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簡 報 大 綱 壹、台灣經濟現況 貳、當前重要經濟課題 參、國際競爭力評比 肆、新政府的施政目標 伍、未來展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簡 報 大 綱 壹、台灣經濟現況 貳、當前重要經濟課題 參、國際競爭力評比 肆、新政府的施政目標 伍、未來展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0 經濟部 第26屆世界華商經貿會議 我國經濟現況與展望 經濟部次長 施顏祥 中華民國97年9月13日

1 簡 報 大 綱 壹、台灣經濟現況 貳、當前重要經濟課題 參、國際競爭力評比 肆、新政府的施政目標 伍、未來展望

2 壹、台灣經濟現況 一、2000年以來台灣經濟表現 2000至2007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為4.1%,同期南韓平均成長率5.2%,新加坡7.25%,香港5.3%。 2002年失業率高達5.17%,2007年降為3.9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走勢平穩,但在全球面臨高油價帶來之輸入性通膨壓力下,我國今(2008)年1~8月CPI上漲幅度已達4.25%,與亞鄰主要國家相較(南韓為4.7%、香港1~7月為5.3%、新加坡1~7月為7.0%、中國大陸1~7月為7.7%),國內物價仍屬相對穩定。

3 一、2000年以來台灣經濟表現(續)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4 二、近年台灣重要經濟指標 指標項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民間投資 名目金額(兆元)(實質成長率%) 1.92(2.96)
2.04(3.34) 2.11(0.06)* 新增民間重大投資(億元)(年增率%) 9,276.21(4.19) 10,109.91(8.99) 8,101(1~7月) 民間消費 7.18(1.76) 7.45(2.55) 7.78(1.38)* 商業營業額(億元)(年增率%) 111,770(6.73) 119,222(6.67) 72,682(1~7月) 工業生產成長率(%) 4.93 7.77 8.14(1~7月) 製造業生產(%) 4.98 8.34 8.81(1~7月) 貿易總額(億美元) 4,267.1 4,660.6 3,577.1(1~8月) 出口值(成長率%) 2,240.0(12.9) 2,467.2(10.1) 1,826.4(1~8月) 進口值(成長率%) 2,027.1(11.0) 2,193.4(8.2) 1,750.7(1~8月) 註:*為行政院主計處97年8月22日「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預估。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財政部及經濟部。

5 貳、當前重要經濟課題 一、全球化挑戰 二、產業結構改變 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 四、所得差距問題 五、環境與能源問題

6 一、全球化挑戰 (一)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深化 歐盟 北美自由 (EU) 貿易區(NAFTA) 東協自由 貿易區 (AFTA)
美國-南韓自由貿易協定 歐盟-墨西哥 自由貿易區 日本-南韓 自由貿易區 歐盟 (EU) 北美自由 貿易區(NAFTA) 中國-東協 自由貿易區 (2010年) 東協-印度 中國-香港、澳門(CEPA) 東協自由 貿易區 (AFTA) 日本-東協 總括性經濟 夥伴架構協定 CAFTA -DR 非洲、加勒比海-歐盟自由貿易區 (計約70餘國) 南錐共 同市場(MERCOSUR) 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 日本-新加坡 新世紀經濟 夥伴協定 東協-紐澳 緊密關係協定 (CER) WTO杜哈回合延宕造成國際間雙邊FTA蔓延→spaghetti bowl效應

7 (二)價值鏈結構的重整 創新研發 運籌物流 製造裝配 過去 現在 未來 台灣的思考 附加價值高 替代性低 產業附加價值鏈 美、歐
品牌 研發 行銷 發展知識密集服務業 設計 商流 市調 高附加價值產品製造中心 物流 協助傳統產業轉型 產業附加價值鏈 製造裝配 過去 美、歐 日本、亞洲四小龍 美、歐 現在 美、歐 美、歐 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大陸 未來 美、歐、日 中國大陸 美、歐 ODM OBM 台灣的思考 高附加價值產品

