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知识产权基础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知识产权基础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知识产权基础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2010年12月

2 课程介绍 总学时:48 教材:知识产权法,李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1版。 • 教学目标:掌握知识产权法学基本原理,熟悉
• 教学目标:掌握知识产权法学基本原理,熟悉 现行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 常备资料:相关法律法规

3 教学安排 总论:8课时 著作权:12课时 专利权:6课时 商标权:6课时 其他知识产权:6课时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4课时 期中考查:2课时
实践:4课时

4 第一章 总论 主要内容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主体 知识产权的客体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5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也称为无形财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 *有关知识产权的其他学说

6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 1.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2. TRIPS协议 (二)狭义的知识产权范围 1. 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2. 著作权(含邻接权) (三)我国立法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7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 一、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 (一)权利本体是一种私权 (二)权利客体具有非物质性 二、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 一、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 (一)权利本体是一种私权 (二)权利客体具有非物质性 二、特征 (一)专有性 (二)地域性 (三)时间性

8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主体 1. 主体的概念 2. 主体的范围 3. 主体的类型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主体 1. 主体的概念 2. 主体的范围 3. 主体的类型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2)本国主体与外国主体 (3)单一主体和共同主体

9 二、客体 1.客体的概念 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 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 2.特点 非物质性、创造性、公开性和社会性 3.范围 (1)我国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客体 (2)不予保护的客体

10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概述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11 二、知识产权法的演进 1. 专利法的起源 2.商标法的起源 3.著作权法的起源 三、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发展历程 四、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1.内容体系 2. 法源体系

12 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1. 防御性保护 2. 救济性保护 二、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机关 1. 行政机关 2. 司法机关

13 三、知识产权的民事保护 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归责原则 3.民事责任形式 4.诉前保护措施 5.诉讼时效 四、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五、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 六、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历程

14 第二章 著作权 主要内容 著作权的概念、性质 著作权的主体 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的内容及其权利限制 邻接权的概念和内容 著作权的保护

15 第一节 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和。
第一节 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和。 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权利客体的广泛性 2. 权利内容的多样性 3. 权利取得的自动性 4. 权利的较多限制性

16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著作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1.著作权制度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2.著作权制度在科技发展中不断发展完善 四、著作权法的概念 五、中国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17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作品的定义 2.作品的分类 《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九类作品形式 3.民间文学作品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作品的定义 2.作品的分类 《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九类作品形式 3.民间文学作品 注意民间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4. 演绎作品和汇编作品

18 二、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一)不受著作权法律保护的作品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律保护 (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 1. 立法、行政和司法性质的文件 2. 时事新闻 3.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19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 一、概念 著作权主体,又称为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 一、概念 著作权主体,又称为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一定条件下的国家。

20 二、著作权人的分类 1.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 2.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 3.本国著作权人和外国著作权人

21 三、作者 (一)作者的定义 (二)作者的认定 推定在作品上署名的为作者 四、视为作者的单位 (一)有关争议 (二)单位被视为作者的条件 1.单位组织创作 2.代表单位意志 3.单位承担责任

22 五、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一)演绎作品 (二)合作作品 (三)汇编作品 (四)影视作品 (五)委托作品 (六)职务作品 (七)国家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情形 (八)外国著作权人的特殊规定

23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一)概念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一)概念 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联系或密不可分而又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实质是人身关系在著作权上的具体反映,作者行使人身权利不会直接带来经济利益。

24 (二)权能 1. 发表权 兼有身份权和财产权的性质 2. 署名权 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包括署名和不署名两个方面的权利 3. 修改权 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5 二、著作财产权 (一)概念 又称著作经济权利,指作者及传播者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二)内容 1. 复制权 以各种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2. 发行权 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发行权的一次用尽 •发行与出版

26 3. 出租权 租用标的物限于电影、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和计算机软件。 4. 展览权 5. 表演权 6. 放映权 7. 广播权 8. 信息网络传播权 9.放映权

27 10. 演绎权 演绎作品的作者对于再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但是不得侵犯原著作权人的权利。 11. 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追续权 进口权与平行进口权 形象的商品化权等等。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这些权利内容。

