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客體關係理論概述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2 前言:定義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是 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也是人際取向 的心理治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研究的是健康兒童、健康成人、 以及有心理/行為困擾的兒童和成人的內在和外 在關係(Hamilton, 1992)。 以研究和理解人際關係的內化及其對行為的影 響為主題,並聚焦在早期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 互動模式的內化(Kernberg, 1975, 1980;Masterson, 1996)。

3 客體關係理論基本假設 人類行為趨力源自「客體的尋求」(object seeking), 即關係的建立。ORT將關係結構視為存在的基礎, 所有其他人類的關係和經驗,都是關係的衍伸物, 且重視幼兒早期與母親的關係。 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經驗(尤其是與主要照顧者之 間的互動經驗)是個人自我概念、對他人心理意象、 情緒發展與日後人際關係的雛形,如:親密關係發展。 人的天性是在關係中的知與被知中尋找內在意義,性 只是與他人連結的方法之一。 當個體的主要動機為在非特定對象身上追求性與攻擊 衝動的滿足,從精神病理學觀點看來這表示人際關係 的不滿足(Sullivan, 1953; Kohut, 1971)。 可利用個體的心智模型預測個體在人際關係中的行 為。

4 比較:客體關係理論與Freud的差別 客體關係理論較少強調生物本能的驅力,較著重 於人際間關係模式的一致性。
客體關係理論對於人類行為的驅力主要關注人我 之間的接觸、關係,而非只為了滿足性/攻擊驅 力。 有些客體關係學者認為依賴享樂原則(如:驅力 的滿足)是當真實的人際關係變得剝削或濫用時, 才會出現的替代品。

5 ORT Terminology(學術用語)
客體關係理論的概念常被詬病太複雜、不夠人 性(例如把人稱為客體),且因不同理論家常 會將一些詞彙交互使用而造成混淆(例如 ego/self)。因此有必要事先釐清一些重要的 ORT概念。

6 Object (客體) 「客體」(object)這個術語最早是由Freud(1905a) 在《性學三論》一書中提出。Freud(1915)首先創 造libidinal object(慾力客體)此一名詞,指的是慾 望的標的,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或人的一部分, 母親的乳房常被視為第一個客體。 後來這樣的用法變得方便而準確,以「客體」來 指稱一個被投注了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東西、 想法或記憶,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愛、恨、 或是愛恨交織的組合。 客體又可進一步分為「外在客體」(external object)和「內在客體」(internal object)。 1. Freud發現人們可以和一個客體,比如說像是鞋子或絲襪之類的東西發生關係,就如同和他們的性伴侶或他們所愛的人一般。

7 External object(外在客體)
「外在客體」是指一個真正的人或真正的東西。 是指一個被投注了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或東西。

8 Internal object(內在客體)
「內在客體」指的是一個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一個和他人有關的形像(image)、想法 (idea)、幻想(fantasy)、感覺(feeling)或記憶。 是指一個人對於外在客體的「內在主觀知覺經驗」,未 必與「外在客體」的實際表現特徵相符。 →客體關係理論試圖解釋個體如何同時在內、外 在客體世界中生活,不過「內在客體」概念比 「外在客體」的概念更受到重視。

9 內在客體的三個功能 使個體事先知道別人對自己行為的期待(An anticipatory image of what other people expect from the person.) 提供精神/道德層面的價值觀(A sense of moral values that they feel inspired to live up to.) 從焦慮狀態中平靜下來的能力(sense of security.)

10 The self(自體) ORT對Self的定義至少有兩種觀點:
Awareness of bodily sensations:例如Freud即 認為self最初、最先是指bodily self,也就是 透過身體覺知自己的存在感受。 A psychic structure:是一種假設性的構念, 意指持久的、有組織且相互關連的心智運作 (Moore & Fine,1990);或是Kohut(1977)所謂 的”independent center of initiative”(獨立的自 主中心)。 其他有關self的定義或概念: self-image: Moore & Fine(1990): is “the encoding of the self in a sensory (visual, auditory or tactile) mode of thinking” (p.174) self-consept:Moore & Fine(1990): as “the view one has of oneself at a particular time”(p.174)