8 (三)新興國家的競爭挑戰 1、2007年金磚四國(BRICs)經濟成長率 國名 全球經濟規模排名 2007年經濟成長率(%) 巴西 10
註: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係IMF以美元計算,2007年經濟成長率為各國官方統計 國名 全球經濟規模排名 2007年經濟成長率(%) 巴西 10 5.4 俄羅斯 11 8.1 印度 13 8.7 中國大陸 4 11.4

9 2、對台灣的衝擊 Δ 全球供應鏈的重組 a.金磚四國成為世界生產工廠 b.外包服務業(outsourcing)的中心
Δ 國際市場的競爭 Δ 全球供應鏈的重組 a.金磚四國成為世界生產工廠 b.外包服務業(outsourcing)的中心 Δ原物料需求的快速成長→國際原物料價格↑→CO2 排放↑(鋼鐵、大宗物資……)

10 二、產業結構改變 台灣產業結構由農業、工業,逐步轉型為服務業及科技產業為主的知識經濟
-1986年工業與服務業GDP占比約略相當,而其後服務業占比超越工業,2007年已達71.06%。 -經濟結構改變帶來結構性失業、產業定位、產業競爭力的衝擊。

11 二、產業結構改變(續)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2 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 台灣於1993年進入人口老化國家(聯合國定義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7%)。
少子化及人口老化使扶養比逐漸降低,依行政院經建會推估,2008年為7:1,2026年為 3.2:1,2056年更降為 1.4:1 2024年起人口負成長。 1

13 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續) 10% 20% 65歲以上 高齡人口 30% 38% 15-64歲 73% 工作年齡人口 67% 57% 52%
3.0 0.5 1.0 1.5 2.0 2.5 50 65 97 (2008) 114 (2025) 145年 (2056) 千萬人 15-64歲 工作年齡人口 65歲以上 高齡人口 15歲以下 幼齡人口 10% 73% 17% 38% 52% 20% 67% 12% 30% 57% 129 (2040) 17年 15年 16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2008年8月。 1

14 四、所得差距問題 1960~1980年代:五等分位所得分配差距倍數,介於4至5倍間,逐年縮小後再逐漸上升。
1990年代:由5.18倍開始升至2000年之5.55倍,2001年則升為6.39倍,近年在政府推動一系列政策措施下逐漸下降,2007年降為5.98倍。 對台灣造成的衝擊:M型社會的形成、社會對立。

15 四、所得差距問題(續) 五分位所得分配差距倍數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16 五、環境與能源問題 (一)溫室效應─全球面對的永續生存問題 工業革命前,大氣CO2含量為280ppm,地表平均溫度為13.9℃ 。
使用化石燃料以來,CO2排放量開始上升,1950年代為315ppm,目前則為380ppm,每年約成長 2ppm 。  450ppm估計為警戒門檻,逾此門檻,格陵蘭、北極西部冰層將面臨融解致引發海水上升,每年2ppm CO2排放上升,則35年之光景地球CO2排放將逾450ppm。

17 「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生效;美國仍未簽署)
(二)國際抑制CO2排放之機制 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2年5月通過,1994年3 月生效) 「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生效;美國仍未簽署) 全球38個工業國(附表1國家)於 2008至2012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量須依照1990年水準,平均再減5.2% 。 共同減量、排放權交易、清潔發展機制(國際減量合作平台) 工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 減量承諾( 年) 排放量限制(1990年=100) 歐 盟 日 本 加拿大 澳 洲 規範 內容

18 參、國際競爭力評比 ◎IMD世界競爭力評比 1、2002年台灣競爭力評比曾滑落至全球第20位,之後逐漸改善
11 12 13 16 17 17 17 18 20 1、2002年台灣競爭力評比曾滑落至全球第20位,之後逐漸改善 2、2008年排名第13位,較上年提升5名 經濟表現:受國際油價高漲、投資及出口成長趨緩影響,由16名下滑至21名。 政府效能:政府行政革新及央行貨幣政策獲企業經理人肯定,由20名上升至16名。 企業效能:除金融以外,其他中分類指標均大幅改善,由17名上升至10名。 基礎建設:技術及科學建設穩健成長,由21名上升至17名。