28 第五节 邻接权 一、邻接权的概念 也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第五节 邻接权 一、邻接权的概念 也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我国立法采用的是广义邻接权概念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二、邻接权的产生

29 三、邻接权的内容 (一)出版者权 1. 专有出版权 2. 版式设计权 (二)表演者权 概念、内容、表演者的义务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权利、义务 (四)广播组织权

30 第六节 著作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 (一)含义
第六节 著作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 (一)含义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二)特点 1. 必须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 2. 通常只能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3. 不得损害著作权人其他合法权利

31 (三)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 1.美国版权法四要素说的借鉴意义 2.相关学理探讨 使用作品的目的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 使用作品的程度 对被使用作品的影响

32 (四)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33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34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观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35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社会公众活动处所的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人,可以对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再行使用,不构成侵权。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36 二、法定许可 (一)含义 是指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使用者在利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其他权利的制度。 (二)与合理使用的比较 (三)法定许可的具体情形 1. 作品被报社、期刊社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2.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

37 3.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可以转载、摘编;
4.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除外; 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6.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38 三、强制许可使用 (一)含义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种正当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时,经申请由著作权管理部门授权,即可使用该作品而无需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当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 (二)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的比较 (三)相关规定

39 四、著作权的期限 (一)著作权的期限是指法律确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并且依法予以保护的期 (二)著作权期限的规定 1. 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2. 自然人的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 3.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作品 4. 匿名作品 5. 影视作品 6. 邻接权人的权利期限

40 第七节 著作权的保护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第七节 著作权的保护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是指未经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著作权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 广义的著作权侵权还包括对邻接权的侵害。

41 二、侵权行为的种类 (一)《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的11种侵权行为: (1)侵犯著作权人精神权利 (2)侵犯著作权人经济权利 (3)侵犯邻接权 (4)其他侵权行为 ★以上行为只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2 二、《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的8种侵权行为 1.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侵犯邻接权的行为 3.与信息网络有关的侵权行为 4.其他侵权行为 ★以上的8种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首先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还要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则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3 三、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1. 责任形式 2. 适用范围: 《著作权法》第46条 (二)行政责任 1. 行政处罚的方式 《著作权法》第47条 (三)刑事责任

44 第三章 专利权 主要内容 专利权及专利法概述 可获专利的主题 专利权的取得 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权的保护

45 第一节 概述 一、专利的含义 二、专利权及其特征 专利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垄断权。
第一节 概述 一、专利的含义 二、专利权及其特征 专利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垄断权。 与著作权、商标权比较而言,专利权: 1.独占性更强 2.具有绝对的期限性 3.经审批获得

46 三、专利法及其调整对象 (一)概念 专利法是调整因发明创造的开发、实施、保护等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之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调整对象 1. 确认发明创造的归属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2. 因授予专利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3. 因专利的实施、转让、许可实施、保护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47 四、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专利制度的初创时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诞生 (三)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订
1.拓展了保护范围 2.专利权效力得到增强 3.专利保护期加长 4.引入本国优先权制度 (四)2000年专利法第二次修正

48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 一、发明 (一)发明的定义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二)发明的种类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 一、发明 (一)发明的定义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二)发明的种类 1. 产品发明 2. 方法发明

49 二、实用新型 (一)含义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二)特点 1. 针对产品,而不能是方法 2. 必须具有立体形状和构造 3. 必须能够在工业上应用

50 四、外观设计 (一)概念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二)特点 1. 负载外观设计的产品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 必须是与独立的具体的产品合为一体的新设计 3. 负载外观设计的产品必须能在工业上应用 4. 必须能够使人产生美感

51 四、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1、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 2、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 3、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 4、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 5、动植物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 6、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   7、其他不授予专利的技术领域

52 第三节 授予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一、发明、实用新型的可专利性 (一)新颖性 1.含义 申请专利的主题不属于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及其判断
第三节 授予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一、发明、实用新型的可专利性 (一)新颖性 1.含义 申请专利的主题不属于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及其判断 2.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宽限期) 3. 判断新颖性的单独对比原则

53 (二)创造性 1.含义 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具体判定 3.审查原则 4.审查的参考基准

