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志寅 柯 Modified 7年之前
1
专题Ⅳ 地理科学的基本价值 一、地理学的哲学价值 二、地理学的科学价值 三、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四、地理学的教育价值 五、地理学价值的实现
2
作为人类知识形态之一的科学有其固有的价值,而作为科学门类之一的地理学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存在首先取决于地理学本身所具有的“客体”属性,即价值内涵。按照人类的知识体系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可以确定地理学的基本价值内涵,这包括地理学的哲学价值、地理学的科学价值、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和地理学的教育价值。各位同学,在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价值后,就可以知道你将要怎样通过地理科学为国家、为社会发展服务了。
3
一、地理学的哲学价值 (一)地理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某些基础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在本质上是反思的科学。这种结晶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以及思维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要研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要探寻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二者关系的未来发展。而地理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有能力回答和解决这些哲学所关注的某些问题,因而具有一定的哲学价值。 (一)地理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某些基础 哲学的研究绝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以客观世界为基础,其思想和原理支配、影响着地理学家的地理学研究工作,同时又受到地理客观世界和地理学的反作用。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地理环境空间地域分异充满了联系和质量变化规律。这些客观实在充分肯定了哲学的正确,并且可以检验哲学自身的价值。 (二)地理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准确而科学的答案 世界观是哲学要回答的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如何、未来如何等就是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和如何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地理环境共同发展的问题。地理学自产生以来,就非常重视人地关系问题,形成了多种人地关系理论。地理学家经过艰辛的研究和理论思维,得出了人地共生、人地共同创造是实现美好未来的正确途径的结论。
4
一、地理学的哲学价值 (三)地理学部分解决了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人类与地理环境中如何发挥呢?拙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较全面地探讨了人地关系问题,指出在地球表层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按人地共生和人地共同创造思想,遵循自然界的组织原则,充分利用人类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之间,以及地理环境内部的正、负因果关系网:处于良好状态时,要维持负因果反馈网的主导地位;处于恶劣状态时,要打破负因果反馈网的主导,人工积极参与,建立起良性正因果反馈关系网的主导地位,使其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即负熵积累的方向)发展。 (四)地理学的方法丰富了哲学方法 地理学的空间研究角度和方法,已丰富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丰富了哲学方法,并且可以从空间角度思考,探索时间问题,有利于时空统一观的发展。
5
二、地理学的科学价值 (一)对近代科学发展的贡献
地理学被钱学森教授列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和文艺理论并排的十大科学之一。地理学在近、现代科学大厦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对近代科学发展的贡献 大航海时代以后,人类借助地理学的发展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升华了对地球整体的理性认识,在空间的对比中找到了时间发展的连续性,从而才产生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正是这些重大基础理论的突破,才带来了后来科学的全面繁荣。同时,地理学为关于自然界的诸分支学科提供了知识基础,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整体观念对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地理学一向具有整体高于局部的观念,恰与普通系统论的思想一致,对正确解决困扰全人类的粮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复杂性、综合性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21世纪将是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有整体观念。
6
二、地理学的科学价值 (三)跨学科属性决定了对综合性问题解决的作用 地理学具有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在解决大量存在的、一系列重要的,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自身又无法解决的综合性问题中起到特殊的作用。 (四)地理学基本规律的作用 地理学基本规律之一是地域分异规律,与成因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它可以揭示出其他学科自身难以直接揭示的未知规律。如极漫长的演替过程,就可以通过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找到其时间过程规律,这已在泥炭形成、沙漠化研究等得到证实。同样,应用空间分布规律可以找出某些人类疾病的原因和源地。另外,地理比较研究为众多人文科学提供了知识基础和研究素材,没有丰富的地域知识,没有对各种人文地理规律的了解,则它们很难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7
二、地理学的科学价值 (五)地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的作用
地理学属于宏观科学,重大理论的突破将直接促进其他学科的进步。如道库恰耶夫提出的自然地带学说,直接派生了土壤发生学(发生学观点的土壤学);现实沉积环境研究的新成果,直接冲击着地质学的成岩、成矿理论;青藏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本身就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对亚洲环境演变机理具有重要用途。 (六)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地理学在科学大厦中的地位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这一特殊领域为研究对象,这是其他任何科学(或学科)不曾研究的领域,而地球表层问题的主要研究之一就是空间系统。因此,地理学在科学大厦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
8
三、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以陆大道院士和郑度院士为顾问、以蔡运龙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和组长而完成的《2006-2007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阐述了“地理学展望”、“自然地理学对重大工程、环境治理和决策的贡献”、“经济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和“人文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等问题。蔡运龙、陆大道和周一星等教授的“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陆大道院士等“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陆大道院士的“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郑度和陈述彭两位院士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等论著,差数阐述了地理科学的应用领域和特殊贡献。这些既有的和将有的贡献或需求,正是地理科学的应用价值所在。各位同学——未来的地理学家——们,通过了解地理科学既有的和将有的重要的应用价值,你可以知道你今后努力通过地理科学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基本范畴。 (一)地理学的既有的应用价值 1、对青藏铁路工程的贡献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为敏感、脆弱,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十分困难,并且可能带来冻土融化、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青藏铁路二期(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建设与运营涉及自然地理学多方面研究领域,如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冰川冻土、动植物地理等。
9
对此,程国栋院士等地理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冻土作为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土,其工程性质的变化与冻土温度、土质类型、含冰状态、冻融过程等密切相关。无论是线性建筑物还是场地建筑物,冻土区修筑工程建筑物后,改变了冻土环境,引起冻土工程性质的变化。而且不同类型的冻土其工程性质变化不相同,对于高温冻土、高含冰量冻土,修筑建筑物后,冻土温度、含冰状态、冻融过程等会产生剧烈变化,同时也会产生热融沉陷、热融滑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使建筑物失去稳定性。但对于低温多年冻土、低含冰量冻土来说,修筑建筑物后,冻土温度、含冰状态、冻融过程变化较小,不会产生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因此,不同类型冻土对人为活动的敏感性不同,所引起的冻土工程性质的变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工程建筑物对冻土环境变化适应程度不同。
10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专家们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的资料给出了冻土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冻土工程适应性分区图,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采取“以桥代路”;在施工中采用了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如今,青藏铁路被誉为是“筑在冰冻世界的奇迹”,自然地理学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高原是世界巨川大河的发源地,生态系统独特而环境脆弱。青藏铁路建设有可能会严重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与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自然地理学者同样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被很好地应用到青藏铁路设计和建设中,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进行规划,青藏铁路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在施工时采用逐段移植的方法。为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全线建设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针对青藏铁路的环境与生态效应的最新研究表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建设中对沿途生态系统保护比较到位;铁路的建设与运营不可避免地改变了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的部分生态功能,尤其近期对沿线动物生活与迁徙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动物将能够逐渐适应这一新的环境状态。基于青藏铁路的生态安全与环境现状的系统评估,提出了铁路安全运营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建议。