19 肆、新政府的施政目標 一、台灣經濟新藍圖 活力經濟 永續台灣 經濟發展 社會公義 環境保護 愛台十二建設 產業再造 全球連結 縮小貧富差距
活力經濟   永續台灣 經濟發展 社會公義 環境保護 愛台十二建設 產業再造 全球連結 縮小貧富差距 增進社會安全 扶助弱勢團體 節能減碳 國土復育 資源循環

20 二、愛台12項建設 產業創新走廊 ◎愛台12項建設 ◎預期目標 1、全島便捷交通網 2、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 3、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
北北基宜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基隆市北台綜合科技園區 台北縣遊戲及文化產業園區 ◎愛台12項建設 1、全島便捷交通網 2、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 3、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 4、桃園國際航空城 5、智慧台灣 6、產業創新走廊 7、都市及工業區更新 8、農村再生 9、海岸新生 10、綠色造林 11、防洪治水 12、下水道建設 桃竹苗 桃園航太科技園區 中彰投 工研院中部分院:精密機械中心、塑膠中心、鞋技中心、自行車中心 產業創新走廊 雲嘉南 紡織所雲林分部 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花東 深層海水產業 花蓮石藝研發創意園區 ◎預期目標 高高屏 高雄軟體園區 8年內投資:3兆9,900億元 政府投資2兆6,500億元+民間投資1兆3,400億元 每年提供就業:12萬人

21 三、產業再造 3大主軸:產業創新、新興產業、政策鬆綁 4兆回台:將國人存放海外財富4兆多元台幣吸引回台投資,促進產業繁榮
5萬就業:觀光、金融與醫療等服務業每年至少可新創5萬個工作機會

22 四、產業政策(產業創新) (一)發展服務業 發展願景 產業類別 金融服務業 觀光服務業 醫療照護 服務業 運籌服務業
預估4年內新增3萬個工作機會。 打造台灣成為「亞太資產管理與籌資中心」,財富回流達4兆9,000億台幣。 金融法規採負面表列。 全面檢討二次金改。 金融服務業 觀光服務業 鼓勵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展覽,建立會展產業。 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初期每天3,000人,每年約100萬人次,中長期每年300萬人次。 同步吸引其他觀光客來台,第1年以增加30萬外國觀光客為目標。 醫療照護 服務業 醫藥衛生支出從GDP的6.2%逐步提升至7.5% 。 推展觀光醫療,建立國際醫療產業合作。 運籌服務業 發展台灣成為美洲、東南亞與大陸客貨的「區域轉運中心」 。 強化海、陸、空運輸基礎建設。

23 (二)製造業走向高值化及低碳化 製造業高值化 發展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 一般產業
維持政府研發經費每年10%的成長,2012年全國研發經費占GDP之3%。 一般產業 「一鄉一產品」發展特色產業,由地方提出計畫,中央給予經費協助。 增加對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的技術升級補助至占科專總經費之30% 。 傳統產業 加強對中小企業投融資。 100億預算挹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 設置北、中、南、東「中小企業創業及創新服務中心」 。 中小企業

24 製造業低碳化 能 力 建 構 實 質 減 碳 問題 對策 推動計畫 目標 一、溫室氣體盤查、登錄及查證 2015年
能源 價格 高漲 環境 暖化 日增 減量 壓力 一、溫室氣體盤查、登錄及查證 二、建立BAT、標竿值 三、建立低碳技術資料 一、輔導產業推動清潔生產 二、輔導產業生產節能產品(Eup) 三、推動廢棄物資源化 四、推動產業自願減量(6大公會) 五、補助產業之減量計畫(ISO14064) 六、協助產業進行碳揭露 七、協助產業進行造林減碳 問題 對策 推動計畫 產業溫室氣排放管理及輔導計畫 產業低碳科技整合應用輔導計畫 因應國際環保標準與清潔生產輔導計畫 工業廢棄物資源化輔導計畫 目標 2015年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較2000年下降10%及CO2減量5,000萬公噸 每年: 自願性減量700萬公噸CO2e 2009年: 第三者外部查證之計畫型減量50萬公噸CO2e

