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和讨论,使学生明确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以及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互动关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使学生明确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和要求,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

3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及其互动。 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 3、大学生诚信建设。

4 如何理解这一则寓言? 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 最后一堂课,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
子的问题是: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纷纷 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要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 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挖根。哲学家听完后, 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用各自的方法除去 一片杂草,没有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 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 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5 弟子们坐在谷子地边,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
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 子们在整理他的遗著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 在上面种上庄稼。

6 如何理解这一则寓言?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是: 让美德占据灵魂

7 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何感想:

8 看到这组报道,你有何感想: 【参考消息】2006年8月20日报道:近期,英美等国报刊关注我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起,在全国进行的“关于文明旅行,出国时讲礼貌”的教育活动。这个教育活动教育的内容包括: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清嗓子,不要吐痰,记得饭前洗手,不要大声打电话,不要蹲在地上抽烟,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要在飞机上脱鞋……这一类有关文明旅行的准则。 一份报纸的标题:“不要给国家丢脸”。 一家报纸不无揶揄地说:“这些规则不是给幼儿园孩子制定的。它们是公民在旅行时适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9 调查:公众最反感的行为 2004年11月12日至11月19日,人民网共同进行了公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数据显示:

10 上海一所教育学院对7600多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50% 只要有利于自己就不择手段 18% 对别人作弊表示宽容

11 而每当提到这样一些人的名字时… 雷 锋——为人民服务的丰碑;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雷 锋——为人民服务的丰碑;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孔繁森——领导干部的楷模; 郑培民——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 李素丽——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 ; 徐 虎——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

12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思想家康德说: “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 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 着巨大的牺牲。”

13 结论: 社会发展呼唤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和道德风尚!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现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

14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5 理解1:有“路”有道,惟德有“得” 在中国古代: “道”:“道,所行道也”。道之本意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16 “德”:在中国古代通“得”。 《论语集注》: “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 可见“德”真正要“得”的是“得道”,可见要将“做人”所应当遵循的各种原则和规范内化于心,并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所以,“德”之“得”绝非自我利益之得,而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得”。

17 许慎:“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德”与“得”之所以相通还在于凡是道德的行为都是外益于他人,使他人有所“得”的行为,此即“德”之“外得于人”的功效。 同时,行为主体在这种道德追求中自己也会获得极大地精神满足,此即“德”之“内得于己”的功效。 在这个意义上,“德”之“得”对于“德行”所施的对象而言是一种利益之得,而对于行为主体则应当是心灵之得,一种精神之得

18 什么是道德?有两种界定方式: 1、以“道”之意解释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19 2、以“德”之意解释道德: 道德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做人”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即:道)内化为自己的个体人格品质(形成德行),然后再通过自己自觉地行为释放(德行)达到既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完善自我人格品质和提升人生境界的精神需要的主体性追求的行为。

20 理解1:有“路”有道,惟德有“得” 西方文化中,“道德”(morality)指风俗、 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 恶评价的意思。

21 理解2:道德很“大”又很“小”。 说道德很“大”,是因为它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
说道德很“小”,是因为它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22 理解3: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 (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

23

24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问题: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怎样产生的?道德又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道德的起源
1、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 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

25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性质、内容、阶级属性和变化四个方面),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6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问题:道德在整个社会结构中都有什么功能?它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都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它集中表现为:处理社会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规范、准则和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精神力量。

27 1、认识功能: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8 2、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29 3、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30 道德功能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1、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影响。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影响。 3、道德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 4、道德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5、道德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1 【结论】: 道德既有正面的作用,又有负面的作用。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的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

32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问题: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历史进程如何?它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吗? (一)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进程大体一致。

33 (二)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34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结论】 :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35 思考与讨论: 1、你对现在的社会道德现状是否满意? 2、你认为我们学校的道德风气如何? 3、你认为你的道德品质对你的生活、学习、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能否举例说明?

