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国家与广东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关政策解读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郭凯教授、博士、副院长 kaiguo2008@126.com
2
——主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 三、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与任务
3
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建设和谐社会 1.全国总体基尼系数持续上升
1992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已达到0.4;2004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达到0.44。2004年之后,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继续上升。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
4
2.社会分层在细化加剧 (1)第一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2.1%)。 (2)第二阶层是经理人员阶层(1.6 %) 。 (3)第三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1%)。 (4)第四阶层是由工程师、律师、医生、教授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4.6 %) 。 (5)第五阶层是办事员阶层,就是办公室主任以下的工作人员阶层(7.2%)。 (6)第六阶层是个体工商户阶层(7.1%)。 (7)第七阶层是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主要包括在零售、批发、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11.2 %) 。 (8)第八阶层是产业工人阶层(17.5%)。 (9)第九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42.9%)。 (10)第十阶层是城市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4.8%)。
5
3 .人均GDP 美元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 在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搞得好,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搞不好,进入“矛盾凸显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
6
4 .政策价值取向的转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邓小平时代)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胡锦涛时代)
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 六个“更加”(党的十六大报告):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8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9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0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11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2
小康社会的十个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13
6、城镇化率达到50%(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大学入学率20%(18-22岁) 9、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2002年10月《广州日报》
14
(三)建设人才强国 1、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大国 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七大报告) 2、2010年6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15
——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16
指标 单位 2008年 2015 年 2020年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1385 15625 18025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 /万人 24.8 33 43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24.4 27 28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9.2 15 20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 10.75 13 15 人才贡献率 % 18.9 32 35
17
——社会发展的背景 生存型社会 发展型社会 ——教育发展的目标 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大国 人力资源强国 “穷国办大教育” “大国办强教育”
(四)解决教育问题 ——社会发展的背景 生存型社会 发展型社会 ——教育发展的目标 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大国 人力资源强国 “穷国办大教育” “大国办强教育” ——教育发展的方式 数量扩张为主 质量提升为主
18
——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供给约束型” “需求导向型”(教育需求转向公平、质量、多样化)
——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教育发展的体制环境:新旧体制转轨为主要内容 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
19
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七“缺”) : ——缺钱(教育经费) ——缺物(教育资源) ——缺人(师资队伍) ——缺规(体制机制) ——失衡(区域发展) ——缺量(“入园难”) ——缺质(质量较低)
20
“六不满意”: ——老百姓不满意。上幼儿园越来越越难了,也越来越贵了。 ——幼儿教师不满意。工作重,待遇差,收入微薄,无法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 ——公办园不满意。政府支持越来越少了,差补和自收自支越来越多了,公办程度越来越低了,公益性越来越差了。 ——企业单位办园不满意。单位支持越来越少,都断奶推向市场,需要自己养活自己,并且还要上缴利润。 ——村办园不满意。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力越来越弱,村民委员会资金越来越少,对幼儿园支持越来越小,许多村办幼儿园干脆承包给个人,家庭作坊式幼儿园越来越多。 ——民办园也不满意。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空间越来越少。
21
二、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二十字”工作方针 1.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核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点: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优先发展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22
3.改革创新 (1)改什么? 培养体制 办学体制 管理体制 评价制度 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 教学制度
23
(2)怎么改? 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 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 (《胡锦涛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4
4.促进公平 (1)什么是公平?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缩小差距 (2)如何实现公平? 关键——机会公平 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 基本要求——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根本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5
保证起点公平的两类模式: ——高福利国家做法,由政府提供免费(或大部分免费)的儿童保育和教育。在瑞典,所有0至6岁幼儿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而另外一些国家,学前机构则是采用由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如德国和意大利,则为所有3至6岁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而3岁以下的困难幼儿则由父母支付不多于20%费用的情况下由国家提供保育。 ——“双轨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调节教育资源,为社会中下层、特别是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救助,让他们与那些家庭背景优越的儿童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起点,以打破“一代贫困,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美国提前开端计划、英国的确保开端项目等,都是政府保证起点公平的具体举措。
26
5.提高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校内涵发展 适应满足社会需要 重点强化教学环节 确立质量国家标准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7
(二)战略目标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28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 新增劳动力平 均受教育年限 从12.4年提高到13.5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 从9.5年提高到11.2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达到20%以上
29
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30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学生的素质全面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人才服务力竞争力显著增强
31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
32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33
(三)战略主题——“三个坚持” 1.坚持德育为先 道德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 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34
2.坚持能力为重 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35
3.坚持全面发展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 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 体育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36
三、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与任务 (一)学前教育性质的定位与认识 1.公共产品抑或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抑或纯公共产品?
