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及辅导员应对技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及辅导员应对技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及辅导员应对技巧
中国心理卫生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大连市教师心理咨询工作站专家组成员 胡 月

2

3 据调查显示,世界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大致有以下三种:
完全不正 常, 10% 完全正常, 10% 亚健康状 态, 80% 据调查显示,世界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大致有以下三种: 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 心理问题 大多数人的心理状况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

4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构想

5

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7 调查表明: 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一、国家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精神行为性检出率约16%,心 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 二、就目前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向。 三、我校测试4776人,检出1925人,心理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40.2%。

8 适应 问题 恋爱 情感 学业 问题 常见心理问题 职业 发展 人际 关系 情绪 问题

9

10

1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3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分析 2 3 3 三、大学生常见案例分析 四、辅导员工作实操技巧 4

1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2、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3、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3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
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1948,WHO)。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分析: 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有没有主观不适感 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14 健康的标志(WHO,1948)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 感到过分疲劳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15 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 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

16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8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分析 1、什么是心理问题 2、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 3、心理问题的类型 4、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9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0 心理问题的四个等级 健康状态: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里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人格障碍 不良状态 介于疾病与健康状态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婚恋挫折、人际关系不良)、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引起的。一般一周内能得到缓解,一般能完成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自己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或偏离。如,社交恐怖,不能完成社交活动,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内心痛苦,需心理治疗。 青春期或少年儿童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偏执、分裂、攻击等)。

21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如何判断 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 观察其心理活 动与情感和行 为的一致性 观察心理 活动的相对 稳定性 观察其心理
活动与外界环 境的协调性 如何判断 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

22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类 社会心理应激引起的各种适应性障碍 各种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 心身疾病 神经症性障碍 各种精神疾病
其它精神和行为问题

23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类 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
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焦虑型人格 性心理障碍:同性恋、易性癖、恋物癖、异装癖、窥阴癖、暴 露癖 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燥狂抑郁症 PTSD--创伤性心理障碍:战争、灾害、交通事故、犯罪被害

24 自杀行为 暴力行为 其他心理疾病的急性发作 应激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

25 自杀行为的特点 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抱有深刻的敌意,习惯于从阴暗面看问题缺乏判断力,犹豫不决,毫无主见;
从思想和情感上与社会隔离开来,社会交往极少; 认识偏激,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行为具有冲动性,情绪不成熟、神经质。

26 走出心理问题的三个误区 1 把暂时的心理问题和精神 疾病区分。 心理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健康也是相对的,没有人永远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也向生理疾病一样,会偶尔感冒,大多数时是暂时的心理失常,如:情感低落、亢奋,抑郁、焦虑、交往受挫,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2 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而不是品德问题。如窥淫癖、恋物物癖、异装癖、自恋癖、恋童癖、露阴癖、摩擦癖、同性恋等。 3 心理问题时可以治疗的。若及时的治疗,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是可以解决的,防止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27 抑郁症病人的重要特征是: 1、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 2、精力明显减退或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4、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5、自我评价过低或过分自责、内疚 6、失眠、早睡或睡眠过多 7、反复出现死亡和自杀念头

28 抑郁症诊断标准: 情绪低落,达2周以上 三D:语言动作少,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无动力、热情、兴趣、乐趣 无助、无望,无价值、意义
20%左右抑郁症病人自杀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29 重性精神病: 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 精神病的种类很多,大学生常见的主要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等。

30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

31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超我 追求完美,由 自我 是在环境允许的 本我 是人的原始的无 社会规范、伦理道德 价值观念内化而来,
本我 是人的原始的无 意识的本能包括人的各 种生理需要,按快乐原 则行事,是原始的人 自我 是在环境允许的 条件下,满足本能冲动, 另一方面受制于超我的 约束,按现实原则行事。 是现实的人 超我 追求完美,由 社会规范、伦理道德 价值观念内化而来, 抑制本我,监督自我、 追求完善,遵循道德 原则,是道德的人 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处于健康的状态, 三者发生冲突无法解决时,就会导致心理的疾病。

32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33 荣格人格理论 内向-----外向 内一外向的概念首先是荣格(C.G.Jung)于1913年 在他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人的心理一般有两种指向,他称为定势。一种定势指向个体内部世界,叫内向;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叫外向。 内向性格是安静的、富于想象的、爱思考的、退缩的、害羞的和防御性的,对人的兴趣漠然; 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 于助人、轻信、易于适应环 荣格认为,纯粹内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只是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倾向于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大多数人是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的中间型。

