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2 专题九 实用类文本阅读

3 第1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1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 第1讲 |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的要求是:根据具体要求准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考情透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必考考点,对本考点,既可以单独命题考查,如多项选择题;也可以结合其他考点进行综合考查,甚至可以说,实用类文本简答题、探究题的解答,都应当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为前提。

5 第1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6 第1讲 | 真题体验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7 第1讲 | 真题体验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8 第1讲 | 真题体验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

9 第1讲 | 真题体验 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

10 第1讲 | 真题体验 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1 第1讲 | 真题体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12 第1讲 | 真题体验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3 第1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兼及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涉及传记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内容。A项符合文意,完全正确。B项基本正确,只是在“善于把握进退时机”中,文中没有“进”的时机的具体表述事例。C项表述“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原文不同,他们两人在大会上作的报告,有可能是“最新研究成果”,也有可能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且王元是代表自己和华罗庚作的报告。

14 第1讲 | 真题体验 D项“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目的是希望得到帮助和指教。E项对内容的归纳与概括不正确。首先本文仅是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事例,根本没有“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的内容;其次是全文通过独到的思想认识、语言论述,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在数学研究上的独到见解。

15 第1讲 | 真题体验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1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先提取精要,再将第2段中对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的叙述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可从华罗庚的数论研究现状,改行后的选择范围和数学生命的发展前景方面表述。

17 第1讲 | 真题体验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1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意并归纳概括的能力。信息点全部在第3段,但要进行语言转化,变成简洁的语言表述。例如,将“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转化成“华罗庚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再依此类推后面的两个方面。

19 第1讲 | 真题体验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第1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21 第1讲 | 真题体验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22 第1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语言艺术魅力,探究文本中的语言含义,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考生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进行分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其实华罗庚的改动翻新有着他个人当时特定的情境,然而从语言学方面来看却是对这些经典语言的误解。

23 第1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所谓“信息”,就高考实用类文本而言,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而是表现为文中现成的词语、句子,或者是藏在语句里面的深层含意,或者是闪烁在字里行间的隐含的意义。所谓“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的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题干信息与语言材料信息对应的信息源。所谓“整合”,即调整组合所选信息,把筛选出的有用材料按要求分类,用准确的语言把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总结概述。

24 第1讲 | 考点精讲 考查:一般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出发,要求考生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

25 第1讲 |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一、客观题 1.圈点批注,细心审读。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细读文本最重要,答案多在原文中。考试时时间紧迫、心情紧张,如果只用眼睛快速扫描文本,很容易漏过文本中一些与题干关系密切的关键词句。因此,在阅读文章时边读边圈点批注十分重要。如果读了一两遍还不得要领,可以化整为零,先对一些关键段落的语意进行概括提炼,用简要的文字写在文本的旁边。通过这些段意的组合来理解全文意思,就会容易得多。

26 第1讲 | 技法点拨 2.念念有词,破解疑句。这一步可以与“圈点批注,细心审读”同时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句段,只用眼睛扫描,容易失之粗疏,不易领会;但若念念有词,就利于集中思想,深入领会。当然,这种念念有词,要么是一种只动嘴唇、不发出声音的“腹语术”,要么是发出很低弱的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因为考场上是绝对不允许发出声音让他人听见的。 3.上下其眼,锁定区间。因为不少题目涉及上下文的关联,所以在考场上阅读文本,快速的“顺读”和“回读”十分必要。同学们如果缺乏上下文关联的意识和整体阅读的习惯,只一味机械地胶着于某一段落或语句,就很容易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

27 第1讲 | 技法点拨 在“上下其眼”整体观照的同时,还必须学会根据题干要求快速锁定阅读区间,也就是快速判断问题所涉及的句段。 4.探求规律,识破陷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在命题时常常会设置一些文本认知陷阱。对这些设错规律多加揣摩,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捷径。比如题干经常把“未然”变“已然”,即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还会“误偏作全”,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所有事物的判断;或者随意夸大或缩小事物实际具有的能力、功能、效用、危害等。

28 第1讲 | 技法点拨 命题陷阱还包括混淆事物或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比如将先期表述为后期,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或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后期和先期”;混淆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或者矛盾的主次方面;有时甚至“无中生有”,文中本无此意,选项中却臆造出相关说法;或者“误解褒贬”,曲解文意,将“褒”误作“贬”,将“贬”理解为“褒”,等等。 掌握以上解题方法,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也就不难了。

29 第1讲 | 技法点拨 二、主观题 主观题的评分办法一般是按“要点给分”,而绝大多数考生得分少的重要原因,就是只答一鳞半爪,不全面,所以,掌握进行全面解答的要领至关重要。 1.读懂题干,明确题干问题。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提示,确定如何组织答案。 2.细察语境,确定答题区间。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回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还要认真探索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

30 第1讲 | 技法点拨 3.依分分点,列点分条陈述。实用类文本阅读大多以主观题出现,命题者在命题的过程中不会不考虑改卷过程中的公平,不会不考虑赋分与答点之间的关系和阅卷者的评分办法,因此,“踩点给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踩中了答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根据多年的观察,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考点按点给分的现象非常明显。不少考生也在这一问题上丢失不少分数。一些考生文本读懂了,问题的指向性也弄清了,得出的答案也非常正确,但就是只得一两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按分踩点,4~6分的题目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方面的答案呢?  

31 第1讲 | 技法点拨 简答题每题赋分在4分或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有一点。一般情况下,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解答处已标明①②之类的序号,则按序号答足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同学们也应该心中有数,绝不能只答一点了事。 4.组织答案的有效方法。文字表述题大都要求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问题,所以有效地组织好语言,使所答充分、准确、有条理,对于提高得分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①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

32 第1讲 | 技法点拨 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问题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②善于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比较贴近。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

33 第1讲 | 技法点拨 ③整合概括。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为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另外,筛选就是归纳,即将具体、零散的东西,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或抽象具体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概括的内容如果不止一点,往往要分点列举。文章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我们筛选就要归纳、替换,把记叙性的语言换为评价性的语言,这样的筛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筛选,没有归纳的筛选叫摘抄。

34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训练VS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国之大医”吴阶平 摇曳的烛光,舒缓的小提琴曲,遗像中的吴阶平,在洁白的鲜花丛中微笑着静静地倾听。这是一个温馨的追思场面,他的学生和同道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缅怀这位新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他自己,生前总喜欢别人称他“吴大夫”。

35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吴阶平的人生经历是独特的。在他94年的人生中,从医达60多年。他被称为“红色御医”。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长达20多年,这期间,他更是与周恩来总理长期接触和交流,伟人的光辉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在他的后半生中,时时以周总理为榜样,认真、勤勉忘我地工作。他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看过病。他的医术名播海内外,他的逝世引起世界泌尿外科界的重视,国际泌尿学组织、欧洲泌尿学组织、非洲泌尿学组织都纷纷发来唁电,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一个老人走了,他的音容笑貌却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

36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他的学生,朝阳医院吴克让教授,每每讲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老师一起工作的情形,都被他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认真劲所感动。友谊医院的杜林栋教授,感受到的是一位医学大师的平易。那会儿,杜林栋刚刚穿上白大褂,吴阶平接过病人的片子,首先问他:“你看到了什么?”而来自301医院的王晓雄教授,则谈起了吴阶平的“讲话艺术”。每当与病人在医疗上达不成共识时,他总是请吴老出面,而最终问题总能迎刃而解。 学生们记得,吴阶平很欣赏培根的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他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