11
2、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贡献 我国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其中海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7。而华北地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即“三生”的需水量很大,区域水资源安全,特别是首都北京的供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东、中、西三线向我国北方补水方案,是一项改善我国北方缺水状况的战略性系统工程。 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以解决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该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质构造复杂,地震裂度大,且要修建200 m左右的高坝和长达100km以上的隧洞,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现仍处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且在选线上存在较大争论。自然地理学者通过建立综合自然环境指数,将工程区划分为4个区域,并指出,综合自然环境指数一级区和二级区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集中分布在工程区的东部,约占工程区面积的50%,在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下,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工程建设;三级区是自然环境比较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调水工程区的西部高原丘陵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特别注意对自然环境的各项保护措施,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四级区是自然生态与环境比较脆弱、恶劣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调水工程区的高寒高山上,进行工程建设会造成较大的环境破坏,不宜进行工程建设。从科学的角度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选线奠定了基础。
12
3、对塔里木沙漠公路等西部道路工程的贡献 在荒漠或沙化严重地区,风沙对交通线路的危害很大。为了维护与保护沙漠公路,科研人员首先开展先导试验,通过10多年的研究,在西北地区耐干旱耐盐碱的173种植物中,筛选出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存活的88种植物,栽种于塔中油田周围的沙漠绿化试验区,抽取沙漠地下咸水进行灌溉,保证苗木正常生长。随着先导试验的成功,沙漠腹地人工绿洲面积逐年扩大。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被认为是继塔里木沙漠公路建成之后又一次人类治理沙漠的伟大创举。这一重大建设工程对于确保塔里木沙漠公路的正常运营,促进沙漠油田安全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沙漠腹地的作业环境,保障石油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大作用,并为今后在沙漠地区大规模进行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13
我国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频繁,为了解决这些灾害对重大道路工程的危害问题,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西部山区重大道路工程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项目。科研人员选择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国道318线和成昆铁路等作为典型研究路段,先后15次进行现场考察,布置监测点5处,进行离心模型试验30组次,研究了“边坡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道路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工程与环境协调的选线设计技术,山地灾害与道路工程的相互作用”。在综合了泥石流、滑坡、溜砂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道路交通干线泥石流、滑坡减灾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有滑坡稳定性分析、泥石流活动性分析、危害范围确定、灾害治理工程优化设计等信息分析和决策功能。应用该系统的分析结果提出的15处工点防治工程优化设计建议被采纳,为我国西部道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4
4、对三峡移民工程的贡献 三峡水库移民100余万,迁建13座县城和100多个集镇。在平地很少和滑坡、崩塌频发的库区两岸,施加上这样一个庞大的移民工程体系,不论在城镇选址和具体工程建设中都会遇到如何适应、保护地质环境条件和避免、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问题。为此,“八五”期间就进行了库区移民工程环境地质研究,全面调查阐明了库区移民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移民地质环境分区评价,并对移民区的地质环境容量问题作了探讨。 为此,国家投入大批专款,并成立了专门组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组及其下属的专家组)负责实施。先后完成了防治规划编制、防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防治工程方案、防治工程设计等各项工作。经过几年的考验,至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均安全无恙。个别未进行防治的地点发生了滑坡,由于成功的监测预警,未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上述工作中包含着许多自然地理学工作者的贡献。
15
5、对西气东输工程的贡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举措和重要途径。而基础设施建设被列为西部大开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将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东部地区。实施西气东输,不仅可以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和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而且在改善东部城市地区空气质量、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西部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作为特大型工程项目,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东至上海西郊的白鹤镇。工程穿越了沙漠、戈壁、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基本农田和湿地等多种生态敏感区。涉及地域广,生态系统类型复杂,环境问题突出。西气东输这一特大型工程将对4000km跨度的区域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的退化和突发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对管线工程的正常运营与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从管道运行和区域生态系统双重安全的角度,构建沿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障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针对超长距离的重大工程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目前仍然缺乏可行的理论和方法。
16
针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自然地理学者系统分析了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特征,阐明了工程建设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先后开展了工程沿线地区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生物多样性干扰评价、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提出了沿线地区不同类型区生态恢复的原技术体系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超长管线的特点,提出了分区段、抓重点类型的超长管线生态问题解决思路,从区域层面上解决工程安全运行和管理的生态保障问题;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指导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恢复与建设。
17
6、对“十一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区划的贡献
地理学者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陆大道院士和樊杰研究员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聘任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成为这次规划的主要参与者。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和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编制主体功能区划的任务。2006年,国务院正式发文,启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作为联合课题组牵头单位,以樊杰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从经济地理学角度,主要承担以下任务:一是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包括国外区划理论和实践的借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分析判断,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及标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路线;二是对国家主体功能区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明确各类主体功能区的边界,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未来我国区域空间开发总体战略构想;三是指导并衔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制订。包括研究提出指导省区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技术大纲,对省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进行拼图汇总,并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相衔接,对相邻省区方案提出衔接意见。另外,一些省区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开展了省区主体功能区区划的试划工作。比如潘玉君教授主持完成了作为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地区的云南省的主体功能区区划工作,第一次比较科学、比较系统地认识了云南省区域发展能力的区域差距,为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出贡献。
