銷售形態等 商場的意象 ( Image)。在賣場日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除了銷售策略的創意更新之外,如何使賣場具有一清楚的個性或狂張,與重塑完整準確的商場意象,應是零售業者當今思考的動要課題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4 空間組織規劃 1.動線區位規劃 (Circulation Areas):直通形設計 (Front-to-back)迴路形設計 (Loop)
2.服務區位規劃 (Service Areas): (1)最大工作效益(2)可及性 (3)最加擺設位置2.展示區位規劃 (Display Areas) (1)展示商品的規劃 (2)視覺經驗的連續性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5 產品展示規劃 -產品特性掌握 1.產品尺寸規格 2.產品品質等級 3.產品價位範圍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6 產品展示規劃 -產品展示技術 產品表現方式 (Presentation) 2.產品支撐架構 (Product Display)
3.產品特性有關的整合規劃 (Integration)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7 展示固定附屬裝置 (Display Fixture Porperties)
1.通路 (Access) 2.支撐 (Support)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8 展示固定裝置之形式 1.水平式 2.垂直式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19 展示固定之材質 1.保護 2.價值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0 展示組合構件 1.拖架 2.吊桿 3.掛勾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1 成功的玩具店 無論招牌、陳列 、色彩運用、圖案設計、動線規劃或燈光等,只要多用點心,不管玩具天 地的小主人翁或是跟著來的大人,一定會流連忘返
店面規劃得當不但可以發揮最大坪效,顯現店主的創意,顧客選購也很 方便。 然而要怎麼做好店面規劃呢?一般而言,一家玩具店大致需要有收 銀檯與包裝區、陳列展示區、儲藏倉庫、如果空間許可的話最好再安排遊 戲區以及洗手間,不過通常商品的種類與多寡也會直接影響到空間的規劃 。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2 玩具店-商品的擺設 1.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比較低價位的商品放在店 門口,然後再慢慢將客人吸引到店內其它單價比較高的產品;
2.其次,除了 自己真的有興趣的商品之外,還得兼賣一些著名的品牌,但是要注意商品 區隔; 3.在主走道上準備一個可以經常更替熱門暢銷商品的專區,以 吸引顧客的注意力。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3 玩具店-走道的設計 在走道的設計上,主要走道最好不要小於5呎(約1.5公尺)寬,次走道則 以3呎(約1公尺)寬以上較合適。
動線安排以流暢為主,可以設計成繞 著主要商品的長方形,也可以直接穿過店中央,再以小走道銜接其它區域 ,或者從店裡的各角落朝向店中央的規劃都無不可。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4 玩具店-店面櫥窗 切記不要把所有精華都往櫥窗裡 放,因為店面櫥窗的作用是在吸引顧客進來店裡選購,最好配合季節性主 題,激起路人的好奇心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5 玩具店-店面規劃 注意為讓客人開開心心的,不妨選用大膽、對比強烈 的色彩以增加活潑愉快的感覺,
說明與指標最好使用明顯清晰的黑體字, 或者以簡單的圖形取代文字,讓孩子們更容易明白, 方向位置的指標 更是適合用圖示,使還不太識字的孩子們可以一目瞭然,不致茫無頭緒。 放置玩具的陳列架不要像圖書館一樣排排站,可訂做一些特別的展示 櫃,像是汽車造型、動物造型等,不但增加小客人的興趣,也讓商品分類 自然清楚,可以讓客人動動手的商品不妨放在兒童目視可及的高度,大約 是91公分。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6 玩具店-光線的運用 店內的光線則是營造氣氛的主要來源
全光譜的日光燈可以 讓各種色彩都表現無遺,白光所造成的陰影效果有奇妙的感覺,鎢絲燈泡 可以加強白光的展示效果 白牆會增強亮 度,深色牆則會吸光,黃色襯托質感,陶瓦代表歡迎之意,六歲以下的幼 兒最喜歡的是鮮豔的紅色‧‧‧,善加運用色彩強化店內商品的吸引力, 務使相得益彰,只是也得注意千萬別讓太花俏的設計宣賓奪主搶了玩具商 品的光。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7 零售地點選擇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8 學習目標 零售地點選擇的決策過程 商業區域的種類與特性 評估零售地點的技術 購買、自建或是承租店面? 發展零售據點網路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29 零售地點選擇的決策過程

30 零售地點決策過程 評估不同地理區域的居民特徵及商店特性。
是否要設立一家單獨存在的商店、或將商店設在未規劃的商業區域或者規劃過的商業區域/購物中心。 決定是否要買、蓋房子或租店面於單獨設店的地段、未規劃商業區域或規劃過的商業區域/購物中心。 分析是否要發展零售據點網路。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1 商業區域的種類與特性