36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问题: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还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37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含义: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其精华部分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38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文化根基。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9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道德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而逐步形成的。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时代价值。

40 (三)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1、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2、有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 3、是推动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力量。

41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42 资料: 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

43 资料: 宋代的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和崇高的道德要求。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则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这些都显示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44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儒家强调“仁者爱人”。 孔子:“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亲亲,仁也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5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老子: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46 (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 荀子:“养心莫善于诚”。

47 (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高层次的需要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48 (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儒家:“人皆可以为圣贤”。

49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具有两重性,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二)在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三)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50 值得借鉴的西方道德传统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 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 人道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

51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3 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
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6把。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街上投放了8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52 故事两则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得到一个面包,二话不说,两人对半分着吃。 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头戴帽子,身穿裙子,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
一阵海风吹来,中国女孩两手去抓裙子;美国女孩两手去抓帽子;日本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去抓帽子。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得到一个面包,二话不说,两人对半分着吃。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得到一个面包,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吃不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这个面包”。

53 分粥: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 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
分粥: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 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 方法1: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3: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4: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有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5: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每次的粥都一样多,就象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54 提示: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在文化传统上,中国人似乎倾向于采用第3种方式,中国人相信德性的力量;
西方人则更倾向于第5种方式。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制度才可以体现公正。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西方 重个体 重“利” 重进取 重外律 中国 重整体 重“义” 重协调 重内省

55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56 社会主义道德 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57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这主要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58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1、作为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 2、这种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的经济运行体制或机制。市场经济与私有化没有必然联系。它可以同各种所有制关系、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成为其发展经济的手段。

59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
1、社会主义道德最终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

60 2、任何经济关系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和方向下良性和有序进行,内在地需要把社会主义道德作为其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61 市场经济鼻祖亚当·斯密: “自爱、自律和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 ”

6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 1、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2、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3、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

6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道德建设的核心或灵魂决定并体现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和统帅着道德领域种种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64 何谓“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民是由具有不同利益的各阶级和社会集团组成的。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代,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的主体。
当前,我国的人民概念,不仅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的全体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也包括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的一切爱国者。

65 1、实质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灵魂,即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它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66 2、为人民服务是新型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马、恩:“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列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胡锦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7 3、作为核心的根本原因在于: (1)无产阶级的本质是大公无私的; (2)为人民服务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 (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68 4、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1)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 (2)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3)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 (5)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

69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主旨和政策主张。坚持这一核心思想,是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相始终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70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为人民服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经济运转的机制要求:服务——效益;优质服务——高效益;不好好服务——没有效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说明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 但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与为人民服务混同。社会性质的要求:资本主义——为金钱服务;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要求市场主体自觉地为人民服务,把自身的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71 小结: 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 上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的产物,是新型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
为人民服务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 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 上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的产物,是新型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72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它有着自己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73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1、“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指有着共同目标和利益的群体。其基本特征是:组织的有序性;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义务的双向性。 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中,“集体”表现为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集体这个概念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集体不能混同于“小团体”、“地方保护主义”等。

74 2、集体主义的含义: 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最初是由斯大林完整表述的:“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75 2、集体主义的含义: 集体主义在本质上遵循利他原则,在行为上表现为既考虑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又强调个人利益服务于社会、集体的需要。因此,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是贯穿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76 3、集体主义的三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77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需要,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要营造“追求崇高”的社会氛围。

78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1、什么是荣辱观 所谓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判断和衡量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光荣的还是耻辱的、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应当提倡的还是应当摈弃的根本的标准和尺度。

79 我国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荣辱问题: 《管子·牧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孔子:“庶、富、教” 。 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朱熹:“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

80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历史的、具体的。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荣辱观: ·奴隶主阶级:占有奴隶、出身高贵、拥有特权; ·封建地主阶级: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资产阶级:金钱和财富的占有。

8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毛泽东: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邓小平:中国人民应该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江泽民: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历史,牢记国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胡锦涛:“八荣八耻为” 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82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八荣八耻正气歌.mp3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83 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报国之志,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返回

84 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心系人民、关爱他人,扶贫帮困、热心公益,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作贡献,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
返回

85 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按科学规律办事,抵制和反对各种违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
返回

86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精神和品德,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
返回

87 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返回

88 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恪守诚信,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返回