11 The self(自體)的發展 ORT認為「沒有其他人就沒有自體」
Winnicott(1965a):沒有照顧者就無所謂的嬰兒 Sullivam(1945):自體無法孤立於他所生活的人際關係整體經驗 Kohut(1971)發展出nuclear self和cohesion of the self的概念, 父母扮演發展中的重要中介角色 →父母將兒童的身體、笑聲、憤怒、飢餓、氣質、能力表 現、眼睛的顏色…等視為一個整體的存在,兒童經由認同 父母的感知,也會開始將自已不同的部分整合為彼此相關 的自體(整合的自體感)。 Integration(整合) & fragmentation 早期的整合是在好、壞的自體經驗中 後期的整合是個體有意識的覺察個人的自體經驗中主要的部分, 並形成基本的認同感 Fragmentation是指對自體中與自我衝突及與自我和諧的部分缺乏 覺察(可能是我們個性中難以承認之處) Personality和self的差別:Sullivam(1945)P-how one is perceived by others; S-what one takes oneself to be。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不可分離看待,例如W認為沒有照顧者就無所謂的嬰兒。Winnicott(1960)稱這種差異現象是true self-the child’s inherent dispositions and experience of sensory-based feelings and sensations.和false self-the self that prceive him- or herself as the parents viewed the child and conforms to the parents’ wishes.

12 Selfobjects(自體客體) Kohut(1971)所提出,用來稱呼所有在兒童生命中最終被 併入自體裡之客觀地分離開來的個體,是真實的人們, 不是想像出來的表象 自體客體對於個體形成self有其重要性:兒童透過早期 自體客體關係來滿足兩個基本自戀需求 健康的全能感:鏡映(mirroring)自體客體去讚賞他發展中的能力 (我是完美的,而你必須讚賞我)。 對連結的健康渴望:形成雙親的理想化形象(理想化自體客體),經 驗與其合併的感受(你是完美的,而我是你的一部分)。 若兒童的自體客體需求能被父母適當的滿足,則父母與 其自體客體功能便會被兒童內化;反之,其他人會被過 度使用(overuse)去滿足他的自體客體功能

13 Transitional object 過渡性客體
由Winnicott(1951)提出的概念 過渡性客體既非自體、也非客體,介於兩者之間的象 徵物、幼兒的所有物,為幼兒由全能幻想期進展至現 實測試期此段轉換期之間的母親 嬰兒發現他可以使用某一特別的客體,作為處理他害 怕與母親分離或獨處的方式,代替暫時離開的母親。 Ex:小被被、小玩偶、小枕頭 具有母親的照顧功能,能提供刺激線索,讓嬰兒想起 母親的安撫和照顧行為 嬰兒展現出對它有權力的樣子,就像嬰兒的母親曾經 對待他的方式那樣 李文瑄(民88)。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臺北市:天馬。

14 Internalization 內化 定義:個體將外在客體的需求滿足(need- gratifying)保留為自己心理結構的一部份 (內在客體),或使其成為個人的自體表 徵(self representation)一部份的歷程 隨著個體成熟度的不同而有三種內化階段: Incorporation Introjection Identification

15 Internalization三階段 部分客體被內化為自體的一部分,且兩者的關連最終 會消失。
Stage1: Incorporation(吸納) 發生在嬰兒建立人我界線之前(selfother boundary)的普遍現象, 有吞嚥客體的狀況。 Stage2: Introjection(內射) 自體和客體較前一階段有較多的分化,內化的客體可以被當成一 個客體影像,而不是被融合進自體影像中。 內在客體不見得與外在客體完全一致,會受到自己投射在外在客 體上的影響(內射物會被扭曲,尚未擁有整合的自我)。 Stage3: Identification(認同) 反映了個體擁有能辨識人際互動的認知能力(Kernberg,1976)。 此過程會包含三個元素: 客體的影像在與自體的互動中形成一種角色; 比起前階段,客體和自體的分化更明顯; 在客體和自體的互動中有更多調整過的情緒經驗。 部分客體被內化為自體的一部分,且兩者的關連最終 會消失。  (穿衣風格的例子) Introjection(內射):Moore & Fine(1990)、Hamilton(1988)、Sandler & Rosenblatt(1962)等人都同意Introjection是前一階段的替代。

16 Object Relations Unit 客體關係單元
Object Relations Unit為持久的心智原型(template)或基模 (schema),再現了兒童內化之與重要他人的關係。 由自體表徵和客體表徵所組成,並由具有兒童與客體最 初互動中主要情緒經驗的特徵(Masterson, 1996)。 四種客體關係單元:隨著個體持續在與他人的關係中經 驗到這些原型,客體關係單元會越來越清晰 全壞/全好的客體關係單元(嬰兒的基本需求有無被滿足)   →常見於邊緣性的自我及客體關係發展    (如:精神分裂、歇斯底里) 貶抑的(我好你不好)/理想化的(我不好你好)客體關係 單元   →常見於自戀型人格疾患 全壞的客體關係單元:壞的自體討厭壞的客體(如:飢餓的嬰兒) 全好的客體關係單元:好的自體喜歡好的客體(如:慾望被滿足的嬰兒)