37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三者缺一不可,思考是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1987年6月13日,北京医科大学向吴阶平颁发了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和闪光的银鼎。吴阶平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感想:“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止一种,但我最重视的是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第一个‘伯乐奖’。” 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学生仍然记得当年课堂上的情形:身材不高的吴阶平在讲桌后站定,首先把目光投向所有在座的同学,全场立刻静下来。他讲课效率高,讲得生动、具体,中心思想突出,思维逻辑严密,语言精练富有哲理,引人入胜。学生们人人爱听,认为有兴趣,易懂,好记。

38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临床医生们最爱跟吴阶平一起查病房,听他主持病例讨论会。和讲课一样,他启发诱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吴阶平经常能从哪怕是一份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是一张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寻常的问题,给人新的启示。这样的活动常常是座无虚席,气氛十分活跃,同行和后辈都很受益。 吴阶平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是全国闻名的,几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从各地来进修深造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先后百余人成了各自单位的骨干,有些已卓有贡献。 2002年11月30日,在吴阶平从医60周年之际,中国科技界和医学界专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

39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高志其(吴阶平为高士其基金会会长)特撰写《大医赋》一文,称赞吴阶平不愧为令人敬仰的“国之大医”。吴老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大爱情怀,赢得了海内外患者的尊敬,他作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3月10日)

40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吴阶平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保健医生长达20多年。长期接触与交流,他深受伟人影响而忘我工作,以至于被称作“红色御医”,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 B.吴阶平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同事平易近人,“讲话艺术”高超,他身边的学生、工作人员深受感染,而他生前也总喜欢人们称自己为“吴大夫”。 C.学生们爱听吴阶平的课,是因为他讲课因材施教,举例精当,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思维敏捷,逻辑严密,中心突出,语言精彩,富有哲理,引人入胜。

41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D.吴阶平查病房,主持病例讨论会,往往能从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同寻常的新问题,这引起了医生们的兴趣,并诱发他们去思考去探讨。 E.本文通过对“国之大医”吴阶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作为令人敬仰的“国之瑰宝”的伟大医学家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大爱情怀。

42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BE [解析] A项中“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与原文有出入,判断有过头之嫌。C项中说吴阶平讲课“因材施教,举例精当”,文中无据。D项中“并诱发他们去思考去探讨”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吴阶平引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病例,而不是吴阶平的作为。

43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2.高志其撰写《大医赋》一文,称赞吴阶平为“国之大医”,为什么?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吴阶平从医60多年,医术精湛,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20多年,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看过病,名扬海内外。②作为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他为人谦虚、平易,对工作一丝不苟,深得同事与学生的敬重。③在教学中,吴阶平注重实践、思考和知识三者的辩证关系,启发诱导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深得同行与学生的喜爱。④吴阶平的努力付出,使中国的泌尿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几十年来又培养了大批医生与研究人员,其功不可没。因而称他为“国之大医”。(大意对即可。)

45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解析] 称吴阶平为“国之大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一是他是“红色御医”,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看过病;二是他的工作作风严谨,得到了同事与学生的敬重;三是促进了国家泌尿外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医生……从这些方面即可整合出答案。

46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3.吴阶平在教育学生时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请就你对“实践”“思考”“知识”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观点一: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知。只有经过不断反复的实践,才能总结出真知,而真知还需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方能成为真知。吴阶平教导学生说,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这强调了实践出真知及实践的检验作用,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很有见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观点二:在实践中,思考推进科学发展。思考是实践、思考、知识三者自觉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要在实践中通过多思考来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48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吴阶平不但这样教导学生,而且在查看病房、主持病例讨论会时,他启发诱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这样可以发现并提出不寻常的问题,给人新的启示。 观点三:知识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知识来自实践,经过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再来指导实践,循环往复,科学便得以前进。吴阶平欣赏的培根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实际就是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他主持病例讨论会,就是通过病例来验证知识,并运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过程。(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49 [解析] 注意要有明确且高度概括性的观点,分析要深入,针对性要强,还要联系吴阶平的具体事迹或言行等,条理要清晰。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解析] 注意要有明确且高度概括性的观点,分析要深入,针对性要强,还要联系吴阶平的具体事迹或言行等,条理要清晰。

50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永远铭记张明觉教授 ——最早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华裔科学家 姚诗煌 当获悉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时,我立即想到了一位对“试管婴儿”的诞生起到重要作用的先驱者——华裔科学家张明觉。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正是他首先发现了“精子获能”的生理现象,为哺乳类卵子体外受精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试管婴儿”最终能呱呱坠地。为此,他最早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

51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按理,他完全应该同时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遗憾的是这位生殖生理学领域的科学大师,已于1991年作古。作为国内最早采访过张明觉教授的记者,我深感有责任把他的科学贡献介绍给读者,让人们永远铭记这位华裔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张明觉是山西省岚县人,出生于1908年10月10日。1933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系,1938年赴英国剑桥大学,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5年到美国乌斯特实验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上世纪50年代初,他与人合作共同发明了以甾体激素为基础的口服避孕药,至今仍为全世界妇女所采用,故被称为“避孕药之父”。

52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1950年,他成功地移植了兔的受精卵,提出卵龄和子宫内膜发育必须“同步化”的概念,为家畜的胚胎移植和良种培育提供了理论根据。1951年,他发现“精子获能”的生理现象,同年澳大利亚学者奥斯汀博士也在实验中发现相同现象。国际生理学界把他俩的研究成果命名为“张-奥原理”。这一现象的发现解开了精卵受精之谜,为哺乳类卵子体外受精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1959年,他首先报道兔卵的体外受精获得成功。迄今为止,多种动物卵子的体外受精及其技术上的改进都源于他的首创性研究。 爱德华兹和他的合作者斯特普托在回忆完成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实验的艰辛过程时,曾数次提到了张明觉的名字。

53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当年他们曾经历过几百次的失败,当读到张明觉的研究论文时,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帮助。所以,当路易斯·布朗出世时,有报道将她称为“张明觉的女儿”,张明觉又获得了“试管婴儿之父”的誉称。 张明觉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五十余年的研究生涯中,一共发表了三百余篇研究论文,获得过许多国家及国际学术组织授予的奖章、奖金等,并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曾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他所开创的这项工作,终于在今年登上了诺奖榜时,这位先驱者却逝离我们近20年了。

54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我们不能忘了张明觉。但张明觉一定会以淡定、欣慰的心情,看待爱德华兹能在今天获得这一诺奖桂冠。张明觉是一位十分低调和谦虚的学者。1980年,就在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后两年,我获悉有一位华裔科学家是创造这一奇迹的先驱者,恰巧他在上海访问,但身体欠安,我便设法在华东医院的病房里采访了他。当时,他很少谈自己的贡献,而是以十分感恩的心情,回忆起自己的导师闻亦传先生对他的指导和帮助。 张明觉说,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在闻亦传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为此,署名时他把导师的名字放在他的前面,没想到受到了一顿严肃的批评,闻先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去掉。

55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他说,闻亦传先生的精神和学风,影响了他一辈子。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当我们又一次地谈论,什么时候中国科学家也能获得诺贝尔奖时,我想,获奖不仅需要有一流的工作和贡献,更需要的是一流的精神和学风。为此,我们真的应该永远记得张明觉教授,记住老一代科学家的人格和风范。 (选自2010年10月13日《文汇报》)

