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唐宋文 一、唐宋文概述 (一)唐宋古文及唐宋八大家 1.唐宋古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唐宋文 一、唐宋文概述 (一)唐宋古文及唐宋八大家 1.唐宋古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唐宋文 一、唐宋文概述 (一)唐宋古文及唐宋八大家 1.唐宋古文
第五章 唐宋文 一、唐宋文概述 (一)唐宋古文及唐宋八大家 1.唐宋古文 古文就是古典散文,是与今体(骈体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古文”一词古已有之,但多泛指古代典籍,与文体无涉。“古文”作为一种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的韩愈。

2 韩愈未给“古文”下过明确的定义,宋初柳开有个说法:“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 (《应责》)大体上说清了古文的含义。“古文”所指我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先秦盛汉的散体文和唐宋两代古文家所开创的新体古文。它实质上贯穿着我国古代散文发

3 展的全过程,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主体和精华,代表着我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唐宋两代之文,既有古文,亦有骈文和辞赋,但唐宋两代各有一次古文运动,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代表着散文的主流和最高成就;骈文、辞赋虽延续不断,但成就和影响有限,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异,其总趋势是逐渐向古文靠拢,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唐宋文,主要讲“古文”。

4 2.唐宋八大家 唐宋出现了两次“古文运动”:先有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中唐古文运动,后有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两代古文运动一脉相承,后人习惯将其积极参加者称为“古文家”,称其文为“唐宋古文”。而在这众多的古文家中,成就最高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苏辙,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5 (二) 唐 文 1.唐文的发展 唐朝建国,骈体文以绝对强势的文体统治着文坛,但古今文体之争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其文虽未能完全脱去六朝绮丽文风影响,但却力主改革浮华文风,提倡务实,提倡文章应有益“劝诫”,对扭转文风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

6 初唐前期除了傅奕、吕才等用古文写反佛文章外,贞观年间以魏征为代表的一批名臣多写直言极谏之文,批评南朝骈文为“亡国之音”,呼吁南北文风合流;武则天时代,“初唐四杰”的文章虽仍多沿用骈体,但在内容、气骨和兴象方面,已与传统的骈文有了明显区别。

7 初唐时期致力于文风改革且成效卓著的是陈子昂,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他否定齐梁“彩丽竞繁”的文风,提倡建安风骨和风雅兴寄的传统。他真正为反对骈文而写作古文,开唐代散文改革风气之先,为唐代古文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8 盛唐是唐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其由盛转衰的嬗变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既有“典丽宏赡”的盛世之文,亦有指陈时弊、辅时济世的乱世之文。

9 开元盛世,直言极谏之文和粉饰盛世之文同时成为主流。直言极谏之文以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代表,其文章情理俱胜,质朴自然,骈散相间,颇有古文特色;粉饰盛世之文则以张说和苏颋为代表,时人称之谓“燕许大手笔”,实则多为歌功颂德之作。

10 如果说开元年间的文章总体上还在骈体文内部演化的话,那么到了安史之乱前后(盛唐后期和中唐前期),文坛则出现新变。

11 玄宗晚年耽于淫乐,朝政日非;而安史之乱八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国势一蹶不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有忧时救弊之心,其创作也多由骈体改为散体。

12 盛唐后期的苏源明、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元结等,均强调文章应本于儒家思想,要有益于社会教化,元结更主张文章应悯时伤世,“救世劝俗”“导达情性”,成为韩愈之前最重要的古文家。

13 安史之乱以后的梁肃和柳冕都是重要的古文家,特别是柳冕,把经术、教化、文章、王道以及社会治乱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化中心论主张,成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

14 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矛盾重重。统治者为了重振国势,逐步实行了一些改革,社会出现了“小中兴”局面。一批中小地主知识分子受到鼓舞,积极从政,要求文学改革,以适应社会改革需要。此外,儒学复古思潮的兴起,也为古文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