17 Ego 自我 Freud最先提出,意指「the self」,代表一組心智 運作的精神結構,具有調和drives、conscience和 reality的功能。 Freud在1923年重新定義為”system ego”,也就是 心智運作(mental functions)。但學者並未一致性地 使用這個詞彙,導致許多混淆的狀況。 Hamilton(1988) 解釋「ego是人格的核心,ego感知、 整合、思考、行動皆無法主觀地被個體知覺,但可 以間接的從外部測量及觀察。ego是一組抽象化的 心智運作,是一個組織者或稱之為一套系統」。 Hartmann(1939, 1950)認為ego有其生物基礎,被認 為可能和前額葉(frontal lobes)有關。 總之,ego被界定為一套功能,其目的在達成理想的情感滿足,同時維持與超我的良好關係。功能內涵包括: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自主功能(autonomous functions)、適應功能(adaptive functions)、自體與客體表徵的精神定位(psychic mapping of self and object representations)。

18 Ego的功能 總之,ego被界定為一組功能的集合,其主要的目的 在於達成理想的情感滿足,同時維持超我和外在世 界的良好關係。 Ego的功能:
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 自主功能(autonomous functions),如:理解能力、覺 察、意圖/目的、口語表達、思考能力 適應功能(adaptive functions),如:現實考驗、衝動 控制、挫折容忍力 自體與客體關係的心智描繪(psychic mapping of self and object representations)

19 Good-enough Mother 夠好的母親
由Winnicott(1958b, 1965a)提出,面對嬰幼兒成長中的 需求,主要照顧者能理解並提供抱持性的環境。 藉由母親對嬰兒的照顧並且創造一個可預期的環境平 均值,在嬰幼兒需要全然依賴他時,夠好的母親能提 供大量的一致性、有所回應、養育、安慰。 嬰幼兒的非語言訊息(如:哭鬧)、母親從嘗試錯誤的過程學習 如何辨識並滿足他 偶爾的失誤沒關係,Winnicott認為只要滿足>失望,仍是夠好的 母親

20 Holding Environment 抱持性/涵容的環境
在早期童年經驗中,母親透過建立起讓孩童感覺安全、 被保護、不會過度挫折的環境,創造一個抱持性的環 境。 抱持性的環境若能提供充分的安全感,嬰兒對於日後 經歷到缺乏同理心或較大的挫折時所引發的憤怒或恐 懼較能夠忍受。 →提供抱持性的環境也是為了嬰幼兒朝下一發展階段 做準備

21 Containment 涵容 Bion(1962, 1967, 1970)母親忍受孩子的焦慮及挫折,使得孩 子覺得被涵容了。藉由認同與內攝母親忍受他的焦慮的表 現,嬰兒學習到涵容自身的這些感覺(tolerate, rather than act out)。 在Bion提出的涵容概念裡,投射歷程不會傷害母親(意指 母親經驗孩子的情緒時不會被傷害);內攝歷程可以促進 孩子的成長(母親冷靜的處理孩子的挫折反應會被孩子內 化,隨著時間嬰兒學習降低挫折感) 例:嬰兒晚上哭鬧,母親拿奶瓶餵奶時嬰兒仍不安分的動 手動腳,此時母親拿布將嬰兒包住,以搖晃來安撫嬰兒, 並持續餵奶直到嬰兒睡著。  →不因嬰兒後來的舉動而認為自己是壞母親並且在這過程中安撫自己對 母親來說是重要的

22 Object constancy-1 Hartmann(1952)提出,意指和重要他人維持主導性的正向情 感連結的能力,且與個體的需求狀態及客體能否立即滿足 他人需求的能力無關。 Mahler(1968)指出「透過object constancy,兒童從內在精神 上即可得到母親的形象,如:支持、安慰、愛」。 須經過四個發展階段才可能達成: 客體恆存:即便對方在視線範圍外仍知道對方存在的認知能力 記憶喚起:存有客體情緒經驗的能力,特別是對於正向情感經驗 將自我與他人分化的能力 整合自體與他人好、壞部分的能力

23 Object constancy-2 當object constancy被建立起時,母親與兒童的關係變得 越來越穩定且持久,即使遭遇挫折經驗仍會存在。 當個體精於此道時他與其他人的互動會達到健全的客 體關係(whole object relation)狀態,亦即能以符合現實 的態度,對待、喜愛和接納客體,即便有時對方無法 滿足自己的需求。