34 知道是什么人得病比知道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35 三、常见案例分析

36 案例一 学业问题(想休学) 王某,女,22岁,大学三年级,独女,汉族。身高164cm,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史。父亲是生意人,母亲是工人,四岁时父母离异,四岁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之后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性格内向,很自卑,母亲对她要求严格,知道母亲不容易,与母亲感情很好,为母亲感到不平,内心讨厌父亲和父亲的新伴侣,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很少。目前失眠、头痛、食欲不振。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想休学。与同学不能正常交往,不敢碰同寝室的女同学,内心痛苦。 心理测验SCL—90 焦虑、 强迫、恐怖因子分数超出正常值。

37 一、一般资料 我本是幸福无忧的,四岁时,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有一天带我去“抓爸爸和一个坏女人”,从那天起,我就感到生活变了样,经常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感觉以前的那种温馨的感觉再也没有了,我和妈妈一起生活。 大学第一学期开始和男朋友交往,我们很相爱,只是觉得自己有点过于依恋她,男友时常感到很累,男友认为好像和我只是兄妹的感情,在大二上学期向我提出分手,男友的姐姐认为我与她弟弟不合适,男友的姐姐给我打过两次电话,告诉我:“不要再纠缠着我的弟弟”,我做了很多努力,打电话、哭诉,希望他回心转意,我心中对他姐姐很不满并开始厌恶,总想为什么男友要离开我?反复想男友为什么会把自己当妹妹一年了。我觉得是他的姐姐硬拆散我们,他姐是个坏女人,他也是态度不明朗”“我就是不明白,我怎么成了他的妹妹。

38 大二上学期,我参加了学生会竞选,一直很亲密的同室的好友竞选成功,自己却落选了,当天上午放学回到宿舍后,取桌子上的东西与该女同学接触时,一种厌恶的情绪从心底涌出,从此不敢与该女同学接触,稍有接触就会心慌、发抖、害怕,逐渐地开始认为,这个女同学还会与更多的人接触,那么一定就是不干净的,就开始躲避,不敢碰其他人碰过的东西,反复的洗手,洗衣服时反复地冲洗,自己也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有无法控制自己,在食堂买饭时小心翼翼躲闪同学,只能去人少的地方买饭,买饭吃饭也成了痛苦的一件事,进而发展到在回家乘火车时,心里就想,所有的车上的人也会互相接触,那也不能碰了,我感到很痛苦。 大三上学期,经常中断学习,无法与同学正常交往,最近,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开学后不久,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虽然想报考研究生,却无法集中精力复习,内心很痛苦,想休学,迫切希望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39 二、表现特征 该生患上了一种心理障碍 一一强迫症 所谓强迫症是一种在记忆、思维、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各种强迫现象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患者对某种观念、情感、意向或行为的反复出现, 明知不合理但又不能控制,由于无法摆脱, 因而情绪焦虑, 心情痛苦。

40 1.临床表现特征 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思考毫无现实意义或虽有一定意义但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看到狗, 就想到狂犬病想到了死亡, 想到亲人的哀痛,战争-和平,白-黑,猫-老鼠等; 强迫意向表现为一种违反自己意愿的, 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即将会行动起来的强有力的内在冲动。如学校大扫除时擦教室的玻璃窗, 担心自己突然糊涂,失去理智往下跳。其实患者绝不会真正付诸行动, 只是不能控制这些意向的出现。 强迫行动是某些强迫观念在行为上的表现。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 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级台阶;睡前反复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好;做完作业、试卷等反复检查是否有错误。

41 2、 面对自己毫无现实意义的强迫性行为, 该生明知不合理但又不能控制, 不仅事与愿违, 成绩下降,而且带来内心的焦虑、头晕等不舒服症状。
(反复想自己为什么变成了妹妹?反复洗手、洗衣服、冲刷水龙头)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明知没有必要,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痛苦。时间三个月以上。 社会功能受到较严重影响,学习时而中断,人际交往不良。有自知力和强烈求助愿望。 与恐怖症鉴别:虽有恐怖情绪和植物神经反应,但是没有明确的恐怖对象,不符合恐怖症的诊断标准。躯体正常,排除其它疾病继发强迫症的可能。 综合上述情况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最后,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认知偏差,学习不顺利,人际关系不良。

