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發展 參、我國溫室氣體之排放概況與因應作為 肆、結語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發展 參、我國溫室氣體之排放概況與因應作為 肆、結語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0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環保研討會 氣候變遷之挑戰與契機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張子敬 副署長 103年7月23日

1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發展 參、我國溫室氣體之排放概況與因應作為 肆、結語 1

2 前 言 2

3 諸多問題與 氣候變遷及 全球暖化議題 關聯性甚高
人類未來五十年將面臨之十大問題 ENERGY WATER FOOD ENVIRONMENT POVERTY TERRORISM & WAR DISEASE EDUCATION DEMOCRACY POPULATION Ref: Richard Smalley, Energy & Nanotechnology Conference, Rice University, Houston May 3, 2003 Billion People Billion People 諸多問題與 氣候變遷及 全球暖化議題 關聯性甚高 3

4 1880~2013年全球平均溫度變化趨勢 平均溫度逐年增高 自1977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已連續37年年平均溫度高於氣候平均值。
全球近百年溫度上升值為+0.06℃/10年,近30年溫度上升值更達+0.16℃/10年,且全球前10名高溫有8年集中在近10年間,已見全球暖化之事實。 This map shows the 10-year average ( ) temperature anomaly relative to the mean. The largest temperature increases are in the Arctic and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mage credit: NASA/GISS) 2009: Second Warmest Year on Record; End of Warmest Decade Jan. 21, 2010 2009 was tied for the second warmest year in the modern record, a new NASA analysis of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shows. The analysis, conducted by the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GISS) in New York City, also shows that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2009 was the warmest year since modern records began in 1880. Although 2008 was the coolest year of the decade, due to strong cooling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2009 saw a return to near-record global temperatures. The past year was only a fraction of a degree cooler than 2005, the warmest year on record, and tied with a cluster of other years — 1998, 2002, 2003, 2006 and and 2007 — as the second warmest year since recordkeeping began. "There's always an interest in the annual temperature numbers and on a given year's ranking, but usually that misses the point," said James Hansen, the director of GISS. "There's substantial year-to-year variability of global temperature caused by the tropical El Niño-La Niña cycle. But when we average temperature over five or ten years to minimize that variability, we find that global warming is continuing unabated."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9 was the warmest decade on record. Throughout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GISS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 shows an upward trend of about 0.2°C (0.36°F) per decade. Since 1880, the year that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ation became available to monitor temperatures precisely, a clear warming trend is present, though there was a leveling off between the 1940s and 1970s. The near-record temperatures of 2009 occurred despite an unseasonably cool December in much of North America. High air pressures in the Arctic decreased the east-west flow of the jet stream, while also increasing its tendency to blow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draw cold air southward from the Arctic. This resulted in an unusual effect that caused frigid air from the Arctic to rush into North America and warmer mid-latitude air to shift toward the north. "Of course, the contiguous 48 states cover only 1.5 percent of the world area, so the U.S. temperature does not affect the global temperature much,' said Hansen. In total, average global temperatures have increased by about 0.8°C (1.5°F) since 1880. "That's the important number to keep in mind," said Gavin Schmidt, another GISS climatologist. "In contra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ay, the second and sixth warmest years is trivial since the known uncertainty — or noise — in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larger than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rmest years." Decoding the Temperature Record Climate scientists agree that rising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trap incoming heat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and are the key factors causing the rise in temperatures since 1880, but these gases are not the only factors that can impact global temperatures. Three others key factors — including changes in the Sun's irradiance, oscilla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tropics, and changes in aerosol levels — can also cause slight increases or decreases in the planet's temperature. Overall,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se effects are not enough to account for the global warming observed since 1880. El Niño and La Niña are prime examples of how the oceans can affect global temperatures. They describe abnormally warm or coo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the South Pacific that are caused by changing ocean currents. Global temperatures tend to decrease in the wake of La Niña, which occurs when upwelling cold water off the coast of Peru spreads westward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La Niña moderates the impact of greenhouse-gas driven warming, lingered during the early months of 2009 and gave way to the beginning of an El Niño phase in October that's expected to continue in 2010. An especially powerful El Niño cycle in 1998 is thought t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unusually high temperatures that year, and Hansen's group estimates that there's a good chance 2010 will be the warmest year on record if the current El Niño persists. At most, scientists estimate that El Niño and La Niña can cause global temperatures to deviate by about 0.2°C (0.36°F). Warmer surface temperatures also tend to occur during particularly active parts of the solar cycle, known as solar maximums, while slightly cooler temperatures occur during lulls in activity, called minimums. A deep solar minimum has made sunspots a rarity in the last few years. Such lulls in solar activity, which can cause the total amount of energy given off by the Sun to decrease by about a tenth of a percent, typically spur surface temperature to dip slightly. Overall, solar minimums and maximums are thought to produce no more than 0.1°C (0.18°F) of cooling or warming. "In 2009, it was clear that even the deepest solar minimum in the period of satellite data hasn't stopped global warming from continuing," said Hansen. Small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called aerosols can also affect the climate. Volcanoes are powerful sources of sulfate aerosols that counteract global warming by reflecting incoming solar radiation back into space. In the past, large eruptions at Mount Pinatubo in the Philippines and El Chichón in Mexico have caused global dips in surface temperature of as much as 0.3°C (0.54°F). But volcanic eruptions in 2009 have no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Meanwhile, other types of aerosols, often produced by burning fossil fuels, can change surface temperatures by either reflecting or absorbing incoming sunlight. Hansen's group estimates that aerosols probably counteract about half of the warming produced by man-made greenhouse gases, but he cautions that better measurements of these elusive particles are needed. Data Details To conduct its analysis, GISS uses publicly available data from three sources: weather data from more than a thous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round the worl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 measurements. These three data sets are loaded into a computer program, which is available for public download from the GISS website. The program calculates trends in temperature anomalies — not absolute temperatures — but changes relative to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for the same month during the period of Other research groups also track global temperature trends but use different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Met Office Hadley Centre, ba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uses similar input measurements as GISS, for example, but it omits large areas of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where monitoring stations are sparse. In contrast, the GISS analysis extrapolates data in those regions us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nearest available monitoring stations, and thus has more complete coverage of the polar areas. If GISS didn't extrapolate in this manner, the software that performs the analysis would assume that areas without monitoring stations warm at the same rate as the global mean, an assumption that doesn't line up with changes that satellites have observed in Arctic sea ice, Schmidt explained. Although the two methods produce slightly different results in the annual rankings, the decade-long trends in the two records a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There'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sults shown here and popular perceptions about climate trends," Hansen said. "In the last decade, global warming has not stopped." 資料來源:全球平均溫度長期趨勢監測報告,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4 4