24 蛻變的內化作用 Transmuting Intenalizations
將selfobject納入個體的自體中。 個體的心理結構便是藉由蛻變的內化作用建立 起來的。一個核心或中心的自體是透過 selfobject的回應而形成 ,而形成的機制即是 經由內化作用而來。 參考98年 銘嘉、璐琍 -Heinz Kohut Self Psychology & Narcissism

25 Projection 投射是防衛機轉中的一種,將個體無法接 受或忍受的衝動、感受和想法,外在化或 歸因到他人身上。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有正常、也有病態。 一種特別有害的(malignant)投射形式是偏 見或歧視(prejudice),亦即個人將自我內 在衝突(ego-dystonic)投射到整個團體上。

26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此概念由Klein(1952a,1957)提出,並由後 續學者持續發展和運用。這包括三階段的 心理過程: 投射階段:將自己不要的自體面向或內在 客體加諸他人身上。 內射階段:與客體互動並引發他者經歷或 扮演自己的感受。 認同階段:無意識地認同客體的反應,並 以此作為管理在內衝突的潛在模式。

27 投射性認同的防衛目標 投射性認同的防衛目標有以下三種(Moore & Fine, 1990):
與外在客體融合以避免分離(separation)。 控制對個體構成威脅的壞客體。 保存自體好的部分,並透過投射,將壞的部 分丟給他人,以保持安全感(safe-keeping)。

28 投射性認同 一種最原始的溝通方式。小孩一直哭,而讓大 人感覺到無能為力。其實是小孩的無能為力, 把感覺投射給大人。
例如:對病患的詮釋時,病患不接受,自顧自 講自己,讓治療師感覺不被在意。好像自己沒 有價值,其實是病患傳達自己沒有價值的感覺。

29 Repression壓抑 一種心理防衛機轉。
在潛意識下的活動,就好比是一個心中的黑盒 子,在意識無法覺察的狀況下起了作用,目的 是為了保護自我,將引起焦慮的經驗壓抑進潛 意識中。

30 Splitting 是一防衛機制,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涉及到自體在潛意識的幻思(phantasy) ,藉由分 裂來區辨Ego所感受到內在自體與內在客體及自體 與客體間的差異。Ego將壞客體的感受分裂出去, 而保留好客體。 藉此概念來瞭解早年兒童發展時所感受到的好客 體及壞客體的形成,且視為BPD的 一項特徵(垂直分裂) 全好-全壞、理想化-貶抑 參考101學期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報告組-Otto f. Kernberg

31 Psychic Structures心理結構
心理結構的建立是經由內化客體關係的一個連續 性過程 。透過內化過程,將各部分整合起來並逐 漸結合為心理結構 。 Kernberg描述經驗從「在外面的」互動,被轉變 為自體之整合部分的互動的過程。 內化的過程有三個層次:內攝(Introjection)、 認同(Identification)、自我認同(ego identity) 參考101學期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報告組-Otto f. Kernberg

32 客體關係理論 學者介紹

33 Melanie Klein 客體關係理論之母 兒童精神分析先驅 提出投射性認同的概念

34 幻思(Phantasy) 嬰兒剛出生時,就擁有一種積極的幻思生活。 內在客體是與生俱來的,由潛意識幻思所形成。
嬰兒主觀真實心理感受,是經由幻思的內容與外在 客體的實際行為共同確定。嬰兒使用外在客體的實 際行為確認或更正自己的幻思。 幻思不一定要與外在客體的實際行為相同。 如嬰兒在幻思中感到乳房的攻擊,不代表現實中母親的乳房對其有所攻擊。

35 Melanie Klein概述 兒童的一舉一動易受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感受所左右, 較少因其原慾衝動所驅使。
兒童的一舉一動易受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感受所左右, 較少因其原慾衝動所驅使。 兒童之「內在客體世界」-構成精神的素材,兒童 的內在世界是一個人際關係的世界。

36 Melanie Klein概述 Klein贊同死之本能的見解,主張在生之力量與死 之力量間的內在掙扎,最終會被投射到外在世界去。
此觀點是發展兒童早期將世界區分為好與壞的原因。

37 Positions形勢 形勢(positions):兒童賴以組織經驗之人際立足 點形態,每一個形勢皆代表一塊沿著愛與恨之連續 體發展的踏腳石,描述客體關係之開始與成熟的方 式。 發展中的兩個狀態(Position)概念,狀態是非線性 而不是呈現階段(Stage)的關係。 妄想-分裂狀態(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憂鬱狀態(Depressive Position)。 兒童基本衝突在想去保護親密者的渴望與摧毀他們的邪惡期待之間,繞著保護的情感與毀滅的情感在旋轉,命名positions陳述此衝突。

