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2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感--- 丙类传染病 人禽流感--乙类传染病
流感--- 丙类传染病 人禽流感--乙类传染病 SARS----乙类传染病 流脑----乙类传染病 麻疹----乙类传染病 风疹----丙类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乙类传染病 甲肝----乙类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狂犬病---乙类传染病

3 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凡是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经空气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为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是人体从鼻子吸入氧气和从肺呼出二氧化碳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等。 呼吸道与外部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呼吸道进入的病原体通常定位在呼吸道粘膜及肺。

4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分 类 细菌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真菌 其他
分  类 病 原 体 细菌 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需氧革兰染色阴性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厌氧杆菌:如棒状杆菌、梭状杆菌等 病毒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汉坦病毒、亨德拉和尼巴病毒、冠状病毒等 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 真菌 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其他 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弓形虫(如鼠弓形虫)、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军团菌等

5 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范围广泛,常出现续发病例; 常见冬春季节高发; 儿童多发;
流行程度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易感者比例高有关; 如防护不当,可发生医院感染。

6 为何冬春季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活跃; 2、冬春季寒冷,人们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空气中病原体密度增加;
3、冬春季人们户外锻炼减少,抵抗力降低; 4、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

7 “一种由不断变异的病毒 导致的不变的疾病” “一种无国界的疾病”
流 行 性 感 冒 “一种由不断变异的病毒 导致的不变的疾病” “一种无国界的疾病”

8 流感的冲击 每年世界上有10%的人口即6亿人患流感 快速传播的因素: 潮湿或寒冷气候 室内生活 拥挤的公共交通 快速的现代化国际旅行

9 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市曾出现过4次流感大流行。 1957年的H2N2亚型流感大流行,大约有50%以上的市民患 病,迫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

10 传 染 源:包括病人、 隐性感染者 和动物, 流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为24~48h。 传染期为5~7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11 流行特点: 短期内突然发病,迅速蔓延,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包括世界大流行、局部暴发流行及散发。
流感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温带和寒带地区通常在冬、春季流行。在亚热带地区,可整年发生,并常在春末夏初及冬春出现两个流行高峰,第一个高峰更为显著。 流感并发肺炎或其他并发症常常引起儿童、老年人及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死亡。

12 流感的症状 全身性及呼吸道症状 发热 > 39°C 65% 发热 > 3 天 81% 寒战 83% 头疼 77% 肌痛 85%
乏力 100% 咳嗽 54% 鼻塞 54% 咽炎 71% 38% 嘶哑 0% 20% 40% 60% 80% 100%

13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14 易引起流感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住院病人; 肺部和心血管系统有慢性疾病的成人和儿童;
慢性代谢病, 肾功能障碍或血红蛋白病的成人和儿童; 免疫缺陷病的成人和儿童, 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者; 长期接受阿斯匹林药物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 孕妇。

15 流感病死率与原有慢性病的关系 870 481 240 104 2 在流行期每10万人群中死于流感或肺炎的人数 合并心肺疾病
健康成人 心脏病 肺病 合并心脏病和糖尿病 合并心肺疾病 2 104 240 481 870

16 流感的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 其他措施

17 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1998--1999年度流行季节,观察7所小学和 4所中学,10958名学生,接种2110人
接种组发病率45/2110=2.13% 未接种组发病率1380/8848=15.6% 保护率86.3%

18 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65岁以上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免疫力低下者; 医护人员; 托幼机构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
服务业人员和窗口行业人员; 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 任何人可自愿接种。

19 不适于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对鸡蛋过敏者;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孕妇; 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晚期癌症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 严重过敏体质者; 凡禁忌症不易掌握者,均不予接种。

20 人禽流感

21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禽甲型(A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部分毒株(H5N1)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高。

22      临床表现:早期与其它流感症状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重症者可进展为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Reye综合征。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人群易感性:潜伏期一般1-7天,也可长达10天;任何年龄均可患病;无性别差异;人群普遍易感。

23 预防禽流感的具体措施: 1)尽量远离家禽及其排泄物,避免触摸活的鸡、鸭、鸟等家禽。尤其避免与野生禽类接触。
2)从正常渠道购买禽和禽产品。要购买经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禽和禽产品。 3)发现饲养的家禽和宠物禽有异常死亡情况,要及时上报兽医防疫部门。 4)对鸡肉等禽类食物应彻底煮熟后食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2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25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肺损伤,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多脏器功能衰竭。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发病后即有传染性,发病第4-9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近距离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粘膜、眼结膜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家庭成员、病友、探视者等。

26 预防SARS: 避免接触SARS病人;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 经常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不要滥用抗生素。