18
7、对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的贡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内外经验教训,大范围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不能搞“平衡发展”,必须选择若干重点地区、有步骤地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务院批准的《“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要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正确实施这一战略,要求在空间规划、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科学的决策。经济地理学者在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的前期研究上为政府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3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函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委托陆大道牵头“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组”开展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方案前期研究。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课题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科学分析,并在以往大量西部科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完成了《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报告。对西部重点经济带的范围和等级给予了定位;阐述了西部主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论证提出了各经济带主要区段的产业发展方向及重大建设布局;根据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要求,论证了合理开
19
发利用水土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方案,提出并论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途径:在考虑自然因素影响下,预测四个重点经济带大规模开发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应采取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措施。为适应西部开发规划和管理的要求,报告还根据“点轴系统”理论和增长极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空间分析技术,确定了四个重点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即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呼包-包兰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带),并对相应的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进行了集成。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结论得到了西部办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研究内容丰富、应用了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都非常高、具有前瞻性,是一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今后西部开发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务院西部办还组织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西部办的领导讨论了该研究报告。报告中的某些观点已经体现在《“十一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以及西部各省区市的相应规划之中。此外,经济地理学者陆大道院士和刘卫东研究员被国务院西部办聘为“十一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专家咨询小组成员。
20
8、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贡献 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考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振兴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发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产业结构趋同、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协调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迫切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此,国务院东北办组织编制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有效地协调各专项规划和分散的区域规划,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地理学者在《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编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综合规划的主要承担者。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陆大道院士担任了规划专家组组长,金凤君研究员担任了综合规划组组长。该规划充分发挥了地理学综合性、空间性的特点,对东北地区的发展阶段、存在问题进行了准确的判断;同时从分析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人手,准确把握了国内外的形势和东北地区的特点,将东北地区置于全国乃至东北亚的大格局中,明确提出了东北地区振兴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政策;着眼于从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建设、区域协调能力构建和发展活力的培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谋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产业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水土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论证和规划,确定了东北地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
21
9、对京津冀区域规划的贡献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十一五”规划国家确定的两个区域规划试点工作之一,技术牵头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任专家组组长,樊杰研究员担任综合组实际负责人。地理学作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的主体支撑力量,在规划中坚持综合的观点,较好地协调了各地区、各部门的利益,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坚持将区域的视角贯穿规划,典型的如从全球系统和全国发展总体格局中,结合分析京津冀的条件,确定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地域上,确定地区的功能和定位。地理学的经典方法成为此次区域规划创新的重要实现手段之一。主体功能区划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中的重要创新点,其理论来源于经济地理学经典的区划方法;通过对传统区划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确定了各地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和定位,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地方的发展需求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内容与方法方面的共同创新,也成为保证规划实用性的重要手段,而实地调查,强调各地区在发展中的特殊性,是经济地理学的传统方法。
22
10、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作为跨行政区的都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规划,旨在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地区竞争力,率先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区域乃至全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体现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引导和调控方向和手段,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作用。 该规划文本编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配合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具体完成。在长三角规划的综合研究过程中,经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不仅为规划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保障和手段支撑,而且能够满足区域规划综合性、分异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经济地理学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了区域要素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架构;通过区域关系及差异性分析,研究空间分工以及要素(城镇、产业、设施等)布局方案,经过不断的互动和酝酿,提出规划方案;也不断尝试探寻规划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以开放的态度,来丰富规划内涵和编制手段,包括GIS空间分析、系统分析法等,以增强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23
11、对退耕还林还草的贡献 我国是受沙尘暴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沙尘暴问题的科学研究,已建成了以卫星遥感为主、地基特种站网为辅的业务化沙尘暴监测系统,同时,在深入研究了风沙动力学、沙尘暴天气系统动力学、沙尘暴气候变化规律、沙尘暴与气候距平形势的关系以及抄尘暴形成机理基础上,建成了我国沙尘暴天气业务化预测预警系统。其中沙尘的动力统计理论和阵风起沙机制为我国所独创,跨季度气候预测以及用之于沙尘天气趋势预测亦为我国首创。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此为基础,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24
