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關於 蔣經國 班級:109 座號:28 姓名:簡榮均 109-28 簡榮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關於 蔣經國 班級:109 座號:28 姓名:簡榮均 109-28 簡榮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關於 蔣經國 班級:109 座號:28 姓名:簡榮均 簡榮均

2 簡介 蔣經國 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 1978年–1988年1月13日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國民黨 籍貫: 浙江省奉化縣
出生: 1910年4月27日 逝世: 1988年1月13日 配偶: 蔣方良 簡榮均

3 討論主題 1 家庭 2 早年經歷 3 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經濟發展 4 推動政治民主化 5 政治評價 5-1 正面評價 5-2 負面評價
簡榮均

4 家庭 蔣經國與蔣方良有三兒一女,三個兒子分別是蔣孝文、蔣孝武和蔣孝勇,女兒是蔣孝章。蔣經國在江西工作時,還與章亞若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章孝嚴(2005年3月已經改從父姓,所以現在叫蔣孝嚴)和章孝慈。蔣經國的五個兒子中,如今只剩下蔣孝嚴,其餘四子皆英年早逝。之後,屢受喪夫失子之痛的蔣方良,也於2004年去世。 簡榮均

5 早年經歷 蔣經國為蔣中正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蔣經國1910年出生於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讀書;蔣經國15歲時,也就是1925年積極參加五卅運動,後受吳稚暉啟發,同年10月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學中有比他大六歲的鄧小平。蔣經國1927年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其間曾正式加入蘇聯共產黨。國共關係惡化後,遭史達林扣留下來當人質。由於涉及史達林與托洛斯基的黨內鬥爭,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亞,其間與白俄羅斯姑娘芬娜(後改名蔣方良)結婚。 簡榮均

6 早年經歷 1937年3月25日離開莫斯科攜妻帶子回國。次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1939年擔任江西省第四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安司令,據說政績卓越,有稱其為「蔣青天」者。 1944年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組訓處處長、青年軍編練總監部政治部中將主任。 1948年金圓券改革,蔣經國至上海進行經濟管制,與孔宋集團發生正面衝突,工作受阻。 1949年蔣經國奉蔣中正之命進行中央銀行外匯黃金移存台灣事宜。 簡榮均

7 早年經歷 國民政府遷台後蔣經國於1950年擔任總政戰部主任,負責政工改制工作。旋兼任總統府資料室主任(國家安全局的前身),正式統籌臺灣的情治工作。同年7月擔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進入黨內決策核心。 1952年主導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現名「中國青年救國團」)成立,增加其在教育機構與青年學生的影響力。 1954年擔任國防會議副祕書長。此後蔣經國歷任要職,包括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56年)、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57年)、國防部副部長(1964年)、國防部長(1965年1月3日)、行政院副院長兼財經委員會主委(1969年6月)、行政院長(1972年5月29日)等職。 簡榮均

8 早年經歷 蔣經國曾在1966年訪韓、1967年訪日。1970年第四度訪美時在紐約遭到台灣青年黃文雄、鄭自才企圖刺殺未果。
1972年,出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1975年,繼蔣中正後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 1978年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1984年連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 1988年因糖尿病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職務在司法院長林洋港監誓下,由副總統李登輝依憲宣誓繼任。 簡榮均

9 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經濟發展 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臺灣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六千美元,並使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但也由於過度注重經濟而使環境嚴重污染失衡,至今仍為嚴重問題。 簡榮均

10 推動政治民主化 蔣中正逝世後,臺灣社會由追求經濟的富裕,轉向追求政治的民主。這段期間發生的中壢事件(1977年)及美麗島事件(1979年),反映此股趨勢的隱隱胎動。 民國七十年代(1980年代),蔣經國加速民主改革的年代,從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到國會改革。 1987年7月15日,《國家安全法》開始施行,同日中華民國正式解除實施了三十八年的戒嚴(金門與馬祖則在數年後解除戰地政務﹞。蔣經國「法統在法不在人」的決定,確定了台灣朝向民主改革不可逆轉的方向。隨後又解除實施了三十多年的報禁。 簡榮均

11 正面評價 1.解除戒嚴令,使台灣社會恢復實態憲政,促進政治民主化。 2.大量啟用台灣本省籍官員(如李登輝、林洋港),使國民黨逐漸本土化。
3.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十大建設讓台灣取得令人矚目的經濟成長。 4.創設中國青年救國團,灌輸青年愛國觀念,並給予青年戶外活動參與社交的空間,培養團隊精神與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推動團康舒解苦悶有效減少青年自殺率。 5.關心基層民眾的生活,並實際走訪台灣各鄉鎮以了解地方實際需要,勤政愛民,成為台灣走透透的始祖。 簡榮均