5 1950~2011年世界重大氣候災難發生次數 發生次數逐年增加
資料來源:Münchener Rückversicherungs-Gesellschaft, Geo Risk Research, NatCatSERVICE, January 2012 5

6 1980~2013年全球天然災害損失件數 數量呈增加趨勢 資料來源:TOPICS GEO, Natural catastrophes 2013 Analyses, assessments, positions 2014 issue, Munich RE . 6

7 1980~2013年全球天然災難損失情形 經濟損失與保險損失逐年增加
資料來源:TOPICS GEO, Natural catastrophes 2013 Analyses, assessments, positions 2014 issue, Munich RE . 7

8 地球溫暖化及氣候變遷之衝擊 8

9 The impact of a one metre sea-level rise – displaced people in Asia
Altitude above current sea level 72 million people 20 million people Ganges-Brahmaputra, Irrawady, Chao Phraya (Thai), Mekong, Yangtze, Yellow River 3 million people 9 million people 9 9

10 臺灣百年平均溫度變化趨勢 溫度逐年上升 台灣近百年平均氣溫上升0.12℃/10年,台灣長期氣溫變化趨勢與全球平均氣溫暖化相似,但溫度上升値遠大於全球上升値(百年溫度上升值+0.06℃/10年)。 資料來源:全球平均溫度長期趨勢監測報告,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0

11 臺灣百年平均降水量變化趨勢 降水量逐年降低 近百年之全台降水量呈減少趨勢,降水時數與日數亦呈現減少之趨勢;惟近50年與近30年之大豪雨日數(日雨量大於200 mm)明顯增多,降水強度明顯增強! 資料來源: 1.台灣過去50~100年的溫度、溼度、雨量、風等氣象參數的統計及變化分析資料-降水,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11 11

12 1970~2009年極端強降雨之颱風發生頻率 極端強降雨之颱風 發生頻率明顯增高
資料來源: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11 12