56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说听到罗伯特·爱德华兹教授获奖的消息马上就想到张明觉,说明作者对罗伯特·爱德华兹的获奖颇有不满,为张明觉教授的遭遇鸣不平。 B.按理张明觉教授有机会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可惜的是他已于1991年逝世,说明诺贝尔奖不会授予逝世已久的人,即使是取得再大的成就。 C.国际生理学界把张明觉教授和澳大利亚学者奥斯汀博士共同发现的“精子获能”这一研究成果命名为“张-奥原理”,说明张明觉教授的贡献要比奥斯汀博士大。

57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D.文中说“当他所开创的这项工作,终于在今年登上了诺奖榜时,这位先驱者却逝离我们近20年了”,表达了作者因张明觉教授的逝世而未获诺贝尔奖深感遗憾,当然也再次肯定了张明觉教授的科学成果。 E.作者认为中国科学家要想获得诺贝尔奖,不仅需要一流的工作和贡献,更需要的是一流的精神和学风,表明他对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和学风有一定的担忧和不满。

58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BD [解析] A项,作者并没有不满,也不是为张教授鸣不平。一方面是引出本文的介绍对象,另一方面也为下文设置了悬念。C项张明觉教授在前并不能表明其作用更大,原因可能是张明觉教授的研究在时间上要早,为后者提供了一定的条件。E项作者的说法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鞭策,而不是不满。

59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5.本文的题目是“永远铭记张明觉教授”,文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永远记得张明觉教授”。请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展示出张明觉教授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生殖生理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②张明觉教授作为老一代科学家所体现的谦逊人格和严谨学风深深地感染着作者,并值得人们学习。 [解析]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人们要永远铭记张明觉教授,一是他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二是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低调谦虚的作风。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要“永远记得张明觉教授”,就是说张明觉教授这两方面对人们影响深远。

61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6.你认为张明觉教授所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第1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客观原因:张教授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在国外完成的,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对其成就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观原因:张教授具有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这种一流的精神和学风使他更能集中精力钻研,并最终获得好的成果。 [解析] 探究时一定要注意观点鲜明正确,能够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现状具体评析,要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63 第2讲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第2讲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第2讲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64 第2讲 |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够分析传记、新闻、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特点;概括文段的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力层级C级。 [考情透析] 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考点,其中“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更是考查的重点,通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赋分 4~6分。

65 第2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朱启钤①:“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66 第2讲 | 真题体验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

67 第2讲 | 真题体验 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68 第2讲 | 真题体验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69 第2讲 | 真题体验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70 第2讲 | 真题体验 【注】 ①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71 第2讲 | 真题体验 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 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72 第2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DE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传记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文体特征分析的能力。D项“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错,原文第⑦段说的是“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并非直接支持。E项于文无据,原文第⑧段只是说“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并没有专指“正阳门箭楼”。

73 第2讲 | 真题体验 ★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第2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答题要点: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75 第2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思路的理解。传记作用题的常规思路一般包括三点:一是内容作用(表现传主人品或才学),二是形式作用(真实性),三是结构作用。就本题而言,形式与结构作用都无法自圆其说,重点应答内容作用,即表现朱启钤对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至于举例分析,考生只要能理解作用,并不难答。

76 第2讲 | 真题体验 ★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第2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答题要点: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78 第2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能力。本文中“雨”的作用,类似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目的在于表现人物和暗示主题。而本文的主题,显然是标题 “被抹掉的奠基人”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即:既赞颂朱启钤的贡献,又为朱启钤的贡献鲜为人知而不平。另外,题干中的“两次”,指出了答题的要点应包括结构作用。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到两次“雨”在文章中的位置,答出其在结构方面的首尾呼应作用。

79 第2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分析语言特色 所谓“语言特色”,即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是叙述性的还是描述性的,是平实的还是绚丽的,是深奥艰涩的还是平易晓畅的,包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都属于语言特色的范畴。实用类文本的语言运用与文学类文本明显不同,它不是运用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的语言来传达文章美、彰显艺术审美价值,而是主要运用叙述、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说明社会事实、名人事迹、国计民生等内容,彰显的是文章的社会实用价值。

80 第2讲 | 考点精讲 传记类文本的语言特色:通俗是传记类文本的基本特色,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分析时,要注意其有引有析、述评结合的特点,切忌空洞概括,结合典型例句进行理性分析评价;既要感知文本整体的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又要品味局部段落乃至语句的遣词造句的技巧和效果。 新闻的语言简明,客观中不乏生动;调查报告的语言准确、平实;科普文的语言精准、严密。

81 第2讲 | 考点精讲 二、把握文章结构 所谓“文章结构”,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形态,一般说来,传记、通讯等叙述类的文体,可根据时间先后,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等划分层次。消息一般采取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而新闻类中的通讯则如同一般记叙文一样,对材料的组织方式比较灵活,因此其结构形式也就较为多样。科普类文章则可根据事物的门类、特性、制作过程等划分层次。

82 第2讲 | 考点精讲 三、概括中心意思 “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作者通过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考查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多是对某一语段或全文进行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本特色综合在一起。

83 第2讲 |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一、分析语言特色 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色要辨明文体,注意文体特点。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语义和句式入手。句子中的关键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等,整句与散句、推测与肯定、议论与抒情、祈使与反问等特殊句式,往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表现力。这都是我们分析语言的切入点。 2.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修辞一般是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抓住修辞特点,就能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加以体味。

84 第2讲 | 技法点拨 3.从语言风格上揣摩。相对而言,语言的风格有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平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等,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体会其效果和特色。

85 第2讲 | 技法点拨 二、把握文章结构 分析把握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是: 1.结合文体特点。如新闻文体的结构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必不可少) 2.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和关联词语。关键句子一般有起始句、过渡句、照应句、收束句等;关键词语主要指表语意转折的“相反”“与此不同”,表总结的“因此”“总之”“由此看来”等,表递进的“而且”“更”,还有表强调的“尤其”“况且”等。 3.把握语句间的组合关系。

86 第2讲 | 技法点拨 三、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有: 1.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2.综合句意法。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3.整体透视法。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87 第2讲 | 技法点拨 概括传记的中心意思,要紧紧抓住所写传主的事迹,从事件的表象中探寻人物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应依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来概括,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段首句、段尾句等。 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述格式,一般按“事实要点+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的结构来概括,语句宜简要。

88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训练VS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

89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更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多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

90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

91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钩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

92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93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法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3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94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 B.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保全性命的明智抉择。 C.“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

95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D.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文本的题目“乱世出奇才”,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

96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AC [解析] B项“保全性命”以偏赅全,还有对黑暗时代的不齿和无奈及独善其身;D项“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没依据;E项“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错。

97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2.“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概括“条件”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②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2段,答题时应先把第2段分层,概括出层义即为答案。

99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3.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观点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 理由:①归隐是独善其身,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②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观点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理由:①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②应不惧失败,勇敢地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考生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进行分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

101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

102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

103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 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

104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

105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

106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

107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08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B.“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C.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109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D.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恃才傲物的个性与作品的深奥所致。 E.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的文化思想是根植于中国的土壤的。

110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AB [解析] A项“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不合理;B项“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错,“唯一”应当指钱钟书的才华和贡献。