2.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弯路 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1987年《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必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地方政府举办幼儿园外,主要依靠部门、单位和集体、个人等方面的力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并对有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具体分工。同时规定“幼儿园的行政领导由主办单位负责”。 1989年由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37
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和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学前教育。”
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的实施意见》:“要继续贯彻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一起办园(班)的方针,多种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为更多的幼儿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园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逐步推进幼儿教育社会化。”
38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深圳、昆明、宿迁等地)
39
世界经合组织(OECD)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数比例达50%以上,其中,有约五分之一的国家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数高达80%以上,如卢森堡、法国、匈牙利、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其中卢森堡、法国、匈牙利等国甚至逼近100%。 墨西哥、巴西、俄罗斯、古巴、朝鲜等国学前教育也同样以公立机构为主体,墨西哥公立机构比例为90%,俄罗斯达95%以上,巴西占到75.1%,古巴实行学前教育国有化制度,以国家举办的公立机构为主体。 北美、拉美/加勒比海、欧洲有80%以上的国家其公立机构在园儿童比例超过了50%,甚至更高。
40
(二)国家与广东的学前教育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41
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开始写进党的报告)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第一次提及)。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42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44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完善学前教育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实行以县为主,县、乡镇(街道)共管,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的管理体制。坚持公益性,各级财政合理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多形式举办幼儿园。省制订办园标准和收费管理办法,完善设置审批制度,建立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估体系。 ——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健全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幼儿园、幼儿班为基础的农村学前教育体系。到2012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以上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采取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形式举办。充分利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和师资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45
(三)广东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2011年底,全省共举办幼儿园11785所,比2010年增加624所,增长5.6%,比2006年增加1163所,增长11.0%;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共307.8万人,比2010年增加30.58万人,增长11.03%,比2006年增加88.52万人,增长40.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37%,比2010年提高6.8个百分点,比2006年提高21.0个百分点。
46
1.突出政府主导,保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2011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2012年4月召开全省现场会,进一步推动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47
2.扩大学前教育规模(扩容) (1)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指导各地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通过回收已出租的公办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园等方式,参照省规范化幼儿园标准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2011年,全省公办园(含公办性质幼儿园,即属于国有或集体资产但无国家财政性经费拨款的幼儿园,如集体办园)占20.8%,在园幼儿数占36.08%。 (2)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要求每个乡镇建设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鼓励各地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利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省政府2011年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25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2012年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25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500所村级园,并列入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事项。2011年,全省有79.76%的乡镇建设有中心幼儿园,共934所。 (3)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省财政自2012 年起每年安排 2000 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各地积极探索通过减免租金和部分行政性事业收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民办园数由2006年6941所增加到2011年9337所,增加2396所,增长34.5%。
48
3.加强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规范) (1)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严格实行办园资格审核和公开制度。印发《关于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规范学前教育收费行为。2012年2月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和《关于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的实施细则》,维护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 (3)要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开展全面排查,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 (4)推动规范化幼儿园建设。2012年2月省教育厅出台规范化幼儿园标准,并要求各地要分期、分批对辖区内达不到规范化标准的幼儿园进行改造。
49
4.出台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省教育厅会同省财厅制定了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拟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从制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问题。 5.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保障全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制定全省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方案,把各地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建立学前教育督导结果通报和公布制度。
50
(四)学前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1.公共教育资源紧缺,公办幼儿园和在编幼儿教师比例偏低。 我省公办幼儿园10多年未核定过编制,公办教师基本上“只出不进”,增加教师只能靠每年专门申请编制,或聘用编外教师。而财政一般只拨给在编公办教师和由财政供养的退休教师工资,大多数公办园只能靠收费发放教师工资和勉强维持日常运作,有的部门和单位甚至将幼儿园对外承包,收取租金,导致公办园或集体办的幼儿园日渐衰弱和萎缩。2011年,我省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包括集体办园)比例仅为20.8%。江苏公办园占比为71%,上海市为70%,浙江为35%。
51
2.财政投入不足。 2010年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占财政性教育总经费比例为1.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远低于上海(8.2%)等地;2011年学前教育省级财政专项经费1亿元(在园儿童307.8万人),低于江苏3.6亿元(在园儿童217.49万人);我省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正与财政厅联合制定方案中),远低于江苏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
52
3.城镇新建住宅小区缺乏配套幼儿园。 我省很多城镇新建住宅小区没有按照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有些已建好的配套幼儿园没有及时移交教育部门管理,被承建商或主管部门搁置或用于出租收取租金。 4.幼儿教师素质不高。 我省具备开办幼儿师范教育的学校仅有5所,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自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按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他们无法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导致目前全省超过50%以上的幼儿教师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持证上岗率偏低;未评定职称的教师比例偏高,约占幼儿教师总数的75%。
53
5.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多数比较简陋。 民办园由于长期缺乏政策扶持和财政资助,大部分民办园条件非常简陋,并且办园成本(包括举办者的回报)全部由幼儿家长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入园贵。
54
(五)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1.普及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国家《 纲要》)
55
广东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1年)】
