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盛欺诈事件---诚信危机 2010年5月25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盛欺诈事件---诚信危机 2010年5月25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盛欺诈事件---诚信危机 2010年5月25日

2 诉讼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监会(SEC)正式对高盛公司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美媒报道:高盛早在9个月之前就已收到SEC对其起诉的警告。

3 高 盛 一次关键行动; 恐慌指数VIX急升15.5%; 全球股市普跌; 原油、黄金等商品期货下挫; 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美元大幅走强 1 2
3 全球股市普跌; 4 原油、黄金等商品期货下挫; 5 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美元大幅走强

4 高盛“欺诈门”重创全球金融市场 高盛虽否认了相关指控,但是该股股价当天依然受到强烈冲击,至收盘时下挫23.57美元,全日暴跌12.8%,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20亿美元。 Company name

5 高盛 高盛 高盛 高盛 华尔街银行 德意志银行 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等 道琼斯工业指数

6 大宗 商品 欧洲 股市 纽约主力原油(80.91,-2.33,-2.80%)期货合约当天大跌2.4%;
纽约主力黄金( ,-4.00,-0.35%)期货合约也下挫2%; 英国股市自21个月最高点处大幅回落, 德国DAX指数下跌1.8%;法国CAC40指数下跌1.9%。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4%。 欧洲 股市

7 一、认识高盛 Company name

8 高盛集团总部

9 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 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 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 设在纽约,并在东京、 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 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 办事处。

10 核心业务 高盛 投资银行; 交易及直接投资; 资产管理及证券服务; 投资控股 中国石化 中粮集团 金龙鱼 中国移动

11 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 债务融资

12 深南电事件 深南电称2008年3月12日公司有关人员在未获公司授权下与新加坡杰润公司(高盛子公司)签订了两份期权合约的确认书。其中,第一份确认书有效期为2008年3月3日-12月31日,由三个期权合约构成。第二份确认书有效期为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也由三个期权合约构成,合约内容与第一份确认书类似 。

13 合约 协议的本质就是高盛和深南电每个月赌WTI月均价的高低,从2008年3月赌到2008年12月。当WTI月均价高于63.5美元/桶这个行权价时,深南电收到的金额是固定的期权费;而当WTI月均价低于62美元/桶后,固定的期权费已经不能再覆盖期权亏损,随着WTI价格下跌,深南电的亏损将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期权费递增。

14 深南电事件 投行和国际金融炒家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当油价在80~90美元/桶的时候,深南电和高盛对赌,如果跌穿62美元,深南电输,62美元以上的话,高盛输。高盛敢赌62美元一桶,那真实的价格就一定在62美元之下。企业可能觉得62美元/桶算是历史的低位,在十几年之前也不过是70多美元/桶,现在拉到147美元,再跌就算跌回历史低位也不过70多美元。但是现在油价跌到了30多美元每桶,这是1980年代的价格,这么多年难道没有通货膨胀吗?为什么价格还是跟20年前一样呢?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石油?这就是操纵。

15 当WTI每日结算价的月均价高于63.5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可获30万美元的收益(20万桶×1.5美元/桶);
62 低于62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需向杰润公司支付与(62美元/桶-WTI月均价)×40万桶等额的美元。

16 高盛子公司杰润是谁?原来就是当年陈久霖中航油亏了5.5亿美元时候的第二大交易对手——J.Aron!

17 中航油事件 过度投机 200万桶 5200万桶 2004年亏损5.5亿美元(合人民币45亿元) 8月48美元/桶
6月亏3000万美元,油价21年最高。加仓 8月48美元/桶 03下半年开始期权交易,200万桶 10月亏1亿,不得不向集团求援 过度投机 200万桶 万桶

18 二、案情回放

19 高盛如何欺骗了投资者

20 事件肇端 Abacus 2007-AC1 保尔森 公司 ACA Management

21 CDO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把不同类别的债务信用(如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债券等)打包组合在一起,以这些债务的现金流收入为支撑,通过内部信用增级,重新分割投资风险和回报以整体发行的债券。

22 高盛 高盛事件 基于次级债的 证券衍生产品 (CDO) ACA Management LLC 保尔森基金公司 Paulson & CO.
收取1500万美元手续费 收取手续费 ACA Management LLC 保尔森基金公司 Paulson & CO. 德国产业投资银行 (IKB)等 设计 产品 沟通多 空双方 基于次级债的 证券衍生产品 (CDO) 空方 多方

23 高盛的游戏链条 ACA 公司(破产) 高 盛 苏格兰皇家银行 德国工业银行(IBK) 荷兰银行(被收购) 保尔森 基金 (得益者) (被诉)
8.41亿美元 荷兰银行(被收购) 1.5亿美元 (被诉) CDO 保尔森 基金 (得益者)

24 受益者:保尔森公司 负责谈判:保尔森公司总裁助理:保罗·佩莱格里尼(Paolo Pellegrini)
目标证券:第一,要包含大量高风险的可调整利率按揭贷款(ARMs);第二,借款人信用要低;第三,基础房产要集中在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等地区 寻找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25 约翰·保尔森  金融危机中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坚持看空抵押债务债券市场,使其在2008年个人获益37亿美元;
 SEC的起诉让外界开始怀疑这位“空军司令”。

26 被告:高盛 设计者:高盛公司的副总裁法布雷斯·托雷(Fabrice Tourre),现年31岁,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2007年1月,保尔森公司的总裁助手保罗·佩莱格里尼(Paolo Pellegrini)——设计一款产品; 双方最终选择了90种RMBS,“Abacus2007-AC1”的投资组合最终敲定下来了。

27 SCE指控 托雷误导ACA,令其相信保尔森基金是多方;
认为高盛明知 美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仍然出售这一产品 (Abacus),令投资者蒙受损失。

28 4月26日,Abacus2007-AC1交易完成。IKB(德国工业银行)买入1. 5亿美元,ACA持有9. 09亿美元,我们自己还留有0
10月24日,90种RMBS中83%已经被评级公司降级,剩下的17%处在"下调关注"中,到第二年的1月29日,99%都被降级了。这么一来,保尔森真是赚大发了!