27 麻疹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28 水痘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29 风疹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临床经过良好,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可不经治疗而自愈,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   人群易感性:好发于1~ 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成人偶见感染。与饮食、药物、虫咬或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3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表现:病人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 额、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31 细菌性痢疾    临床表现: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加、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带菌者和菌痢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如果从事饮食、食品行业,保育员、供水等工作,对人群威胁较大。   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污染的手、食物、饮水。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着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易重复感染和多次发病。   预防措施: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食凉拌菜要清洗干净;饭菜剩下要存放冰箱,加热透了再食用。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和蟑螂。

32 什么是甲肝?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甲肝直接破坏肝脏的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如发生重型甲肝(0.3%)还可引起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综合征!

33    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明显,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等。黄疸型病人有皮肤、巩膜黄染。病程多在3个月内。   传染源: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34 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肝病毒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 例如食用被病毒污染过的食品、水。未经煮熟 的食品、 沙拉,未洗净的水果、蔬菜等都可能
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1988 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造成32万人发病,47例死亡。 ——大部分患者是由于食用染有甲肝病 毒 毛蚶

35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习惯;免疫接种。
甲肝具有暴发性 中国甲肝暴发的潜在危险: 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城市人口普遍抗体水平减低。人口的流动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暴发的潜在危险。 甲肝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随年龄升高。 有50%的病例因感染原因不明从而增加了预防的难度。 北京近年来甲肝爆发发生在成人集体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习惯;免疫接种。

36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全球性疾病:人狂犬病主要在亚洲。 一旦发病百分百死亡。 病程短,病死率极高。 临床症状明显如:三怕。
狂犬病简介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全球性疾病:人狂犬病主要在亚洲。 一旦发病百分百死亡。 病程短,病死率极高。 临床症状明显如:三怕。

37 中国狂犬病死亡数连续7年明显回升

38

39 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源: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 传播途径:狂犬病毒通过病兽咬伤、抓伤、 舔伤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 易感性: 普遍易感。

40 1、执行《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加强健康犬管理。
经常性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 1、执行《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加强健康犬管理。 2、捕杀疯动物及被疯动物致伤的其它动物 3、禁剖杀、剥皮、出售、食用,动物尸体要焚烧。

41 经常性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1、暴露前预防性接种(未致伤) 2、暴露后治疗性接种(致伤后) 宣传 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

42 暴露后处理 局部伤口处置 狂犬病疫苗接种 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

43 狂犬病疫苗接种 1、接种程序、剂量、部位: 0,3,7,14,28天各1剂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婴幼儿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 2、联合应用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者第90天时 加强1剂

44 北京市学校及托幼园所 群体发热处理技术规范

45 一、发热病例的确定 1、发热:体温≥37.5℃,并伴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流涕等,或者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头痛等; 2、单纯发热体温≥38℃; 符合以上任意一条,都可确定为发热病例

46 学校及托幼园所在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人(新发)3例以上(含3例),必须立即报告所属地段保健科;
二、群体发热病例的报告 学校及托幼园所在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人(新发)3例以上(含3例),必须立即报告所属地段保健科; 地段保健科→区县疾控中心 ↓ ↓ 区县卫生局 北京市疾控中心 北京市卫生局

47 附表1 学校及托幼园所群体发热情况首次报告表
附表 学校及托幼园所群体发热情况首次报告表 接报时间 接报人 报告区县 报告人 发生疫情单位 连续2天新发病例数 疫情首发时间 学校总人数 班级数 累计发病人数 累计痊愈人数 班级分布 发病时间分布 主要症状 当日新发病例数 采样情况 咽拭子 件;血 件;其它 备注

48 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内容 1、学校及托幼园所基本情况: 2、病例分布情况; 3、采样

49 四、建议措施 根据每个学校及托幼园所群体发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基本包括如下几项措施: (1)加强该校所有师生每日晨午检制度;
(2)要求发热学生在家休息治疗,避免带病坚持上课; (3)教室开窗通风,全校注意日常卫生清洁、消毒工作;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保暖。

50 五、结案标准 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后,学校连续2天新发病例每天不足10例的,方可结案。

51 对学校及托幼园所布置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要求各学校及托幼园所应指定专人,负责晨午检; (2)一旦发现集体发热,应按要求尽快上报,并要求学生立即到医院就诊; (3)让学生在家或医院、学校及托幼园所隔离治疗; (4)强调在家充分休息后再复课(退热后至少休息3天;是否复课由校医掌握,保健科监督实施情况) (5)加强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以及防病知识的宣传工作,组织学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2

53 谢 谢!


Download ppt "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 防治知识简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年10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