——到2013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办园条件规范化、保教工作科学化。学前教育学位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6%以上,规范化幼儿园比例逐年提高。 ——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能满足大部分群众对有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其中珠江三角洲各县(市、区)达95%,其余地区各县(市、区)达85%以上。全省大部分幼儿园达到规范化要求。 ——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能满足群众对有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全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以上。
56
全省85以上,内部珠三角发达地区和地级市城区90以上
指标 2009年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幼儿在园人数(万人) 249.47 270 290 280 学前3年毛入学率(%) 77.3全省90,珠三角发达地区95全省90 以上 全省85以上,内部珠三角发达地区和地级市城区90以上 全省90,珠三角发达地区95 全省90 以上
57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二司李天顺副司长)总结的“四个大多数”:
——大多数幼儿园是普惠性幼儿园; ——大多数适龄儿童都能进入普惠性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大多数成本应由公共财政承担; ——大多数家庭困难儿童都能得到政府资助。 ——以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基本方向,逐步构建起充满活力、群众满意、符合国情、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58
2.扩容 公办幼儿园: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幼儿园。各级政府举办的幼儿园、部分教育部门办园。 公办性质幼儿园:利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包括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街道、社区、村集体办园等。 普惠性幼儿园: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公办性质的幼儿园以及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59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多渠道、多层次发展学前教育,实现幼儿园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
60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各地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现有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情况,认真制订幼儿园建设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财政投入,逐年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要对辖区内公办幼儿园重新登记造册,切实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各地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资产属于国有的乡镇(含街道,下同)中心幼儿园,不得将公办幼儿园出租,已出租的合约期满后要收回。对办园条件较差、达不到规范化标准的公办幼儿园要进行改建、扩建,达到安全、适用的办园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各地要把发展农村幼儿园作为“十二五”期间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要大力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每个乡镇要建设1所规范化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并合理配备人员编制。要结合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乡镇所在地和大村要独立举办幼儿园,小村可采用分园、联合办园等形式举办幼儿园。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利用非公有资产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园。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61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或返还收费、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教育发展的税收政策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优惠政策,对面向大众、收费合理、办学规范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落实国家关于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的规定,切实维护民办幼儿园的合法权益。民办幼儿园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交流和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薄弱民办幼儿园提高办学水平。
62
——完善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城镇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开发,按照城乡规划和学前教育规划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建成后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教育部门要及时主动做好接收和管理工作。资产属国有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要办成公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63
3.均衡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国家《 纲要》)
64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2010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国十条》)
65
4.规范 ——规范职责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国家《 纲要》)
66
——“政府主导”,意味着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全包”,否则这样理解并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
——“政府主导”,意味着政府应该举办一些公立幼儿园,特别是更多的优质幼儿园,来对民办幼儿园或者薄弱公立幼儿园起一种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的是,“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主办”,特别不是要去大量地举办公立幼儿园,甚至使公立幼儿园的数量非得要超过民办幼儿园,这绝不是“政府主导”的本意。
67
——“政府主导”意味着政府应该运用更多的政策调控手段,去鼓励“社会参与”办园的积极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不矛盾相反,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优惠用地、减免税收租金、向民办幼儿园派驻公办幼儿园教师、公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参与办园的积极性。 ——“政府主导”应该保障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弱势地区和人群学前教育权益得不到保障是许多国家强化中央政府责任、加大对弱势地区支持以缩小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差距的重要动因。 ——“政府主导”,也包含了政府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有效地对幼儿园发展进行规划,合理进行布局,和谐办园秩序,做到管理规范,运转有序,质量有保障。
68
——规范准入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当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69
——规范办园。区别城乡不同情况,分类制订规范化幼儿园办园标准,在全省启动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幼儿园准入标准。各地要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入园需求。面向残疾儿童的康复幼儿园,要参照规范化幼儿园标准和残疾儿童康复的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70
——规范安全 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规范收费 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71
广东《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12月31日)
——第九条: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标准,由幼儿园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根据保育教育和住宿成本合理确定,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享受政府财政补助(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和税收、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安排专项奖补资金、优惠划拨土地等)的民办幼儿园,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合同约定等方式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民办幼儿园在最高标准范围内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报当地价格、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 ——第七条: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根据年生均保育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保育教育成本包括以下项目:教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及福利、社会保障支出、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等正常办园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经营性费用支出等非正常办园费用支出。
72
——第八条:公办幼儿园住宿费标准按照实际成本确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十二条:幼儿园除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外,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费用。 幼儿园不得在保教费外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幼儿家长另行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幼儿家长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
73
5.发展(教师) 教师主要问题: ——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不均衡 国家主要目标: ——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国家具体措施: ——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 ——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 ——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74
——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75
——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