13 極端天氣 在1970到1990年代,每十年僅出現一到兩個雨量超過1,000毫米的颱風
年份 強度 單站最高 總雨量 莫拉克 2009 中度 2,923 芙勞西 1969 2,162 賀伯 1996 強烈 1,987 琳恩 1987 1,497 辛樂克 2008 1,458 婀拉 1978 1,434 葛樂禮 1962 納莉 2001 1,305 海棠 2005 1,216 梅姬 2010 1,195 楊希 1990 1,194 敏督利 2004 1,182 葛萊拉 1967 1,171 柯羅莎 2007 1,093 雪莉 1960 1,091 艾爾西 1966 1,077 瑪麗 1965 1,033 極端天氣 在1970到1990年代,每十年僅出現一到兩個雨量超過1,000毫米的颱風 但自2000年至今卻已經出現7個雨量超過1,000毫米的颱風! 13

14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 莫拉克颱風侵台期間,台灣各地雨量分佈(單位:毫米),山區部分選擇各縣市雨量站最高值,平地部分選擇氣象局局署觀測站。 侵台期間?哪幾天? 台灣平均年降雨量?(平地? 山區?) 測站地點? ANS: 莫拉克颱風 8/6-8/10 降雨量統計 測站地點:氣象局局屬測站和遙測自動雨量站(紅圈) 2686 尾 寮 山 屏東縣三地門鄉 2517 御 油 山 高雄縣桃源鄉 1872 神 木 村 南投縣信義鄉 1940 草 嶺 雲林縣古坑鄉 1068 泰安 苗栗縣 600 巴 陵 桃園縣復興鄉(石門水庫) 2923 阿里山(氣象站) 930 台東縣大武鄉(氣象站) 811 高雄市(氣象站) 740 台南市(氣象站) 730 屏東縣恆春鎮(氣象站) 705 嘉義市(氣象站) 681 南投縣日月潭(氣象站) 506 台中市(氣象站) 289 新竹縣竹北市(氣象站) 147 花蓮市(氣象站) 140 台東市(氣象站) 宜蘭市(氣象站) 157 台北站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夾帶之大雨從南投延伸到屏東,山區最大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平地從台中到屏東達500~800毫米以上,打破有觀測紀錄以來累積雨量最多紀錄,成為台灣有氣象觀測紀錄以來最嚴重的水災! 14 14

15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 造成屏東縣林邊、佳苳、東港以及新園等河川下游與臨海地區嚴重淹水。
淹水的災情主要及中南部,以屏東縣之佳冬鄉、林邊鄉最為嚴重,平均淹水1-2公尺,後續淤泥清除作業超過20天。 Flood disasters occurred mainly in southern Taiwan. Especially in Jiadong ,Linbien… Tow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with an average 1-2 meters high of flooding. The follow-up silt removal took over 20 days.

16 平交道 林邊車站 候車月台 16

17 17

18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 高雄縣那瑪夏鄉 屏東縣霧台鄉 曾文水庫上游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是提及莫拉克風災多數人的第一印象。2009年8月9日清晨6點,小林村上方山崩,瞬間摧毀小林村10至18鄰,大面積崩塌而下的土石同時在甲仙溪形成堰塞湖;半小時後,堰塞湖崩毀,小林村第9鄰亦被土石掩埋。在這次的災難中,小林村9至18鄰被夷為平地,共474人罹難,死亡人數居全台之冠 小林Village is the fist image most people have when they hear Morakot. At 6 am 2009/8/9, The mountain behind 小林 Village collapsed in. A split second, it buried several neighborhoods of 小林Village. Huge debris flow became a barrier lake. After half hour, the barrier lake collapsed and buried another neighborhood. In this disaster, a total of 474 people died.

