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民初政局 共和制下的集權嘗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民初政局 共和制下的集權嘗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民初政局 共和制下的集權嘗試

2 民初大事年表 1912 - 1916,袁世凱專權 1917 - 1920,段祺瑞專權 1917-1927,軍閥混戰,南北分裂
1913,二次革命 1916,護國運動 ,段祺瑞專權 1917,府院之爭 1917.6,張勳復辟(討逆戰爭) 1917. .5,護法運動 ,軍閥混戰,南北分裂

3 袁世凱專權 袁世凱作為軍事強人之路 袁世凱成為獨裁者之路 袁世凱倒台原因 袁世凱遺下的「爛攤子」

4 袁世凱作為軍事強人之路 1880 - 1894,駐朝鮮外交武官 1895 - 1898,天津小站練新軍
,任山東巡撫,簽東南互保 ,繼任北洋大臣,領導新政 ,攝政王排擠下去職 1911. .2,辛亥革命期間被起用為內閣總理,挾民軍以自重 1912.3,清廷倒台,繼任臨時大總統(順利過渡)

5 當代梟雄~袁世凱 具有高明的政治手腕及識見 政治經驗豐富,有深厚的人事關係及聲望 年富力強 總在危機中逢凶化吉
歷任外交官、軍官、地方官、中央官 年富力強 50歲出頭,不作他人想

6 袁世凱面對的問題 地方勢力強大 軍人力量強大 政府財困 問題癥結﹕中央集權失靈 解決方法﹕重建中央集權

7 袁世凱成為獨裁者之路 1912.3,北京就職,另起爐灶 1912.6,逼唐紹儀內閣倒台,控制內閣 1913.3,宋教仁遇刺身亡,排除政敵
1913.6,未經國會同意向列強借款,擴充軍隊 1913.7,罷免國民黨籍的三名都督,收地方兵權 1913.10,鎮壓二次革命,成功控制地方 1913.10,逼國會推選袁氏為正式總統,以正名號 1913.11,解散國民黨,令國會無限期流會 1914.1,正式解散國會,推出中華民國約法

8 獨裁體制的確立 地方 國會 內閣 排除異己,建立對政權的絕對控制 以法律確立其合法性基礎 為何袁氏要由「獨裁者」晉位為帝?
如果袁氏不是一念之差,會否不至敗亡? 地方 1913.10,二次革命失敗 國會 1914.1,解散國會 內閣 1912.6,唐內閣倒台

9 新舊約法比較(參課本p.14) 《臨時約法》 1912.3 《中華民國約法》 1914.1 政體 責任內閣制 總統制 總統任期 5年一任
10年一任,可無限次連任 總統產生方法 由國會選舉 由前任總統提名/ 推薦

10 新舊約法分析 舊約法的精神﹕ 新約法的精神﹕ 行政權由內閣行使,立法權在國會,總統只是象徵(責任內閣制下的虛位元首) 權力分散,要求程序合法
中央集權,擴大總統的權限 總統任期延長及可連任,現任總統甚至可影響下任人選(變相世襲)

11 袁世凱稱帝部署 1914.1,公佈新約法,擴大總統權限 1915.5,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爭取日本支持
1915.8,美藉顧問古德諾發表中國適合行帝制的輿論,授意籌安會勸進 1916.1,正式稱帝,改元洪憲,蔡鍔在雲南發動「護國軍」 1916.3,取消稱帝 1916.6,袁世凱病亡

12 袁世凱帝制失敗原因? 為何袁世凱能鎮壓「二次革命」,卻倒在「護國之役」? 違反「歷史潮流」? 個人形象崩潰 親袁派與袁氏劃清界線
袁世凱不是敗於「護國軍」 違反「歷史潮流」? 各省響應倒袁(反袁派大團結) 個人形象崩潰 袁氏行事不擇手段 親袁派與袁氏劃清界線 部下倒戈 列強不予支持

13 違反「歷史潮流」? 「民主共和制」才是大勢所趨? 何以「一雞死一雞鳴」? 時人有「民國不如大清」的說法,甚至認為共和是中國政治混亂之根源
先有袁氏稱帝,後有張勳復辟 時人有「民國不如大清」的說法,甚至認為共和是中國政治混亂之根源 因此「民主共和」並非民初社會的「主流意見」

