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损伤性气胸病人的护理说课 益阳医专护理系外护教研室
2
说 课 内 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 1 教学目标 2 教学设计与实施 3 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 5
3
教材分析 教 材 重 要 性 本节内容选至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外科护理学>>第28章,胸部损伤第2次课内容
教 材 气胸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护理专业进入临床实习之前的必修课,也是每年护士执照必考内容。 重 要 性
4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教学条件 形 势 初中起点自考大专护生;学习积极高,学习方法欠佳,自主性较差 临床见习条件尚缺
医患关系紧张,对护士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有独立分析与处理临床常见问题的能力 形 势
5
教学目标 了解胸部解剖及生理概要 熟悉病因和病理 掌握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讲授气胸的临床表现,结合所学基础护理知识,能正确的提出一般护理措施,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整体观念
6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气胸的临床 表现 气胸的病理生理过程 Content Layouts 气胸的护理 措施
7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手段 教法与学法 时间安排 案例导入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8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1.以 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他们长期被动填鸭式的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法
1.以 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他们长期被动填鸭式的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法 2、增加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开阔其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9
教法与学法 解决问题 解析问题 分组讨论法 研究问题 讲授法 发现问题 图片演示法 案例导入法
10
教学方法 评价激励法 自主探究法 讲授法 合作学习法 实践
11
教学方法 讲 授 法 临床 实例 顺口溜 表格 视频
12
气胸的分类 分类 气体性质 胸内压与大 气压的关系 危害程度 闭合性气胸 不进不出 胸内压<大气压 小 开放性气胸 进进出出 胸内压=大气压
中 张力性气胸 只进不出 胸内压>大气压 大
13
时间安排 按照课程标准,本次课堂学习2学时共计90分钟 导入新课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检查治疗 护理措施 小结练习 5 10 25 20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14
案例导入 男性,被汽车撞伤胸部,经吸氧仍呼吸困难,发绀,查体:BP 75/52mmHg,P 124次/分,右胸饱满有骨摩擦音及胸壁捻发音,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左肺清晰,应为下列哪组诊断 A.肋骨骨折,气血胸,失血性休克 B.肋骨骨折合并单纯闭合性气胸,感染性休克 C.骨折合并血胸,休克 D.肋骨骨折,张力性气胸,皮下气肿,休克 E.肋骨骨折,开放性气胸,感染性休克
15
教学内容 概 述 病 因 病 理 临床表现 辅 助 检 查 治 疗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习 题
16
病因分类 分类 分类 张力性 气胸 开放性 气胸 闭合性 气胸
17
病理生理 张力性气胸 空气持续进入胸膜腔 患侧胸内负压负值↓ 患侧胸内压﹥健侧胸内压 健侧肺受压 纵膈偏向健侧 压迫心脏 皮下气肿
18
临床表现 症 状 体 征 端坐呼吸、 发绀、窒息 健侧肺受压 全身循环衰竭、昏迷 压迫心脏 触:胸壁捻发音 皮下气肿 视:气管移向健侧
症 状 端坐呼吸、 发绀、窒息 健侧肺受压 全身循环衰竭、昏迷 压迫心脏 体 征 触:胸壁捻发音 皮下气肿 视:气管移向健侧 空气持续进入胸腔 叩:患侧鼓音 听:患侧呼吸音消失
19
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 请针对护理 诊断提出护理目标 ?
20
护理措施 改善呼吸功能 止痛 补液 降温 措施 预防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
21
健 康 指 导 功能锻炼 饮食指导 防损伤 药物预防 定期复查
22
习 题 1.损伤性气胸的主要症状是 A.呼吸循环障碍 B.排尿困难 C.尿频尿急 D.尿失禁 E.无痛性血尿
23
板书设计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病因和分类 护理措施 1、急救 2、观察病情 2、病理生理 3、止痛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4、辅助检查 护理措施 1、急救 2、观察病情 3、止痛 4、降温 5、补液 6、预防感染 7、胸腔闭式引流
24
教学效果 课前提问、课间交流、课后练习、实验报告批改、期末考核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反馈、同行评议、督导听课等 教学效果评价
25
教学反思 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考核系统需不断改进和提高。
⒉理论课内容多媒体课件逐步完善,增加动画演示,增加病例分析比例,进一步体现出本课程的专业特色化。 ⒊增加临床见习课时,实现理论与实验 1:1的比例。 4.学习吸收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6
感谢大家观看! 请批评指正!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