19 地球暖化原因 19

20

21 21

22 美俄法聯合在俄南極Vostok探測站鑽探 -為地球的歷史定位-
22

23 19公分長的Vostok冰柱 年層-11年 全長3,623公尺的年層–42萬年

24 南極冰柱內之溫度與CO2關聯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very closely linked
Carbon dioxide level 400 ppm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very closely linked Human climate change Today 389 ppm CO2 from Antarctic ice cores Temperature from Antarctic ice cores 300 ppm Warm intervals Theoretical physics tells us that increased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cause more heat to be trapped in the atmosphere. But what to our records of the past say? We can reconstruct the past temperatures in Antarctic by measuring the ratio of heavy to light molecules of water that make up the ice in ice cores. By doing this we see that, indeed,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have been very closely linked in the past. ~9oC change in Antarctica 200 Ice ages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Now years ago 24

25 不願面對的真相 - Global Warming
2007年2月2日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發表報告,強調全球平均溫度增加”非常可能(Very likely>90%)”是由人為溫室氣體造成。 自然因素 Solar Change Volcanic Eruptions Potential Climate Change Greenhouse Gases Aerosols Land Cover 人為因素 Sourc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2 February 2007. 25 25

26 六種主要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 GWP 排放來源 CO2 1 石化燃料燃燒、砍伐(燃燒)森林 CH4 21
垃圾場、農業、天然氣、石油及煤礦、家畜排泄物管理 N2O 310 氮化物肥料使用 PFCs 6,500~9,200 鋁製品、半導體、滅火器 HFC-23 11,700 滅火器、半導體、噴霧劑 SF6 23,900 電力設施、半導體、鎂製品 26

27 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發展 27

28 1992年地球高峰會 聯合國在1992年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又稱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推出「永續發展」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以追求全球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平衡發展,部份取代1990年代末期以生態保護為導向的思想 155個國家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以因應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重大議題。 28

29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1992年5月通過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1994年3月21日公約正式生效。至2013年共召開19次締約國大會,計有194個締約國。 目標:防止氣候系統受到人為干擾,同時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 公約原則 公約3.1條:成員承擔共同但差異的責任 公約3.2條:應考慮特別需求或面臨特殊狀況成員之負擔與能力。 公約3.3條:以「成本有效」、「最低成本」防制氣候變遷。 公約3.4及3.5條:成員有權促進永續性經濟發展。 2009年12月 哥本哈根協議 2010年12月 坎昆協議 2011年12月 德班平台 2012年12月 多哈氣候途徑 2013年11月 華沙機制 29 29

30 京都議定書 Kyoto Protocol 1997年通過「京都議定書 Kyoto Protocol」,2005年2月16日方跨過門檻正式生效。(生效門檻:簽署者應超過55個以上公約締約國,且合計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至少占附件一國家1990年總量之55%) 會員國承擔共同但差異的責任,僅規範附件一國家(已開發國家)第一承諾期( 年)減量責任,尚未包含開發中國家。 已開發工業化國家承諾目標 2008年~2012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減少5.2%,其中歐盟削減8%、美國7%、日本6%。 工業排放溫室氣體 國際約束協商 全球暖化證據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京都議定書 開發中國家 能力建構 自願減量 衝擊調適 技術轉移 18世紀末 1900~迄今 1970~1990年 1992~1994年 1997~2005年 30 30

31 京都機制 京都議定書建立溫室氣體減量共識,應由各國自身減量做起
京都機制:提供UNFCCC附件一國家遵約之彈性空間; 跨國減量之三種京都機制,讓締約國得以自其他國家執行的減量活動中獲得減量信用,以達到其減量承諾。 包括:共同執行(JI)、排放交易(ET)及清潔發展機制(CDM)。 KP 附件B:明列 UNFCCC 附件一國家之減量承諾規範,包括已開發國家與經濟轉型國(KP 附件A:列管六種溫室氣體與部門排放源範疇) UNFCCC 非附件一國家為未被公約與議定書規範之開發中國家 開發中國家 (非附件一國家) 碳信用額度轉移 溫室氣體專案計畫 資金技術轉移 清潔發展機制(CDM) 京都議定書減量規範之附件一國家 共同執行(JI) 資金技術轉移 工業化國家 經濟轉型國 碳信用額度轉移 植樹造林 住商減量 植樹造林 住商減量 溫室氣體專案計畫 排放交易(ET) 碳信用額度轉移 工業減量 交通減量 工業減量 交通減量 31 31 31

32 承諾基金額度於2010-2012年為300億美金,2020年目標為1,000億美元
哥本哈根協議內容 COP15主要會議結論: 溫度上升限制 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 財務補助 承諾基金額度於 年為300億美金,2020年目標為1,000億美元 國家通訊 每兩年遞交一次 納入NAMAs內容 減量時程與目標設定:2010年1月31日前,附件一國家應提出其於2020年之量化減量目標;非附件一國家則需提出國家適當減排行動 ( NAMAs ) 可測量、報告與查證(MRV)行動:已開發國家將依據締約國會議採納指導要進行MRV行動;開發中國家在接受國際資金援助部份之減量工作將依據MRV行動之指導綱要進行。 32 32

