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2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四、里昂惕夫之谜

3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英国经济学家。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体现了其中心思想:对内放任自流,对外实行自由贸易。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

4 中心思想 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不能样样都自己生产,而是利用其优势,生产最擅长的东西,然后与别人相交换,这样才有利。同样,每一个国家也应发展他最具实力的生产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地域分工,通过国际贸易才能增加财富。即一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5 分工前后图示说明 国家 法国 英国 小麦产量(吨) 劳动投入 生铁产量(吨) 1 100天 200天 2 300天 3 分 工 前 合 计

6 结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7 进步性: 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一个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指出并证明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局限性: 不能解释落后国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原因

8 亚当.斯密简介 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的克科第的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值得一提的是,格拉斯哥是当时苏格兰的工业中心,或许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兴趣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发生的。他毕业后,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次年担任道德哲学讲座。他讲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论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他的伦理学讲义后来经过修订在1759年作为《道德情操论》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而他关于法学和政治学的讲义包含了贸易、价格、税收等财政经济问题,表明他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一直居住到1764年,这使他有可能长期实地观察这个工业中心的经济生活。他曾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学会的活动,并支持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实验活动。1764年,他辞退了大学教授的职务,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在法国巴黎,他认识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重农学派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这对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9 亚当.斯密简介 1767年,他辞去私人教师的职务,返回家乡克科第埋首于《国富论》的写作。弹指间,白驹过隙,地球已公转十周。1776年,凝聚了亚当.斯密十年心血的《国富论》终于问世。此书一出,极受英国资产阶级的欢迎与褒誉,因为它为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注: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经济政策还是以重商主义那一套为主,这实际上是封建残余在经济方面的表现,违背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处于工业革命初期的产业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的要求。)亚当.斯密成了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家,《国富论》的观点成了国会议员的常用论据,甚至连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密的学生。不知不觉间,斯密来到了他一生中最风光得意的时刻。1778年,他出任爱丁堡的海关专员,1787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但在经济理论再也没有什么新成就。无论如何,无可否认的是,《国富论》的确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它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10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内容: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前提是贸易双方生产成本的差异,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也可以参加国际分工

11 分工前后图示说明 国家 法国 英国 小麦产量(吨) 劳动投入 生铁产量(吨) 1 300天 1200天 600天 400天(800天) 2
2 1500天 1000天(1400天) 3 900天 4(2.5) 1600天(2000天) 3(1.5)

12 最有效的和最有利的分工是各国集中生产自己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分工的原则是 两优取重,两劣择轻。 结论 最有效的和最有利的分工是各国集中生产自己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13 进步性 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 局限性 没说明如何交换,以及不等价的商品之间如何进行交换。 静态的,有过多的假设,使理论脱离实际。

14 李嘉图简介 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他是犹太人,有学者说,他之所以在后来的著作中喜欢抽象的演绎推理,就跟他的犹太血统有关。李嘉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所以,尽管李嘉图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什么学,但他的父亲却有钱给他请任何他喜欢的家庭老师来给自己讲课。他12岁的时候,就曾被父亲派到荷兰留学,那时候的荷兰,可是全球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两年后,李嘉图回到英国,开始下海,跟父亲经商。如果是这样一路下去,英国不过又多了个天才的证券经纪人而已。然而,李嘉图却爱上了一个跟自己家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姑娘。父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年轻气盛的李嘉图跟老父亲闹翻,21岁那年,父亲将李嘉图革出家门。李嘉图只好独立经营。他已经在证券交易界摸爬滚打了七年,所以,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在这些朋友们的帮忙下,他的事业很快就上了正轨。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已经发财致富.据说,在他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价值70万镑(如果折合成现在的货币可能价值数千万美元),每年还有2.8万镑的收入。他的一个得意之作是在滑铁卢战役前4天,成功地买进大量政府债券,结果英军打败拿破仑,他大赚了一笔。

15 至此,仅仅发财致富已经不能让李嘉图看到人生的意义了,于是,他开始寻找在知识领域搞点什么。27岁那年,他偶而读到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不过,与其说是他选择了政治经济学,不如说是政治经济学选择了他。因为,两年前,英国宣布脱离金本位制,英镑正在经历剧烈波动,年轻的金融家李嘉图不能不思考货币问题。因此,很容易理解,李嘉图最初的经济学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货币问题上,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黄金的价格》。发表这篇文章已经是1809年了,在这之前长达十年,即从27岁到37岁,是李嘉图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期。这中间,他得到了英国当时著名学者、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詹姆斯·穆勒(即后来写《论自由》的密尔的爸爸)的无私帮助。李嘉图虽然是天才,但搞经济学还得学会研究问题,尤其得学会写文章。对于没有好好上过学的李嘉图来说,这方面的训练是痛苦的,但又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他那11大卷著述了。