14 違反「歷史潮流」? 民初知識份子陣營分裂 如何解釋梁啟超由「親袁」到「倒袁」? 結論﹕
大部份知識份子「親袁」,寄望袁世凱以強勢領導中國平穩發展,如梁啟超。 宋案發生後,國民黨內部出現分歧,主流意見是不與袁氏決裂,而主張武力討袁的孫中山是「少數派」,袁氏得以逐個擊破,導致二次革命失敗。 如何解釋梁啟超由「親袁」到「倒袁」? 梁啟超(進步黨)支持中央集權≠支持復辟帝制 梁氏反對袁氏稱帝,將中國變為一己私有 結論﹕ 袁氏倒行逆施的「竊國」,促使知識份子團結「護國」

15 各省響應 辛亥革命後,地方勢力膨脹,袁氏推行中央集權威脅地方實力派的利益 各省雖不滿袁氏,但自知力量不足以反抗。故乘討袁之機以保衛自身的利益

16 個人形象崩潰 為何袁氏由「開國元勳」/ 「民國華盛頓」,變成「竊國大盜」? 以私害公,淪為「賣國賊」 出爾反爾,背棄共和 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為了稱帝而答允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 出爾反爾,背棄共和 違背支持共和的誓言,將國家化為一己之私 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玩弄法制 脅迫或賄賂議員 暗殺政敵 扭曲民意 袁氏成為人民「公敵」

17 親袁派與袁氏劃清界線 馮國璋與段祺瑞 感到「接班」無望 其他出任各省督軍的北洋將領 感到「削藩」威脅 「送命二陳湯」(陳宦、陳樹藩、湯薌銘)

18 列強不予支持 列強只想確保在華權益 不願自身利益受損 令袁氏失去財政的支援 在外交上施加壓力(不予承認)

19 袁世凱失敗的關鍵? 失去「人和」(不同持份者的支持) 有識之士(知識份子) 地方實力派 北洋軍成員 列強 人民

20 袁世凱帝制失敗的影響 地方勢力失控 軍事力量失控 列強野心愈熾 法統危機 護國之役後南北分裂 北洋軍分裂 軍人干政 人民對法制失去信心
兩套憲法

21 袁世凱死後的政局 北洋軍分裂 直系(直隸)﹕馮國璋 皖系(安徽)﹕段祺瑞 中央政府內部不和(府院之爭) 總統府(黎元洪) 國務院(段祺瑞)

22 府院之爭圖解 對德宣戰案 1916 1917 張勳復辟 總統府 安徽督軍﹕張勳(辮帥) 總統﹕黎元洪 總統﹕袁世凱 不尊重 總理段祺瑞
國務院 不和 北洋軍 副總統﹕黎元洪 副總統﹕馮國璋(直系) 國務總理﹕段祺瑞 (皖系) 不和

23 張勳復辟與段祺瑞專權 1917.6,張勳擁立溥儀為帝 1917.7,段祺瑞的討逆軍攻入北京,成為「再造共和」的英雄,黎元洪引咎辭職。
1917.8,段氏拒不恢復《臨時約法》及國會,另行通過《對德宣戰案》 1917.9,段氏向日本借款並簽訂《山東換文》,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1918.5,孫中山被迫離開廣州,護法失敗

24 民初歷次政治抗爭一覽表 目標 領導人 結果 二次革命(1913) 反袁世凱 孫中山 失敗 護國戰爭(1916) 反袁世凱稱帝 蔡鍔 成功
護法戰爭(1917) 反段祺瑞,維護約法 失敗,導致南北分裂