33 附件一 國家減量承諾 澳洲 1.30% 1990 加拿大 1.86% 歐盟 11.69% 日本 3.14% 紐西蘭 0.18% 挪威
全球排放占比 (2005) 基準年 2020年減量幅度 (第一承諾期京都目標 ) 2020年 減量幅度 澳洲 1.30% 1990 -3.89% to -24.1% (8%) 2009年12月2日澳洲國會否決排放交易法 2000 -5 to -25% 加拿大 1.86% +0.25% (-6%) 2005 -17% 歐盟 11.69% -20% to -30% (-8%) 日本 3.14% -25% (-6%) 紐西蘭 0.18% -10 to -20% (0%) 挪威 0.12% -30% to -40% (1%) 俄羅斯 4.64% -15% to -25% (0%) 瑞士 美國 15.78% -3.67% (-7%) Source: 1. UNFCCC website, US Climate Action Network, 33

34 非附件一 國家2020年減緩目標 非附件一國家均非以實質減量(reduction)作為宣示目標,而是呼應IPCC AR4 第三工作組評估建議,確保未來增溫不超過2℃(相對於工業革命前)且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450ppm以下,非附件一國家需在2020年進行實質減緩行動(mitigation)。 降低碳密集度 中國 :2020年碳密集度將較2005年降低 40-45%; 印度 :2020年碳密集度將較2005年降低 20-25%。 相對於基線排放 ( Business As Usual Baseline) 韓國 :2020年排放總量將較BAU減少 30% 新加坡 :2020年削減BAU 16% 巴西 :削減BAU %、墨西哥 :削減BAU 30% 印尼 :削減BAU 26%、   南非 :削減BAU 34% Source: UNFCCC website, 34 34 34

35 實現綠色經濟的減緩解決方案 為了將全球溫度的平均升高值限制在最大2℃的範圍內,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需要穩定在450ppm左右。
這將需要在2050年把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480億噸。 10億噸CO2 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450ppm情景 能源技術展望2008研究 工業及燃料轉換CCS 技術應用, 9% 發電設施CCS技術 , 10% 核能, 6% 再生能源, 21% 發電效率及燃料轉換, 7% 終端電力能效 ,12% 終端燃料能效, 24% 終端燃料轉換應用, 11% 基準情景620億噸 2050年二氧化碳排 放量減少50%至 140億噸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總署IEA 35 35

36 我國溫室氣體之排放概況 與因應作為 36

37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手冊,101年。
臺灣能源供給情勢 我國能源供給呈現增加的趨勢,平均年成長率約4.12% 自有能源貧乏,97.82% 依賴進口 與城市耗能相關之運輸、商業、住宅等部門排放量約達34% 化石能源占比高 我國101年電力排放係數0.532公斤CO2e/度 美:0.576 法:0.087 日:0.429 韓:0.418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手冊,101年。 37

38 2011年臺灣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情況 2011年臺灣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264.66百萬噸,占全球0.88%,排行全世界第23名。
主要排放指標 人均排放量 11.31噸二氧化碳,排行全世界21名。 排放密集度 0.34公斤二氧化碳/(2000 US$ 購買力),排行全世界57名。 臺灣 排名 全 球 OECD 日本 韓國 美國 中國 排放總量a (百萬公噸CO2) 264.66 23 31,342 12,341 1,186.04 587.73 5,287.18 人口(百萬人) 23.39 49 6,958 1,241 127.83 49.78 312.04 1,344.13 每人平均排放 (公噸CO2/人) 11.31 21 4.50 9.95 9.28 11.81 16.94 5.92 排放密集度b (公斤CO2/美元) 0.34 57 0.45 0.33 0.30 0.43 0.40 0.80 Taiwan is an island located in western Pacific Ocean with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ross-strait region. Our current population is about 23 million, and per capita GDP is close to 25,000 US dollars. Taiwan has experienced a GDP growth of over 2 folds in the past 15 years, and now we are the 18th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Our main industries include electronics, petrochemical, stee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od processing, and textile. GHG emissions in Taiwan totaled over 260 million tons CO2-equivalent in 2005, about 0.96% of the global total. 說明:a. 不包括國際航運排放CO2, b. 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ity)及2000年美元幣值計。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3. 38