32 商業區域的種類 單獨存在性商店(free standing) 自然形成的、未經規劃的商業區域。
規劃過的商業區域及購物中心,或在捷運站出入口設立的規劃過的購物中心。(planned business district / shopping malls)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3 單獨存在性商店之優點 沒有競爭 租金成本低 營運上享有彈性,調整自由度大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4 單獨存在性商店之缺點 剛開店時較難吸引顧客來店; 顧客可能不願長途跑來,只逛一家店,而無其他選擇,缺乏聚集顧客的經濟規模;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5 未規劃性商業區域 中央商業區域 次要商業區域 鄰里型商業區域 條狀商店街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6 中央商業區域 中央商業區域(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或稱為鬧區(Downtown),往往是一個城市零售業早期發展的重心,有大量的辦公室及零售商店聚集,還包括文化及娛樂設施,相當多樣化。 例如: 中國深圳市中央商業區域, 包括深圳書城、少年宮、演藝廳、購物公園、深圳市政府及資訊大樓等。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7 次要商業區域 次要商業區域(Secondary Business District, SBD)係指兩條大道交叉點鄰近的商業範圍,通常一個城市有數個次要商業區域,如台北市的公館、忠孝東路四段及高雄市三多商業區域。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8 鄰里型商業區域 鄰里型商業區域(Neighborhood Business District, NBD)係指未規劃的購物區域,提供社區居民服務與便利的購物環境,如台北市民生社區大圓環及高雄市尖美商業區域。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39 條狀商店街 條狀商店街(String)在台灣住商混合的環境下相當多,只要馬路夠寬,交通便利,則極可能集結成市,由販賣同類或不同類的商品聚集在一起,如台南市及永康市的中華東路 。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0 規劃性商業區域/購物中心 (Planned Business District/Shopping Malls)
規劃性購物中心係指一組建築物、一致的商業機構座落同一地點,商店種類平衡,由統一單位來管理或擁有,外面並設有停車場。通常是重新規劃及建立。 例如位於桃園縣的台茂及大江購物中心,台北的京華城與微風廣場。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1 購物中心類型 購物中心依其規模大小及商圈設定可分為可以分為,每種模式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
鄰里型購物中心(Neighborhood Shopping Center) 、 社區購物中心(Community Shopping Center) 、 區域性購物中心(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 工廠直銷型量販式購物中心(Outlet Shopping Center) 、 超大型購物中心(Mega Mall) 。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2 規劃過的購物中心之優點 產品種類規劃良好及商店型態達到平衡 郊區人口不斷地增長; 一次購足; 合作規劃及分攤成本; 特有的購物中心形象;
消費者流量極大化;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3 規劃過的購物中心之優點 道路近便性佳,且有足夠的停車場; 鬧區購物的衰退; 較中央商業區的租金低;
流行逛購物中心,甚至已成為一種青少年次文化,有人戲稱這些青少年為購物中心老鼠(Shopping Mall Rats)。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4 規劃過的購物中心之缺點 個別商店的營運較缺乏彈性:在整體規劃之下,營運時間及商店組合已事先規劃好,受到限制,可能無法隨心所欲,且開設新店與結束營業需經過購物中心管理公司核准; 往往比單獨存在的商店租金高; 顧客對購物活動的厭倦;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5 規劃過的購物中心之缺點 購物中心內競爭激烈:同樣的商店,會彼此競爭相當激烈;
受到強勢商店所支配:因購物中心名氣大及促銷能力強,其他小專門店,會受強勢商店支配。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6 關鍵名詞 購物中心 (shopping center, shopping mall)——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 購物商場 – 香港又一城購物商場
購物廣場(shopping plaza)——香港太古 廣場 購物商城 購物商廈 購物公園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7 評估零售地點的技術

48 評估零售地點的技術 評估零售地點特徵及其銷售潛能的方法包括:經驗法則法(Rule of Thumb)、檢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類比法(The Analog Method)及迴歸分析法(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49 經驗法則 經驗法(Rule of Thumb)則可能來自個人經驗、實際的觀察及不斷摸索。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0 檢核表法 零售商將許多影響零售地點選擇的因素一一列出,以此作為評估是否適合開店的基礎,稱之為檢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 。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1 類比法 類比法(The Analog Method)選擇一家現存的類似商店分析其銷售狀況,以此推估新設商店的可能銷售情況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2 迴歸分析法 迴歸分析法(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係以現有連鎖零售分店的營業表現及主要影響因素之關係為基礎,建立迴歸方程式: 依變數,通常為每坪之營業額 獨立變數,通常為商店特性、地點特徵及商圈特性 迴歸係數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3 購買、自建或承租店面 確定特定地點之後,緊接著要面臨的問題是以什麼方式取得零售店面,購買或承租店面?抑或蓋新的店面?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4 發展零售據點網路 零售商在建立一個據點後,接下來是如何逐步發展出零售據點網路。
零售據點網路擴張的途徑以零售商的行銷策略為最高原則,例如行銷策略及競爭態勢要求公司採取飽和策略,以維持或搶攻市場佔有率,則要密集式的設立零售據點。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5 關鍵字 單獨存在性商店 中央商業區域鬧區 次要商業區域 鄰里型商業區域 條狀商店街 零售綜效 零售平衡 經驗法 檢核表法 類比法 迴歸分析法
商店組合 零售據點網路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6 討論問題 請簡述不同商業區域的類型及特徵。 請比較下列不同商業區域的優缺點: 單獨存在的商店 未規劃的商業區域 規劃的商業區域及購物中心
條狀的商店街 請指出經驗法則法的優缺點。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57 討論問題 請描述檢核表法應涵蓋哪些項目。 何謂類比法?並請舉例說明類比法的 應用。 請描述迴歸分析法的意義、限制及應用 場合。
請解釋下列名詞: 零售綜效 零售平衡 請比較買店面、租店面,或蓋新的店面三者之優缺點。 零售管理概論 Chapter 6 零售地點選擇


Download ppt "店面規劃 第一章 商店設計 授課教師: 林妤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