25 南北分裂 軍閥混戰 軍紳政權下的三大特點﹕ 中央政治混亂(走馬燈) 軍人力量失控 地方勢力膨脹

26 民初外交 「弱國無外交」,中國如何自處? 外蒙古問題 中國 vs 俄國 西藏問題 中國 vs 英國 山東問題 中國 vs 日本

27 西藏事件簿 1876,中英簽訂《煙台條約》 1903,英軍入西藏,逼簽《英藏條約》 1905,中英簽訂《續藏印條約》
,西藏暴亂,清廷出兵鎮壓不成功,西藏獨立。 1912,袁世凱企圖將西藏列入行省,但為英國阻止。 1913,西姆拉會議召開,中國在商務及駐兵問題上讓步,但因邊界問題而破裂,英、藏代表私訂《西姆拉條約》,中國不承認。 1927,國民政府成立,達賴喇嘛與英國反面,宣佈歸順中央。 1933,中國在西藏設立辦事處,正式恢復管治。 1950,中共解放西藏。

28 問題為何出現? 由於晚清政府實行新政,為了開源而干涉西藏的權益,令西藏離心。 北洋政府求外國提供財政支持,因此低聲下氣。

29 中國如何面對? 中國勢弱,又要外交行先,因此採用「拖字訣」 袁氏的底線是主權及邊界不能棄,西藏屬於中國領土。

30 事件的結果(沒丟失)及其原因? 西藏沒有本事獨立,需要找靠山 英國主動放棄,失去印度,在遠東地區的勢力下降。

31 外蒙事件簿 1911,外蒙古自行宣佈獨立 1912.11,《俄蒙協約》及《商務條約》簽訂。 1913,袁世凱承認以上條約
1915,《中俄蒙協約》簽訂,外蒙古取消獨立。 1917,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1918,北洋政府在外蒙古重新駐兵 1921,俄國內戰,紅、白軍先後佔領外蒙,逼外蒙獨立。 1927,國民政府拒絕承認外蒙(中、俄關係破裂,拒絕來往) 1945,外蒙公投獨立。(俄國實力仍在,從沒有放棄外蒙)

32 山東問題事件簿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以參戰國名義,強行派兵佔領德屬山東半島。
1915,袁世凱為籌備帝制,尋求日本支持/ 借款,於是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廿一條》 1917,段祺瑞通過《對德宣戰案》,向日本借款,並由章宗祥簽署《山東換文》,「欣然同意」戰後將山東權益轉讓日本。

33 山東問題事件簿 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派出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與巴黎和會。
1919.5.4 – 6.30,列強妄顧中國反對,私下將山東權益轉讓日本,消息傳回國內,引發全國抗議(五四運動)。 1919,五月底,北洋政府通令使團拒簽對德和約 1921,華盛頓會議中,基本處理山東事件

34 為何會出現山東問題? 1902,英日同盟,成為日本入侵山東的借口 中國政府出賣利權,日本取得中國承諾 列強在巴黎和會上私相授受
袁世凱簽訂《廿一條》 段祺瑞簽訂《山東換文》 列強在巴黎和會上私相授受

35 中國如何處理? 避免戰爭,企圖以外交方式解決 希望利用「拖字訣」爭取日後解決

36 事件的結果? 訴諸列強公議 引發國內民族主義運動(切膚之痛) 得到較圓滿的解決(九國公約)

37 五四運動 民族主義的興起 群眾運動 大學生(北京大學)﹕示威遊行 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還我山東 行動﹕罷買日貨 學生﹕罷課 工人﹕罷工
商人﹕罷市

38 北洋政府的反應 釋放學生 拒簽和約 罷免三位「國賊」 陸宗輿 曹汝霖 章宗祥

39 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之別 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 時間 1919.5.4 - 1919.6.10 1915 – 1921 參與者/ 領導者
大學生(青年) 學者(知識份子) 口號主張 還我山東,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德先生(民主) 賽先生(科學)

40 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之別 五四運動 新文化運動 針對對象 反列強(帝國主義),反軍閥 學習西方,追求救國良方,新民(改善民眾素質) 手段
暴力,激進,示威 教育、理性討論,宣傳(溫和) 性質 政治 文化

41 影響 五四運動(即時性) 新文化運動(長期性) 時代更替(國、共崛起) 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 北洋政府的威望下降
新文化的傳入,檢視及反省中國傳統文化批評派﹕魯迅 整理國故﹕梁啟超 調和派﹕胡適 馬克思主義﹕陳獨秀

42 五四與新文化運動之間的關係? 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所衍生 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在時間上重疊 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在本質上有差異
五四﹕行動救國 新文化﹕啟蒙救國

