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罹峡 彭 Modified 7年之前
1
李怡乐 liyile@swufe.edu.cn 致知园教师办公室247
《资本论》选读 李怡乐 致知园教师办公室247
2
课程要求 平时成绩(60%) 1.《资本论》分节精读、课堂展示、互动; 2.拓展阅读1本推荐书目或1-2篇推荐论文,做读书笔记;
期末闭卷考试(40%)
3
参考教材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 曼德尔:《<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中央党校出版社.
张薰华:《<资本论>脉络》,复旦版,1999. 马工程:《<资本论>导读》,高教社,2012. 鲍尔斯等:《理解资本主义》,人大版,2010. Harvey, David., 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 Verso,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4
阅读书目 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商务印书馆,2006。 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商务印书馆,1978。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或译《巨变》) 约翰.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布若威:《制造同意》,商务印书馆,2008。 诺布尔:《生产力:工业自动化的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苏联教科书式”;社会革命家;文艺青年版;心灵鸡汤体
你对《<资本论>选读》 的期待是什么? 抓紧完成计量作业的自习时间;周五来临前的悠闲小憩 你想读到什么样的卡尔· 马克思? “苏联教科书式”;社会革命家;文艺青年版;心灵鸡汤体
6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资本论》部分篇章的精读,回归马克思本身的叙事语境,消除对核心概念的误读。
2.通过对《资本论》行文脉络的把握,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3.通过对《资本论》中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式的掌握,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当代经济问题。 4.结合阅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背景的优秀代表作和最新文献,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和更广阔的研究视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的实证科学。
7
试比较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差异 例如:面对环境问题?政经与微观各自可能说些什么? 你如何做选择?你为何别无选择?
8
“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后来的或当时的经济分析著作比起来像是一个巨人。它从来不曾打算成为帮助政府解决象国际收支逆差这种问题的手册,也不曾打算在斯密先生发现没有人购买他的一千吨铁的最后剩余部分时,对市场上发生的一切令人激动的事情做出博学的,虽然有点老套的解释。它打算要做的,是解释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挥出它的一切可怕潜力时,劳动、机器、技术、企业规模、人口的社会结构、经济增长的间断、工人和劳动的关系会发生什么情况。”——曼德尔 本质与现象,仅仅是决定的不同层次而已,而非现实性或重要性的不同程度
9
马克思对于经济学体系的贡献 a.马克思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把社会学和经济学综合成一个伟大的体系,并且发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潜在法则;
b.马克思制定了利润平均化、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及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从而把基本上是静态的经济学说变成了动态的学说,并且发现了经济增长的主要规律; c.马克思订立了资本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理论,描出了经济危机的轮廓,并且初步实现了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的综合。
10
《资本论》的篇章结构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的生产过程(以流通过程为前提的直接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 资本的流通过程(在直接生产过程基础上的流通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的总过程(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剩余价值的分割
11
一个补充:什么是生产方式?存有争议的概念。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最终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一个补充:什么是生产方式?存有争议的概念。 1.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2.劳动过程的组织特征 3.生产、交换、分配、交换过程的全景
12
回顾: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这样一种特定的经济制度,雇主为了获取利润,利用其私人占有的资本品,使用雇佣劳动生产商品。
无论资本主义出现在哪里,它都会使社会的每个方面都发生变化。它带来了科学和其他方面知识的空前发、令人惊异的技术进步、以前无法想象的信息共享方式以及在世界多数地方的消费、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它还导致了权力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和财富的重新分配,废除了奴隶制和其他古老的奴役形式,并引起了家庭生活、观念和信仰的彻底变革。
13
《资本论》所规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个基本条件