12 正面評價 6.在集權政權中罕見的以統治者自身的清廉為表帥,藉以維持政府的清廉,發揮政府團隊的廉能政治。
7.中華民國七十七年罪犯減刑條例第一條(立法目的):「為追念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仁德愛民之遺志,予罪犯更新向善之機,制定本條例。」 8.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為了改革台灣人鋪張餐飲的陋習,因此在電視上的政令宣導時告知大眾:台灣人每年可以吃掉一條高速公路(指餐飲開銷的費用可挪來建設一條高速公路),同時提倡「梅花餐」,指每餐五菜一湯,五菜指梅花的五片花瓣,湯則位在花蕊位置,使餐飲闊奢風氣得以收斂。 9.其親自下鄉走訪與親民的活動,據知每年超過200次,勤勞程度難有人出其右。同時也極注重偏鄉建設,與南韓相比,台灣的鄉村建設程度明顯較進步,也使城鄉落差的程度不若南韓嚴重。 10.在推行十大建設之前先推行針對政府行政方面的十項革新,使行政執行更為簡廉有效,進而讓十大建設施行時更加紮實,此外也向人民頒佈「政治與社會革新」的八項要點,也有人將此兩次的革新頒佈共稱為十八項革新。 簡榮均

13 負面評價 1.縱容特務政治,助長白色恐怖。如林宅血案、陳文成事件、江南案。
2.部分民進黨人士也認為,救國團的設立其實是施行愚民政策,期望大學生只吸收學習西方的先進專長技能,但卻不要去接觸瞭解西方的民主法治觀念,所以救國團設置許多簡易(甚至幼稚)的團康活動,藉此消磨大學生的課餘時間,避免他們利用剩餘精力去思考政治制度的改善,進而給當政者壓力。 3.在國共內戰末期蔣經國負責前往上海改革幣政(金圓券)但失敗,雖稍有起色但最後終究失敗,不過此一失敗與局勢關連性較大,一人與行政之力改變有限。 4. 「漢賊不兩立」的外交政策及堅持自己代表全中國的觀念導致影響了台灣的外交。 簡榮均

14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4%A3%E7%B6%93%E5%9C%8B 維基百科
END 請點選Esc離開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簡榮均

15 章亞若 章亞若(1913年-1942年8月),原籍浙江,出生於江西南昌,其祖父名章伯昌,其父章貢濤,其母周錦華。其父母為其取名懋李。曾就讀於南昌女中,在中學時就被稱為才女。1926年與時年18歲的唐英剛結婚,並育有遠波、遠輝兩個兒子,後因性格不合,唐英剛自殺。後避至江西贛州,當時蔣經國剛就任贛州行署專員,章進入公署工作。1939年擔任文書,後擔任蔣經國秘書。與蔣經國互生愛慕,並於1941年懷孕,後為免流言,隱居在廣西桂林。1942年正月二十七日,在省立桂林醫院產下雙胞胎,乳名為大毛和小毛,後採蔣介石欽定的名字孝嚴、孝慈。1942年8月猝死,有人認為是蔣經國的手下怕影響蔣經國的前途而實施的謀殺。   back↑ 簡榮均

16 蔣方良 蔣方良(1916年5月15日─2004年12月15日),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白俄羅斯人,前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之夫人。 蔣方良出生於俄羅斯的葉卡特林堡(Екатеринбург),自幼雙親亡故,並由姐姐安娜撫養長大。由於她的父母是前沙俄貴族,因此被當時蘇聯的領導人史達林關入勞改營。16歲時在烏拉爾河附近之工廠與蔣經國相識,於1935年3月15日結婚。 2004年12月15日因肺腫瘤導致呼吸衰竭,病逝於臺北市榮民總醫院,享年90歲。 back↑ 簡榮均

17 蔣中正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英文譯名Chiang Kai-shek,近代中國政治家、軍事家,祖籍江蘇宜興和橋鎮,生於浙江寧波奉化縣溪口,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務。 蔣中正在十四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蔣緯國是他的養子(緯國的親父為蔣中正留日時之好友戴傳賢)。 Back↑ 簡榮均

18 五卅運動 五卅運動是早期國共兩黨和當政的軍閥勢力的一次鬥爭。1925年5月15日,上海內外棉七廠的日本資方人員,因為與共產黨員身份的工人顧正紅發生爭執,發生衝突下開槍打死了顧正紅。5月28日,中共決定藉此機會發動學生和工人在50日到租界內舉行遊行示威等抗議活動。5月30日,部分上海工人和學生進入租界示威遊行,與租界內的英國巡捕發生衝突,有十多人受傷。6月1日,在中共的煽動下,上海部分工人和學生和商人舉行了罷工、罷課、罷市。後期,由於商人和中共的矛盾突出,因此商界於6月24日宣佈停止罷市。隨後,奉系軍閥封閉了中共領導的工商學聯合會和上海總工會。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中共被迫決定8月中旬各地工人停止罷工,此次事件圓滿結束。 Back↑ 簡榮均