15 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在韩愈及柳宗元的大力倡导下,出现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古代散文革新运动。它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骈体文为批判对象,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行变革,文学史上称之为“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提出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16 首先,他们明确提出了“文以明道”的原则,作为古文运动的思想纲领。韩愈反复强调“古文”与“古道”的一致性,要“修其辞以明其道”,柳宗元也强调“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柳的“明道”主张,都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这对批判形式主义文风具有重要意义。

17 其次,他们都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创作口号,不但肯定了文学的表情功能,而且特别强调了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柳宗元也一再表明,文章应有“辞令褒贬”“导扬讽谕”的社会作用。这样,他们就将作家、作品和社会现实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也更具现实意义。

18 再次,在语言方面,他们既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词必己出”,对于前人的著作也只是“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又要求“文从字顺各识职”。

19 韩柳的古文理论,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基本上矫正了前辈古文家重道轻文、骈文家重文轻道的偏颇,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表情达意功能。在他们的影响下,古文运动的队伍不断壮大,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转相传授,进一步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此外,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张籍等,都写出了出色的古文,对中唐古文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 中唐古文运动是一次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文学革新运动,蔡元培称之为“文学上的一次革命”。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古文家,写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文学作品,确立了古文的新体制,扩大了古文的实用范围,丰富了古文的表现手法,一扫骈文积弊,改变了一代文风。

21 晚唐是唐代古文的衰微时期。韩柳诸公谢世之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古文渐趋衰落,骈文又东山再起。

22 晚唐前期,文坛尚不太冷落。活跃在这一时期的古文家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杜牧为代表,基本上沿中唐古文的大方向前进,坚持古文创作,尚质朴,反浮华,反因袭,并以其气盛词雄的文章风采,成为晚唐最有成就的古文家。

23 二是以刘蜕、孙樵为代表,他们虽写古文,但沿袭了皇甫湜、沈亚之求奇求险的路子,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出现明显的偏颇。在古今文体之争中,一些作家又选择了骈体文,如李商隐即是这一时期的骈文大家。

24 晚唐后期,文坛更不景气,所可述者,就是这一时期的小品文。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一批关注现实的知识分子,既不满意骈文回潮,也不满意某些古文家的新形式主义。他们发展了古文运动中的“杂文”形式,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战斗精神的小品文,成为晚唐文坛的一种特殊产品和耀眼的亮点。

25 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此论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小品文的成就和倾向。

26 小品文有其突出的特色和成就,也有其不可讳言的不足与局限。它不过是古文运动的一抹余晖,没有、也不可能扭转古文日衰的定局。

27 2.唐文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遗表稿》;“初唐四杰”中王勃的《滕王阁序》和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谏灵驾入京书》等。

28 盛唐时期,如宋璟的《请停广州立遗爱碑奏》;张九龄的《上姚令公书》;李白的《上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萧颖士的《伐樱桃树赋并序》;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元结的《右溪记》等。

29 中唐时期,如韩愈的《师说》《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封建论》《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和“永州八记”;刘禹锡和《陋室铭》;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荔枝图序》;皇甫湜的《顾况诗集序》;李翱的《杨烈妇传》;张籍的《上韩昌黎书》等。

30 晚唐时期,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李贺集序》李商隐的《上河东公启》;孙樵的《书何易于》《书褒城驿壁》;刘蕡的《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皮日休的《原谤》;陆龟蒙的《野庙碑》;罗隐的《辩害》《英雄之言》等,历来都颇负盛名,千古传诵。

31 (三) 宋文 1.宋文的发展 宋初文坛未脱五代“卑弱”积弊,创作处于低迷状态。这种状况都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纷纷要求改变文坛不景气状况,以适应社会变革之需要,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也应运而生。

32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宋太祖立国到宋真宗统治时期,是诗文革新运动准备阶段。 从北宋中期欧阳修登上文坛起至欧阳修去世,是诗文革新运动蓬勃发展时期。 欧阳修去世至北宋末年,是诗文革新运动取得最终胜利时期。