111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5.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性格方面:恃才傲物且有童心、聪明机智、博闻强志、淡泊名利、乐于助人。文学方面:创作了《围城》《管锥篇》等名著,文学成就显著;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生活方面: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答出2点即可) [解析] 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钱钟书:性格方面、文学方面、生活方面。性格方面主要从前两段进行概括,文中的信息很明确、直接;文学方面主要从中间部分筛选;生活方面主要从他对待钱的态度(文章的后几段)来进行概括。

113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6.文中是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 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第2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不看重金钱,物质上要求低: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拒绝出售重金求购的英文大辞典、婉拒好莱坞片商的多次盛邀、别人借钱对折送人、家里陈设朴素;②重视精神追求: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③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困居上海时学术文稿没人买,写《围城》仍旧精工细作。(意思对即可) [解析] “精神贵族”显然不看重物质金钱,文中在这方面的内容不少: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拒售辞典、拒绝好莱坞片商邀请、对待别人借钱还有家庭摆设等。另外他有精神的追求:“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第2段);性格中的坚强:在困境中仍精细写作。

115 第3讲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第3讲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 第3讲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16 第3讲 |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①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比如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教育性等。②分析不同文本所采用的不同表现手法,比如分析传记的叙事写人手法、新闻文章各个部分的作用等。能力层级C。

117 第3讲 | 考情分析 [考情透析] 本考点在高考实践中较少单独命题,一般是在选择题中设置一个选项考查;或者结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考点一起考查,例如分析修辞手法或分析结构作用的题目,就会涉及本考点。

118 第3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梁宗岱①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

119 第3讲 | 真题体验 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着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地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120 第3讲 | 真题体验 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②的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 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

121 第3讲 | 真题体验 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

122 第3讲 | 真题体验 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真,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领会。 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

123 第3讲 | 真题体验 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注】 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 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124 第3讲 | 真题体验 ★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125 第3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1)夸张。突出了他走路速度之快。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梁宗岱在辩论时全身心投入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1)“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显然是夸张。(2)“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是暗喻。做这类题,首先要答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使用这种修辞的好处。

126 第3讲 | 真题体验 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 第3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有激情(热情);②执著(求真、好胜);③直率(真挚);④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找到每一段的中心句,如④段开头“宗岱喜好辩论”,第⑤段开头“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就很容易概括了。做这类题,一定要先筛选出人物做的事,然后再从中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128 第3讲 | 真题体验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 第3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梁宗岱活得有滋有味。他爱锻炼,爱辩论,爱文学,兴趣广泛,热爱人生,生活充满激情,这会让人觉得活着是美好的,从而给人感染和启发。②梁宗岱从不灰心失望。他每天都表现得高高兴兴,总能在生活中看到光明和希望,无忧无虑,乐观自信,从而给人感染和启发。

130 第3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这段话用了对比的方法,别人是“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梁宗岱先生是“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别人是“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梁宗岱先生是“那双眼中的火焰和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对照这些内容就容易分析了。这道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做题时,应该首先概括出传主和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此入手分析,才能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才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131 第3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传记:传记类的文本以塑造形象为主,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它又需要运用描写等艺术手法把人物写活并具有鲜明的个性。 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文学性。 报告:具有社会性、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 科普:具有科学性。一般要求语言准确、论据可靠、条理清晰,所阐明的观点必须符合科学道理。为了吸引读者阅读,很多科普文还同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132 第3讲 | 考点精讲 二、实用类文本的表现手法 传记:表现手法和一般记叙文类似,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 新闻:通常采用的手法是记叙、描写并穿插一定的议论。 报告:一般来说,报告要求以平实的语言陈述材料,不夸张,少修饰,不片面追求文采,力求准确、简洁,观点与材料高度统一。 科普:有语言平实的,也有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

133 第3讲 |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1.一般与具体相结合。这主要是针对对文体基本特征的分析而言的。不管是传记,还是通讯,它们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比如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概括性和文学性。当我们要分析的是传记时,就应该抓住这些传记的特征来分析。另外,具体到某一实用类文本,它自身会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文体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是“这一个”文本所具有的,结合“具体”分析,才是准确的。

134 第3讲 | 技法点拨 2.侧重一点突破。这主要是针对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而言的。表现手法是作者用来实现其写作意图,表现其中心思想,或表现的一切手段。任何一个文本都难以单纯地依靠一种表现手法完成写作。它有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有次要的表现手法。而对主要的表现手法,我们抓住重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是能分析出来的。这样,我们分析的注意力就要集中,笔墨也不能过于分散。这种题目最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如有其他主要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简略写出,这样既可以保证答题的全面,又可以使答案变得丰实。

135 第3讲 | 技法点拨 3.注意效果解读。分析文体特征或表现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还必须分析它们的“效果”。分析“效果”:一是从作者的表达考虑,看他这样做对他的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考虑,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如传记的文学性特征与传记作者采用的传写方法是分不开的。离开“效果”分析文体特征或表现手法,是很容易流于浮泛空洞的。

136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训练VS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37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138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

139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

140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驻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划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 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

141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

142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43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144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145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BC [解析] A项“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涵盖不全;D项“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表述不够准确;E项“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文中无此信息。

146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2.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结构上:①照应文章标题;②为后面具体写左宗棠为西北发展做出诸多贡献作铺垫,并能引人入胜。内容上:与王之涣的诗在意境与感情上形成对比,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和赞扬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政绩。 [解析] 引用杨昌浚的诗有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结构上首先照应了标题,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左宗棠在西北的贡献的叙述;内容上主要和王之涣诗作描写的场景作对比,以突出左宗棠的贡献之大。

148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3.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应善于利用本地自然环境。左宗棠抓住甘肃向阳肥暖之地都可种棉花的特点,劝告广种棉花;在西北沿河、沿路“广种榆柳”;依据新疆“可渔可牧”的特点,认为应“讲求牧务,多发羊种”。我们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经济,同时还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观点二:我认为应勇于尝试、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左宗棠敢于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生产枪、炮、子弹、炮弹等,并在西北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勇于开风气之先。我们在经济活动中,也应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超越前人,谋求经济的稳步发展。

150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解析] 对于左宗棠发展西北经济所具有的两种品质,认可哪一种都行,但要有明确的观点。如善于利用本地自然环境,要结合左宗棠在当地发展种植棉花、植柳等事件,并要上升到对现在的经济发展的启示上;认可后一种观点,模式也是如此。

151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守望红领巾的狗 李鸣生 ①离开聚源中学①,已是傍晚时分。走出校门不远,我忽然觉得身边像有什么动静,或者一种暗示,一扭头,发现在一间垮塌的民房前,趴着一只小黄狗。小黄狗瘦骨嶙峋,有气无力,过往行人,脚步匆匆,它却蜷缩在那里,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狗的面前,放着一个脸盆,脸盆空空如也,没有一点食物。看样子,小黄狗已经饿极了,大概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 ②突然,我发现小黄狗的眼睛一直看着脸盆上空的方向,目不转睛,一动不动,像一个哨兵,在守望着什么?

152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③我顺着狗眼的方向看去,小黄狗的前面,居然悬挂着一条红领巾,一条非常鲜艳的红领巾!尽管四周都是废墟,但红领巾独自飘挂其间,看上去竟像一面小旗! ④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这一“角”,曾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孩子童年的第一个梦想,也是我的童年的第一个梦想。然而,此时此刻,我心中的“国旗”不是飘扬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是静静地挂在废墟上;我心中最美的“花朵”不是绽放在春风里,而是摇摆在充满血腥气息的狗窝里。 ⑤这是怎么回事呢?