12、对“三农”问题的贡献 农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重复生产,低层次产品竞争,二是农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分散竞争,规模小,成本高。要解决上述问题,第一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区域结构问题;第二要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解决农产品结构问题。在这些方面,地理学具有特殊的学科优势。自然地理学工作者结合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长期重视区域开发和治理研究,特别是在生态农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遍布全国不同区域的研究所和实验站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栾城生态实验站,黄淮海地区禹城和封丘生态实验站,东北的海伦生态实验站等,西藏自治区的中科院拉萨生态实验站及成立于2003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通过合并和力量加强,建立了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南方地区建立了喀斯特生态实验站。另外多所大学也有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所和实验站。这些所、站主要分布在我国边远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其研究成果对解决中央提出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5
13、对生态系统碳收支问题的贡献 大气中CO2、CH4和其他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全球和区域碳循环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为认识和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而且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其他自然过程(水循环、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等息息相关。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在CERN有关台站与科研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网络,通过对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时空格局、碳循环过程和模型、生态系统的碳增汇/减排技术的系统研究,阐明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主要科学问题,为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内陆水体和近海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等的外交谈判提供了科学知识、技术和数据贮备。
26
14、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水土资源配置与生态建设的贡献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工作主要聚焦在生态与环境研究与保护方面,主要研究了西部生态与环境的演化过程、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与环境现状评价及未来50年变化趋势预测等,为科学认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与环境变化规律,促进西部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织了地理、地质、气象、水文、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学科的钱正英、潘家铮、张光斗、刘栋生、周干峙、刘昌明、石玉林、沈国肪、钱易和王浩等35位院士和300专家,以水资源为中心,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工业 、农业和城镇建设都能可持续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为目标,开展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战略性研究。为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决策提供了很有见地的指导性意见,并被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27
15、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林区和最好的草原。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建设滞后和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对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加强研究。对此,自然地理学者立足解决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建设与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的国家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系统研究了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对策,揭示了区域农田系统水分高效利用机制并研究了典型退化土壤的生态修复理论,建立了典型农田环境质量预警系统与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体系,通过不同生态类型区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建设,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理论成果与技术支撑。
28
16、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贡献 朱显莫院士等学者长期致力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研究,为国家科学治理黄土高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演变与水土流失机理”为基础,自然地理学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观测与实验、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工作,应用“尺度-格局-过程”原理,系统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尺度景观格局演变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探讨了多尺度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在揭示区域水土流失机理方面进展显著。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关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景观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治理建议:①区域景观生态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地形、土壤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植被类型,也需要充分考虑降雨因子的时空变异来合理配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②优化用地结构,重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增加景观格局的异质性,注意在距河流较近处等适宜地段增加林草过滤带,以有效拦截泥沙;③生态建设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等问题结合起来,完善配套措施,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注意及时巩固已有的生态建设成果。这些措施对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9
三、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二)地理学的潜在的应用价值 1、地理学的社会需求的国际态势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同总统科技委员会确定了21世纪在研究、教育中与国家目标有关的8大关键领域:全球变化研究,环境研究,高性能计算与通讯(地理信息系统与可视化),公共基础设施系统,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生物技术,先进材料与工艺,先进制造技术。地理学在其中的前5个领域可以起到骨干作用,并通过对环境与社会问题、资源利用、布局决策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侧重,与后3个领域有关。英国《应用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4期在线版发表了《英国发布与政策密切相关的100个生态学问题》一文,列出了与政策、实践和科研有关的各种关键生态问题,涉及生态系统服务、农业耕作、林业、渔业和海洋保护、休闲与户外运动、城市化发展、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污染、气候变化、能源生产与碳管理、保护措施和政策、生境管理与恢复、景观连接度和景观结构、水资源与水环境等方面。该文指出,这些问题对英国政府部门决策非常重要,当然,其他国家也会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特殊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来确定适合本国的一些热点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所关注的主要热点问题,如生境的破坏与重建、外来物种入侵、资源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关注的热点。地理学被看作是人类生态学,所以这些问题也可以看作是社会要求地理学给予解答的。
30
环境变化已是当代最重要的全球性研究主题,美国生物学家卢伯辰科认为“21世纪是环境(科学)的世纪”。另一些美国生物学家指出:“全球环境变化是由人类支配的”。人类社会在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至于即使是自然科学家也在寻求一种新的“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以便更好地认识地圈、生物圈和人类圈(anthroposphere)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政策中。全球变化,包括全球环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地缘政治结构变化,是当前科学界和决策界的关注热点,地理学家从区域的综合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的角度来研究全球变化,“全球变化、区域挑战(Global change,regional challenge)”,“全球着眼、就地着手(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成为地理学的重要视角。全球变化研究成果应在决策中起作用,而决策者更关注的是直接与区域和地方相关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区域综合研究,应该发展新的视角,清楚地界定区域和地方尺度上的科学问题,聚焦危急区、脆弱区或热点地区,正视多学科和多空间尺度的综合。
31
2、地理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江泽民在为《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指出:“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对中国的科学进步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显然,地理学是满足这些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学科之一。 中国国土辽阔,地表景观复杂多样,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极大,又正处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矛盾、全球化的冲击,所有这些重大国情及其动态,都需要从地理学视角上来认识和解决。深入揭示中国地理的时空分异规律,揭示中国人地系统演变机制,科学地预测未来一定时期中国地理的情景,对制定在全球变化趋势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由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资助并委托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完成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未来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对科技产生10大需求。这10大需求都与地理学有密切关系。
