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黄 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黄 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黄 疸

2 黄疸 概念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现象,黄疸既是一个症状,又是一个体征。
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17.1μmol/L(1.0mg/L),血清中胆红素在17.l~34.2μ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 ( 2.0mg/L )时出现黄疸。

3 黄疸分类 按病因学分类 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以CB增高为主的黄疸
UCB增高为主的黄疸 以CB增高为主的黄疸

4 胆红素正常代谢

5 溶血性黄疸 1.病因: ①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伯氨喹啉等药物溶血性贫血;
② 后天获得胜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不同血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③ 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蛇毒、败血症、毒蕈中毒等。

6 溶血性黄疸 2.发生机制: 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溶血造成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了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

7

8 溶血性黄疸 3.临床表现: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寒战、发热、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呈轻度黄疸,常有脾肿大与不同程度贫血。

9 溶血性黄疸 4.实验室检查: ①TB↑ ,以UCB增加为主,CB基本正常。
③肠道尿胆原↑ ,重吸收至肝内者也增加,血尿胆原↑ ④血尿胆原↑ ,可从肾排出 尿尿胆原↑ ⑤血胆红素(-) ⑥急性溶血时,尿HB(+),隐血试验(+)。贫血. RC ↑

10 肝细胞性黄疸 1.病因: 各种使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钩端螺旋体病等。

11 肝细胞性黄疸 2.发生机制: 由于肝细胞损伤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降低,因而血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部分结合胆红素因排泄障碍也反流入血中,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也增加,而出现黄疸。

12

13 肝细胞性黄疸 3.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浅黄至深黄,疲乏、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甚至昏迷。

14 肝细胞性黄疸 4.实验室检查: ①TB↑ ,UCB 、CB 均↑ ②尿胆红素(+) ③尿尿胆原↑ ④肝功异常

15 胆汁淤积性黄疸 1.病因: 因肝内阻塞如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毛细胆管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黄疸等;肝外阻塞可见于肝外胆管的炎症水肿、瘢痕形成、蛔虫、结石、肿瘤所致,总胆管结石、胰头癌为多见。

16 胆汁淤积性黄疸 2.发生机制: 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的压力升高,胆管扩张,最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

17

18 胆汁淤积性黄疸 3.临床表现: 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时颜色更深,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19 胆汁淤积性黄疸 4.实验室检查: ①TB↑ ,CB ↑ ②尿胆红素(+) ③尿尿胆原↓或(-) ④血清碱性磷酸酶↑

20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本组疾病临床上少见。

21 项目 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淤积性 TB CB 增加 正常 明显增加 CB/TB <15~20% >30~40%
三种黄疸实验室检查的区别 项目 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淤积性 TB CB 增加 正常 明显增加 CB/TB <15~20% >30~40% >50~60% 尿胆红素 ++ 尿胆原 轻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 ALT.AST 明显增高 可增高 ALP 增高 GGT PT 延长 对VitK反应 胆固醇 轻度增加或降低 血浆蛋白 Alb降低Glob升高

22 伴随症状 伴发热:感染、溶血、肿瘤… 伴腹痛:肝胆疾病 伴贫血:溶血、肿瘤 伴皮肤瘙痒:胆道阻塞 伴消化道出血:肝硬化 伴腹水:肝硬化
伴肝肿大:肝癌 大小便颜色变化:

23 问诊要点 确定是否黄疸 黄疸的起病 黄疸的伴随症状 黄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 黄疸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总之,黄疸患者应首先确定高胆红素类型,再确定黄疸的病因


Download ppt "黄 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