19 三民主義青年團 三民主義青年團,簡稱三青團,於1938年7月9日在武昌正式成立。首任團長是蔣中正,陳誠任書記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青年組織,1947年9月召開的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暨中央黨團聯席會議決定實行黨團合併統一,將三青團併入國民黨,規定三青團員一律登記為中國國民黨黨員並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之下設置青年部。 Back↑ 簡榮均

20 金圓券 金圓券是民國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發行的一種貨幣。由1948年8月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只使用了十個月左右,貶值卻超過二萬倍。金圓券發行的初時,政府以行政手段卻迫民間以黃金、外幣兌換。由於沒有嚴守發行限額,造成的惡性通脹令民間經濟陷入混亂。特別是城市的小資產及中產階級所受經濟損失極巨,令國民黨失去原來最重要支持者的民心,亦是國民黨在內戰中迅速垮臺的原因之一。 Back↑ 簡榮均

21 中國青年救國團 民國41年(195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在「反共復國」的國策方針下,為了做好青年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工作,於3月29日的總統青年節文告中,倡議成立一個青年組織。籌備責任由蔣經國來承擔。10月31日,經行政院頒佈《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籌組原則》,正式在台北市成立。蔣經國擔任首任主任。成立之初,其性質類似於國民黨在大陸統治時期的下屬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或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共青團,為帶有官方色彩的政治性組織。 Back↑ 簡榮均

22 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指香港、南韓、新加坡和台灣的總稱,相關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
這些國家或地區在20世紀60-70年代經濟飛速成長,但在這之前他們只是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它們利用西方已開發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地資本和技術,利用本地的勞動力優勢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迅速走上已開發國家或地區道路,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按人均GDP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經濟體,其中香港更於2005年成功超越日本,在人均GDP排行第5。 Back↑ 簡榮均

23 中壢事件 1977年為台灣的統一五項地方公職選舉(縣市長、縣市議員、台灣省議員、台北市議員與鄉鎮市長),中國國民黨提名調查局出身的歐憲瑜參選桃園縣長,省議員許信良也有意參­選桃園縣長,但因「黨紀考核記錄不佳」,未獲國民黨提名而自行宣佈參選,1977年10月國民黨便開除許信良黨籍。 11月19日投票日當天,桃園縣中壢市第二一三號投開票所(中壢國小)監選主任范姜新林被證人邱奕彬等人指稱涉嫌舞弊作票,其他地方國民黨舞弊的消息也不斷傳來,而警察未積極處理,反將監票主任帶走保護起來。消息傳出,引起市民憤怒,一萬多名市民憤而包圍中壢市警察分局,搗毀並放火燒了警察局。整個事件過程中,共有八輛警車、六十多輛機車被燒毀。事件發生時軍隊也開入中壢市但被民眾攔下,民眾亦威嚇士兵是否敢對其父老兄弟姊妹同胞開槍,最後軍隊退出中壢。而事件中警察為自衛而開槍,不幸擊斃國立中央大學學生江文國及青年張治平。 最後許信良以二十二萬票勝過中國國民黨提名的歐憲瑜,當選桃園縣長,事件漸告平息;但是也因為中壢事件的影響,提拔許信良的國民黨組工會主任李煥因此辭職,李煥下臺後,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的權力也因此擴大,當時有所謂「李換(煥)王升(昇)」之說。 Back↑ 簡榮均

24 美麗島事件 1979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台灣人權委員會」以此申請集會。11月30日正式向高雄市第一分局提出申請,要求在12月10日下午舉行遊行活動,但一直都未獲批准。在多次嘗試失敗後,黨外人士決定依原定計畫在高雄舉行遊行。 12月9日,國民黨政府以將舉行演習為由,宣佈將在次日禁止任何示威遊行活動,其實主要針對的就是《美麗島》可能的遊行活動。當日,兩名《美麗島》的義工姚國建和邱勝雄,在發傳單告示次日活動時被警察逮捕,並遭到毆打、刑求。《美麗島》工作人員在得知消息後立即前往警察局要求放人,一直到次日凌晨,兩人才被釋放。這次的「鼓山事件」引起公憤,一些原本並未計畫參加12月10日遊行的黨外人士,也立即前往高雄,準備參加遊行。 簡榮均