1.生产者群众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而是必须向所有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2.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被组织成各个企业,它们彼此间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有利的投资场所以及原料来源等而进行竞争; 3.生产资料所有者(各个企业)不得不向劳动者榨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以积累越来越多的资本——这在普遍化商品生产和普遍异化的条件下导致劳动机械化的不断增长、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和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14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 马克思所获得的“一个有关经济学的基本的方法论”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历史的经济解释和对经济的历史分析。”——熊彼特
15
“现在正普遍认为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他还是一位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甚至人类学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科学家。” ——布劳格
“马克思的经济学同古典经济学先驱以及随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之间的显著不同”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其他经济学家考虑问题的起点”是“非历史的、抽象的个人”之类的普遍性的假设,而在马克思看来,非历史的、普遍性范畴不能够抓住一个特定社会系统的实质性特征,因而“与现代经济学的教科书不同,《资本论》并没有一个一般性的、非历史的‘经济问题’开始,而是从分析他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本质社会关系开始的。”——霍奇逊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17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已经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18
方法论解读 1.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要把历史简化为一种经济决定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是狭义的经济概念。生产力体现人们的技能和技艺,因此与其文化和技术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关系必然包含着法律、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束缚,这些方面的束缚合法化并强制维护了不同阶级的角色。因此,政治的和社会的,甚至宗教的因素渗透进了经济因素。 劳动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组织,就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现象。社会劳动组织的不同形式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和原动力。
19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大发明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同时也成为驱动知识要素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印刷对人类的商业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印刷引进了表格、列表和图形,提供了比个人评价更客观,更精确的描述方式。印刷不仅使地图实现标准化,而且使其价格更加便宜并可大量复制,从而提高了陆地旅行和海上航行的可预测性,进而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0
印刷也使商业合同的出现成为可能,使之成为远距离贸易以及在遥远地区拓展商业贸易的关键要素。在封建社会时代,经济联系主要靠口头交流,经济活动页局限在近距离交易。在口述文化时代,一个人的“言语”足以决定经济活动安排。即使在今天,会计人员仍然使用audit一词表示财务审计,而这个词的来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封建经济时代,在当时,审计师必须大声喊出财务信息来核实交易的真实性。此外,印刷还开辟了现代记账这一新模式。标准化的提单、流程单、发票、支票和本票可以远距离运输并长期保存,进而提供了一种多样化的、颇具扩展性的管理方式。
21
Notice: 不要将唯物主义的理解庸俗化,不是指“如果你想研究柏拉图,就必须得先填饱肚子”,而是物质生产的组织方式影响你对于其他事物的判断。(机械的决定论是马克思所坚决反对的)
22
方法论的解读 2.理解劳动本体论 a.社会存在的最终的不可分解的要素是人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原型。当然我们批评机械唯物主义,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活动是由人的目的设定所引起的,是存在的要素。 b.劳动不仅是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在劳动过程中, 人获得了自由,实现目的过程中劳动对象被改造,主体外化,而目的是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是自我的实现。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23
方法论的解读 2.理解劳动本体论 c.劳动的对象化和外化通过目的的设定的劳动,客体的自在的存在(thing in itself)不断转化为为我的存在(thing for itself),即自然对象转变为某种被劳动主体所设定的对象性。对原先的自在的对象性,一旦对象化后,我的存在就作为对象性存在下来。劳动不仅使客观事物对象化,还改造着主体本身。 d.人们具有个人和集体的物质需要,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人们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劳动,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非常复杂的生产形式和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这产生出新的需要,而且是处于永无止境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哲学观点,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原理。
24
方法论解读 浅层的理解:工人生产了一个对象,但对未来使用或占有这个对象却没有决定权或控制权。人和他的产品分离。
3.异化劳动的发生(人的类本质与存在的分离) 浅层的理解:工人生产了一个对象,但对未来使用或占有这个对象却没有决定权或控制权。人和他的产品分离。 深层的理解:神秘化和支配的发生。 a.与产品的异化——我们不知道某一产品是如何运转的,“我们人类创造出来一个我们完全不理解的世界,我们是我们自己世界中的陌生人”。 市场支配——资本主义经济使得一些行为方式合理化,也使得另一些行为方式不合理,你最好是做市场命令你做的事,否则你将陷入困境。
25