32
(1)地理科学对产业优化与升级的贡献 中国在一、二、三产业中都存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问题,而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未来10年的主题,其中制造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是主要部分。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区位因素和条件、区位特征,并从企业的区位决策、空间战略和空间结构,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等方面,研究工业发展条件和区域发展机制,对于中国不同区域的产业优化升级、具体选址、空间联系和提高区域和产业竞争力等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物流业发展、符号环境等正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角色,因而一直是欧美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形成企业地理学分支,主要研究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目前的重要议题包括企业集群、企业的时空管理、企业的空间形态、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等。此类地理学研究将为国家对产业优化与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33
(2)地理科学对农业发展对地理学的贡献 中国农业将向绿色、安全、标准化和高效方向转变,相关的技术需求包括:农业信息化、绿色农业、安全农业、标准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名特稀优等传统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农业生产受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利于在农业生产中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可对未来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转型和升级作出贡献。 (3)地理科学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贡献 飞速技术进步给社会经济空间过程带来的影响亟待被认识和解释,这是地理学家必须而且能够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仅处于世界高技术产业的下游阶段,主要加工生产外部设备和进行整机组装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几乎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信息技术领域里的“数字鸿沟”日益扩大,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国家整个竞争力迫在眉睫。地理信息科学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中将起重要作用。经济地理学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上研究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以及学习型和创新型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对未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地区布局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34
(4)地理科学对缓解国际贸易的压力的贡献 加入WTO后,中国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我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更为紧要的是,我国出口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无论是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还是规避非关税壁垒,都需要通过技术进步,确保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商业地理学研究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国际市场条件、国际贸易流向、国际贸易关系、地缘经济联系、国家竞争力、非关税壁垒的国别差异等,将在保持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规避非关税壁垒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5)地理科学对城市化的贡献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陆续出现的一系列尖锐矛盾迫切需要及时的科学认识和解决之道。城市地理学研究城镇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空间结构与布局,城镇人口集聚与城市化过程,城市性质、规模与类型,城镇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分布、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背景,城市研究与区域研究密不可分,地理学所擅长的区域发展研究对于城市化至关紧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论及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区、学习型区域、知识溢出等的研究,不仅为中国城市化途径提出政策建议,而且为各类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城市化对技术的需求主要体现为;城市管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城市环境卫生保护对环保技术尤其是垃圾处理技术的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的需求。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涉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和虚拟城市等,可在满足上述需求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35
(6)地理科学对人口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贡献 食品安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老龄化趋势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和加强相应的预警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医学和医疗卫生技术研究,同时开发食品加工新工艺和新的检测控制技术,关注老龄化社会对技术的需求以及中医药现代化问题。医疗与健康地理学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变化规律,疾病的发生、流行和健康状况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医疗保健机构和设施的地域配置与区域发展,医疗地理信息系统与疾病监测、预警等;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人口构成的时空差异及其与地理学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医疗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对满足人口健康的需求将扮演重要角色。 (7)地理科学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包括开发低成本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改进污水处理以改善水资源供求矛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再生利用率;降低矿产开发的环境污染等。地理学研究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利用、维持保育,评估资源最大承载力、潜力和潜能,寻求新资源、能源,预测和预报未来趋势,不仅关注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开发利用规划,也关注自然资源对于生态服务、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功能。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有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地理学也研究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包括劳动力、性别(妇女)、社区、种族、工会等问题。上述地理学研究可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6
(8)地理科学对优化资源结构的贡献 开发并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业,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利用技术,降低污染,同时还要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地理学可在区域配置的基础上研究能源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能源在区域之间的合理分配、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能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等问题,可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作出贡献。在综合资源区划方面,重点研究水土资源与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优化配置技术,开展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区域空间分布匹配的多变量、大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分析技术,建立不同区域水土资源优化发展的技术预测决策模型。 (9)地理科学对改善环境的贡献 中国未来改善环境的关键之举包括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土地退化、生态建设及治理污染。自然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或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动态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土地退化及其防治、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污染物的分布及其环境影响、环境灾害防治等,是改善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10)地理科学对国家安全的贡献 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涉及国际地缘政治、军事地理、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的空间格局和扩散规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社会空间组织等方面,将在国家安全系统中发挥特殊作用。
37
四、地理学的教育价值 (一)地理与个人教育