25 美麗島事件 12月10日晚上6點,遊行隊伍出發,但同時當局已經出動鎮暴部隊。由於原定集會地點「扶輪公園」已經被封鎖,遊行隊伍只能臨時改變集會地點。在到達後由黃信介首先發表談話,但很快遊行隊伍就被鎮暴警察包圍。總指揮施明德與姚嘉文出面與警方談判,要求警方允許他們在原定地點集會到晚上11點,並要求撤回鎮暴部隊,讓警察可以到現場維護秩序;但是這些要求通通都遭到駁回。晚上8點半,鎮暴警察在遊行現場開始噴射催淚氣體,令現場失去控制,爆發嚴重衝突。到10時左右警方又增派警力,雙方更發生更大規模的衝突。 事件發生後,12月13日清晨六點,軍警懲治人員展開全島同步的大逮捕,政府陸續追捕黨外人士。1980年2月20日,警總軍法處以叛亂罪將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姚嘉文、林義雄、陳菊、呂秀蓮、林弘宣等人起訴,其他30多人則在一般法庭遭到起訴。在張德銘、陳繼盛等人的協助下,被告方開始聘請辯護律師,最後組成了一個15人的律師團,每名被告有兩名律師協助辯護。最後判決結果,8人全部有罪,施明德被判無期徒刑,黃信介14年有期徒刑,其餘6人12年有期徒刑。 Back↑ 簡榮均

26 十大建設 十大建設是指中華民國(台灣)在1970年代時所進行的一系列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當時的政府有鑑於當時許多公共基本建設,如道路、港埠、機場、發電廠等尚且處於匱乏欠缺的狀態,再加上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所以為了提升跟深化總體經濟發展而開始規劃進行10個大型建設工程。由當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所提出,建設自1974年起,至1979年底次第完成,共動用新台幣3,000餘億元。在十大建設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 簡榮均

27 十大建設的內容 1.南北高速公路(中山高速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鳳山,中以支線連接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與臺中港、高雄港,全長373公里。1971年8月14日開工,1974年7月29日三重到中壢路段率先通車,1978年10月31日中沙大橋啟用,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 2.鐵路電氣化:因1972年至1973年期間,台灣對外貿易發達,而現有車種、車次明顯不足的情況下而開發,1979年7月1日完工。 3.北迴鐵路:由蘇澳新站至花蓮站與花東線銜接,全線長88公里,為臺灣東部交通大動脈。1973年12月,從南北兩端同時動工,1979年12月全線通車,歷時6年。 簡榮均

28 十大建設的內容 4.中正國際機場:選定距臺北市西南方約40公里的桃園縣大園鄉,另新建占地1,223公頃的新國際機場,1979年2月26日啟用。計劃時名稱為「桃園國際機場」;2006年9月6日改名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5.臺中港:延續日治新高港計畫,1983年6月完工 6.蘇澳港:原本只是小型港口,而後擴建,1983年6月完工。 7.大造船廠(中國造船公司) :座落於小港區的臨海工業區內,是十大建設中第一個完成的重要建設,該廠的設立肩負支持航運、貿易、國防及發展關聯工業多目標之基本任務。於1975年建廠同時,即承建美商44萬5千載重噸超級油輪。 中國造船公司將更名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簡榮均

29 十大建設的內容 8.大鋼鐵廠(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為了防止依賴外國鋼品太深,減輕外匯負擔,並解除過去因鋼源不一,影響產品精度的缺點,遂決定興建一貫作業煉鋼場,於是出資興辦中國鋼鐵公司,並將其納入十大建設之一。中國鋼鐵公司的一貫作業煉鋼場,占地約480公頃,位於高雄臨海第四工業區,濱臨高雄港第二港口,可逕泊廠區碼頭起卸,節省運費與轉運成本。 9.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煉油總廠) :在高雄縣開發了兩處石化工業區—「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和「林園石化工業區」。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的興建對於台灣的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化學品工業之發展而言,不僅減少國內工業對外之依存性,且將增加下游加工產品在外銷上的競爭力。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將更名為台灣中油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10.核能發電廠:第一核能發電廠一、二號機組,其裝置容量各為63.6萬瓩,核能一廠列入十大建設計畫優先興工,兩部機組分別於1977年與1978年完工;第二核能發電廠、第三核能發電廠為核能發電的延伸計畫,後續列入十二大建設計畫,分別於1981年與1984年完工 Back↑ 簡榮均

30 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指由體制方所發動的恐怖活動。在目前的中文語境中,它往往被用來指國民黨政權執政期間曾經實行的恐怖統治;在美國,它則用來指麥卡錫時代的反共恐慌。本條目基於施加者主體,依次介紹中國國民黨,美國麥卡錫,俄羅斯沙皇等製造的白色恐怖。在某些角度也可以說戰爭是一種白色恐怖的極端表現。 Back↑ 簡榮均

31 沒點到Back? 請在點一次 簡榮均


Download ppt "關於 蔣經國 班級:109 座號:28 姓名:簡榮均 109-28 簡榮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