89 要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轻视纪律规章、违法犯法、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为。
返回

90 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91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92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93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情景1:神六

94 情景2:荣辱观的错位――“宁贫困不当修鞋匠”

95

96

97 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生只有在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积极进取中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98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99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提出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00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1、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2、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3、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10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2 看两组图片,谈谈你的观感

103 组图1 旁边的妇女抱着小孩, 年轻人视而不见 面对旁人指责, 年轻人振振有辞

104 年轻人最终没有让座 据说这是年轻人的女 友,难过地低下了头

105 组图2 北京大街上发生 的真实一幕

106

107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108 2、诚实守信的价值 对个人: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 对单位: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对社会: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 对国家: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109 诚信故事: “玫瑰花悬案” 1797年3月,新婚燕尔的拿破仑将军偕同夫人应邀参观卢森堡大公国的第一国立小学。访问结束时拿破仑作了即兴告别演说,并郑重其事、慷慨而潇洒地向该校校长递上一束价值3个金路易的玫瑰花,并保证:“只要我们伟大的法兰西国家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将亲自派人送给贵校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作为法兰西与卢森堡友谊的象征。” 200年后的1984年,卢森堡政府通知法国政府,要求法国政府实现拿破仑的诺言:要么从1797年起,以3个金路易作为束玫瑰花的本金,并以5厘复利计息结算,全数还清这笔“玫瑰花外债”,要么法国各大报登报承认拿破仑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起先,法国政府打算不惜重金赎回拿破仑的声誉。但当财政部官员们瞧见从电脑输出的数据时,不禁面面相觑,原来3个金路易的“玫瑰花债项”合算本息竟高 法朗。最后法国政府站在了诚信一边,保证“法国将始终不渝地对卢森堡大公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予以支持和赞助,来兑现我们的拿破仑将军那一诺千金的‘玫瑰花’的信誓”。

110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11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最后,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112 在幼儿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1987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学里学到您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里。”“在幼儿园里学到什么?”“我在幼儿园里学到:要乐于同别人分享你的一切东西;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地与别人争;永远不要打人;把你找到的东西放回原处;你弄乱的一切要由你来负责整理得井井有条;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你伤害别人的时候要道歉;要知害羞,要有廉耻之心;在踏入社会的时候,有随时注意交通安全;要相互团结,彼此互助。

113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是否具有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直接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114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如果不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甚至连最起码最基础的诚信意识和品质都不具备,则无论如何谈不上健全的人格,在这种情形下,所谓的远大理想信念就会失之空泛,也就失去必要的道义保证。

115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意识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生长和健全。

116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诚信乃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本。

117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1、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2、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3、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4、求职履历,“掺水”成风;
5、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上述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118

119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 慎独自律 积善成德 知行统一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内省、贵在慎独。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 慎独自律 积善成德 知行统一

120 讨论一:现实生活中的德福矛盾 (1)一个生意人因恪守诚信而亏本了;他的邻居却因制假贩假拥有了灯红酒绿、香车美女的生活;
(2)一个好心的司机在公路上将一个被车撞成重伤的老人送进医院后,被老人的家属缠上了,从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真正的肇事者逍遥于责任之外; (3)一个学习刻苦、追求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绩只在中上;另一个大学生凭着临时突击、甚至舞弊却拿了奖学金。

121 问题 面对德福矛盾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

122 讨论二 囚徒的困境 (塔克)(A. W. Tucker)
   两个夜贼,鲍伯(Bob)和艾尔(Al),在行窃现场附近被抓获并被警方隔离拷问。每个夜贼都必须选择是否坦白和揭发对方。如果两个贼都不坦白,他们都将被判刑一年。如果每个贼都坦白并揭发对方,他们都将在监狱中度过10年。但是,如果一个贼坦白并揭发对方,而另一个贼不坦白,那么与警方合作的贼将被释放而另一个贼将在监狱中度过20年。

123 双方都以利人为目的 道德选择 行为后果 鲍伯 利他 (不坦白和揭发对方) 入狱1年 艾尔 利他(不坦白和揭发对方)

124 双方都以利己为目的 道德选择 行为后果 鲍伯 利己 (坦白和揭发对方) 入狱10年 艾尔

125 一方利己一方利他 道德选择 行为后果 鲍伯 利己 (坦白和揭发对方) 入狱0年 艾尔 利他 (不坦白和揭发对方) 入狱20年

126 结果: 问题: 两个人都利他,双方蒙受的损失最小 两个人都利己,双方都要蒙受损失
一方利己另一方利他,利他的一方将蒙受最大损失,利己的一方没有损失. 问题: 在囚徒的困境中,利他与利己到底哪一种是最好的选择?