43 五四新文化運動圖解 民族主義情緒 1915 1919 1921 時間 陳獨秀辦《新青年》 五四運動 陳獨秀創立中國共產黨

44 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政局發展 1919,中國國民黨成立(孫中山) 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陳獨秀) 1924,第一次國共合作(聯俄容共)
1925,孫中山死 1926,國民黨北伐 1927,中國統一(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

45 五四運動與國共崛起的關係? 鼓動民族主義情緒,培養一批愛國「新青年」加入革命事業 引進新觀念 五四運動為國共的興起注入「新血」 國民黨
共產黨 引進新觀念 馬克思思想 五四運動為國共的興起注入「新血」

46 孫中山的革命歷程 1894,興中會成立 1905,同盟會成立 1913,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 1914,中華革命黨成立
1917,孫中山聯絡西南軍閥唐繼堯、陸榮廷等,在廣州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與北洋政府對抗。1年後孫氏被西南軍閥排擠,憤而離開廣東,導致護法戰爭失敗。 1919,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1921,孫中山收復廣州,重建軍政府,自任非常大總統。 1922,孫中山一手提拔的陳炯明炮轟總統府,把孫中山趕出廣州。 1923,孫中山第三度在廣州重建政權。 1924,國共合作

47 孫中山何以一事無成? 無可靠的盟友 缺乏足夠兵力 組織渙散,士氣不振(兩難困局) 內有軍閥(北洋政府及地方實力派)﹕代理人
外有列強﹕幕後黑手 缺乏足夠兵力 組織渙散,士氣不振(兩難困局) 黨組織緊密,群眾基礎薄弱 群眾基礎廣大,黨組織渙散

48 孫中山構想的新「鐵三角」? 蘇聯 優勢互補 中國國民黨 中國共產黨

49 孫中山的如意算盤? 只有合作才能突破困境… 求同存異…「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互相利用,優勢互補 蘇聯實行共產主義,被外界孤立
孫中山雖有威望,但缺乏實踐的力量 中共草創(缺乏足夠的力量),但有發展潛力 求同存異…「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互相利用,優勢互補

50 各方盤算? 孫中山 中共 蘇聯 在民初十多年的奮鬥中未能突破其瓶頸危機 為此必須借助可靠的盟友,而非以往的英、美、日本等列強的力量
在成立之初號召力不足,成員缺乏,需要借助國民黨在國內的聲望來突破發展的瓶頸(邊緣化) 其幕後老闆(共產國際)要求中共與國民黨合作 蘇聯 蘇聯作為全球唯一的共產政權,在國際及中國事務上被孤立,需要突破國際圍堵 中國是蘇聯向外輸出「世界革命」的理想對象

51 國共合作三大原則 聯俄(以俄為師) 容共 扶助農工

52 中蘇合作 軍力 由蘇聯提供無償的軍事援助 武器 經費 技術 成立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的黨幹部及軍事將領(黨軍) 由鮑羅廷出任政治顧問 組織
借助蘇聯的一黨專制模式重組國民黨,強化工、農運等群眾運動基礎 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雙重會籍) 強化國民黨內的意識形態控制 擴展工、農運

53 國共合作的成果 1924年國共合作後,國民黨脫胎換骨,突破發展瓶頸,終締造了1927年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54 南京10年(1927-1937) 1929-30,中原大戰,蔣介石清除異己派系軍閥
,國民政府先後5次圍剿中共於江西瑞金井崗山的根據地。 1931,9.18事變爆發,東北淪陷 1932,1.28事變爆發,日本進攻上海 1932.3,滿州國成立 1932.10,李頓調查團報告,日本退出國聯 1933,日本進攻熱河,5月簽《塘沽停戰協定》 1935,二萬五千里長征結束,中共在陝北延安建立根據地 1935.7,日軍扶植漢奸政權,促成華北特殊化 1936.12,西安事變 1937,7.7事變爆發,全面抗戰

