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典型在夙昔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典型在夙昔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典型在夙昔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2 導引 山東詩人臧克家的詩句言:「有的人活著,/ 可是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 他還活著。」
山東詩人臧克家的詩句言:「有的人活著,/ 可是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 他還活著。」  詩句中:「有的人活著,/ 可是他已經死了。」有什麼含意?  詩句中:「有的人死了 / 他還活著。」有什麼含意? 

3 導引 想想看,在你(妳)心中是否有個人已不在身邊,卻對你(妳)影響深遠?
想想看,歷史上有哪些人物生命結束,卻精神不朽?他們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呢?

4 作者介紹 方苞,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清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人。 論學以宋儒為宗,曾以 「學行繼程、朱之後, 文章介韓、歐之間」與
友好相期勉。

5 作者介紹 一、文學主張 方苞為文嚴標義法,所謂「義」,即內容要言之有物;所謂「法」,即形式要言之有序。
其後劉大櫆、姚鼐一脈相承,主張義理、詞章、考據三者並重,影響二百餘年,成為文學史上著名的桐城派。方苞即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

6 作者介紹 二、生平著作 方苞著作宏富,其文平實謹嚴,以雅潔著稱。
方苞長期專心研究《春秋》、《三禮》,五十多年間寫成經學著作《禮記析疑》、《春秋通論》、《周官集注》等,後人將他的著作,合編為《方望溪先生全集》。

7 作者介紹 三、國學常識充電站 1.桐城派代表人物 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 2.桐城派文學主張
(1)方苞,桐城初祖,首倡「義法」,強調文章內容和形式的統一。認為詩歌無法明道,輕視小說戲曲。曾說:「非闡道翼教、有關人倫風化之文不茍作。」

8 作者介紹 (2)姚鼐,世稱「惜抱先生」,劉大櫆的學生,主(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形成桐城派的古文理論體系,編《古文辭類纂》一書,為桐城派集大成者。 3.桐城派代表作品 桐城派的文章風格清順通暢,尤其是一些記敘文,如方苞〈獄中雜記〉、〈左忠毅公軼事〉,姚鼐〈登泰山記〉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9 作者介紹 4.唐宋古文運動以後重要的散文流派 流派名稱 文學主張 代表人物 唐宋派 (明嘉靖年間)
反對「文必秦漢」,認為唐、宋散文是秦漢古文的繼承和發展,肯定八大家的地位。 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 桐城派(清康、雍、乾年間) 主張效法先秦兩漢散文和唐宋散文,講求「義法」。 方苞、劉大櫆、姚鼐 (皆桐城人)

10 作者介紹 4.唐宋古文運動以後重要的散文流派 流派名稱 文學主張 代表人物 陽湖派(清乾、嘉年間)
實為桐城派的支流。思想較活潑,主張孔孟、程朱之外,兼採諸子百家;為文兼取駢文之長。 惲敬、張惠言、李兆洛(皆陽湖人)

11 作者介紹 4.唐宋古文運動以後重要的散文流派 流派名稱 文學主張 代表人物 湘鄉派(清咸、同、光年間)
也是源自桐城派。認為古文創作應兼取漢賦的氣韻,主張剛柔相濟,奇偶互用。 曾國藩(湘鄉人)、張裕釗、吳汝綸、黎庶昌、薛福成

12 作者介紹 4.唐宋古文運動以後重要的散文流派 流派名稱 文學主張 代表人物 侯官派(清末民初)
大抵不離桐城派宗旨。嚴復、林紓用古文分別翻譯西洋學術著作及小說。 嚴復、林紓、陳衍、吳曾祺 (皆侯官人)

13 作者介紹 四、文人軼事 (一)戴名世案 方苞和同鄉戴名世情誼深厚。康熙五十二年在一場文字獄事件中,戴名世因作品《南山集》充滿故國之思,所以被處死。 方苞因為替《南山集》作序,全族人被牽連入獄,方苞本人也被論以應斬之罪,幸賴大學士李光地竭力營救,始免於難。

14 作者介紹 四、文人軼事 (二)不擅寫詩 年少時,方苞曾將詩作呈送汪琬指點,汪琬只粗略一看,就將詩稿扔在地上,大加詆毀。
接著方苞又將詩送給王士禎,王士禎看後也不加稱讚。最後方苞拜訪劉體仁,劉體仁讀完後,思索了很久,對他說:「足下以後可不必再作詩,只憑文章出名即可。」方苞聽了,悵然回到家裡,從此便不再寫詩了。