42 三、成因分析 处于青春期;认知偏差,个性内向、自卑依赖、恐惧情绪;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年父母离异事件,大学时初恋失败、学生干部竞选失败事件。
  三、成因分析 处于青春期;认知偏差,个性内向、自卑依赖、恐惧情绪;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年父母离异事件,大学时初恋失败、学生干部竞选失败事件。 综述:来访者幼年经历父母离异的创伤引起的恐惧体验,虽然被潜抑到无意识而被遗忘,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多年来单身母亲对其期望很高,心理压力过大,成年后由于初恋失败和干部竞选失败的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幼稚的恐惧情绪就会再现出来,并不自觉地运用幼年(害怕、恐惧、无力、压抑)方式,以排解这种恐怖情绪,最后导致无法控制,发展为强迫症,表现为现在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学业和人格发展。

43 四、思考和建议 这是一例学生由于性格敏感、失恋、竞选失败、早年经历创伤导致强迫症进而影响学业的案例。学业问题----心理问题
认识领悟疗法治愈,一年后如期毕业,学生及所在院系副院长反馈效果较好。 1. 首先要能够识别出这是心理问题 2. 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异常并且超出辅导员应对范围马上与中心联系 3.中心马上排查,发现须转诊,立即转诊精神科医院。

44 案例二:人际交往困扰 张某,男,18岁,大学二年级,独子,汉族,身高大约180cm左右,体态正常。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教师,在上大学前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基本和睦,无重大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史。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性格活泼外向,喜爱运动,父母、老师很是欣赏他的学习天赋,同时对他的要求一直也很严格,一致认为他会是很优秀的孩子,与同学相处得较好。上大学后,学习一直成绩很好,最近失眠,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与同学关系不好,心里委屈、憋闷,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滑坡,内心很痛苦,有就要崩溃的感觉。

45 一、一般资料 从小学开始念书时起,我学习一直很好,我特喜欢那些有伟人气质的人,比如拿破仑,我喜欢看写他们的书。考入大学后,我学习很自觉,成绩名列全级队第一名,自己的也感觉很好。大学刚入学时,我与同寝室的同学王某相处很好,玩耍、吃饭、自习、去上课两个人经常结伴同行,互相还能讲很多的心理话,也彼此都很信任对方。这学期开学以后,2006年10月份以后,我感觉到原来和我很好的同学王某好像对我很冷淡,他好像总躲着我,也不再愿意和我一起去吃饭、玩耍,并且王某和其他的同学很好,我很生气,也想不通,仔细回忆平时交往的细节,我一直对同学王某很好,总是努力照顾王某,尽管有时我们两人有不一致的地方,争吵后也就没事了。

46 可是王某现在冷淡我的做法,使我感觉自己很没面子,大家都知道原来我俩好,我感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感到自己很压抑,很苦恼,也很气愤,和王某也交流过看法,王某说我太偏激,做事只想着自己,不愿和我呆在一起。我就是想不通,王某为什么对我这样?一点也不给我留面子。后来我晚上开始睡不着,越想越生气,现在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一看见到王某就冒火,王某也承认我一直对他很好,只说我脾气太大了,他已经受够了,无法和我再好下去了。

47 为此,我陷入了痛苦的思考之中,感到自己就是想不通,认为王某对我太残忍,无视我的好,让别人看我的笑话,失眠也越来越重,精神状况很不好。最近我经常和王某发生争吵,我很痛苦,有快要受不住的感觉,我希望老师能帮助我解决心理的困惑和苦恼,所以来找您咨询。 二、表现特征 独来独往,易发脾气,情绪急躁,说话偏激,性格外向、不稳定,自负。

48 三、原因分析 生物学原因:是正处于青春期 社会原因:和同学交往关系不良,家庭教养不当,老师、父母的宠爱。
心理原因: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对别人好,自己怎么做都没关系,不尊重别人。

49 四、思考和建议 第一: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第二:稳定学生情绪 第三:调整学生正确认知自己 第四:角色扮演,鼓励自我探索,强化正向行为
第五:鼓励在生活中迁移刚掌握的技巧