38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狀態
嬰兒出生後三至四個月。 嬰兒以全好全壞的感覺經驗世界。 分裂(Splitting) 保持自身的平衡,將好與壞的經驗分裂開來。 內射(Introjection) 從外在客體得到好的經驗,形成自己好的概念 投射(Projection) 將壞的經驗投射到外在客體身上→壞乳房。 兒童與第一個客體-乳房接觸,與客體的互動構成了嬰兒最初真實客體關係,處理自己具毀滅性強烈衝動的第一個機會。 接觸乳房的主觀經驗為好乳房和壞乳房。 特徵:毀滅性地衝動、害怕被摧毀、被害焦慮。 《嬰兒天生毀壞性的衝動(死亡本能)-貪婪,使他們產生了藉由咬、撕裂和毀滅的方式來破壞乳房的幻思,而且也覺得乳房會以相同的方式來攻擊他。 因此害怕壞乳房的攻擊,也就是被迫害焦慮persecutory anxiety(是一種生死的焦慮)》 使用「分裂」心理機制,全有全無的好/壞經驗 ex.母親/乳房不在=壞、生理緩解=好 主要目標:保護自體

39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理狀態
主要約在6個月~1歲時。 嬰兒由於生理成熟,開始察覺到挫折和滿足都是源自同 一名對象,於是產生愧疚的痛苦和憂鬱。 對於擔憂、害怕失去所愛的客體的焦慮感和想要攻 擊客體的罪惡感於是就構成了憂鬱心智位置。 由於嬰兒將母親視為整體而且是處於危險中,於是 他們會同理母親的感受,同理心的發展是一種對於 他們未來人際關係會有助益的特質。 此時若照顧者能夠給予同理的回應,有助於嬰兒整合外 在客體。 能視外在客體為一整體並能同時看到好和壞的方面並存在同一個人身上。 嬰兒對於母親發展了較為實際的影像並且瞭解到母親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她好的和壞的一面。而ego也已經成熟到可以容忍一些自己的消極毀滅的感覺,而非只是將他們往外投射。 此時焦慮來源是為了客體,在「不是我」=外在客體的觀點中真心去關心去擔憂所愛的乳房/母親。 當憂鬱感覺消失了,嬰兒將會終止在好母親與壞母親之間的分裂狀態。 如果憂鬱狀態沒能完整的消散,可能會造成缺乏信任感、對於失去喜愛的人的病態悲傷和一些其他的心理違常。

40 非線性發展狀態 憂鬱心理 狀態 妄想-分裂 狀態 整合

41 運作機制 投射 projection 乳房 壞 自體 壞 客體 分裂 splitting 好 自體 好 客體 內射 introjection
內在世界 外在世界

42 運作機制 誕生 內射:好壞經驗→內在世界好壞乳房 投射性認同:投射→誘導→認同 分裂(防衛機制) 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有誰不痛哭流涕?
溫飽(子宮)→飢寒(世界) 激起不安感 內射:好壞經驗→內在世界好壞乳房 投射性認同:投射→誘導→認同 分裂(防衛機制) 自我價值、人際關係 病態分裂→反社會、邊緣或自戀型人格違常

43 運作機制 自己所無法承受的部分自我在幻想中被迫進入到 他人身上,他人亦回應投射者的幻想。
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自己所無法承受的部分自我在幻想中被迫進入到 他人身上,他人亦回應投射者的幻想。 投射 否認自身慾望而認定是他人所為 誘導 操縱他人思考、感受並行動的方式 認同 他人戰或逃而增強投射者的信念 投射者的內在衝突轉化為外在衝突

44 心理治療 遊戲治療 反移情( countertransference ) 治療目標 精神分析不適合兒童 玩具、繪畫以自由聯想(投射測驗)
對於案主投射認同的自然反應(治療者被誘導) 同理利器 治療目標 攤牌幻想和現實的差距 精神分析:案主意識現實為其幻想所扭曲 矯正性經驗(貴人)

45 D. W. Winnicott

46 D. W. Winnicott背景介紹 倫敦兒科醫師及精神分析師 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

47 Holding Environment/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母親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孩子可以經歷挫折,毋 須擔心對自己或母親造成傷害 影響個人的自我整合(self-integrating) 母親適時地回應嬰兒需求,使嬰兒感到有能力 (omnipotent)控制外界以滿足自己的需求,由此 開始發展健康的自我。 Attunement & 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