16 事实上,即使在修炼完成之后,李嘉图也不是一个坐在书斋里高学问的人——好象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没有人安于坐在书斋中——相反,他是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是个活跃的议员,整天为经济政策和政治问题忙碌着。跟穆勒的友谊对于李嘉图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在穆勒的再三催促下,李嘉图开始竞选国会议员,并于1819年2月当选。也是在穆勒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于1817年4月出版。李嘉图相当自负,他说,他的观点和大权威斯密及马尔萨斯不同,在英国,能读懂他的书的人,不会超过25个人。但不管人们是否读懂,反正他已经大大地有名了,他一举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与另一位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论战,也是李嘉图学术上迅速成熟的一个助推器。他们两人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有争执,讨论无休无止,直至李嘉图去世为止。李嘉图在给马尔萨斯的最后一封信里说:“像别的争论者一样,经过了多次讨论之后,我们依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然而这些讨论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友谊;即使您是同意了我的意见的,我对您的敬爱也不会比今天更进一步。”李嘉图是1823年9月11日去世的,年仅51岁。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耳朵的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

17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s )
赫克歇尔(Heckscher, )。瑞典经济学家,1919年提出要素禀赋理论,后由其学生俄林发展完善。贝蒂尔●俄林(Bertil Ohlin, )瑞典经济学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1933出版《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18 与要素禀赋有关的概念 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使用的主要手段。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知识和经济信息。 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和要素的报酬。 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19 要素密集型产品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分成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例如,土地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 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比例大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商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20 内容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各国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 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要素供给比例不同以及不同的商品生产时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21 结论: 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贸易的结果是世界各地的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一致。

22 评价: 进步性: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 引入了汇率的概念。 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局限性: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矛盾 建立在三要素理论上

23 四、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Leontief),美国经济学家,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通过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从而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24 内容 1947年对美国200家对外贸易企业进行调查,来论证赫—俄理论,结果却发现美国的出口商品的劳动密度高于进口商品的劳动密度,而进口商品的资本密度高于出口商品的资本密度,这说明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美国显然是一个资本雄厚而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国家。 这一结论恰恰与赫—俄理论相反。

25 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产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1947年)
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资本(1947年价格) 25507880 3091339 劳动(年劳动人数) 182 170 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 13991 18184

26 评价: 为世人提供了检验国际贸易理论的根据,并开创了用统计数据全面检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 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27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劳动效率的差异 人力资本的差异 需求偏好论 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要素密集型逆转

28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 三、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四、凯恩斯的新重商主义

29 一、重商主义 15—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零和博弈 早期重商主义: 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
代表人:威廉 ·斯塔福 晚期重商主义: 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托马斯 ·孟

30 二、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 汉·密尔顿是美国保护主义的始祖,独立后首任财政部长。 主张实行高关税政策,保护本国的工业。
南北战争,北方胜利,保护贸易政策也随之取得对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

31 三、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李斯特(Friedrich List)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德国保护贸易政策的首创者。《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32 内容 1、经济发展悬殊的情况下,后进国家没有开放国内市场的条件。 2、求得财富的生产力发展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3、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应不同,主张国家干预外贸。 4、保护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是有期限要求的。(30年) 总之,他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自由贸易为最终目的。

33 四、凯恩斯的新重商主义 凯恩斯,20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
1936年发表《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救星”

34 内容 首先,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充分就业的前提已不存在了。 其次,对外贸易顺差象投资一样,可以增加就业,并大大增加国民收入。
所以国家应干预对外贸易,奖出限入,保持顺差。

35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概念: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目的:为本国总体的政治服务。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概念: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目的:为本国总体的政治服务。 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构成: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 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

36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保护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基调是自由贸易—英国,德国、美国采取保护幼稚工业措施。
帝国主义时期:侵略性保护贸易

37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2、保护的目的变了; 3、保护转入进攻性;
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38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浪潮。
70年代中期—新保护贸易主义

39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3、加强征收反补贴、反倾销税;
4、管理贸易日益合法化、系统化; 5、奖出限入措施转向鼓励出口。

40 复习思考题: 1、在19世纪并存着两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美国和德国的保护贸易理论,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有优劣之分吗?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