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印度
2
印度文明与印度宗教 在纷纭复杂的文化中,可以分为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羡林 印度文明是世界历史进程中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印度和中国、埃及、古巴比伦一起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国名来自梵语Sindhu、古波斯语Hindu和古希腊语Indus,原指印度河。中国汉代史籍称之为天竺、身毒、贤豆,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正音为印度。印度人自称其国土Bharata(婆罗多),希腊人称之为India,这两个名称同时沿用至今。和四大文明古国崛起于河流两岸或沿海岛屿一样,印度文明最早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史称印度河文明,后来印度文明的中心逐渐转移到恒河流域,相继兴起了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耆那教和佛教。在印度的历史上,印度宗教以及宗教神话就一直贯穿于这一古老文明,直到今天仍然是印度社会各阶层文化的组成部分。
3
一对印度穆斯林在河边举行婚礼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
4
印度之光“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相传于6000年前,瓦伦纳西专为湿婆神所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6世纪,这里曾是学术中心;在公元12世纪时,她被封为古王朝都城。瓦伦纳西虽被穆斯林征服过5000年,受英国统治200年,但仍保留了强烈的印度教色彩。 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全长2580公里,是南亚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瓦伦纳西就地处恒河中游。一般印度教徒认为人生有四大乐趣:居住瓦伦纳西、结交圣人、饮用恒河水、敬奉湿婆神。其中3个都要在瓦伦纳西实现。
5
清真寺
6
鹿野苑—释迦牟尼 公元629年,唐玄奘来到印度瓦拉纳西恒河西岸之勒克取经,公元644年离开印度。释迦牟尼转法轮的地方就在鹿野苑。这里草木繁盛,环境清幽,有讲堂、佛塔和遗址。
7
印度的“昆梅拉节” “昆梅拉节”是印度最盛大的朝圣节日,每12年内分别在恒河之畔的“赫尔德瓦尔”、锡布拉河畔的乌贾因、戈达瓦里河畔的纳西克和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的安拉阿巴德举行一次。“圣浴”是“昆梅拉节”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又称恒河圣水沐浴节。 相传,自古以来印度教徒一直视恒河水为圣水。他们认为,在圣水中沐浴,可以洁净身心。因此,在此节日期间,成千上万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来此拜佛、沐浴,以祈求神灵保佑。
8
朝圣 印度宗教圣地维伦达文一所屋子内,寡妇们隔着铁栅栏向外张望。这座城市还有另一个名字——寡妇城。城中的“寡妇之家”聚集了9000多名丧偶女子。她们靠慈善团体和朝圣者的施舍过日子,不能佩戴任何首饰,把自己的姓改为“达西”(印地语意思为“奴仆”),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奉神灵。
9
印度教
10
教印度教(Hinduism)是印度本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宗教,目前印度80%以上人口都是印度教信徒印度教的前身为婆罗门教,约公元前9世纪形成,尊崇吠陀经典,奉行种姓制度,主持祭祀的婆罗门(祭司享有至上特权,崇尚梵(宇宙精神)我(个体灵魂)同一。后来印度教吸收了佛教、耆那教某些教义和各种民间信仰,成为印度最流行的宗教。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和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印度教神庙群遍布印度南北各地,比佛教寺院更加宏伟,北印度的奥里萨和卡朱拉霍是印度教神庙的两大中心。德干地区从整面峭壁中开凿出来的埃洛拉石窟凯拉萨神庙,被誉为世界建筑雕刻史上的奇迹。印度教神像也比佛教造像更加奇特怪诞,变幻多姿。南印度朱罗时代的铜像《舞王湿婆》被罗丹誉;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完美的表现,标志着印度教青铜造像的顶峰。 恒河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至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印度教善男信女在恒河圣水中沐浴,洗涤罪孽,净化灵魂,希冀死后灵魂被引渡到彼岸世界。
11