15 作者介紹 四、文人軼事 (三)個性剛直 方苞身長瘦弱,臉上有些痘斑,目光如電。他個性剛直,常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看到別人有一事、一言之善,則反躬自省。平日在家有客人,一定要子弟奉茶,侍立左右,教導他們長幼有序。 每遇生日,方苞一定避居於野寺,不接受子孫的祝壽。學生如果送東西給他,一定用來助人。

16 題解介紹 史可法(1601-1645),字憲之,又字道鄰,明末民族英雄。據聞史可法之母尹氏因夢見文天祥而生史可法。
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終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其後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順治三年義子史德威將其衣冠葬於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後來全祖望曾寫〈梅花嶺記〉描述此事。

17 題解介紹 軼事,又作「逸事」或「佚事」,意指史傳並未記載的事蹟。
古代重要人物的傳記都是官修的;個人可以寫「行狀」或「逸事狀」,作為官修傳記的參考。如柳宗元曾寫〈段太尉逸事狀〉,供當時任職史館的韓愈參考。

18 課文學習 左光斗提拔史可法的過程: 覓才→惜才→選才→譽才 過程 課文描述 象徵意義 覓才 風雪嚴寒,從數騎出 求賢若渴

19 課文學習 左光斗提拔史可法的過程: 過程 課文描述 象徵意義 惜才 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 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可見左光斗讚賞史可法的才學與其憐才之意。 身為學政的左光斗不忍驚醒史可法。這些細節描寫生動,刻劃左光斗愛惜人才之心。

20 課文學習 左光斗提拔史可法的過程: 過程 課文描述 象徵意義 選才 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 顯現識人之明。 譽才
召入,使拜夫人 左光斗特意將史可法召入,流露厚愛,更顯見左光斗得才的喜悅。

21 課文學習 左光斗提拔史可法的過程: 過程 課文描述 象徵意義 譽才 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可見左光斗已把史可法視為效忠國家的良才、己身事業的繼承人,更展現了任人唯賢的磊落襟懷。

22 課文學習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課文 文中分別記述了左光斗和史可法的哪兩件軼事?試簡略說明。
史可法如何進入獄中探望左光斗?左光斗為什麼嚴厲地責備他,並驅逐他離去?

23 課文學習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課文 本文哪些事蹟,足以證明史可法感念、報答恩師的提攜與栽培?
本文題為左公卻處處寫史公,這種寫作手法稱為?其特色是什麼? 本文所記事蹟的資料來源?這種寫法有什麼作用?

24 延伸閱讀 一、閱讀電影 【風聲】密字第一號:繁體中文預告
電影的背景是民國31年汪精衛政府掌權之際,日軍囚禁幾位搜集情報的嫌疑犯,分別刑求想要揪出誰是幕後的老鬼... 風聲-顧曉夢(周迅飾)的遺言 顧曉夢用摩斯密碼把遺言縫在旗袍布邊,犧牲小我表現民族大義。

25 延伸閱讀 二、閱讀現代詩 三、閱讀散文 山東詩人臧克家為紀念小說家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了一首抒情詩,題為〈有的人〉。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 臧克家 三、閱讀散文 林文月的〈溫州街到溫州街〉是記述她和老師臺靜農先生、鄭騫先生最後一次見面的情形。 溫州街到溫州街 林文月

26 延伸閱讀 四、閱讀古詩 文天祥〈正氣歌〉(節選) : 豈有他繆巧 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 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 蒼天曷有極
豈有他繆巧 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 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 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 古道照顏色 古聖先賢雖已遠,但是其模範事蹟永留人間。

27 課後學習 方苞文章文辭簡潔,常有省略主語或賓語的現象。下列文句出自〈左忠毅公軼事〉,請為它填入省略的主語或賓語:
1.一日,風雪嚴寒,(  )從數騎出,(  )微行,(  )入古寺。 2.公閱畢,(  )即解貂覆生,(  )為(  )掩戶。 3.(  )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4.(  )呈卷,(  )即面署第一。 左公 左公 左公 左公 左公 左公 史公 左公

28 課後學習 史公 左公 5.( )聞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 )持五十金,( )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
5.(  )聞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  )持五十金,(  )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 6.(  )微指左公處,(  )則席地倚牆而坐。 7.(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 8.史噤不敢發聲,(  )趨而出。後(  )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 9.每有警,(  )輒數月不就寢,(  )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史公 史公 禁卒 左公 左公 史公 史公 史公 史公

29 課後討論 讀完〈左忠毅公軼事〉,你(妳)認為左光斗和史可法有何值得效法之處?
請你(妳)說說看,什麼樣的人能符合詩句「有的人死了 / 他還活著。」的含意? 士林高商 鄒依霖老師 製作 


Download ppt "典型在夙昔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