48 True Self vs. False Self Maternal Failures母職的錯誤 (1)嬰兒有需求時,未能滿足其需求
(2)嬰兒無需求時,給予其需求 Not impinging:在嬰兒沒有需求時,母親不要過度介 入 False Self(Compliant Self):過早回應外界需求、滿 足他人期待是不適當的,將使嬰兒發展出假的自我 True Self(Authentic Self):自發的需求與行為的來 源 未能滿足嬰兒需求時,嬰兒會覺得我的需求不重要,最終學習到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無需求時給予,可能讓嬰兒過早地滿足他人需求

49 Transitional Object 過渡性客體
Gradually Disillusioned:建立全能感(hallucinatory omnipotence)之後,也須發展現實感。 Transitional Object:非自我也非客體,嬰兒可以將其 作為自我或客體的替代品,如毯子、填充玩具等。 Gradually Disillusioned ex.有限的能力去控制世界

50 Good Enough Mother Durable, responsive, nonimpinging
健康的真實自我來自「足夠好的母親」照顧 Engage by existing and not by reacting --給予自由、自主的空間

51 Stage of Parental Care (1)Holding:出生頭幾個星期
(2)Mother & infant living together:6 months - 1 year (3)Mother, infant & father living together

52 治療應用 轉化案主過去環境中發展出的false self
引發控制下的退化作用(regression,案主重新經 歷早期未滿足需求及失效的環境 藉由適當回應產生療效 營造早年經驗中失落的Good-enough mothering environment

53 治療應用 自我-關係(ego-relatedness):為平衡嬰兒不成熟 的ego,母親提供適當的支持。
案主與治療師關係中的ego-relatedness產生self-cure 幫助案主以真實的自我容忍環境中的挫折

54 理論評價 術語的使用不夠明確 以Freud概念反映他對精神病理學的看法 未構成統整理論

55 Margaret Mahler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in Children
觀察38位正常孩童和他們22位母親, 從幾個月大一直到這些孩子三歲。 勾勒人類嬰孩心理的誕生歷程。 提供更多和邊緣性人格與自戀性人格 有關的瞭解。 強調兒童的心理發展和母親的共生關 係與自主需求的平衡發展有關。

56 人類嬰孩心理的誕生歷程 1.自閉normal autism(自我中心) 2.共生symbiosis(出生後第二個月起) 與媽媽有模糊的界線
3.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  (1)孵化hatching(6-8個月時) (2)實踐practicing(10-16個月時) (3)和解rapprochement(16-25個月時) 4.客體恆存developing object constancy(24-36個月時) 媽媽和我是ㄧ體的 好的經驗較有界線 從母親分化出自我 能移動身體離開母親 依賴與獨立/全好全壞 整合好壞/內化母親形象與功能

57 1.自閉autism(0-2個月) 大部分時間都半睡半醒 一種未分化、與母親完全融合的狀態 只有反射動作,諸如握物、吸吮和驚嚇反射。
最首要的目標是滿足需求並維持平衡 Freud把這個時期稱為原始自戀,所有情感的能量保 留、固著、灌注、投注在嬰兒自己身上。

58 2.共生Symbiosis(2-6個月) 社交性微笑和追尋的目光預告了共生關係的來 臨。
開始建立一個「對滿足其需求之客體」的朦朧覺 察。覺察到有某個人在抱著、撫弄、餵養著他。 Freud把這稱為「海洋般的」感覺。 以為每次只要他移動眼睛找媽媽,媽媽就會神奇 的出現。

59 2.共生Symbiosis(2-6個月) 當共生的母親充分存在著,嬰兒可以將他的需要 與母親的出現聯結,就好像願望和滿足是同一件 事一般。
全能感充斥著嬰兒的共生世界,當他移動,世界 也移動了,當他感覺,世界也感覺著,當他呼吸, 世界便也呼吸。 如果嬰兒沒有擁有這樣的關係,他的自我功能無 法建立,可能會退回無關係或自閉的階段,甚至 死亡,例如:棄養之家的院童。

60 3.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6-24個月)
慢慢開始變得有自主性 又細分為以下三個次階段 (1)孵化Hatching(6-10個月時) (2)實踐Practicing(10-16個月時) (3)和解Rapprochement(16-24個月時)

61 (1)孵化hatching(6-10個月時) 發展出一種「機靈、堅持和目的性」的專注神情, Mahler描述說這個小孩「已經孵出來了」。
會把每一個出現在他四周的人拿來和母親形像做對 照。 開始從過度性客體得到更多的愉悅。 出現陌生人反應〈stranger reaction〉。