——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 ——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76
广东具体措施: ——规范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加快制订我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及时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足额配备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完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园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幼儿园教职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积极探索教职工退出机制和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培训机制。
77
——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统筹培养的力度,建设全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扩大5年制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培养规模,加强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范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准入标准,确保幼儿教师培养质量。逐步提高保育人员准入条件,提升保育人员素质。加强幼儿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力争到2015年,基本解决幼儿教师短缺问题。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切实加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挥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在职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各地要建立健全5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规范培训管理。确保到2015年,全省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培训面达100%。
78
——切实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完善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福利和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幼儿园教师各项待遇落实到位。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参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公办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制订当地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指导意见。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要把各类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范围,对优秀的园长和幼儿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79
6.提质 国家根本目标: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加强幼教质量监控,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80
广东具体措施: ——坚持科学保教。各地要坚持依法办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成长环境,全面提高保教质量。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切实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幼儿园落实幼儿膳食营养标准,保证幼儿身体成长需要。
81
——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加强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开展制度化、经常性的区域学前教育教研活动,以教研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建立省级学前教育专家指导机制,完善决策、咨询和指导制度。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82
——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工作。各地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安全设施和保安人员配备到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保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不断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各级教育部门、各有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加大对幼儿园的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和应急防范制度,严防事故发生。
83
——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开展全面排查,实施分类治理,督促整改。对整改后达到办园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达不到办园标准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要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县级教育部门负责辖区内各类幼儿园的审批工作,要公开审批制度、标准和程序。要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要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
84
——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加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85
7 .保障 经费保障: ——各地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011年起,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优先考虑和满足当地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地方教育附加和教育费附加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幼儿园建设。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2011年,省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扶持欠发达地区建设规范化幼儿园。要根据实际制订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机制,完善涵盖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公共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机制。 ——各地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享受减免税费和租金政策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要在加强生均教育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办成低收费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要坚持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完善政府、社会与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要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省有关部门要制订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资金监管。
86
管理保障: ——完善办园管理体制。学前教育以县为主,县、乡镇(街道)分级负责,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的组织实施、统筹规划、资金筹措、园舍建设、统筹管理和监督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别承担发展农村和社区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建设并办好区域内公办幼儿园,筹措办园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就学安全和膳食管理。省和地级以上市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协调管理,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各级各类幼儿园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县(市、区)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等机构归口相关部门审批,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制订。
87
——健全考核和责任落实机制。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地方主要领导教育工作考核以及教育强县、强镇和县域教育现代化督导验收指标体系。各地要建立学前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层次和部门责任目标,实施问责制。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示范县、示范镇创建试点工作。省每年对各地贯彻落实国发〔2010〕41号文和本意见精神以及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布各地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和财政经费投入情况,对学前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市、县(市、区)给予通报表扬。
88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要健全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教育部门主管学前教育工作,要完善政策,制订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动态管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订和落实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税务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扶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订和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
89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房管)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政策。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省价格主管部门要及时出台《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实施细则》,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收费的监管。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食堂的监督检查。民政、工商、安全生产监管、质检、消防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依法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宣传指导。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要加大学前教育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90
Thank you!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