地理学对于在校学生及公众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的教育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关于这方面的价值,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专门介绍了地理对教育的贡献。这个宪章将地理学的教育作用划分为二个方面: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一)地理与个人教育 知识、理解力、技能、态度和认同的发展共同组成的教育的整体过程,可以组合为三大目标。 1、知识和理解方面 认识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架构下审视国内外的事件,以及理解空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系统(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动力、人口及其他),以便对地方有所认识。这涉及到,一方面认识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理解按照不同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创建环境的不同途径;认识地球上的不同人种和社会,以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认识作为日常活动空间的本区和国家的结构与运行;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
38
2、技能方面 利用以文字、数据和符号等形式表达的资料,如图片、表格、图解和地图等;练习怎样进行实地考察、绘制地图、进行访问、理解二手资料和运用统计数据;利用信息传播、思考、实践和社交等技能去探究从本地到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地理课题。此探究过程将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难、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发展通则、作出判断、作出决定、解决难题、齐心合力参与集体工作,知行合一。从而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和图解能力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它也对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特别在日常生活的空间度量上和在国际事物的了解上有所帮助。 3、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产生兴趣;一方面欣赏自然世界的美,另一方面体会人类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况;关注后代的居住和环境的质量与规划;了解态度和价值观在作决定时的重要性;时刻准备充分地和负责地把地理知识应用于私人、专业和公共生活上;尊重别人的平等权利;以《世界人权宣言》为基础,积极寻求方法,以解决国际、国家、地区和本土的问题。
39
四、地理学的教育价值 (二)地理与国际、环境和发展教育 1、国际教育
诚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1974年11月19日举行的第18次会议,对有关国际谅解、合作与和平教育,以及有关人权与基本自由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地理教育对国际教育有重大的贡献。地理教育特别注意宣扬国际间、种族间和宗教集团间的谅解、容忍和友谊,并且积极鼓励下列措施,以推动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①在各个教育阶段里,都体现国际度量和全球观点;②了解和认识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③注意到人民之间和国家之间日益增强的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④发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⑤注意到个人、社团和国家相互之间不仅拥有权利,而且也应承担义务;⑥了解国际团结和合作的必要;⑦为参与解决社区、国家以至全世界的问题做好准备。 2、环境与发展教育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研讨会1991年3月1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会议指出:“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在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能够理解信息的知识分子掌握的知识越多,显著地减少环境破坏和防止未来出现问题的机会就越大。因此,首要任务是强化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个教育制度,作为环境和发展教育的前提。” 地理教育在这方面的贡献,是保证人们注意到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就环境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和建立一套环境道德规范,作为行动的指南。
40
五、地理学价值的实现 (一)地理学的价值关系
多年来,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主要从“主体—客体”的逻辑关系来思考和界定“价值”。具体地看,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客体自身的功能和属性来规定价值,即突出和强调价值的客观性;第二种观点,以主体和主体需求来规定价值,即突出和强调价值的“主观性”;第三种观点,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规定价值,即突出和强调价值的“关系性”。我们认为,对于地理学价值的讨论虽然没有必要参与到哲学关于价值的界定的理论中,但总要有一定的观念,坚持价值的“关系性”理解是我们探讨地理学价值及其实现的哲学观念。从价值的“关系性”所理解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3页)。 根据这样的价值概念来思考地理学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首先要明确围绕地理学的价值的几种基本的价值关系。价值中所指的主体与客体,是相对的、多重的。在地理学的价值中,我们认为地理学分别与地理教育、地理学家、地理应用和哲学之间构成了四对价值关系(图4—1)。
41
A.地理学;B.哲学;C.地理教育;D.地理学家;E.地理应用
图4-1 地理科学的价值 A.地理学;B.哲学;C.地理教育;D.地理学家;E.地理应用 (二)价值实现的机制 在上述四种价值关系中,每一对关系都是因果反馈关系。因果反馈关系可以分成正因果反馈关系和负因果反馈关系,良性的正因果反馈关系与负因果反馈关系,恶性的正因果反馈关系与负因果反馈关系。良性的正因果反馈关系将使地理学的价值不断表现出来,得到实现,并且产生新的价值内涵;恶性的正因果反馈关系与其相反;负因果反馈关系则使地理学的价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而因果反馈关系的类型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职能和国民的地理意识。它们二者之间也是因果反馈关系。就目前看来,政府职能是主导的要素。
42
道库恰耶夫(Vasili Vasilievich Dokuchaev,1846~1903) 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曾任圣彼得堡大学地理学教授。从历史发生的观点研究土壤形成,指出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一个有发展历史的自然体。创立成土因素学说;提出土壤剖面研究法和土壤制图方法;建立土壤地带性学说,是土壤发生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在制定合理农作制度,特别在改造草原方面也进行过研究工作,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主要著作有《俄国的黑钙土》和《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等。 返回
43
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家,区域经济学家。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年在原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作访问学者, 年在德国不莱梅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44
他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生产力布局、工业地理、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领域完成了大量全国性和地区性研究任务;另一方面,在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的学科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并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性和理论研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5
学术成就: 在国土开发研究方面,他参与了国家计委领导编制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工作,组织和参与了《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级规划的制定,以及众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他在实践工作和在德国学者区位论及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构思了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国土开发的框架,提出了“点-轴系统”模式和以海岸带及长江沿岸为国土开发、经济布局战略重点的“T”型宏观战略。这一理论模式被写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草案,1987年)和23个省、自治区的国土规划。自80年代后期开始,“T”型空间结构战略在全国得到大规模的实施;许多省和自治区都按照“点-轴系统”模式确定了本地区的重点发展轴线和中心城市。
46
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陆院士组织和参与组织了环渤海、东部沿海、新疆、京津唐、西部重点经济带等区域发展的研究,对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对地区差距的地学因素影响及其趋势作了深入评价,论证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扩大是经济高速发展难以避免的副作用。他主持或参与起草了大量关于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与治理方面的报告和建议。其中9份由中国科学院呈送国务院。十多次参与国家计委的重要规划和报告的起草。他主持编制了1997、1999、2000、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系列),对我国国土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态势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评价。 代表性学术著作: 《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7、1999、2000、2002),以及“二000年我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综合研究的意义、进展与任务”等。 返回
47
郑度 男,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8月出生于广东揭西,祖籍广东大埔。195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81~1983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访问进修,从事山地地生态学研究。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山地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48
返回 主要论著: 1.郑 度、李炳元,1999.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化与分异.《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34~258.