55 同期(20’s-30’s)世界大勢 1929,華爾街股市崩盤,經濟大衰退開始 1933,希特拉成為德國元首
,日本關東大地震,經濟衰退 1932,日本首相犬養毅遇刺身亡 1933,德日同盟 1936,日本軍人政府上台,軍國主義在日本抬頭 1936,軸心國成立

56 內憂外患 世界 中國 國民黨

57 國民政府的困境 全球性經濟大衰退 國民黨內部派系矛盾 現代化及重建經濟的需要 日本人的侵略野心 國共決裂引發內戰

58 兩條路線的鬥爭 蔣介石 張學良 在有限的資源下,同時面對內憂(中共)及外患(日本)的雙重威脅,應以何者優先處理? 先安內,後攘外
先攘外,後安內 在有限的資源下,同時面對內憂(中共)及外患(日本)的雙重威脅,應以何者優先處理?

59 衡量準則 切合中國當時的國情? 迫切性? 自身條件是否足以應付? 短期效益? 長遠影響?

60 迫切性? 支持「先安內」的理由 支持「先攘外」的理由
,日本未有大規模的侵華舉動,反觀中共已與國民政府決裂,加上中原大戰結束後,國民黨內部矛盾稍減,有空檔對付中共 支持「先攘外」的理由 1927,中共秋收起義失敗後,退走井崗山,因此即時威脅下降。反觀1931.9.18事變後,日軍進佔東北,威脅關內,而且野心昭然若揭,迫切性上升

61 自身條件? 支持「先安內」的理由 支持「先攘外」的理由
國民黨的實力較中共高,不能給予中共發展的機會。另外當時日本的實力又較國民政府強,因此如果能先消滅中共,可以避免日後腹背受敵。而且有助集中全國的力量對付日本。 支持「先攘外」的理由 五次圍剿都未能完全瓦解中共,反而讓日本有可乘之機,證明「先安內」不可行,反而傷害抗日的元氣。如果先與中共聯手對付共同敵人日本,有助團結民心。

62 殊途同歸? 雙方均意識到只有集合全中國的力量才可以與日本抗衡。 張氏主張先摒棄成見,以合作模式整合力量 蔣氏主張吞併中共,達致號令齊一的效果

63 抗日戰爭 為何戰爭會在1930年代爆發? 30年代發生了甚麼事? 這些事件如何影響不同持份者的考量?
中國(出現團結傾向﹕西安事變) 日本(軍國主義主導﹕5.15及2.26事件) 列強(經濟大衰退、歐洲極權主義崛起、美國孤立主義,無暇顧及遠東問題) 日本主動選擇這個時間發動全面侵華是因為心急(擔心中國日益強大),不怕列強介入。

64 日本全面侵華前的部署 9.18事變 1.28事變 偽滿洲國事件 華北特殊化 日方策略﹕ 中方策略﹕ 逐步蠶食、以華制華(防共)
先安內後攘外(對日忍讓),尋求國際援助

65 抗戰期間雙方的策略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66 第一階段 1937.8.13,淞滬會戰 1937.9,平型關戰役 1937.12,南京淪陷 1938.3.5,徐州會戰(台兒莊戰役)
1938.6.10,武漢會戰 1938.10,廣州淪陷

67 第二階段 1939.9-1941.12,三次長沙會戰 1940.8.12,百團大戰 1940,汪偽政權成立,滇緬及滇越公路封鎖
1941,《日蘇友好條約》簽訂

68 第三階段 1941.12,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中國成為盟國一員 1945.8.15,日本投降

69 中國為何勝利? 民心士氣 戰略 資源

70 民心士氣 中國全民同仇敵愾,充份發揮精神力量,全民「勒緊褲頭」,充份動員社會資源 國共兩黨摒棄成見,團結抗日,有效整合社會力量

71 戰略 中國方面 日本方面 中國「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有效保存實力。 揚長避短,善用地形優勢,運用游擊戰術,消耗敵人的力量
未能速戰速決,拖累全局 未能貫徹圍堵政策,功虧一簣 橫挑強鄰,兵力分散

72 資源 美國等盟國提供物質支援 中國得外國人的同情,加上歐戰結束,令盟國得以全力支持中國 日本國小,先天不足,失道寡助
日本雖美化侵略行為,但其暴行令人髮指,引起公憤