25 (三)新興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 節能減碳及替代能源產業 智慧生活產業 生技醫藥產業 ◎成立「文化觀光部」 ◎訂定「文化創意產業旗艦計畫」
◎100億元以創投方式投資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 ◎政府能源相關研究經費由50億元倍增至100億元 ◎推動節能、低碳建築及替代能源旗艦計畫 節能減碳及替代能源產業 ◎建立全世界第1的無線寬頻國家 ◎主要都會區全面建置無線上網設施 ◎建構智慧交通系統及智慧生活環境 智慧生活產業 ◎發展台灣成為「中草藥研發中心」、「醫療工程應用與產製中心」、「亞太地區多發性疾病臨床試驗中心」 ◎發展蛋白質藥物 生技醫藥產業

26 五、環保能源政策 (一)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2.1億公噸 2.7億公噸 2.1億公噸 1.1億公噸 2000 2008(f) 2016 2020 2025 2050 2000年的50% 國際協商共識未達成前,先行規劃推動全國CO2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於2050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之50%。

27 (二)環境建構 法規 配套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溫室氣體減量法 能源稅條例 能源管理法
建立公平、效率及開放的能源市場,促使能源市場逐步自由化。 規劃碳權交易及設置減碳基金,輔導產業以「造林植草」或其他減碳節能方案取得減量額度。 能源相關研究經費4年內由每年50億元倍增至100 億元,提升科技研發能量。 紮根節能減碳環境教育,推動全民教育宣導及永續綠校園。 配套

28 六、全球連結 食 樂 育 推動兩岸經貿動態調整 參與全球經濟整合活動 整合全球與大陸市場商機 高科技產業雙黃金三角 兩岸直航
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生產事業 鬆綁對大陸投資40%上限及產業別限制 洽簽FTA、CECA 參與IMF、WB、OECD 東協加N 整合全球與大陸市場商機 矽谷 東京 高科技產業雙黃金三角 上海 上海 台北 台北

29 七、擴大國際招商 2008年全球招商大會 實施方式 辦理時間: 97年10月6日至10月8日 。 會議主題:新政策、新商機。
活動內容:頒發投資台灣最佳夥伴獎、2場高峰論壇、簽署投資意向書、 8場次分組座談、安排客製化考察行程、投資商機展示及投資諮詢服務等。 洽邀對象 :僑外商、駐台單位代表及產、學、研代表等 600位以上。 辦理機關:經濟部主辦,相關部會配合辦理。 簽署投資意向書 :預計與相關外商代表簽署至少12件投資意向書,展現招商成果。 案源開發:選定LED、微機電、生技產業、愛台12項大  建設、金融保險、休閒觀光、運籌服務業及兩岸開放投  資商機等宣傳主軸,共促僑外商來台擴大投資 。 綿密追蹤網絡:透過本部各相關招商單位提供僑外商投資  前、中、後段全方位投資諮詢服務。 實施方式

30 伍、未來展望 2008年預測:受到國際景氣趨緩及全球貿易成長動能下滑之影響,我國外銷訂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行政院主計處下修我國今(2008)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4.3%。 提振景氣措施 -積極落實擴大內需方案 -振興投資及消費措施:提供短期企業投資租稅優惠、 擴大建築及房屋貸款餘額、推動「照顧近貧-工作所 得補助方案」、擴大招商等 2009年展望:我國經濟雖受國際景氣走緩影響,但在出口尚呈活絡、國內提振景氣措施推動及兩岸經貿邁向正常化下,行政院主計處預估明(2009)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可達5.08%,國際機構亦樂觀看待我國明年經濟表現,預測經濟成長率在4.1%至5.6%之間。

31 簡 報 完 畢 敬 請 指 教


Download ppt "簡 報 大 綱 壹、台灣經濟現況 貳、當前重要經濟課題 參、國際競爭力評比 肆、新政府的施政目標 伍、未來展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