他长期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与格局研究中取得开拓性进展:阐明高原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系统并构建其分布模式,揭示高原独特的地生态现象及其空间格局、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的地域分异,阐明高海拔区域三维地带性规律,提出青藏高原自然地域系统方案。他作为主要研究者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项目于1987年获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自然地域系统综合研究中,他建立适用于山地与高原的自然区划原则和方法,提出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新方案。在土地退化整治和生态建设领域,他强调要尊重自然,重视地域分异规律,指出干旱区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关注区域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基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的理念,他积极推动区域发展中环境伦理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论著: 1.郑 度、李炳元,1999.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化与分异.《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34~258. 2.郑 度.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6,30(3):349~352. 3. 郑 度, 2007.环境伦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地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35~364. 4. 郑 度 等著,2008.《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387. 返回
49
蔡运龙 1948年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北京大学地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地理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 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现任北京大学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土地科学中心主任,资源环境与地理学系主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土地变化与可持续利用分室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农村系统持续性分会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土地资源分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土地学会副理事长,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土地科学》、《干旱区研究》、《旅游科学》、《地球与环境》编委。
50
他主要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综合开发、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土地科学、自然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变化的人类方面等科研与教学。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独立发表专著2部,合作发表专著16部,另有译著若干。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保护工作奖、国家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先进个人奖、云南省省校合作先进个人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骨干”、原国家土地管理局“跨世纪教学、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称号。 返回
51
陈述彭(1920~2008)中国地理学家。1920年2月14日生于江西萍乡。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生部,历任助教,讲师。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云南地理所所长,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8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地理学会地理数据委员会副主席。1987年任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 主任,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早年从事自然地理、地图学的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65)的设计和编制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60年代起开始进行航空照片的综合利用和地图制图自动化的实验研究,积极推动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的发展。主编《航空遥感图集(腾冲试验区)》(1981)、《陆地卫星影像,中国地学分析图集》(中文1984,英文1986),《资源遥感的方法与实践》以及《遥感辞典》等。 返回
52
程国栋,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7月11日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84年--1986年在美国陆军寒区研究与工程实验室进修,获该实验室名誉研究员称 号。曾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现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荣获"甘肃优秀专家"及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称号。
53
他自1965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以来,为了祖国的需要,自愿来到地处西北边远地区的兰州,把自己的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我国的冻土事业。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系统地解决了地下冰的成因、分布规律、制图方法和在其上进行工程建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为青藏高原上几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方法。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研究"系国家组织的联合攻关项目。程国栋院干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出色完成了任务,该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在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在"青海热水煤矿厚层地下冰地段路提试验"研究中,他率先将系统的实体工程观测、近似解析计算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既成功地解决了生产问题,又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该成果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有关文章在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上发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返回
54
钱正英( )女,水利水电专家。原籍浙江省嘉兴市,出生于上海。1942年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水利部教授。1942年参加革命,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现任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审定、决策了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并具体参与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领导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主编出版了《中国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水利》(中、英文版)等。 ~ 任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 第一任院长 ,河海大学兼职院士。 返回
55
潘家铮,著名的水利水电专家。中国水电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浙江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力公司技术顾问、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水力发电建设 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过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七里泷、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加乌江渡、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二滩、小湾、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研究进一步加快开发我国水电资源的措施。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创造性地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对许多复杂的结构如地下结构、地基梁与框架、土石坝的心墙斜墙、调压井衬砌、岔管和法兰等,应用结构理论、弹性理论或板壳理论以及运用特殊函数,提出了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设计中注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推动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推导出不稳定扬压力和封闭式排水设计理论等。 返回
56
张光斗,男,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专家。1912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今属张家港市鹿苑街道)。1934年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弃学回国,先后在资源委员会龙溪河水电工程处任设计课长和壤渡河水电工程处主任。1943年去美国坦河流域局和垦务局任工程师。1945年回国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电工程总处设计组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水工结构教研组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副校 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为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主任。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1960年任清华大学高坝及高速水流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研院院长。1981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哈斯国际奖。1983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78年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利学报》主编。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总主编。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建设工作,任黄河委员会、长江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技术顾问。负责人民胜利渠渠首工程设计。参加官厅水库、三门峡工程、丹江口工程、二滩水电站、隔河岩水电站、葛洲坝工程、三陕工程、小浪底工程等设计。 返回
57
周干峙,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家。江苏苏州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高级建筑师。曾任建设部副部长。建国初期,具体负责编制了西安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中国早期城市规划的编制树立了一个样板。此后,参加指导并组织编制了上海总体规划以及地震后 的唐山市、天津市重建规划。指导编制了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深入研究了住宅建设、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方面的问题;创议及早综合治理大城市交通;以“滚动、灵活、深细、诱导”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提高了城市规划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了城市规划理论。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返回
58
刘昌明,男,1934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汨罗,汉族。1956年7 大学毕业后,赴莫斯科大学留学( 年)和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高访学者( 年)。1964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文室副主任、主任,1986年聘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等方面研究,是我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倡导者与 开拓者,他发展了地学方向的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在水循环、产汇流模式、水文试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生态与环境水文、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等方面多有建树。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与农田水利等学科相结合,在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开拓创新,有系统性的贡献。解决了缺少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难题,有突出创新;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发展了地理系统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过程、水量转化及调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转化,深化了水循环理论。提倡的雨水资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承担多个向国家咨询的重大咨询研究,包括“两院”关于全国、西北、东北、黄河、长江等水问题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至2004年已发表著作360余篇、本,获国家级、《院(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次:其主持完成的“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被西北地区铁路新线设计推广应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发展的研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水转化与农业水文的研究”与“水资源在国土整治中的地位与作用“获1989年中科院科学进步二等奖,等等。 返回
59
石玉林 ( ) ,福建长乐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土地资源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西北、内蒙古、东北地区的综合考察和全国自然资 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主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中国农业土地利用”、“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及“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总论;近期完成“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中国国情分析:“开源与节约”和“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研究与编写。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多项中国科学院及部级奖。 返回
60