50 案例三:情感-失恋-抑郁 一般资料 1、自然情况:李XX,男,21岁,大学三年级,身高178cm。体重偏轻。 2、家庭情况:父亲是加油站老板,母亲是工人,有一个姐姐。四岁时,父母离异,与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从小感到受到很多欺辱和别人的白眼,同情母亲,觉得母亲很不容易,与父亲矛盾很深,认为父亲只顾新家,不顾自己和妈妈,内心恨自己的父亲。 3、个人经历: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性格内向,从高中二年级开始,情绪一直不好,高中二年级时还喜欢过一个女同学,是自己的同桌,高考压力大,他一直没和女同学说,他认为自己一直在忍耐、很难受,感觉活得很累,因为妈妈希望他能考上大学,所以就坚持学习了,高考前和同桌分开了,女同桌说要冷静一下,可是自己看见同桌和别的男同学说笑心里不舒服,上大学后也就不联系了。

51 上大学后的一年级下学期,与本校同乡女同学谈恋爱,感情很好,俩人相处半年后,大二上学期,女同学在寒假返校后向他提出分手,理由是女方父母认为男同学的父亲社会反应不好,女方父母不同意他们相处。他感到很苦恼,认为自己很倒霉,开始借酒浇愁,酒后去找女友,刚开始还见他并安慰他,后来女友不再理他,认为女友瞧不起他,学习也开始受到影响,大二下学期心情越发不好,期末考试出现两门不及格。

52 大三刚开学后,一个多月前,听同学说原女友又有了男朋友,而且是在分手后两个月就有了新男友,心情更是低落,开始上网和喝酒,上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意思,有时喝酒后特别难受就用酒瓶碎片划伤自己的手臂,现在网也不上了,经常不愿意去上课,即使上课, 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听课时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只好回宿舍自学,感觉活着没意思,垂头丧气,不愿与同学交往,但能偶而和同学踢踢足球,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再也不会相信女人了,也开始不相信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认为人都是很虚伪的,没有真实的东西,怨恨父亲,同情母亲,说自己有一天要杀了父亲,然后自杀,学习成绩出现二门不及格,并且心情低落,什么也不想干,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死了就解脱了,内心很痛苦。 4、心理测验: 测量SCL—90 ,SDS重度抑郁。

53 二、表现特征 ①以抑郁、情绪低落为典型症状。(心情不好、无希望、自责、自我评价过低、活着没意思、感觉自己像行尸走肉,想死了算了)
②思维缓慢、情绪低落、感到自己很懒,不想做事。 ③内心痛苦。情绪低落持续达到半年以上,因心理和社会事件刺激,既是来恋。 ④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功能受到影响,学习出现不及格,人际交往不良。 ⑤有自知力和强烈求助愿望。 ⑥躯体正常,排除其它疾病继发抑郁症的可能。 综合上述情况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最后,问题主要表现在: 1)自我评价过低2)情绪低落3)学习不顺利4)人际关系不良

54 三、原因分析 1、 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生物原因:青春期 2)心理原因:个性内向、自卑、对别人有偏见、早年负性生活记忆、对事物的消极态度。 3)社会原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年父母离异事件,大学时恋爱受挫折,失恋。 分析综述:来访者性格内向、自卑,早年父母离异造成他的心理创伤,童年的他的内心有被抛弃感和不安全感,形成了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的心理,女友与其分手导致其最初的愤怒、焦虑不安后,童年的创伤也被激发,心情开始低落,认为自己是个倒霉的人,父亲抛弃了自己,女友也不要自己,而愤怒的背后隐藏的是他内心的悲伤和无助,于是产生了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的信念,再加之失恋本来就是青春期很重大挫折,有听说前女友很快有了新男朋友,更加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越发自卑和压抑,感到没有前途、没有目标,很迷茫,又很担心自己的学业,压力很大,导致心情更加地低落和消沉,所以失恋是导致其抑郁的主要原因。

55 四、思考和建议 抑郁症一般被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所谓外源性,通常是指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郁症,是对挫折、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应的结果。如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而内源性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如遗传成分比较突出,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类型。 反应性抑郁。虽表现情绪抑郁、意志消沉等,但其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心因体验强烈,常反复向别人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幸,改变环境症状可减轻,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 内源性抑郁症除情绪低落外,常有罪恶妄想,运动明显减少,缺乏心因性体验,对抑郁情绪的具体起源往往搞不清楚。另外,以往多有类似发作史,症状有昼重夜轻的变化规律,病程可迁延数月。 第一:所有确诊抑郁的学生首要任务是预防自杀 第二:很多重性抑郁一边吃药,一边心理治疗,需要家长监护 第三:很多学业问题只是外在表现,内在原因源自心理不健康问题。