62 (2)實踐practicing(10-16個月時) 樂於一遍遍操作自發性自我功能,ex:玩Pat-a-cake、躲貓貓〈peek-a-boo〉、來捉我啊

63 (2)實踐practicing(10-16個月時)
兒童的身體移動能力增加,有助於他探索世界,對 於探索世界的能力增加而感到高興,因此無視於跌 倒受傷的挫折與危險。 視母親為「基地home base」,會一次次地回到母親 身邊,就像在「情感充電」。 自大與全能感,陶醉於自己之能力和自己之世界的 廣大,自戀在此達到高峰。

64 (2)實踐practicing(10-16個月時)
有能力控制自己對更大環境之探索所伴隨而來的自 信與快樂,是小孩自身之安全感的誘發因素。 父母的適當反應是溫柔而對孩子保有情感接觸。 然而非常需要共生關係的母親,會在這階段把小孩 推開,像是要避免自己因為逐漸分離所帶來的苦痛。 或是在自己需要親密而非小孩需要的時候抱起小孩, 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快樂實踐。

65 (3)和解Rapprochement(16-24個月時)
運動和認知能力都增長,開始知覺到自己的脆弱與 孤獨(自己不是無所不能,只是一個小孩),神奇 力量幻滅,自大感消失,全能感崩潰。 對母愛的需求增加,開始會在母親的照顧與自己的 自主之間產生衝突。 實踐階段的自發的充電與逃離〈dashing away〉,現 在演變成對身體接觸更為刻意的交替找尋和迴避, 顯得更主動而且更矛盾。

66 (3)和解Rapprochement(16-24個月時)
會表現出拒絕(say: no!),變得更獨立自主,來保 持自己的分離性。 用說話和表情來追求〈woo〉母親,怕失去母親。 強迫母親提供幫助,卻拒絕母親主動幫忙。 開始將客體世界分為全好、全壞,分裂(splitting)變 成最首要的防衛機轉,端賴客體在當時如何與他互 動。 逐漸增加對transitional objects的依附 父親關係更重要:引導孩子探索世界,促進自主性 的發展

67 (3)和解Rapprochement(16-24個月時)
到了和解後期,搖擺學步中的孩童已經有能力表達 難過、失望、甚至關懷,也開始出現同理母親情緒 狀態的能力。

68 4.建立客體恆存developing object constancy(24-36+個月)
特徵: 1.區分自我和客體 2.整合出自我與客體中好、壞的觀點,可以擁有矛盾情緒 核心自我(self)能產生清楚的自我(ego)界限 在此階段孩子學習去 1.表達情感、信任、信心 2.可以表現出對他人的興趣和情感 3.發展合作能力 4.忍受分離與孤獨

69 4.建立客體恆存developing object constancy(24-36+個月)
與Piaget對於認知發展上的觀察有相當程度的一致 性 差別在於 Piaget 物質 尋找被藏起來的無生命物。 Mahler 情感 對父母失望時,仍能記起父母的好。

70 Otto Kernberg 1928年生於奧地利,在智利受教育,於美國接受精神醫學訓練,主要在紐約進行臨床與研究活動。
視客體關係理論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延伸。 客體關係在性格違常上的運用 。

71 視母親-兒童關係為了解精神成長之本質與方向的 關鍵。
關係的本質存在於「兩極的精神內在表象」(bipolar intrapsychic representations),影響著兒童知覺世界的 方法。-內化和他人的關係形成的心理結構

72 內化的客體關係單元 (unit) 自體意象(self-image) 客體意象(object-image)
這些單元是最早發展的次結構。(兩極精神內在 表象的三成分) 自體意象(self-image) 客體意象(object-image) 連結此二意象的情感經驗(兒童與重要他人 互動時所產生的)

73 心理結構 經由內化客體關係的一個連續性過程 ,持續內化人際 關係已形成心理結構。
透過內化過程,客體關係單元乃整合起來並逐漸結合 鞏固成為ego、id、superego的結構 。 內化經驗即是從「在外面的」(out there)互動被轉變為 自體之整合部分的互動的過程。 內化的過程有三個層次: 內攝(Introjection) 認同(Identification) 自我認同(ego identity)

74 內化(internalization) 內攝Introjection 認同 自我認同 Ego identity
最早、最原始的內化。在自體與客體分化程度最低的時候,個體吸納情境中最強而有力、未調節的情緒,兒童經驗到發生於他與主要照顧者關係裡的原始情感,沒有能力去明白誰對這些情感負責。(分裂在此出現) 認同 Identification (1歲後期) 兒童較有能力將自己視為一個在特定角色裡運作,接受社會角色且兒童在此階段情感經驗較有能力被調節。 自我認同 Ego identity Ego去統合前兩期的內容,形成較穩定的、有關自我、客體世界的概念。產生自體一致感,自體與客體表象的總合。