29 关键 明知道是Paulson对冲基金挑选的抵押债券,却对外宣称是独立第三方ACA管理,没有对投资者披露交易的对手。

30 受害者 谈判代表:托雷显然误导了我。在整个过程中,高盛都没有告诉我们,保尔森基金是来卖空的!
根据美国法律,高盛有责任和义务向投资者公证客观地提供信息,以便让投资者进行投资调查和研究,以合理地进行金融产品选择,而高盛剥夺了投资者进行调查的任何机会。

31 三、政治意义

32 高盛“欺诈门”事件引发了华尔街地震; SEC结构化新产品部门的主管肯尼斯·伦奇在起诉书中的表态加剧了市场的担心。

33 奥巴马  “现在我们不采取行动,导致金融危机的系统就会带着相同的漏洞和弊端继续运行。” “如果我们不试图
改变招致危机的原因,我们注定将重蹈覆辙。”

34 四、诚信

35 引发投资者对大型金融机构的信用产生怀疑;
高盛支持者难堪,其中就包括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力挺高盛;  美国证监会调查巴菲特收购北柏林顿铁路公司的交易。

36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投资人都收手,但巴菲特反其道而行之,他以极优惠的条件对高盛投资银行投入50亿美元。当时巴菲特是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买入,至4月13日高盛在纽约市场收报177.84美元,巴菲特的浮盈率超过50% 。

37 巴菲特一夜间损失10亿美元; 赔钱事小,名声受损事大; 巴菲特和高盛一直就是“铁杆”关系; 在高盛问题上,股东们感到很失望。

38 “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毕竟现在人人痛恨金融危机,也就自然而然地痛恨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痛恨发源于华尔街的金融欺诈和道德风险。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必定挑动起人们敏感的神经。”一位评论人士指出。
传记《滚雪球》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说,“外界需要清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巴菲特其实就是当事人,只要他是一个投资者,他就必须维护这些投资”。

39 巴菲特深陷道德危机 高盛“欺诈门”事件,将巴菲特卷入道德漩涡。

40 五、事件进程

41 4月20日 英国金融服务局宣布对高盛涉嫌欺诈展开调查; 4月27日 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否认高盛在有关住房按揭证券业务上存在欺诈行为。但对于高盛的辩护,出席听证会的美议员大都予以强烈谴责; 4月29日 美媒当天报道,美司法部已对高盛展开刑事侦查,以了解高盛或其员工是否卷入涉及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的欺诈活动; 5月1日 高盛股东巴菲特在201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表示支持高盛集团; 5月3日 高盛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披露股东对它提起法律诉讼和质疑的信息; 5月7日 美国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贝兰克梵在高盛股东年度大会上宣布,高盛将成立一个行业标准委员会。

42 结果 1、破财消灾 SEC将此件事付诸法律,显然说明这件事情可能已经超过了和解的界限。 面对指控,高盛拒不认罪,称“指控毫无根据”。
亨利·布洛杰特:美国证监会证据不足,未来证监会与高盛很有可能达成和解,高盛会“破财消灾” 。 SEC将此件事付诸法律,显然说明这件事情可能已经超过了和解的界限。 面对指控,高盛拒不认罪,称“指控毫无根据”。

43 2、诉讼 英媒:美国对高盛提起的诉讼会让其身败名裂 拖累美国银行业在政府帮助下所获得的高额利润; 指控最终成立,那么诉讼可能扩散到其它投行; 美国监管体制需要发生革命; 指控属实,会对华尔街造成震荡,产生连锁反应。

44 六、市场效应

45 资产支持证券类产品及内嵌衍生工具的结构性产品定价,始终存在巨大的“模型风险”。

46 首先,高盛的名誉和政治影响力必将受损,修复新形象需要时间;
其次,高盛也许真成了金融改革和美国中期选举的牺牲品。 有市场人士表示,高盛欺诈事件伤害了市场对美国金融系统的诚信度,市场也开始猜测此次事件究竟是偶发事件还是一系列欺诈案件曝光的开始,美国金融机构或因此受到更为严苛的监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开始着手调查其它华尔街金融公司。

47 高盛“欺诈门”事件所引发的效应正持续扩大。在欧洲,高盛欺诈事件引起了强烈反应。
英国首相布朗 德国政府 表明各国政府需要对衍生品市场进行改革

48 有市场人士表示,如果监管部门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德意志银行可能也会被卷入其中。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近几个月也受到了围攻,比如麦道夫骗局也暴露出监管的漏洞、几宗知名诉讼案进展不利,对Mark Cuban老鼠仓案的调查仍未有结果。如果该委员会在高盛诉讼中获胜,那么将有助于投资者重树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信心。

49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 严惩高盛 新的金融监管标准
 2010年5月5日—从“高盛欺诈门”事件看金融监管变革和讯论坛。 丁一凡 : 谭雅玲:提出自己的发展路径 严惩高盛 新的金融监管标准

50 七、规范与发展

51 分析人士担心,欺诈指控对高盛形象造成巨大的冲击,声誉受损可能会使其丢掉客户。
SEC起诉高盛一事,将可能推翻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的一个主要监管原则,就是“大到不能倒”的原则。 “大倒不能倒”原则,本意是加强对于规模过大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其冒险行为对于社会的危害性。

52 结束寄语 谢 谢 ! 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 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


Download ppt "高盛欺诈事件---诚信危机 2010年5月25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