56 案例四:考试焦虑 一般资料 1、自然情况:屈XX,男,21岁,大学四年级,身高170cm。体重适中。 2、家庭情况: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父母对自己一直很严格 ,期望很高。 3、个人经历: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性格内向,从高三年级开始,自诉每到考试前一个多月就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理越急,复习效果越是不好,记忆力减退,到了大四,自己报考了研究生,目标是上海交大或同济大学,最近,看着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心理着急,可是一坐下学习就走神,自己总不在状态,总觉得复习的不深入,看到别人从容的看了很多专业书,心理越发担心,已无法正常复习,担心自己考不上,对不起爸妈的期待,失眠、吃不下饭、忧虑不安,内心苦恼痛苦……

57 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几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高三时,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因发烧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思想压力很大。上大学后每临考试前就担心考不好,因临近考研,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自己主动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尤其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很担心自己考不好,痛苦不已,诊断为考试焦虑并予以心理治疗。

58 二、表现特征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 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录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其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无法参加考试。 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可发展为精神障碍。

59 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焦虑是一种复合性情绪状态,包括焦虑反应、过度焦虑和焦虑症等三个由轻到重的层次。焦虑反应是人们对一些即将来临的紧张事件进行适应时,在主观上产生的紧张、不安、着急等期待性情绪状态; 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紧张、不安等症状比较严重,但对产生这些不适的原因不很明确。考试焦虑介于两者之间,属于过度焦虑,其特点是焦虑已明显地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但患者对引起焦虑的原因十分明确,考试一旦解除,多能迅速恢复。

60 三、原因分析 考试焦虑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
内因与个体的个性、抱负、早年经历、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 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个体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下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小孩的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小孩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 (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 (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 (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 (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

61 四、思考和建议 许多研究已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
 许多研究已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 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有人发现,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这一规律被称之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62 应对焦虑办法: 1.减轻压力—调整期待值--平常心
2. 端正动机,改变认知---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绝对化,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顶。 3.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4. 心理分析,揭示原因:心理动力学认为,考试焦虑与早年考试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缺陷有关。 5. 学会放松技巧

63 案例五:一例精神疾病 某周天下午同学发现一女生对垃圾桶说话 昨晚1点半要去网吧投送招聘书,电脑变人脑 转诊

64 转诊处理: 学生—辅导员—院系领导 联系医院—转诊 联系家长—监护 各部门共同处理学生休学等事宜

65 四、辅导员应对技巧

66 1、辅导员了解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成熟防御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3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即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67 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五大类 1、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否定、退缩 2、自骗性防卫机制:反向、合理化、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
3、攻击性防御机制:转移 4、代替性防御机制:幻想、补偿 5、建设性防御机制:认同、幽默、升华、利他

68 东西方防卫机制对比: 西方—逻辑性解决,正面处理、幽默 东方—压抑、协调、躯体化、被动攻击、 合理化作用

69 发泄、思维抑制、退行、幽默-- 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

70 2、能够区分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辅导员可谈话疏解 严重心理问题:中心 心理障碍:神经衰弱、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焦
虑症、疑病症、性变态…(中心) 常见的有: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 恋童癖、露阴癖、露阳癖、窥淫癖。 精神障碍(医院) 人格障碍(中心或医院)

71 3、辅导员如何谈话 1)尊重、真诚、语速适中。接纳、关注和爱护,无条件尊重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和信任的氛围
2)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学生感觉被接纳,产生一种愉快和满足,利于双方沟通和表达。 3)把握听和说的比例:  在心理咨询谈话中强调听比说更重要。耐心细致地听学生叙述自己的苦闷,本身就是对他的安慰和鼓励,只有很诚恳地全神贯注地去听,学生才有兴趣讲 4) 一般要是一种中性的和非评判性态度,就如“当看日落时,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桔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地望着而已”。非评判性态度是使患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 5)运用一些技术:重复、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具体化,情感反应、内容反应、解释、概括化等技术 真诚体会理解学生的感受、情感! 爱心是最好的技术和治疗工具! 治疗师和辅导员本身的人格魅力最重要!

