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2 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每隔17秒有一辆汽车下线,两分钟大约为7辆,一天是1680辆,那么一年的产量会是多少呢?( 一周5天8小时工作制,一年约52周。) 436800多辆

3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 到62.7美元。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 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4 (问)人们为什么会“恐慌”?(担心银行没钱)于是他们做出了什么举动?(挤兑)他们的行动的直接后果是什么?(银行的倒闭)
我们知道:出现了银行挤兑,银行大量倒闭了。 1930年,到银行取钱的人排起了长队。

5 经济危机 表现: ①金融危机 ②生产下降 ③失业激增

6 特点: ①时间长 ②范围广 ③破坏大 阅读材料: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工业生产 (下降比例) 对外贸易 失业人数 美国
50% 75.5% 1700万 德国 40.2% 70% 600余万 日本 32.5% 近300万 资本主义世界 1/3以上 2/3 3000万以上 特点: ①时间长 ②范围广 ③破坏大 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7 影响: 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8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材料一: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材料二: 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的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 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9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劳动人民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资产阶级 消费能力不足 贫 悬 富 殊 自由 放任 盲目扩大生产 经济
贫 悬 富 殊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自由 放任 经济 政策 盲目扩大生产 资产阶级

10 材料三: 当时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把本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疯狂的投入股市,使得股价暴涨,背离了实际价格。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11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劳动人民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资产阶级 股票等 投机活动 金融市场 不稳定 消费能力不足 贫 悬
贫 悬 富 殊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自由 放任 经济 政策 盲目扩大生产 资产阶级 掩盖 股票等 投机活动 金融市场 不稳定

1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原因

13 胡佛 罗斯福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 。”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 胡佛 罗斯福

14 罗斯福新政 宣传新政的海报

15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银行信用

16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2、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蓝鹰标志

17 到1933年900万 工人在蓝鹰标志 下的企业工作 罗斯福新政海报: 用工作报答美国

18 公共工程署(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主要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实施了34000个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水坝等。

19 3、以工代赈 国会拨款7.5亿美元 建造田纳西水利工程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完善设施

20 阅读材料: 柯立芝总统(1923-1928)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胡佛(1929-1932)的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 “新”: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 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1 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示意图 美国公司利润增长示意图

22 失业率下降图 生产恢复柱状图

23 新政的影响:使美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缓解了经济危机,渡过了难关。
阅读材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近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25亿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571亿美元。1936年底,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 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到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新政的影响:使美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缓解了经济危机,渡过了难关。

24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⒈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答: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2.对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我们如何理解?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答: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25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治标不治本

26 探究性思考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因其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喻为“狮子”和“狐狸”。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 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27 拓展联系 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有何突出成就?
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8 拓展联系 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共同之处: 启示: 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敢于直面困难,愈挫愈坚,坚韧不拔的意志 勇于创新,善于借鉴,大胆尝试 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 启示: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经济体制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29 国家苏联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他们创造了 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 经济。 ……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 国家苏联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他们创造了 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 经济。 ……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 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一直认 为政府管的越少越好的美国人,也尝试着以 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 重新关注起30多年前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用政 府干预的手段来化解社会危机的经验。 ——《大国崛起》 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在西方遭遇经济危机时, 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它对当时西方国家有何影响?

30 知识结构 干预 一、原因(背景) 罗 斯 福 新 政 二、内容 特点 三、影响 经济危机 罗斯福当选 整顿金融 复兴工业(中心措施)
以工代赈 美国经济恢复,加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三、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1 A D 2.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巩固提高: A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年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历史上首次出现 D

32 D 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 A .促进美国经济复苏 B.促进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 A .促进美国经济复苏 B.促进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D

33 罗斯福为何当选美国总统 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资产阶级急需寻找出路。 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的决
心大、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 不挠,众望所归。

34 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740亿美元,超过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危机期间,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
金融危机

35  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钢铁工业下降了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 生产下降

36 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 200万人的流浪大军, 1933年失业人数将近 1700万。
失业激增 无家可归的人 求职的失业者 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 200万人的流浪大军, 1933年失业人数将近 1700万。 手足无措 的普通百姓

37 过度信 贷消费 股票投 机过度 贫富差 距过大 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 有之间的矛盾 市场供需矛盾 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38 1575万票 — 2280万票 PK 胡佛 罗斯福

39 锦囊妙计 设想: 1、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2、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问题? 3、你是智囊团就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Download ppt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