33 南宋虽只有半壁江山,但也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贯穿南宋一代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是宋与金、元之间的民族矛盾,反映在统治集团内部,则主要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故爱国思想高涨是南宋一代古文最引人注目的特色。

34 两宋之交及南宋初期,国难当头,最高统治者屈辱投降。当此之际,有心救国、无意为文的爱国名臣宗泽、李纲、胡铨等人纵论国家大事,指斥昏君佞臣,其文章慷慨陈词,略无顾忌,唱出了抗敌救亡的时代最强音,留下了最富时代特色的好文章。

35 南宋中期,宋金议和,统治者又过上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享乐生活。但一批正直文人则不满朝廷苟安,力主抗金复国,故论政之作仍是文坛主流。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辛弃疾、陈亮、叶适,以及理学家朱熹、周必大等,都写下了不少指斥时弊之作。

36 南宋末年,政治腐败,文禁也严,文章亦随世而变。其文章可述者大略有三类:一是受朱熹影响的道学家之文,以真德秀、魏了翁等为代表;二是爱国志士的慷慨悲歌之文,以陆秀夫、文天祥、谢枋得等为代表;三是遗民们的苍凉怨愤之文,以林景熙、郑思肖、谢翱等为代表。

37 2.宋文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北宋时期,王禹偁的《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秋声赋》;苏洵的《六国论》;曾巩的《墨池记》《战国策目录序》;

38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的《教战守策》《留侯论》与前后《赤壁赋》;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司马光的《谏院题名记》《训俭示康》;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39 南宋时期,如宗泽的《乞毋割地与金人书》;李纲的《议国是》;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朱熹的《百丈山记》;辛弃疾的《审势》;陈亮的《中兴论》;周密的《观潮》;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林景熙的《蜃说》;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等。

40 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人大内,他上表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又量移为袁州刺史。穆宗时,任国子祭酒、京兆尹等职,官至吏部侍郎,世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

41 二、唐宋文选 (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韩愈生平及其文学创作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唐德宗贞元八年(792)中进土,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徐州节度推官、国子监四门博士等职。

42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役,贬为阳山令,有政绩。后又历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博士、职方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知制诰等职。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43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中央集权,思想上尊儒排斥佛老。他关注现实,直言敢谏;坚持任人唯贤,奖掖后进。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浮艳文风,大力提倡古文,提出了文以明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词必己出等文学主张。

44 他写出了第一流的新体古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于立意,巧于构思;众体兼长,形式多样;文笔遒劲,气势雄伟;语言精练,新颖自然,形成“闳其中而肆其外”的独特风格。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杜牧有“杜诗韩文”之说。

45 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一改六朝以来的繁缛华丽文风,开辟了散文发展的广阔道路,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愈又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勇于创新,以文为诗,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

46 2.“后叙”的含义 后叙:即“后序”,是“后记”“跋”一类的文字。

47 3.叙事与议论并重 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基本上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既有对历史事实本身的议论、评说,又有对各种谬论的尖锐批驳,锋芒毕露。文章的后半部分以补叙人物的轶事为主,在侧重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逸事时,不但叙事清楚明白,

48 而且还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渲染等手法,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可信度。文章的前后两大部分之间,又用自己过睢阳、祭双庙作为过渡,转折十分自然,结尾处又回应文章的开尖,这样就使得议论和叙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文神气贯通,浑然一体。

49 4.为许远辩诬的论证方法 一是运用逐层分析推理的方法,批驳怀疑许远“畏死而辞服于贼”的谬论。二是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脏腑得病和绳断来类比睢阳的陷落是由于粮源和兵源的断绝,不是许远之过。

50 三是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先分析睢阳的战略位置来论证死守睢阳保障江淮,关系全国,说明张、许二人的死守城池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驳斥不必死守的谬论。

51 5.南霁云形象的刻画手法 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也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作者善于选择典型的事件,用最富个性特色的语言和动作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52 (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柳宗元生平及其文学创作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祖上已迁至长安万年(今陕西省临潼县)。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正宇、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参加