75 Kernberg認為內化的客體關係會發展成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結構。心理結構的形成是透過一系列的發展階段。
如果正常發展階段受到阻礙,則將導致各種形式的心理疾病與精神病理。

76 Otto Kernberg synthesis of Object relations & Ego psychology
人格病理學分類: 標準是根據: 1.drive maturation 2.superego structuralization 3.object relations development Ego發展以及客體關係被干擾越嚴重,越會有以下 現象: 1.存在原始的受虐與虐待傾向 2.superego is harsher 3.客體關係的概念破碎不一致

77 Otto Kernberg synthesis of Object relations & Ego psychology
人格病理學分類: The lower, the earlier. High level Intermediate level Low level Obsessive compulsive personality Hysterical personality (狂躁人格)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Sadomasochistic personality (受虐狂、虐待狂人格) Borderline personality

78 Otto Kernberg synthesis of Object relations & Ego psychology
Treatment:針對不同病理分類 給不同的治療建議 例如: 針對Borderline personality (Low level) K先生建議: Two-phase approach: 目的:協助個案聯合 part self 以及 part object image 以發展“多面向、一致、統整的 self image 以及 object image” 治療場構以最小化個案acting out(防衛、中斷分析) 適當時機面質個案的負向移情 以及 原始防衛(例如:分 裂以及投射的identification) **處理個案未調整的aggression也很重要!

79 Harry Stack Sullivan The Father of Interpersonal Psychiatry
相較於視精神分裂症為不可逆的生理歷程,更注重 從發生在案主與其環境間的互動來理解精神分裂症 狀。(環境:包含重要他人和更大的社會情境脈絡) 注重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 認為我們可以透過人際互動的狀況來理解一個人的 人格(personality)

80 Harry Stack Sullivan The Father of Interpersonal Psychiatry
相較於視精神分裂症為不可逆的生理歷程,更注重 從發生在案主與其環境間的互動來理解精神分裂症 狀。(環境:包含重要他人和更大的社會情境脈絡) 注重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 認為我們可以透過人際互動的狀況來理解一個人的 人格(personality)

81 Harry Stack Sullivan The Father of Interpersonal Psychiatry
嬰兒對於焦慮的經驗和照顧者間的連結是有關的,嬰兒最早 建立的經驗是對於焦慮的感受和避免,他相信嬰兒能辨識焦 慮狀態與非焦慮的狀態(例如壞媽媽、好媽媽)。嬰兒會學 會觀察他的哪些行為會增加或減弱母親的焦慮感以建立對自 己(self)的認知 ‧The good me - 不會使母親焦慮,能使母親讚許和溫柔的部 分 ‧The bad me - 使母親焦慮的部分 ‧The not me - 使母親極度焦慮而讓嬰兒也極度焦慮,進而 使嬰兒有失憶症(amnesia)的部分 嬰兒利用以上三種自我的系統來經驗焦慮,並藉由減少對 the good me的注意以控制焦慮感。當孩子成熟,自我系統 (self system)會發展出增進安全感的行動以減低焦慮。

82 四項與Freud有關的憂慮 1.古典的分析技巧在美國層級較低與部分不安的病 患上顯得無作用 2.低估治療精神患者的潛力
3.在一些普及的理論上缺乏實徵資料和推論(例如 閹割焦慮、死之本能) 4.Freud低估了人際互動和社會互動上帶來的影響 拒絕超我superego、自我ego的概念(認為這些觀 點暗示了心靈已經有標準的實體)

83 治療上的應用 注重治療師和案主間的關係,治療目標是幫助案主 建立統整的自我系統與更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對於Freud的自由聯想的提問上使用得更嚴謹

84 後人的見解 批評: 1.Sullivan拒絕使用英國的客體關係理論的術語, 然而他無法避免在自己的理論中提到這些術語的概 念
2.並沒有提供對於一個人在健康狀態下的理論 (fails to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non- pathological functioning - theory of health)

85 參考書目 Object relations theories of personality(原文資料p.1-p.57) 蔡順良老師提供
客體關係理論 Otto F. Kerberg (101 學期 客體關係理論) Cashdan, S.著 ( 2001)。客體關係治療 : 關係的運 用 (Object relations therapy : using the relationship,林 秀慧、林明雄譯)。臺北市 : 心理。 李文瑄(民88)。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臺北市:天馬。

86 參考書目 Gomez, L.著(2006)。客體關係入門 : 基本理論 與應用(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 relations,陳登義 譯)。臺北市 : 五南。 N. Gregory Hamilton著(1999):人我之間─客體 關係理論實務(Self and Others: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in Practice )。楊添圍‧周仁宇譯。台北:心 理。


Download ppt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