起源 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产生于印度,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谓“法”,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所谓“业力轮回”,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影响,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 信仰和学说 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即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在该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畜类。因此,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与梵合一。“梵合同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社会等级制度 尽管废除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对特定的社会阶层的从属关系在印度教的组成中依然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等级制度的原则是,所有生物从出生之日起,根据任务,权力,责任和能力,严格地相互区分。
12
印度教分為三大時期(吠陀時期、婆羅門教時期、印度教時期),而這三大時期的神祇也有所不同。 吠陀時期神祇 在西元五世紀時,耶斯卡(Yaska)撰寫了一本尼祿多(Nirukta),書中對於吠陀諸神有很詳盡的分類。依據諸神的性質,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支配天空地三界,亦即天位(Dyuathana)空位(Antariksthana)地位(Prthivisthana)。 印度教把宇宙分為三界:天界(Div)空界(Antariksa)地界(Prthivi),而天界指天國,是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明世界,又稱為大虛(Vyomon)、光明(Rocana)。而天界又分成三部分:頂上(Sanu)、高處(Vistap)、背部(Prstha),合稱為三光明界(Trirocana)。 天界以下,就是空界即是指人們肉眼可見的天空,又因為它介於天界與地界中間,所以也稱為中間界。空界被劃分為兩部分:接近天界的部分稱為天分(Divya),而天界與空界的交接處有一個稱為穹窿(Naka)的天棚,接近地界的部分則稱為地分(Parthiva)。 地界又稱Bhuni、Ksaim、Ksa、Gma等,而因為分為四方《前方(Purastat、即東方)後方(Pascat、即西方)上方(Uttarat、即北方)下方(Adharat、即南方)》,所以地界又稱為四極界。 在梨俱吠陀中,對諸神有等第的定義如下: 第一位:因陀羅(Indra、雷神)阿耆尼(Agni、火神)蘇摩(Soma、酒神) 第二位:阿須雲(Asvin、耦生神)馬爾殊(Maruts、風神)婆樓那(Veruna、司法神) 第三位:烏舍(Usas、曉神)沙維特利(Saviitr、陽神)布拉哈斯波底(Brhaspati、祈禱主) 第四位:瓦尤(Vayu風神)特耶瓦布替維(天地)維西魯(日神)魯特羅(Rudra、荒神) 第五位:耶摩(Yama、焰摩死王)巴爾加魯耶(Parjanya、雨神)
13
梵天(Brahma) 、毗濕奴(Vishnu) 和濕婆(Shiva) 為印度三大主神,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守護」和「毀滅」。
印度教中最受歡迎的訖里什那(奎師那)是毗濕奴神的化身 印度教三主神之一毗濕奴造像
14
奎师那(KRISHNA)--印度诸神简介
15
五千年前,地球上受到恶魔暴君的统治,地球女神痛苦不堪,于是和诸天人在梵天的带领化身为奶牛去祈祷维湿奴神的显世.于是维湿奴答应以奎师那的形象出现.
康萨(KAMSA),是博伽王朝最邪恶的君王,为了当上国王将自己的父亲乌格拉森拉(UGRASENA)送入监狱谋取了王位.戴瓦克伊(DEVAKI),康萨的妹妹,美丽而善良,她嫁给了伟大的瓦苏戴瓦(VASUDEVA).瓦苏戴瓦是雅杜王朝的统治者苏拉锡拿王的儿子.在盛大的游行路上,康萨亲自作为车夫为妹妹驾车.突然空中传来声音说到:"康萨,你这个傻瓜,你给妹妹驾车,但不知道你妹妹所生的第八个儿子将会杀死你.",康萨大为震惊,然后想到了将自己的妹妹杀死,所以拿剑向自己的妹妹刺去.但是被苏瓦戴瓦阻止了,并乞求他放过自己的妹妹.瓦苏戴瓦代戴瓦克依向康萨求情,说她是康萨的妹妹,此时正际婚姻大好日子。身为兄长更应悉心照顾弟妹如自己的子女。瓦苏戴瓦理直说,“倘若你在如此微妙的形势下杀害妹妹,你崇高的声誉将会大受损。”于是康萨将他们关进了监狱,戴瓦克伊所生的前六个孩子都在诞生时被他杀死 当戴瓦克伊第七度怀子时,维湿努神的化身,奎师那的哥哥巴拉茹阿玛(BALARAMA,也译为大力罗摩)投生到了戴瓦克伊的胎里.这时候,维湿努神请求杜尔嘎女神将自己的哥哥从戴瓦克提的肚子里转移到当时在印度温达文南达大君和雅首达皇后宫殿里居住的柔黑妮(ROHINI)的肚子里,而柔黑妮正是瓦苏戴瓦的另一位妻子.然后维湿努神自己将会转世为戴瓦克伊和瓦苏戴瓦的儿子.然后请求杜尔嘎女神也转世成南达和雅首达的女儿,当自己的妹妹.