53 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革新失败后,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后,又调任为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政绩卓著。四年后病逝于任所,世称“柳柳州”。

54 他能诗善文,散文包括论说杂文、人物传记、寓言故事和山水游记等。其论说杂文思想深刻,逻辑性强;人物传记写人状物,生动形象;他是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完成者,其寓言故事生动,文笔犀利,针砭时弊:他是我国古代游记文学的完成者,被称为“游记之祖”。其山水游记语言秀美,描摹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寄托深远,“永州八记”为代表作。有《柳河东集》传世。

55 2.借题发挥的表达方式 借题发挥,寓情于景是本文的突出特点。文章长于状景,对景物既有简括的整体勾勒,又有精细的具体描绘,但绝少纯客观描摹,多为感受之景,处处融进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56 3.结构线索 结构缜密是本文的又一特点。文章以“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结构线索,文中五次强调“始得”:“未始知”“始指异之”“然后知”“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文章从第一段末的“未始知”到篇末的“于是乎始”,前后照应,气脉贯通,可谓构思新颖,结构严谨。

57 4.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精美、简洁、生动、明快,多用短语,骈散相间,极富表现力。

58 (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欧阳修生平及其文学创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土,初任西京留守推官,又人为馆阁校勘。因他支持范仲淹的上书言事,被贬为夷陵令。

59 庆历三年(1043),以太常丞知谏院,又知制诰,全力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新政失败,被贬为滁州知州,后又知扬州、颍州、顺天府,至和元年(1054)奉诏返京,参与修《新唐书》。至和二年奉命出使契丹。嘉枯二年(1057)知礼部贡举。此后历任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礼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嘉祜六年任参知政事,封开国公。

60 神宗即位,他辞去参知政事,先后出知毫州、青州。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于熙宁四年(1071)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退居颍州西湖之滨。卒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他不满北宋的腐败政治,反对因循苟且,力主宽简政治,一生敢说敢为,光明磊落。

61 欧阳修诗、词、文兼长,尤以散文成就最高。他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成就斐然。其文章大都内容充实,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言轻快圆融而不滞涩,形成平易婉曲的独特风格,对北宋一代文风形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巨大。

62 2.成败由人的中心论点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成败的历史事实,阐明了国家的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的道理。

63 3.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这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首先开门见山提出成败由人的中心论点。接着用庄宗得天下之“盛”与失天下之“衰”的历史事实,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论证。

64 4.叙事与说理结合 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将叙事和说理紧密结合,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史论文章的特点。

65 5.名言警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些名言警句,言约意丰,发人深省。

66 (四)苏轼《前赤壁赋》 1.“乐一悲一喜”的情感线索
文章以月夜泛舟赤壁为线索,通过泛舟江上、扣舷而歌和主客问答三个场景,写出了作者思想情绪的起伏变化,即由乐到悲、转悲为喜。

67 2.“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 作者一句“何为其然”的问话,设下了关于人生问题的主客问答。第三段主要是借客人的回答,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悲凉慨叹。第四段是主人回答客人,运用了扬主抑客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超旷的人生态度。

68 其实,主客双方的看法都是作者的自我独白,是其思想上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而主客问答形式的运用,使得这种思想表达不平淡,有波澜,生动自然。

69 3.景、情、理的有机结合 文章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如置身仙境,充分表达了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于景,景中含情。第二段通过对悲凉箫声的描绘和渲染,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作了铺垫。

70 第三段通过客人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由情人理,以理达情。

71 4.语言特色 此文在语言方面也极有特点。全文骈散相间,错落有致,灵活自如。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文中还采用了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辞采华美,文势如行云流水而又跌宕多姿,读来琅琅上口,宛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72 5.背诵第一、四自然段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唐宋文 一、唐宋文概述 (一)唐宋古文及唐宋八大家 1.唐宋古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