54 (三)实用性 1.含义 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2.不具备实用性的几种情况 (1)不具有再现性 (2)仅提出任务,缺乏技术手段 (3)违背自然规律 (4)不能产生积极效果 (5)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所完成的

55 二、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 (一)含义 专利法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二)外观设计可专利性的实质条件 1.新颖性——不相同和不相近似 2.美观性——能够产生美感 3.合法性——不与在先权利冲突 注意2007年专利法修改意见中外观设计部分

56 第四节 专利权的取得 一、专利申请权 (一)含义
第四节 专利权的取得 一、专利申请权 (一)含义 专利申请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享有就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 (二)归属 1. 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2. 合作发明和委托发明 (三)专利申请权的行使和转让 判断职务发明的四个标准

57 二、专利申请原则 (一)书面原则 (二)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以及优先权日 (三)单一性原则

58 三、专利申请日 (一)专利申请日的确定 注意事项 (二)优先权 1. 含义——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一个法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申请的日期作为申请日。申请人享有的该项权利即是优先权。 2. 国际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

59 四、专利申请文件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申请文件 1. 请求书 2. 说明书 3. 说明书摘要 4. 权利要求书 (二)外观设计的必备申请文件 2. 图片或照片 五、如何向国外申请专利

60 六、专利申请的审批 (一)发明专利 1.初步审查 2.公布申请 专利申请公布的法律后果 3.实质审查 (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2.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三)权利的丧失和恢复

61 第五节 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的效力 二、专利权的内容 (一)独占实施权 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的专有权利
第五节 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的效力 二、专利权的内容 (一)独占实施权 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的专有权利 1.产品专利受保护的行为 2.方法专利受保护的行为 (二)转让权 (三)实施许可权 (四)标记权 (五)放弃权

62 三、专利权的限制 (一)强制许可 1. 含义 2. 三种形式 (二)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 专利权的穷竭 2.先用权人的实施 3.临时过境 4. 为科学或实验目的的使用

63 第六节 专利权的保护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 以其权利要求书内容为准
第六节 专利权的保护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 以其权利要求书内容为准 1. 产品发明:及于一切具有相同特征、相同结构和相同性能的产品 2. 方法发明:及于一切具有相同特征、相同参数和相同效果的方法,以及直接获得的产品。 (二)外观设计 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64 二、专利侵权行为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 专利权有效原则; 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的原则; 技术特征完整对待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 等同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

65 (二)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 构成要件: 1.有实施专利的行为(产品发明、实用新型、方法专利、外观设计) 2.是违法的实施行为 注意违法的除外,即专利权的效力限制(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强制许可行为、国家计划许可)

66 (三)违反专利法的其他行为 1.假冒他人专利 2.冒充专利 三、间接侵权行为 行为人并不直接侵犯他人专利权,但却故意诱导、教唆、怂恿别人实施他人专利从而发生直接的侵权行为。 我国专利法没有关于间接侵犯专利权的规定。

67 四、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理 (一)行政处理 (二)司法处理 1. 管辖(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2. 举证责任 3. 诉讼时效 4. 被告的抗辩理由

68 第三章 商标权 主要内容 商标与商标权概述 商标注册 注册商标的使用 商标权的保护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69 第一节 概述 一、商标的概念 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 商标的特点 商标与相关标记的区别

70 二、商标的分类 1. 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2. 制造商标、销售商标 3. 联合商标、防御商标 4.集体商标 5.证明商标 三、商标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71 四、商标权的概念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商标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五、商标权的内容 1. 使用权 2. 禁止权 3. 转让权和许可权 六、商标权的取得 1.原始取得 2.继受取得

72 第二节 商标注册 一、商标注册的概念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所有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注册条件、原则和程序,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商标局经过审查准予注册的法律制度。 二、原则 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

73 三、商标注册的条件 (一)商标注册的必备条件 1、商标具有显著性 2、商标不得与他人的商标混同 (二)商标注册的禁止条件 1.《商标法》第10条规定了8种绝对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 2.商标法第11条规定了三种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3.三维标志的禁用条件 4.禁止使用虚假地理标志