39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2008年6月5日)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的政策目標 效率 潔淨 穩定 提高能源效率 確保能源供應穩定 發展潔淨能源
「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的政策目標 效率 潔淨 穩定 提高能源效率 發展潔淨能源 確保能源供應穩定 未來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並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1.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5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2.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的55%以上。 建立滿足未來4年經濟成長6%及2015年每人年均所得達3萬美元經濟發展目標的能源安全供應系統。 次區域合作扮演經濟內政的角色,用意在擴大腹地規模,整合資源,帶動平衡區域發展 FTA則多帶有政治外交考量,如CEPA等 39

40 國家適當減緩行動 提出「國家綠能低碳總行動方案(原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節能目標:未來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減碳目標: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20年回到2005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加強我國NAMAs措施規劃的主要項目: 1.加速完備減碳四法立法,發揮互補功能 2.增加可行減量技術、工程與行政管制措施:包括運用能源管理法提升設施能源效率,運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擴增低碳發電設施 ,2020年前確證碳捕捉後封存場址注入準備,應用清潔發展機制與碳權經營方案等 3.低碳家園綠能產業及綠色生活與時俱進 40

41 國家綠能低碳總行動方案十大標竿方案 綠色新政 健全法規體制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能源稅法(草案)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能源管理法 源頭徵收
節能減碳 低碳社會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鼓勵先期自願減量 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含減量目標) 排放量管理 效能標準 總量管制與交易 綠色採購及教育宣導 能源稅法(草案) 源頭徵收 達成消費行為改變 促進能源價格合理化 能源管理法 能效標準 管理能源使用總量 能源開發技術研究節能技術獎勵補助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再生能源獎勵補助 達成能源結構改變 可強制產業界以高能源效率的製程生產高能源效率的設備與商品 提供消費者經濟誘因,促進節能減碳生活行為與選擇低碳高能源效率設備與商品 分階段要求大型碳排放源逐年減少排碳總量,並建立降低其減量成本的碳權抵換交易制度 加速能源供應結構 朝無碳化方向的調整 減量 調適 41 41 41

42 國家綠能低碳總行動方案 十大標竿方案/35標竿型計畫 (二) 改造低碳能源系統 (三)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 (四) 營造低碳產業結構 (五)
(工程會) 三十、強化政府採購流程與規範內化節能減碳機制措施 廿九、推動公共工程全生命週期品質管理機制納入節能減碳 廿八、建構永續低碳公共工程規範及機制(工程會、經建會) 十大標竿方案/35標竿型計畫 (二) 改造低碳能源系統 (三)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 (四) 營造低碳產業結構 (五) 建構綠色運輸網絡 (一) 健全法規體制 四、推動綠色稅制(財政部) 條文後續子法(經濟部) 三、制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與「能源管理法」修正 二、擬訂「永續能源基本法」(經濟部) 一、健全溫室氣體管理法規體制(環保署) 八、推動核能發電合理使用評估方案(原能會) 七、推動智慧電網計畫(經濟部) 六、降低發電系統碳排放(經濟部) 五、推動再生能源新紀元計畫(經濟部) 十二、推動節能減碳生活社會運動(環保署、經濟部) 十一、建設低碳島(環保署、經濟部、交通部) 十、打造低碳城市(環保署) 九、建構低碳社區(環保署) 十六、推動農業節能減碳(農委會) 十五、推動綠能產業旭升方案(經濟部) 十四、進行能源密集產業政策環評(經濟部) 十三、推動產業節能減碳(經濟部、國科會) 廿一、全面提升新車效率水準(經濟部) 二十、建構人本導向之交通環境(內政部) 十九、建構智慧化道路服務(交通部) 十八、推動建構便捷大眾軌道運輸網(交通部) 十七、建構綠色無接縫公路運輸系統(交通部) (六) 營建綠色新景觀與普及綠建築 (七) 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 (八) 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 (九) 深化節能減碳教育 (十) 強化節能減碳宣導與溝通 廿五、推動造林計畫(農委會) 廿四、推動建築物節能減碳標示制度(內政部) 廿三、推動智慧綠建築(經濟部、內政部) 廿二、推動新建綠建築及推廣使用節能減碳綠建材(內政部) 廿七、進行全方位能源科技人才培育方案(國科會) 廿六、推動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科會) 卅三、強化節能減碳教育(教育部) 卅二、營造永續綠校園及建立學校節能減碳評鑑制度(教育部) 卅一、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全面落實節能減碳計畫(教育部) 卅五、推動國際節能減碳環境外交(外交部、環保署) 事行政局、經濟部及其他各部會) 卅四、全民節能減碳溝通宣導計畫(新聞局、研考會、人 42