方法论的解读 3.异化劳动的发生(人的类本质与存在的分离) b.生产活动中的异化:工人技能退化的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使每一个人都被贬低到去完成一种高度重复、无需动脑的任务,而且丝毫不知道他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我们变得跟机器差不多,按照程序一遍遍地去做同样的动作。 c.与类本质相异化的第一个层面:社会生产劳动是独特的人类活动。人们能以精心设计和预见不到的方式根据他们的意愿和意识进行生产,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生产,在人们可以生产的物品的范围上不存在任何限制。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几乎没有人能享受他们类本质的这一方面。我们的生产过程表现的不是我们的本质,我们是以一种机械的、重复的方式进行生产的。这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
26
方法论的解读 3.异化劳动的发生(人的类本质与存在的分离) d.与类本质相异化的第二个层面:合作的结构——原子化的个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人们被卷入庞大的、高度复杂的劳动分工中,这种分工超出了所谓的狭义的生产领域。我们在艺术和文化上的成就,我们物质上的进步,都依靠世界和整个人类历史范围内的合作。人类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合作的结构之中,生产的是将被用于全世界的物品,依赖的是世代积累起来的共有的知识。但是,我们没有把我们自己想象为巨大的合作结构中的成员,而是把我们自己想成去工作挣钱,然后去商店花钱的人。
27
方法论的解读 专制 霸权 4.关于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作用
举例:人的待遇在法律中无论多么单纯和平等,歧视却仍深深根植于日常生活中。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的国家里,我们都是平等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丰富多样的权利的骄傲的持有者,互相视为自由的伙伴和国家的平等的成员。然而,在市民社会的层面上,即在日常经济活动的层面上,事情看上去就大不相同了,我们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竞争和剥削都成为必需;嫉妒其他人的成功并决心抓住那些我们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因而,我们每个人都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平等的社会的公民生活和原子化的私有的个人生活。 专制 霸权
28
Eg.为什么资本主义总要由竞争走向垄断? “竞争性市场内在的创新性动力会驱动生产率提升和边际成本下降。……最有效率的经济模式就是消费者只需承担所购物品的边际成本。但当边际成本趋于零时,消费者如果只支付边际成本,商家将无法收回其投资,利益相关方也无法赚取满意的利润。因此,行业领袖会争取市场份额以建立垄断,这样他们就能够以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是竞争或垄断,而不能是其他模式呢? “阻碍看不见的手引领市场达到商品或服务近乎免费的最有效模式。这一困境就是资本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矛盾。
29
思考:中国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度,还是发展不足?
第一卷序言中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 思考:中国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度,还是发展不足?
30
第一卷序言中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我国各邦政府和议会像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像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够找到像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么,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 我们尚且还没有工厂视察员制度?
31
阶级斗争引向的未必都是零和关系,正和关系的可能性
第一卷序言中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正像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撇开其较高尚的动机不说,他们的切身利益也迫使他们除掉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因此,我在本卷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立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 阶级斗争引向的未必都是零和关系,正和关系的可能性
32
是否有抽象的理性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会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的所谓理性的行为。
第一卷序言中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是否有抽象的理性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会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的所谓理性的行为。
33
寻找经济规律,但是注意规律不是普适性的。
第一卷序言中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是有人会说,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马克思否认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 根据他的意见,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 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总之,经济生活呈现出的现象,和生物学的其他领域的发展史颇相类似…… 旧经济学家不懂得经济规律的性质,他们把经济规律同物理学定律和化学定律相比拟…… 对现象所作的更深刻的分析证明,各种社会有机体像动植物有机体一样,彼此根本不同…… 由于这些有机体的整个结构不同,它们的各个器官有差别,以及器官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不一样等等,同一个现象就受完全不同的规律支配。” 寻找经济规律,但是注意规律不是普适性的。
34
阅读提示:第一篇第一章 为什么以商品为起点,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 市场交易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各种重叠与分离是如何表现的? 马克思是如何将价值的本质归结为劳动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