73 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利益 面子 廢除不平等條約 收回租界、領事裁判權及最惠國待遇 提升國際地位 參加國際會議
成為世界五強(中、美、英、法、蘇) 成為聯合國創會成員國

74 戰後的國共關係 1945.8.15,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5.8,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國是(重慶和談)
1945.10.10,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 1946.1.10,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 1946.1,國民黨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1946.6,國民黨宣佈動員勘亂時期開始,國共全面內戰 1949.10,國民黨退卻至台灣,國民政府結束

75 國共關係的4大問題 1945.8-1949.10(4年) 為何國民黨會選擇先和中共議和? 為何國民黨最終與中共決裂?
先和後戰 和短戰長 強弱逆轉 為何國民黨會選擇先和中共議和? 為何國民黨最終與中共決裂? 為何國共之間的蜜月期短暫? 為何國民黨最終戰敗?

76 二戰後世界局勢轉變對亞洲的影響? 歐洲傳統列強的衰落﹕英、法 新興強權的興起﹕美、蘇 日本的衰落﹕亞洲權力真空
形成「亞洲新秩序」 意識形態對立 殖民地解放運動 國共對立與美蘇對立是「同構關係」

77 國共和談的背景 國際環境因素的干擾(冷戰格局) 國共兩黨的歷史包袱與現實矛盾 歷史﹕理念上的根本矛盾(舊恨) 1927-36,十年的武裝對立
,8年抗戰期間的爭端 1941,皖南事變(新四軍事件) 現實﹕利益上的矛盾 ,受降問題 蘇聯移交日軍資產問題 中共發展地盤問題

78 國共和談的背景 中國民意的訴求(國共和平共處) 國共雙方均不願違背民意而成「千古罪人」
厭戰情緒高漲 追求戰後重建 民間力量冒起(政黨、傳媒…) 國共雙方均不願違背民意而成「千古罪人」 國共雙方無誠意和平,只是爭取時間和回應民意和美國的策略,因此最終必然會以戰爭來一決雌雄,只是雙方對挑起戰端均有顧忌

79 影響戰後國共關係的因素 世界 國內 政府

80 關鍵史事﹕雙十協定 國共兩黨的共同目標﹕和平建國 謀求國共在軍令及政令上統一(大原則) 國民黨要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不過欠缺落實的具體細節
推動民主化

81 雙十協定 軍事統一化 政治民主化 黨派平等化 破壞國民黨一黨專政(對中共有利) 解除中共的獨立武裝(對國民黨有利)
雙方均不能接受放棄既得利益

82 國民黨建國方略 第一階段﹕軍政時期 第二階段﹕訓政時期 第三階段﹕憲政時期

83 開戰之初的實力對比 國民黨 共產黨 軍力 約430萬 約120萬 裝備 擁有美式先進裝備,並有飛機、裝甲車 輕裝備為主 控制區域
國內主要大城市及交通線 分散於陝西、江西、東北一帶農村,經濟條件及基建相對落後,但有穩定的糧食供應

84 國共雙方的戰略 國民黨採取主動進擊的戰略,攻陷了中共的根據地延安 中共採取游擊戰術,化整為零,避開國軍的主力,以減少消耗

85 開戰之後形勢逐漸改變 國民黨 共產黨 軍力 數目銳減至200萬 兵力增至200萬 士氣 士兵厭戰,常有集體投降 士氣高昂,紀律嚴明 控制區域
國軍被動地防守交通幹線,而城市內糧食供應緊張,人心不安 中共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以農村為根據地,積極破壞國統區之間的交通,令其變成「孤島」,成功進佔部份大城市。

86 三大戰役 1948.9,遼瀋戰役 1948.11,淮海戰役 1948.11,平津戰役 國民黨在3大戰役中損失了100萬的兵力。
1949.1,北平淪陷,國民黨在連場戰爭失利之下,部份人傾向與中共和談,視蔣介石為談判的障礙,因此出現內訌。

87 推行一系列土地改革,鞏固後方的物資供應,深得人心。

88 國民黨兵敗(中共勝利)的原因


Download ppt "民初政局 共和制下的集權嘗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