72 4、辅导员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行为观察法 面谈诊断法 心理测验法 心理健康普查

73 行为观察法: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观察 对学生在自然情景中行为的了解
行为的改变程度;行为的发生的频率;行为反应的强弱;行为持续的时间;行为的意义等。

74 心理困扰严重的症状 精神方面 具有精神病症状,如幻听、幻觉、妄想、被害感、自杀念头等,以致影响日常生活 生理反应
失眠、体重下降、胃口欠佳、身体持续由小毛病,如胃痛、头痛、肚子痛、性生活失调、容易疲倦等 情绪表达 容易紧张、坐立不安、易哭、易担忧、情绪波动、亢奋、时而抑郁时而亢奋 思想表达 偏激、极端敏感及多疑、难以集中精神、很多负面思想、经常独自沉思,容易内疚及自责,强烈被害感,思想逐渐脱离现实 行为\性格 有重复行为或思想,如洗手,检查物件、偷窥、极度挥霍、性格执着、自卑、具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依赖酒精药物 社交行为 畏缩、内向、欲言又止、不想与朋友交往、怕外出、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生活日夜颠倒 自理行为 不顾仪容或整洁、需要家人时常提醒 工作表现 失去动力,失去信心,工作水准下降,埋怨主管或同事针对自己,借助药物才能集中精神工作学习 学业表现 成绩下降,经常逃学或拒绝上学,埋怨老师或同学针对自己,说他是非,借助要去才能集中精神学习

75 面谈诊断法: 来谈者主诉 成长背景 家庭状况 人际关系 健康史

76 (l)外表和行为 了解当事人的精神状态 和行为特点 当事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 他给人的一般印象如何? 外表是否整齐、清洁?
衣着是否符合其背景和现状? 有无特别的装饰? 有无明显身体缺陷? 有无离奇的表情和动作? 有无重复性“神经质”动作? 当事人姿势怎样?是否避免与人对视? 了解当事人的精神状态 和行为特点 --马隆(Y.M.P.Malone) 和沃德(M.P.Ward) 1976

77 (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  语速是慢还是快? 谈话是直爽还是谨慎?是否犹豫? 有无言语缺陷?有无咬文嚼字和过份修辞? 健谈还是不健谈?有无思维奔逸?有无松弛的联想? 哪些话题避而不谈?是否闲聊? 说话内容与声调所表达的是否一致? 对交谈的兴趣?

78 他经常自然提起的领域是什么? 有无不断抱怨和纠缠不放的题目? 有无观念不集中现象? 有无幻想、错觉、恐惧、执着和冲动表现? (3)思维内容
 愿意谈论什么问题? 他经常自然提起的领域是什么? 有无不断抱怨和纠缠不放的题目? 有无观念不集中现象? 有无幻想、错觉、恐惧、执着和冲动表现?

79 (4)情绪  在谈话期间的一般心境如何? 一般情绪的表现是痛苦、冷漠、鼓舞、气愤、易怒、变换无常还是焦虑? 情绪表现与谈话内容是否一致? 自我报告是否与观察者的印象一致?

80 (5)灵感与判断 来访者对自己就诊的目的是否判断准确? 对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来访者对自己的精神状况有何想法?
 来访者对自己就诊的目的是否判断准确? 对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来访者对自己的精神状况有何想法? 他是否能观察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情感已经有了问题? 来访者对问题的原因是否有中肯的认识? 在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上有无道德和文化因素的作用? 来访者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无准确判断? 来访者如何理解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他们处理问题是一时冲动、独立进行、非常负责还是相反? 对讲述自己的事情是否有兴趣? 对改变自己的现状是否有要求?