153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⑥走访附近几个灾民后,我终于得知事情的真相。原来,地震前这儿住着一家三口,狗的小主人是个小女孩,今年13岁,前不久刚到聚源中学上学。地震这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死了,小女孩也埋在了学校,全家就剩下了这条狗。一个姓罗的灾民告诉我说,他和这家人的关系不错,时常有些来往。这家人为了让孩子好好念书,专门在聚源中学附近租了这间小房子。小女孩念书很用功,成绩不错,但家里很穷,为了给家里省点电费,有时候晚上还在路灯下看书。地震的前一天,是这个小女孩的生日。小女孩长到13岁,从来没有吃过蛋糕,她爸爸妈妈就给她买了一块小蛋糕。

154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小女孩见了蛋糕,非常高兴,刚用手指头挖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就对她妈妈说,妈妈,蛋糕真好吃,这是我13年来吃的第一块蛋糕。等我长大后,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我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和爸爸买一块大蛋糕!可第二天下午,就地震了!小女孩被一张课桌压在腰上,救出来时,开始还有点动静,后来就不行了,听说死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叫着爸爸妈妈和她的小黄狗呢!但她爸爸妈妈全死了,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只有这条小黄狗。小黄狗后来跑到了聚源中学,但聚源中学当时人很多,很乱,都在忙着救人,见了狗,就往外赶。

155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小黄狗过不去,只好躲在学校的操场边上,远远地望着躺在地上的小主人悄悄流泪。后来,小女孩的尸体被汽车拉走了,小黄狗就一直跟在汽车后面追…… ⑦儿时,我曾养过一条狗,也是像这样的一条小黄狗。有一天,父亲说,杀了吧,炖来吃!我问父亲,怎么杀?父亲说,把它吊起来,一会儿就完了。我照父亲的意思,把狗吊上房梁,很快,我就看见悬吊在半空中的狗,伸出舌头,满含泪水,乞求似的望着我。那一刻,我忘了父亲的话,不知不觉,一松手,狗便落在了地上,然后一撒腿,跑了!但我万万没想到,一周后,狗居然又回来了!我哭了。10年后,我当兵了。

156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离家那天,狗一直跟在我的身后,把我送了很远很远,我又一次看到了狗的眼泪。从此,我爱上了狗。 ⑧姓罗的灾民告诉我说,小主人走了之后,它从早到晚,就趴在那里,一直没走。而且每天都趴在那儿,守着那条红领巾,眼泪汪汪的,像守着一个宝贝似的。如果有人走到跟前,它马上就会站起来,用眼睛盯着你;要是有人碰一下红领巾,它就会大声狂叫,急了,还会扑过去咬人!地震后,大家都很忙,人都顾不上,哪顾得上狗!今天已经是第九天了,但它还一直待在这里,守着那条红领巾,哪儿也不去…… ⑨听了灾民的话,我想起红领巾的主人——聚源中学那位小女孩。小女孩的红领巾为什么会遗失在这里?

157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是当天上学过于匆忙,忘记戴了,还是刚刚洗净,准备迎接“六一”的到来?小黄狗为什么不走?是怕有人弄丢了红领巾,还是在等着小主人的归来?我蹲下去,恭恭敬敬地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望着镜头中守望着红领巾的小黄狗,和小黄狗守望着的红领巾,那一刻,我的眼睛潮湿了…… (选自《震中在人心》,有删改) 【注】 ①聚源中学:位于四川都江堰市。汶川地震发生时,该校有四五百名师生被埋在废墟之中。

158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地震后,小黄狗先是跑到学校寻找小主人,最后一直趴在民房前守护小主人的红领巾,不许任何人碰。 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小黄狗比作哨兵,形象地表现出小黄狗守望红领巾时的专注。 C.红领巾曾是中国千千万万孩子的梦想。文章多次写到红领巾,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小女孩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D.作者联想小时候父亲让他杀狗,自己却把狗放了的往事,通过父子对狗不同态度的对比,彰显人性的善恶。 E.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助地震中一只小黄狗守望红领巾的特写镜头,表现了“震中在人心”的主题。

159 [答案] CD [解析] C项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小黄狗的忠诚与地震的无情;D项“彰显人性的善恶”属过度阐释。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CD [解析] C项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小黄狗的忠诚与地震的无情;D项“彰显人性的善恶”属过度阐释。

160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5.文章第⑥段写作者对“附近灾民”的走访,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交代小黄狗与小女孩的关系,让人明白小黄狗为谁守望,表现小黄狗与小女孩之间的深厚感情;写小女孩读书用功和节俭,震前过生日一家的温馨,反衬地震的残酷无情,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解析] 题干已明确提示“内容上有何作用”,因此本题回答时不必考虑其结构上、形式上的作用。要分析走访“附近灾民”在内容上的作用,首先要确定“附近灾民”话的主要内容。“附近灾民”的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狗的来历,二是小女孩一家的基本情况。考生组织答案时,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结合全文要表现的“地震无情、人心有爱”的主题,分点作答。

162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6.“望着镜头中守望着红领巾的小黄狗,和小黄狗守望着的红领巾”,作者为什么会流泪?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 第3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示例:从守望着红领巾的小黄狗身上,作者看到它对主人不离不弃的忠诚之心,深受感动;小黄狗守望的只是一条红领巾,镜头中再也看不到它的主人,这一幕让作者对小女孩一家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与悲伤;同时让作者联想到地震中千千万万遭受灾难的家庭,悲上加悲,因而流泪。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涉及写法,考生首先要注意审题。作者流泪的细节是在走访“附近灾民”之后,因此,流泪的原因肯定不仅是悲伤,应当还有感动和其他更复杂的情感。另外,作者的流泪还有其更具体的触发物,即狗和红领巾,答题时,也应当要考虑到它们所对应的象征意义。

164 第4讲 鉴赏评价 第4讲 鉴赏评价

165 第4讲 |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的要求是: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D。

166 第4讲 | 考情分析 [考情透析] “评价”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从近几年考情来看,本考点有趋热的倾向。传记类的考查主要会从作者的感情取向、传主的思想观点评价等角度入手;新闻类、科普类则主要从评价社会价值、影响的角度设题。而“鉴赏”考点,则主要结合“探究”或“语言特色”考点进行考查。

167 第4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11·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

168 第4讲 | 真题体验 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

169 第4讲 | 真题体验 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

170 第4讲 | 真题体验 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丫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

171 第4讲 | 真题体验 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

172 第4讲 | 真题体验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73 第4讲 | 真题体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174 第4讲 | 真题体验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175 第4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B项“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过于绝对化了;A项错在“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轻软”的画格是当时上海流行的病态画风;E项错在“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文中并没有提及。

176 第4讲 | 真题体验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 第4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一题的筛选区域主要集中在第一段,文中说到了“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池阳湖画风之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将这些信息整合一下即可。

178 第4讲 | 真题体验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9 第4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他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这一题答题主要集中在第三段,抓住一句话“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之前的应该就是答案;而且前文恰好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每个方面就是一个原因,巧妙整合一下即可得出答案。