16
于是杜尔嘎女神用神通将巴拉茹阿玛移到了柔黑妮的子宫中.众人就都以为戴瓦克伊流产了.之后维湿奴神就进入戴瓦克伊的心中,然后又移到子宫中.最后在吉祥的夜晚,他诞生了,他先显现了吉祥的四臂形体.然后在戴瓦克伊和瓦苏戴瓦的祈祷中,变成可爱的婴儿样式.那一夜,监狱的人都在他的力量影响下睡着了,牢狱之门也被打开.瓦苏戴瓦带着他离开了牢狱.当时下着大雨,奎师那的神蛇形成一把大伞送他们渡过了雅沐那河,来到了温达文.他悄悄地进入了雅首达的皇宫,抱走了雅首达刚刚生下的女婴,也就是杜尔嘎女神的转世.将自己的儿子放在了那里.
17
当他回监狱时,所有的士兵都醒了,听到了婴儿的哭泣声马上就通知了康萨.康萨来到监狱准备杀死女婴,女婴却突然升入空中变成了杜尔嘎女神,对他大声骂道:“你这恶棍,你怎可以杀死我?要杀你的婴孩已经在我之先降生在这个世界某地。不要如此残忍对待你那可怜的妹妹。”听了这番话后,康萨非常痛悔,只得将自己的妹妹和妹夫放掉.
18
而奎师那也是温达文森林里的保护者.康萨经常派各种恶魔伪装来害他和村里的人都被他杀害了.有个魔女化妆成奶妈来喂养他,在乳头上涂上毒药准备毒死他,却被还是婴儿的奎师那吸光了精气而死.有巨大的毒蛇在村里的河里作乱,散发毒气来毒害村民,他跑到毒蛇的头上跳舞,杀死了毒蛇.当村里的人要祭祀因陀罗时,他反对了祭礼,于是因陀罗下七天七夜的暴雨到温达文,而奎师那只用小手指就举起了整座哥瓦尔丹山,让村民躲在山下避过灾难,也让因陀罗的骄傲受到了惩罚.哥瓦尔丹山也成了现在印度教的重要圣地.
19
当他长大时,成了最英俊的少年,经常拿着笛子吹出美妙的声音呼唤牧牛姑娘
当他长大时,成了最英俊的少年,经常拿着笛子吹出美妙的声音呼唤牧牛姑娘.而奎师那最喜欢的牧牛姑娘就是拉克什米女神的化身茹阿达茹阿妮(RADHARANI),他们在村子里渡过了非常愉快的爱恋时光.而后来的故事,则是奎师那离开了温达文,去了雅杜王朝的首都玛图茹阿,在那里他协助雅杜王朝的潘杜五子夺回王国,并且向阿尔诸那宣讲了<<薄伽梵歌>>留传至今.
20
梵天(左上) 毗濕奴(中) 濕婆(右上) Shiva一家人 印度教的梵天塑像
21
佛教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在印度有100多万信徒。相传公元前6世纪由北印度释牟尼创立,以其称号佛陀(Buddha,觉悟者)命名。原始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的异端宗教,提倡种姓平等,追求个人解脱(涅槃)。公元前3世纪佛教经阿育王弘扬广泛传播。传说阿育王曾修建八万四千塔,现存最古老的桑奇大塔始建于阿育王时代。约公元1世纪标榜救度一切众生的大乘佛教兴起,把追求个人解脱的佛教称作小乘。约公元7世纪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吸收印度民间密教信仰演变为佛教密宗金刚乘,后逐渐被印度教同化。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在与儒家思想和道教的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形成灿烂辉煌的中国佛教艺术。约公元7世纪起,佛教重心逐渐从印度转移到了中国,13世纪时佛教在印度本土没落。佛教文化艺术是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佛像和笈多时代的笈多式佛像,为亚洲诸国的佛像提供了范式。波罗时代的密宗佛教造像也对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等地的佛教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22
耆那 教耆那教(Jainism)是印度本土的宗教之一,目前在印度的信徒远远少于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于佛教徒。相传公元前6世纪由北印度大雄创立,以其称号耆那(Jain ,胜利者)命名。耆那教也属于反婆罗门教的异端宗教,主张不害(非暴力),提倡严格苦行,公元前后分为白衣派和天衣派(裸体派,以天为衣)。现代印度民族独立领袖圣雄甘地吸收耆那教不害的教义,曾发起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