127 案例 北京大学的来自美国的帕垂特教授编写的研究生英语教材的最后一课是《关于诚实》。 文中写道:为什么要考试?
1. 测试你对某门课的掌握程度; 2. 测试你的学习技巧和记忆力; 3. 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了解哪些教得不错,哪些需要加强。 4. 最重要的是,测试你是否诚实? 假说你作弊了: 1. 你伤害了老师,给师生关系蒙上了阴影; 2. 你的良心就有罪了。 3. 你改变了你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你怎么舍得用用一点点考分就把它出卖了?作弊的代价太高了,实在划不来! 你对此有何感想?

128 案例 以往报纸电台经常报道许多雷锋式的人物,他们做了好事不留名,甚至故意隐名埋姓。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做了好事不仅留名,而且索取回报,如许多拾金不昧者拿到失主自愿给出的酬金。这就带来一个争论:做好事是否应当留名,或索取回报? 一些人认为,做好事不应留名,因为道德行为是一种善举,如果你为了出名或者其他目的做好事,你的行为本身的道德价值便会大打折扣,有时即便是一个善举,也不值得人们赞扬或效仿。 而另一些人认为,要求做好事不留名,或者不取任何回报,未免对好人太苛刻,而且对全社会而言,这种要求也没有必要,因为社会需要宣传这些好人好事,如果好人不留姓名,或者没有任何回报,岂不是达不到宣传目的,起不到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吗? 如果你做了好事,希望留名或索取回报吗?

129 案例 有甲乙两人吃苹果,甲捷足先登,一手拿走了大的。乙甚为不快,责怪甲说:“你怎么这样自私?” 甲反问到:“要是你先拿,你要哪一个呢?”
乙答:“我先拿就拿小的。” 甲笑道:“如此说来,我的拿法完全符合你的愿望。” 在此,甲占了乙的便宜,因为乙奉行了“先人后己”的原则;然而,乙却无法拣甲的便宜,因为甲并不奉行这一原则。所以当社会里有一部分人奉行“先人后己”的原则时,必定有一部分人要吃亏,另一部分人占利,长此以往,势必引起争吵。可见这种“先人后己”的原则如果只有一部分人实行的话,最终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甲乙两人同时奉行这一原则,分苹果的问题仍旧无法解决,因为两人又会在新的问题上——即由谁来拿小苹果的问题上争执不下。

130 不但在两人组成的社会里会有这样的问题,许多人组成的社会里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全社会除一人之外,其他人都奉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原则,将全社会的利益都归这样一个人享用,至少在逻辑上还讲得通,但如果连这样一个人也没有,这个社会就无法存在下去。 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从社会的整体来看,不存在“别人”和“自己”的差别。每个人既是他自己,又是他人眼中的别人。当“先人后己”的原则应用于他自己时,他应当先考虑别人,但当同一个原则应用于别人,他又成了别人,他的利益应当先于别人得到考虑,这样一来,同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究竟是应当先于别人还是后于别人考虑的问题就陷入了矛盾。所以,“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类的要求包含着逻辑上的矛盾,不可能成为真正得以实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行得通吗?

131 小资料:如何进行道德实践? 人们思想品德的社会意义,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人们思想品德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道德行为实践。孔丘特别重视“躬行”,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也注重力行。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朱熹强调自小练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实践“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只有通过各种相应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取得道德实践经验,才可能转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情感,养成行为习惯。

132 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3、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4、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5、这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6、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133 阅读文献: 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 6、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Download ppt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