43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架構 總則 政府機關權責 減量對策 教育宣導 罰則及附則 一讀通過之條文 保留之條文
(第1條至5條) 政府機關權責 (第6條至11條) 減量對策 (第12條至19條) 教育宣導 (第20至22條) 罰則及附則 (第23條至30條) 教育宣導及民間參與(20) 綠色採購(21) 能源供應者責任(22) 盤查登錄之規定(12) 排放許可之規定(12) 查驗機構之資格(12) 訂定GHG效能標準(13) 實施總量管制時機與條件及拍賣或配售保留額度(14) 成立基金(15) 排放量核配、保留及收回之相關規定(16) 排放量抵換及交易(17) 先期/抵換專案額度認定(18) 現場檢查(19) 超額排放之處罰(23) 規避、妨礙或拒絕之處罰(24) 登錄不實處罰(25) 違反許可規定之處罰(26) 查驗單位違反管理之處罰(27) 違反交易之處罰(28) 施行細則(29) 公布後施行(30) 立法目的(1) 主管機關(2) 專用名詞(3) 減量目標(4) 委託專責機構之規定(5) 行政院應研擬及檢討有關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之分工、整合、推動及成果相關事宜(6) 研訂國家減量推動方案及部門管制行動方案(7) 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部門並定期檢討修正行動方案(8,9)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10) 地方主管機關權責(11) 一讀通過之條文 保留之條文 無共識之條文 43 43

44 溫減法階段性減量策略 總量管制 抵換交易 效能標準 自願盤查 登錄與減量 強制盤查登錄 自願減量 對象 Stage I Stage II
Stage III 總量管制 抵換交易 效能標準 自願盤查 登錄與減量 強制盤查登錄 自願減量 指定一定 規模排放源 規範既存及 新設排放源 分配減量責任予各 排放部門主管機關 ,再分配給排放源 對象 排放源 自願參與 環評抵換 效能標準抵換 2.國外碳權取得認可 政府認可之自願碳市場 公約機制下的CERs(單邊CDM) 1.國內碳權取得認可 先期專案 國內抵換專案 碳權來源 單邊CDM 後京都協議認可之抵換專案 排放額度抵換 碳中和/碳足跡 溫減法生效前 44 44

45 溫減法階段性減量策略 積極建立盤查、登錄、查驗及減量專案制度,並融入可量化、可報告、可查證機制(measurable, reportable, verifiable, 簡稱 MRV)精神,以利國內溫室氣體管理與國際規範接軌。 建立減量成效 認可機制(先期/抵換) 45 45

46 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管理制度 建立自願減量成效認可機制
參考國際溫室氣體管理制度,發布「溫室氣體先期專 案暨抵換專案推動原則」,鼓勵業者早期配合政府所 進行之減量,並提供持續改善的誘因。 兩大類減量專案類別如下: 先期專案: 組織型減量方式,以行業別 公告排放強度計算減量成 效。 抵換專案: 參考CDM建立之專案型減量方式,以減量方法計算減量成效。

47 溫室氣體先期專案 先期專案: 指排放源之實際排放強度優於本署公告排放強度者,且經查驗機構查證及本署審查通過核發減量額度之專案。
組織型減量方式,以行業別公告排放強度計算減量成效。 排放強度: 指單位產品或原(物)料之溫室氣體排放量。 公告排放強度: 目前已公告電力、鋼鐵、水泥、光電及半導體業等5個行業別兩階段公告排放強度(第一階段50%、第二階段20 %)。 排放強度值 公告 排放強度 表該廠預計可獲得之額度 (須再乘上該廠指標性產品產量) A廠 B廠 C廠 D廠 E廠 先期專案減量額度示意圖 共受理190件先期專案減量額度申請,已通過64件先期 專案並核發減量額度達1,600萬公噸 CO2e。 47