81 心理测验法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心理问题诊断测验(SAS;SDS) 心理健康评估

82 心理健康普查法: 新生UPI、16PF、SCL—90等测查 心理档案建立、危机预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高年级学生动态排查:职业霍兰德、情绪等量表

83 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 1、有明显的外部精神刺激事件的人:学业失败、情感受挫、亲人丧失 2、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自卑者
3、性格孤僻内向、人际沟通不良者 4、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家庭破裂、缺乏温暖关爱者 5、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看问题消极者 6、谈论自杀,有自杀暗示者

84 五、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85 案例1:母亲出车祸 案例2:同学退学跳楼 案例3:保研—北邮梦断 案例4:失恋:要报复 案例5:5-12地震,在校学生心理干预 案例6:5-12地震,四川东软学生 案例7:抑郁自杀—退学—一门重要科目考试不及格

86 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干预措施 1.迅速通告 :中心(学生处)做出初步判断和诊断。
2.及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家长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由院系负责人或辅导员及家长送学生到学校指定专科医院就诊。 3.做好监护工作 家长到达学校之前,看护工作一般由学生所在学部、院系负责。 4.选择治疗方式 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和意见,可采取学生住院治疗、休学治疗或在校边学习边治疗的方式。

87 5.办理住院、病假和休学手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家长、学生、辅导员按规定办理住院、病假和休学手续。学生休学后若提前返校,需有学校指定专科医院的诊断结果作为依据。按休学规定正常返回学校学习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心评估合格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6.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7.追踪

88 对恶性事件的干预 1.迅速通报 发生学生自杀或其他恶性事件,获得信息的教师和同学必须立即报告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统一部署,采取相应措施。 2.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学生安抚工作 学生所在院系负责人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如实通报学生情况,请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做好在校学生心理安抚和各项服务工作。

89 对恶性事件的干预 3.协助公安机关进行现场勘查 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并保存证据。由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资料,以备事后善后事宜。
4.开展事后心理辅导工作 危机事件结束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需要对于当事人密切接触的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助其舒缓压力 5.做好资料搜集、整理、总结工作 危机事件处理后,学生所在学部、院系填写《校园危机事件处理报告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档案,保存相关资料。

90 如何处理存在精神问题的学生? 通知家长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诊断,主要根据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⑴ 学生精神问题严重程度达到住院标准,例如,重度抑郁、精神分裂症,跟家长沟通,采取住院治疗,并要求家长陪护。不建议家长带回家里治疗,一方面是学生住院学校负责住院费用,另一方面有些家庭所在地区的医疗、经济条件有限,不利于学生病情的好转。如果家长不同意住院治疗或者陪护,需要由医生说明利害关系,从为学生发展考虑的角度,跟学生家长沟通。 ⑵ 住院学生回校后,一般都会拉下课程,同时需要服药。跟家长沟通,是否需要休学一段时间,调整一下,跟下一个年级就读。如果家长不同意,还是需要根据医嘱采取措施。

91 ⑶学生精神问题严重程度不够住院标准的,需要服药的,根据医嘱,如果病情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建议休学;
如果病情不太影响其他人,可以留在学校,要求家长陪护。由于学校不能解决住宿,所以家长自行在学校附近租房 如果家长不同意陪护,签不签委托书或协议由学校自己来决定。即使签了,出了意外学校还是要负责任的,只不过是稍微减少一点,但是更多的是给家长一个压力,让他们配合学校的工作,促使他们陪护学生。 对留在学校的学生,上级(中心)要暗地通知辅导员进行监护,跟同学就说该生最近情绪低落、需要照顾就可以了。

92

93

94 辅导员工作与团体辅导 一、工作实际问题提出 二、什么是团体辅导 三、学生工作中团体辅导应用 四、团体辅导体验

95 当你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几十人上百人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提供指导和服务?

96 当你接手新生辅导员工作时,你会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形成班级意识,增强班级团结?

97 当你的工作对象面对同样的挑战或出现共同的困难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帮助他们?

98 学校团体工作应用实例: 1.新团体形成(如新生入学、跨班、年级活动) 2.课堂教学(如品德课、专业课、心理健康课)
3.班级活动(如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 4.学生工作(贫困生的工作、其他特殊群体) 5.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如学业困难生、单亲 家庭生、问题行为生)

99 大工心理中心简介: 构建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五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 五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与咨询中心 班级 院系 院系学办 辅导员 学校心理中心 院系心理负责人 班级心理委员

100

101

102

103 你想了解自己吗?请到团体中来! 你想完善自己吗?请到团体中来! 你想发展自己吗? 请到团体中来!

104

105

106 团体辅导体验 1、全身心积极投入 2、接纳与欣赏 3、真诚与开放

107 谢谢!


Download ppt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及辅导员应对技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