74 四、商标注册的申请 (一)申请原则 (二)申请程序 1. 申请前的准备工作 2. 申请文件 3. 提出申请 4. 申请日的确定(优先权的规定) 5. 几种特殊的申请手续

75 五、商标注册的审查、核准 (一)形式审查 视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实质审查 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三)公告与异议 (四)核准注册

76 第三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和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第三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和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一、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 1、含义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是指商标不具备注册条件但取得注册时,商标局可以依职权撤销该注册商标,或由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第三人的请求撤销该注册商标的制度。

77 2、商标注册无效的事由 (1)违反商标法一般禁止性或限制性条款的注册不当 (2)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注册不当 3、注册不当商标撤销的补正程序 (1)撤销违反一般禁限条款注册不当商标裁定程序 (2)撤销损害他人合法权利注册不当商标裁定程序

78 二、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1、注册商标争议的含义 2、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程序 3.与注册不当撤销的区别

79 第四节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一、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二、商标侵权行为
第四节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一、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二、商标侵权行为 (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80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即反向假冒 (五)给他人的商标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1、《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81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机关 (二)行政责任 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处以罚款。 (三)民事责任 1. 赔偿数额 2. 即发侵权的制止 3. 证据保全 (四)刑事责任

82 第五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2条:
第五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2条: 本规定中的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1.相关公众的界定 2.商标知名度的要求 3.商标美誉度的要求 4.驰名商标不一定是注册商标 5.与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加以区分

83 二、驰名商标的认定 1、认定标准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其他因素 。 2、认定方式 事后认定、个案认定、终局的司法认定

84 三、相关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1.《巴黎公约》第6条之2的规定 最早提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2.《知识产权协定》第16条的规定 认定驰名商标应考虑其在相关公众范围内的知名度 3.《联合建议》的相关建议 关于考虑因素,关于相关公众的界定

85 四、我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一)法律依据 1.《商标法》第13、14条 2.《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3.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 (二)具体规定 1.对于已注册的驰名商标 2.对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3.驰名商标所有人享有特殊期限的排他权 4.禁止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使用

86 第五章 其他知识产权 主要内容 地理标志 商业秘密 厂商名称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 不正当竞争行为

87 第一节 地理标志权 一、地理标志的含义 1、《知识产权协定》的规定 2、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3、具有地理指示作用 4、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一节 地理标志权 一、地理标志的含义 1、《知识产权协定》的规定 2、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3、具有地理指示作用 4、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地理标志与货源标记 地理标志与原产地名称

88 二、地理标志权的概念 三、地理标志权的特点 四、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89 第二节 商号权 一、商号的概念和意义 二、商号权 1、商号权的性质 2、商号权的特点 3、商号权的取得 4、商号权的内容

90 三、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1、保护模式 2、我国关于商号权保护的主要规定 (1)一定范围内的独占使用权 (2)对第三人的抗辩权

91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概述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具体不正当竞争行为 1、商品假冒行为 2、虚假宣传行为 3、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4、商业诽谤行为

92 第六章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主要内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下 的主要国际条约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 知识产权协定

93 第一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概述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介 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94 第二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下的主要国际条约
第二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下的主要国际条约 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概述 2、基本原则 3、专利保护最低要求 4、适用于商标的规则 5、有关工业产权的其他规则

95 二、《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概述 2、基本原则 3、受保护的作品 4、最低保护限度 5、对版权的限制

96 三、专利合作条约及其实施细则 1、概述 2、国际申请 3、国际检索 4、国际公布 5、国际初步审查

97 四、《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1、概述 2、国民待遇的适用 3、商标国际注册申请 4、国际注册的法律效力

98 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99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 《知识产权协定》 一、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 2、有关知识产权问题争端的解决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 《知识产权协定》 一、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 2、有关知识产权问题争端的解决 3、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

100 二、《知识产权协定》 1、总则 2、基本原则 3、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1)版权与相关权 (2)商标 (3)地理标志 (4)工业品外观设计 (5)专利

101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未披露信息 (8)对反竞争惯例的控制 4、知识产权的实施 5、争端的防止和解决 6、过渡安排


Download ppt "知识产权基础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