钱易,女,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5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院士数十年来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教学于科研,她努力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工艺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 究工作。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近年来致力于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参与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和建立示范省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主要著作12部,主要译著5部。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被香港大学土木系聘请为荣誉教授。现担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资源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返回
61
王浩(1953.8—),男,1953年8月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水科院科技委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水问题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理事、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王浩教授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曾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专题各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课题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等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规划,如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水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主要专家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和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主持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附件六研究,作为主要专家参与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负责水资源合理配置专项研究。 返回
62
钱学森 1911年生,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次年赴美留学,至1938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并获加洲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美期间,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立志回国。在经受了长达6年的磨难后,1955年秋天,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国之心,投入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
63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从培训科技干部做起,克服重重困难,用4年时间研制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短短10年,我国导弹核武器得到了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聂荣臻元帅曾说:“这是与学森同志出色的工作分不开的。”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在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已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都具有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同志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曾获中国科学院一等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江泽民同志在授奖仪式上称钱老“是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返回
64
周一星教授,江苏常州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韩国汉城召开的太平洋区域科学协会第16届年会,报告题目 " The Prospect of International Cities in China"。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主持"开放条件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 。 主要著作: 1995,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7,城市地理学,高教出版社 2000,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科学出版社 中文论文: 1999,中国市制改革的三种出路及三套方案,中国方域,2期,4-6页 对城市郊区化要因势利导,城市规划,4期,13-17页 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2期,8-13页 2000,抓住城市化新特点解决紧要问题,了望,3期,43-44页 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经济地理,1期,18-24页 中国国际城市的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吴传钧等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二十世纪的中国城市地理学,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杨汝万等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107-124 返回
65
潘玉君,男,1965年生,黑龙江省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科技带头人、云南省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66
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6年至1999年任教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地理系和齐齐哈尔大学地理系,2000年至今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潘玉君教授致力于地理学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地理学研究前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地理学的学科基础“元地理学”等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科学概念,初步创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他的这些研究经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杰出的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等鉴定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同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到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诸多学科,形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整合的优势和特色。
67
近年来,潘玉君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厅重点课题等4项;参加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在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7部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地理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科学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重要的核心期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中国北方古代文明形成的地理基础”、“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的初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偿问题的初步探讨”、“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理性基础”等学术论文40余篇,在其它学报独立或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约60篇。他主持或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政府社会科学三等奖和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项(均排名第一)。他的治学精神与学术成果,得到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吴传钧院士等的高度评价,被称为“青年地理学家”和“地理专家”等。
68
科研课题(近5年来承担课题20余项,主要纵向课题有)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2002~2006,排名第一,6.50万)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区域差异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为例”(2004~2006,排名第二,8.00万)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的系统研究”(2005~2008,排名第二,8.00万)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单列)课题“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2006~2008,排名第一,5.50万)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2006~2008,排名第二,8.00万) 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学科带头人)课题“云南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途径研究”(2001~2005,排名第一,15.00万)
69
7、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云南省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与现代化进程研究” (2002~2005,排名第一,1.80万)
8、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云南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2004~2006,排名第二,1.50万) 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人文地理学基础研究”(2001~2005,排名第一,5.00万) 10、云南省软科学课题“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2005~2007,排名第一,7.00万) 11、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区域特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2005~2006,排名第四,5.00万) 12、云南省政府经济普查重点课题“云南省资源消耗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5~2006,排名第一,5.00万) 13、云南省经济普查重大课题“云南省区域经济系统研究”(2006~2007,排名第一,20.00万)
70
学术论著(学术论著120余篇部,近5年来主要有)
1、潘玉君. 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光明日报〈理论周刊〉 2、潘玉君,武友德. 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实现区域和谐.光明日报<理论周刊> 3、潘玉君,武友德.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试定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 4、潘玉君. 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 5、潘玉君,武友德.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基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 6、潘玉君,武友德. 地理学的发展:模式、动力与趋势.人文地理,2002,17(5) 7、潘玉君,武友德. 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科学研究,2003,21(5) 8、潘玉君,陈路.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逻辑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 9、潘玉君,武友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的地理学范式.经济地理,2005,25(1) 10、潘玉君,武友德.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偿问题的初步探讨.经济地理,2003,23(4) 11、潘玉君. 地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4次印刷 12、潘玉君,武友德,邹平,明庆忠. 可持续发展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潘玉君,武友德. 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赫维人,潘玉君. 新人文地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5、潘玉君,武友德. 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
71
2、省优秀教学成果(学术著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 3、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
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奖项) 1、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 2、省优秀教学成果(学术著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 3、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 4、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 5、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2002年 6、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 返回
72
樊杰,男,1961年3月出生。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从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本所学习和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政策研究-规划(后评价)专家组组长,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兼职是中国地理学会经济 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产业布局、空间规划领域的研究和战略咨询工作。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经济地理学微观机理的探讨;在区域发展和空间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领域开展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应用实践的探究。
73
2.樊杰主编,《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制任务,负责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委托的“广东省国土规划”研制项目,主持国家发改委委托的重大课题“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及遥感地理信息支撑系统”等。曾多次赴德国、奥地利、英国、日本等国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参加中央政治局和部委、地方政府的授课,到2008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2名。 主要学术成果: 1. FAN Jie,et al.《Rural China: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E.Sharpe Publisher, New York, USA.2005. 2.樊杰主编,《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FAN Jie,et al., Renewables Portfolio Standard and Regional Energy Structure Optimisation in China, Energy Policy, 2005(33), 4.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地理学报,2007年, 62(4), 返回
74
返回
75
返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