180 第4讲 | 真题体验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 第4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182 第4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我们应该对两位大师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做出判断。并探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如从黄身上学习到了恪守传统的雅正之风,淡泊名利,追求艺术真谛;从张身上学习到了既要模仿也要创新。同时也可从吸收二人的优点这一角度来谈,但要主要结合文章中的明确观点,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阐释;不用面面俱到,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可。

183 第4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1.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就是要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味因袭他人成说,不人云亦云,要尊重文本事实,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浓厚的社会责任感,所有言论不违法、不背离社会公德,且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进行认识解读。“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就是能够把握各类作品所传达的立场、观点、态度、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倾向、价值取向。

184 第4讲 | 考点精讲 对此,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能找出它们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考查一般涉及评价文本中含主要观点的句子,评价文本中耐人寻味的句子。 2.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所谓“价值”指的是文本的积极作用,指在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社会上产生过的、正在产生的或将会产生的作用;而“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具有两面性。要求考生能够把文本放在更加广泛的空间里去进行考察评判。

185 第4讲 | 考点精讲 3.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文本的某种特色” 就是不确定的特色,只要是属于文本的特色都可以,如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如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只要它有特色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判断的对象。所谓“深度”就是要深入的非一般性的分析,对某种特色要能在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能准确地看到它的不足的一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本说一说文本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最好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由,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186 第4讲 |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一、评价类题 1.设问方式 (1)文中的某个观点,你怎么看; (2)谈谈你对文中某个问题的看法; (3)文本有什么价值; (4)如何看待文中某人或某个观点或某种现象对后世的影响。

187 第4讲 | 技法点拨 2.规范思路 评价=我认为×××(亮出观点)+理由(①文本中的依据,②自己的分析、理解,③现实生活中的论据)+结论 3.注意事项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倾向,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文本对象的观点,因此,先要把握原文的观点和倾向。 (2)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就社会作用而言的。价值只能从积极作用方面考虑,影响则有正面的和负面的两方面。

188 第4讲 | 技法点拨 (3)评价应该坚持的原则: ①有自己的见解; ②尊重文本,不主观臆断; ③明辨是非,不违背法律,不背离社会公德; ④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有理论素养; ⑤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实事求是。

189 第4讲 | 技法点拨 二、鉴赏类题 1.设问方式 (1)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2)文中用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这样写是否恰当,简要分析。 2.规范思路 (1)指出某种特色。 (2)阐释文章营造这种特色的理由(注意不同文体特点)。 (3)分析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

190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训练VS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君武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捺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

191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

192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193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学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

194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195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待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6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97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的性格特点。 B. 马君武担任广西省长期间与桂系军阀关系紧张,后来座船被军阀袭击,致使夫人中弹殒命,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 C. 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198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D. 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了。 E.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199 [答案] AE [解析] A项“在任期间”错,E项“欲扬先抑”“否定”错。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AE [解析] A项“在任期间”错,E项“欲扬先抑”“否定”错。

200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这是他性格中“烈”的特点所致;②这样填写表达了他对掌权者的蔑视与嘲弄;③言外之意是国民党是由同盟会发展而来的,在国民党成立前我就参加创建了,你们这些后来者却随意开除或恢复我的党籍,实在滑稽可笑。 [解析] 本题是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D。 这恰和马君武性格中“烈”的特点相吻合,其实这也是对掌权者的戏弄和蔑视,当然也是马君武对掌权者随意开除或恢复其党籍做法的极大不满。整合这些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202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家。①有强烈的责任感,极力关心学生:让工厂冒烟,图书馆和教室生火取暖;奉行“锄头主义”,并在抗战期间大力提倡军训。②在选拔和任用老师方面不拘一格;在解聘不合格教师方面毫不留情。③具有改造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204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解析] 主要从马君武的教育政绩上来概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他在学生教育上,“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学生振奋不已”;奉行“锄头主义”,大力提倡军训。二是在师资选配上,马君武不拘一格,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解聘不合格的教师。三是在体制改革上,具有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205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 任仲平 (一)时间开始了!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206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这是新中国诞生时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北京时间”。

207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二)赶超,跨越 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1949年,我们连铁钉、火柴、煤油都是“洋玩意儿”,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的新领头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年均增长率约为10%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208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三)奇迹是什么? 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动力,寻找“中国奇迹”发展秘籍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有人分析,“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有人解释,是“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有人认为,是“变革推动了发展”。 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乾坤的根本因素。

209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回首鸦片战争后百余年历史,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充满迷茫和挫败,其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权。 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一次让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追求现代化;而改革开放之所以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正源于中国共产党人能把亿万人民的迫切愿望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创新认识,凝聚为国家意志。

210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30年来,执政党永不停滞的开拓创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变革,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我国现代化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中国奇迹”的第一推动力。 短短60年,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它让人们想起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他们预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 而一个伟大的中国,源于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

211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选自2009年9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困境指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极低,工业基础薄弱,“家底”贫寒。 B.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原因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与进步。 C.“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因而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212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D.“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变革推动了发展”,这些都不是中国成功的因素。 E.几十名前美国政要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中不仅强大,而且伟大。“伟大”与“强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和深刻启示。

213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BE [解析] A项,“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困境”还包括新中国是一个刚从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以及建国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等。C项,掌握高端技术只是原因之一,还包括经济总量大大增强等其他方面的因素。D项,这些虽不是诠释中国成功的根本因素,但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214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5.文章的(一)(二)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一)(二)部分主要写了新中国建国时的困境及建国60年以来在现代化建设上的飞跃发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建国之初与60年后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国家的巨大进步,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解析] 第一问要求概括文章内容,考生可以结合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和总结段进行概括,难度不大;第二问要求回答“表现手法”,设问比较宽泛,考生应当从(一)(二)部分的内容入手,整体考虑,不要将眼光停留在各部分内部,更不要从局部的修辞手法入手。

216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6.文章从“北京时间”这个视角进行写作。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北京时间”是贯穿本文的线索,能巧妙地把诸多材料贯连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②“北京时间”能以形象化的方式代表中国形象。借助“北京时间”从被世界漠视到举世瞩目,能够很好地展现共和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③“北京时间”也是一个时间概念,与本文重在展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相呼应,文题结合紧密。④以“北京时间”为视角使文章构思新颖独特,使人耳目一新,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18 第4讲 | 训练VS检测 [解析] 本题考查“这样写好在哪里”,实质是作用题,分析时可以从内容作用、结构作用、形式作用三个角度入手来组织答案。如答案的第①点即属于结构作用,②③点属于内容作用,第④点属于形式作用。

219 第5讲 探 究 第5讲 探 究

220 第5讲 |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纲在线] 《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考点的要求有: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F。

221 第5讲 | 考情分析 [考情透析] “探究”是新课标高考卷的必考点,“探究”的重点是文本内探究,即只要求对文本涉及的内容或疑难点进行研究探讨,而不主张向文本外延伸。因此,探究题往往与实用类的其他考点结合考查,无法完全分开,其答案的开放性也因此有一定限度。

222 第5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

223 第5讲 | 真题体验 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含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

224 第5讲 | 真题体验 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设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

225 第5讲 | 真题体验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像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金星地层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226 第5讲 | 真题体验 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227 第5讲 | 真题体验 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花园吧!”——通篇都是诗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对火星或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228 第5讲 | 真题体验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了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229 第5讲 | 真题体验 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 第5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②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本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一开始就说天堂,除了和题目呼应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引起下文。回答时,要与下文内容建立逻辑关系,说明手法及其作用。