48 溫室氣體抵換專案 抵換專案: 參考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訂定之減量專案,申請者依本署認可之減量方法提出專案計畫書,經查驗機構確證及向本署註冊後即可執行。 後續業者執行專案減量成果,經查驗機構查證後送本署審查,通過者核發減量額度。 減量方法: 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委員會認可之減量方法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議通過並經本署認可之減量方法 其他本署認可之減量方法 溫室氣體 排放量 基線情境 專案情境 減量額度 (符合外加性) 執行 溫室氣體抵換專案 受理25件抵換專案註冊申請,7件抵換專案註冊通過,預估總減量約319萬公噸CO2e。 已受理30件減量方法申請案,已認可12件減量方法。 抵換專案減量額度示意圖 48

49 透過環評機制進行減量或調適對策 環境影響評估法 環評法 第18條 要求開發單位進行溫室氣體減量
「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書件及審查結論溫室氣體減量 監督要點草案」 環境影響評估法 由主管機關監督環境影響說明書、評估書及審查結論之執行情形 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及審查結論 規範監督內容及執行方式 (溫室氣體減量項下) 先期專案暨抵換專案推動原則 減量額度帳戶管理原則 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交易規則 境外減量額度註銷轉回管理原則 溫室氣體盤查及登錄管理原則 49 49 49

50 我國階段性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策略 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間接衝擊、改變及妨害生活環境,於101年5月9日依空污法第二條第一款公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及全氟化碳為空氣污染物」 。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法受限立法作業時程,暫將溫室氣體納入空污法管制以作為申報管理之法源依據;未來溫減法通過後即回歸溫減法管理。 50 50 50

51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CO2排放基線模擬結果 2009年版基線(GDP高案)
2020年回歸2005年排放量 2009年版基線(GDP高案)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44 低碳能源 低碳社會與景觀 低碳產業結構 碳權經營 碳匯 低碳運輸 核四 433 減碳缺口 百萬公噸 CO2 我國對外宣示2020年減碳目標為BAU減量30%,即排放量為296.5百萬噸。 惟GDP高案之排放量尚有減碳缺口52.5百萬噸,若扣除境外碳權經營,則缺口擴大至85百萬噸。 國內自身減碳行動仍有待強化。 51

52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核四商轉 對內積極減碳目標(於2020年將排放量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BAU減量30%)
不論GDP高中低案,減碳缺口均仍有9.5~52.5百萬公噸。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BAU減量30%) 不論GDP高中低案,均可望達成減量目標。 (單位:百萬公噸CO2) GDP高案 GDP中案 GDP低案 BAU (2020年) 433 411 390 減碳貢獻度 1.國內減碳(含碳匯) 104 2.境外減量(碳權經營) 32.5 136.5 缺口 對內積極減碳目標 (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252百萬公噸) -52.5 -30.5 -9.5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 (BAU減量30%) +6.6 +13.2 +19.5 52

53 建立產品碳足跡標示制度 53

54 碳足跡資訊揭露的重要性 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指產品橫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涵蓋自原料到生產或服務提供、配銷、消費者使用與棄置/回收階段,通常以二氧化碳當量標示。 對消費者:碳標籤傳達產品碳足跡訊息給消費者,供選購參考,鼓勵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對企業:促使企業檢討產品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減量熱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原料採收 洋芋片製造 包裝 運輸 廢棄 54

55 產品碳足跡(續) 各國產品碳足跡的標示 國際間已標示之產品 巴拉圭Guayaki飲料 日本Sapporo飲料碳標示
英國Tesco零售賣場的碳標示 法國Casino超級市場的碳標示 55

56 國際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情形 加拿大 美國 台灣 世界第11個推動產品 碳足跡標示制度的國家 56

57 我國產品碳足跡標籤 98年12月15日發布「台灣碳標籤」圖示,為世界第11個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制度的國家。
現已公告60件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文件、232件產品取得碳標籤證書,累計產值達新台幣80億以上,承諾達成減碳成效約1.1千萬kg CO2e,相當於2萬9,000座大安森林公園1年碳吸附量。 57

58 推廣碳標籤產品 已建置「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http://cfp.epa.gov.tw) 民眾查詢碳標籤產品資訊
廠商查詢相關法規及線上申請產品碳標籤 傳播產品碳足跡標示制度相關訊息 58

59 結 語 59

60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60


Download ppt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發展 參、我國溫室氣體之排放概況與因應作為 肆、結語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