231 第5讲 | 真题体验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 第5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②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对语言的鉴赏能力。题目要求很明确,包括两点——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回答时,要具体说明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拟人、比喻一般的表达效果都是形象生动,其作用都是要把这一段话表达得更形象、更深刻。

233 第5讲 | 真题体验 3.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 第5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②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从不同角度挖掘和探究深层意蕴的能力。介绍金星,显然是把金星作为反面教材,目的当然是支持自己的某种观点,即移民的不可能性,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235 第5讲 | 真题体验 ★4.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 第5讲 | 真题体验 [答案] ①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②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③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解析] 这道题考查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回答时,要结合作者的基本观点,先说题目的基本含义,再挖掘其深层含义。要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层层结合,也就是把作者的基本观点都概括出来,结合自己的认识,全面准确地表述出来。

237 第5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就是要求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做多侧面的考查,如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从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对文本可达到的层次能够做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进而挖掘作品内在的精神实质,如深层、浅层、使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以及可能涉及的道德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等。

238 第5讲 | 考点精讲 “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应该包括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作传者的情感态度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而“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则是指文本体现出来的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包括文本本身与现代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同之处。

239 第5讲 | 考点精讲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所谓“写作背景”指文本中用来说明文本所述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它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写作意图”指作者打算在文本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它直接影响到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文本的结构安排等。一般而言,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指隐含在文本表层意义之中的含意,即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本考点就是探讨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写作动机,通过对作品意义的理解,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

240 第5讲 | 考点精讲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的意思;“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既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能体现或实现作者写作意图,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凸显文本和新价值的重点问题,也包括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读者不清楚或不容易弄清楚的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能止于对文本的认同,也不能因袭他人的成说,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力求自己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二是提出的见解虽不要求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要求能自圆其说,因此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241 第5讲 | 技法点拨 技法点拨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立足于人物或事件,传记自然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自然要写人的精神,而人的精神就贯穿于人生价值的方方面面;同时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或是特定的人生轨迹的规划或形成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折射出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因此,解答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242 第5讲 | 技法点拨 1.要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善于个性化解读。 2.要善于捕捉主要材料,善于分析提炼概括,善于有序呈现结果。 3.要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探讨有个性色彩的性格、思想、品质特点。 4.要联系时代,把人物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揭示其性格、思想及精神风貌代表的时代意义。

243 第5讲 | 技法点拨 二、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究,一方面要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的动机意图进行分析,一方面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要素深入分析,一定要把文本放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运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历史发展观念,以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尤其是当题目要求结合写作背景或意图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处理某一内容时,一定要紧扣文本,从主旨出发,探求某一内容在文本中的意义;或从主要人物、事件、场景的特征出发,辨明这一内容与总体特征的关系;或从其他内容与这一内容的关系着眼,探求其内在的关联;

244 第5讲 | 技法点拨 或从文本提及的其他因素考虑这一内容是否合理等等。其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 ①时代与社会背景。 ②作者的写作动机。 ③文本的表达目的、表达方式。 ④文本的背景资料。 ⑤文本的对比材料和互现材料。 ⑥文本主旨的隐含意义。

245 第5讲 | 技法点拨 三、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多为论述题,解答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亮出探究对象。开始就必须告知准备就哪个问题进行探究,不论这个问题是题目规定的还是探究者自己确定的,让阅卷人对探究的问题本身有大致的认识,为下一步探究作铺垫。 2.表明探究意义。在亮出探究的对象之后,必须用简洁的语言表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义,彰显探究的价值所在。

246 第5讲 | 技法点拨 3.提出探究设想。就是在前两个环节之后,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大致看法,并且应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 4.展示探究过程。这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这个部分要努力地调动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并尽最大的可能从多个角度、层面与当前探究的问题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后依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有时也可采用由主到次的顺序)分条逐层地展示对探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让自己见解的正确性或合理性得到证明。最后必须要有一个简练的结语,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见解或认识。

247 第5讲 | 技法点拨 四、探究题答题技巧 1.探究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①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②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点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③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④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248 第5讲 | 技法点拨 ⑤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阅卷时总会给出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 2.探究题答题技巧 探究文本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赅全、求全责备、主观臆断)。探究性题目要尊重文本。答题必须尊重原文的信息,合情合理进行概括和阐发。但仅有结论不行,还要说清楚得出结论的依据。

249 第5讲 | 技法点拨 答题步骤: ①观点明确。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不能只用一个词语表述观点。 ②列出依据。论述过程中要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③论述分析。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④小结,归结回扣观点。

250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训练VS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张友鸾①:报纸岂可无风趣 张 伟 张友鸾终生坚持报纸应该“有趣”。 1953年他本已脱离报界,安心摆弄着古典文学研究,然而1957年的一次谈话上,他终于坐不住。他批评当时某些新闻写得公式化,“好像有一个套子”。

251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而更令他恼火的是,报纸的标题刻板僵化,“今年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明年还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年年都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 这番言论显然不是凭空而发。张友鸾本人,在近三十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忘。 一则讽刺国民党官员的新闻,他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252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标题,则是抗战结束后,郁达夫在南洋逝世,夫人王映霞不久却嫁给某轮船公司经理,他将两件事同在《新民报》刊出,并加标题:“王映霞买舟东下,郁达夫客死南洋。” 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他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 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

253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掌故逸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 生活处世,张友鸾也有这种风趣。抗战时重庆房价极贵,张友鸾一家近十口人,靠报社周济,才在附近一处空地搭起三间“捆绑房”。墙用竹片编成,和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有人给这三间茅屋取名曰“惨庐”,他也因此被人称作“惨庐主人”。不过,如此窘况,张友鸾却“精神高昂乐观”,依然经常吟诵陆游的诗。

254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他主持过的报纸,先后有四家被查封,他自己也曾经遭到地方当局驱逐,稿件被扣,报纸“开天窗”也是家常便饭,他却一概“倜傥不拘”。从照片里看,他“银髯飘飘,有世外之致”,虽然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 不过,这种风趣有时也会失语。一次遭受批斗,有人质问他为什么取“胡子长”的笔名,他灵机一动,说:司马迁叫司马子长,我叫胡子长有什么不可以?不料对方大喝一声: “你这就是用资产阶级、封建人物做榜样!” 风趣一生的张友鸾,顿时“哑口无言”。

255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1953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张友鸾自此与报纸无缘。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这时,离开报业已近四十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1日,有删改) 【注】 ①张友鸾(1904~1990):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

256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张友鸾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关注社会民生,熟知史实及掌故,所写文章虽短,但往往令人有所得。 B.抗战期间,张友鸾身居“惨庐”,却经常吟诵陆游的诗句,体现了他老骥伏枥、壮心未已的高风亮节。 C.面对批斗人士的反驳,张友鸾哑口无言,因为他觉得那些人毫无幽默感,不屑与他们多加分辩。 D.虽已离开报业近四十年,但新闻始终是张友鸾魂牵梦萦的,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仍是“新闻”等词。

257 E.本文以大量史料上的评论为主,以事件的叙写为辅,展现了“办报全才”张友鸾的精神风貌。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E.本文以大量史料上的评论为主,以事件的叙写为辅,展现了“办报全才”张友鸾的精神风貌。

258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AD [解析] B项“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原文找不到根据;C项原因在于张友鸾认为与蛮横无理的批斗人士分辩是无意义的;E项应是以事件的叙写为主。

259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2.根据文章简要分析张友鸾的主要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张友鸾设计的标题精致、巧妙,尽显风趣睿智;生活中,他是一个幽默、乐观、宽容的智者。(如从“耿直、认真、执著”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概括人物的性格应从事件的描写入手。传记中,关于张友鸾的生平事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张友鸾的新闻从业经历,二是张友鸾的日常生活,而这两方面的事迹,又都可以以“有趣”一词概括。答题时,考生可以从新闻写作和日常生活两个角度,筛选与“有趣”相关的关键词,分点作答。

261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3.文章以“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示例:标题既点明文章写作对象,又强调了张友鸾坚持报纸应该“有趣”的主张;标题采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巧妙地表达出作者对张友鸾主张的认同与肯定。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作用题往往要从三个角度考虑:一是内容角度,标题显然应是内容的简练概括,有利于突出文章的写作目的;二是结构角度,标题显然都有引出正文的作用;三是形式角度,标题采用何种修辞、有何效果,是否采用其他独特的语言形式,能否激发阅读兴趣,都是考生答题时应当关注的。另外,考生还要注意到,本文是一篇传记,答题时还应当扣紧传记的文体特点。

263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6题。 千余少林小子玩“拼图” 360条钢丝“助飞” 李志全 一条钢丝的威力有多大?360条呢? 或许,在广州亚运会海量信息面前,没有人关心这类“问题”。不过,观看了今晚亚运会开幕式中篇《白云之帆》节目后,人们要问:在80余米高空飞舞的是什么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wire,中文翻译为威亚,其实就是钢丝。”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沟武校“掌门人”、董事长兼总教练刘海科这句话有点“白”,但却道破了其中“玄机”。

264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刘海科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揭秘说,让现场观众紧张到几乎窒息的这个节目,主要是靠360条钢丝。是“威亚”为180名“空中飞人”添上了翅膀,从而完成了跨越、奔跑、攀爬、俯冲等动作,并拼出跷跷板、笑脸、海鸥以及雄鹰的画面。 据介绍,该节目动用了河南塔沟武校的1600名“少林小子”,其中,1400余人在地面负责人力操控和相关保障。 时长16分钟的《白云之帆》堪称当晚的压轴戏,激情澎湃的音乐中,180位“飞人”在80多米高的四座八面帆屏上展开动人心魄的立体表演。喝彩、叫好的同时,现场观众不解:这些人是怎么飞来飞去的?

265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节目的难点在于180人同时悬在空中。”刘海科表示,他们选择了类似中国传统木偶戏的做法,把“威亚”系在演员胯部的左右两端,即每人2条钢丝,不管是走、翻、腾空都从胯部发力,然后通过地面人力的拉动来控制组合图案。 “安全”是刘海科之前所担心的事情,尽管每条长260米、直径7毫米的钢丝,完全可以承受“飞人”的重量。 他说,因此上下配合及演员的勇气和力量变得十分重要,演员选拔和训练更为苛刻。 据了解,此次参演的1600多名“少林小子”是从近3万名弟子中挑选出来的,一年之前就投入了训练。

266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他们平均年龄17岁,最小的还不满14岁,起初的梦想是学功夫、能变得像少林武僧们一样,因此腰腿能力、弹跳能力都特别强。 尽管年纪不大,但不少人已参加过类似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等大型活动的表演,舞台和威亚方面经验相当丰富。 但是,“因头晕、恐高还是淘汰了40多名学员。”在刘海科记忆中,第一天的排练中,上午22个人“飞天”,下来后6个人出现呕吐,下午是同样的情况。而地面演员需要拉着60公斤左右的人每天跑10公里路程,最快4天磨透一双鞋。 与此同时,悬吊高度被不断升高,直到“飞人”们能够适应80米的高度。

267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全、顺利完成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刘海科说:“而从今晚的效果来看,我们成功了。” 在中国,影视武戏导演广泛利用威亚技术的力学原理特点,模拟空中飞人、翻腾、打斗一系列特技动作,较早的有87版《西游记》等。而在舞台表演上被艺术家们运用,不过是近10年的事情。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幕式上,空中威亚演员有90人,主火炬手李宁就是通过“威亚”完成了“飞行”点火。

268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官方数据显示,今晚广州亚运开幕式上的帆屏威亚共722条,场地主索威亚12条,全场钢丝总长度25万米。威亚电控设备4套,可载重500公斤的2台,载重250公斤的2台。 “相比北京奥运会,这次难度更难、高度更高。”刘海科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我们表演了《地球漫步》,这个节目是58名‘飞人’在直径20米的‘地球’上自如行走,对演员的要求是保持身体平衡,但亚运会表演的难度远在此之上。” 他认为,“地球漫步”只需要演员个人完成,但这次表演则需要千余人共同配合,只要一个“飞人”动作不到位,整个表演就不能完美连贯立体地呈现。

269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刘海科直言,这是一次大胆创意、挑战极限的全新尝试,之前有记录的威亚没有这么高,“可能会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也难怪,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感叹,“这是一出‘悬空人’大型拼图表演,前所未见。” 现场观众、曾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观看过大型表演和水上秀节目的程先生说,“这个节目很出彩,是我见到的最好的水上节目。”他还建议申请吉尼斯纪录。 (选自2010年11月12日《中国新闻网》)

270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总教练刘海科一语道破了“空中飞人”的“玄机”,这里的“玄机”指的是“180名‘空中飞人’靠360条钢丝完成了表演”。 B.《白云之帆》是当晚开幕式表演的压轴戏,其动人心魄的立体表演,既让观众叫好,也让观众为他们的安全紧张不已。 C.参加《白云之帆》演出的1600多“少林小子”都来自河南塔沟武校,是一群为学功夫而出家的少林武僧。

271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D.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幕式表演相比,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表演人数更多,难度更大。 E.文中开头两段多次使用设问句式,既表现了“空中飞人”表演带给观众的震撼,也使文章增强了悬念感。

272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CD [解析] C项“为学功夫而出家的少林武僧”错,原文是说他们梦想像“少林武僧”,并非说他们是少林武僧。D项偷换概念,比北京奥运会人数更多、难度更大的仅是“威亚”表演,而不是整个开幕式。

273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5.文中用两个段落介绍影视武戏和北京奥运会使用“威亚”的情况,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内容上能与亚运会的“威亚”表演形成对比,更能突出表演的创新和高难;②为文章提供必要的新闻背景,能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知识性;③结构上能起过渡作用,引出下文与北京奥运会“威亚”表演的比较。(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思路的分析。本文属于新闻报道,考生考虑答案时,除了内容上、结构上的常规作用外,还要把表现新闻“真实性”的形式作用包括在内。

275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6.广州亚运会“空中飞人”表演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给予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 第5讲 | 训练VS检测 [答案] ①采用了类似中国传统木偶戏的做法,把“威亚”系在演员胯部的左右两端;②表演之前有长达一年的训练,准备充分;③演员年龄较轻,身体条件好,而且都有武术功底和舞台经验;④演员有足够的勇气和吃苦的奋斗精神;⑤表演团队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⑥威亚在影视武戏、舞台表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已有过一系列的运用,为广州亚运会的表演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解析] 本题实质是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原文中并没有独立的语段介绍“空中飞人”表演成功的原因,考生只能从观众的“惊奇”中确定答题的方向,从总教练刘海科的介绍中归纳成功的原因。


Download ppt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