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六单元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2
任务一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3
任务四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五 体温单的绘制
4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任务二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三、体温的测量方法
5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一)正常体温 体温:指人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口温:36.3 ℃ ℃ 腋温:36.0 ℃ ℃ 肛温:36.5 ℃ ℃
6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二)生理性变化 1、昼夜差异:人的体温一般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4时最高 2、年龄: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 3、性别:女性略高于男性,排卵后,妊娠早期升高 4、活动:情绪紧张、运动时会引起体温升高 5、环境:环境高低影响体温 6、饮食:体温会暂时性升高 7、药物:
7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感染性发热 体温过高 异常体温 非感性发热 体温过低
8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一)体温过高(发热) 1、定义: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2、判断标准:口温>37.2 ℃ 腋温>37 ℃ 肛温>37.7 ℃
9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主要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等 3、发热原因 感染性发热 由病原体以外的物质引起,主要包括无菌性坏死物质等引起 非感染性发热
10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4、发热的程度(口温) 程度 范围 低热 37.7 ℃—38.0 ℃ 中等热 38.1 ℃—39.0 ℃ 高热 39.1 ℃—41.0 ℃ 超高热 41 ℃以上
11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5、发热过程及症状 分期 代谢特点 临床表现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病人皮肤苍白、畏寒、无汗,严重者有寒战。分为骤升和渐升 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 高水平 病人皮肤灼热、颜面潮红,口唇干燥,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分为骤退和渐退 退热期 产热<散热 病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分为骤退和渐退
12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6、常见热型 热型:将不同时间内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各点连接构成的体温曲线。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不规则热
13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1)稽留热 特点 体温持续39 ℃—40 ℃ 持续数天或数月 24h波动不超过1 ℃ 多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14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2)弛张热 特点 体温在39℃以上 波动大,24h温差可达2 ℃以上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疾病等
15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3)间歇热 特点 体温骤升39 ℃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以下 经过间歇,再次升高 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多见于疟疾等
16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4)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一定规律 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17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高热患者4小时测1次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2次 7、高热患者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2)降温 (3)休息与活动 (4)饮食护理 (5)皮肤护理 遵医嘱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降温措施30分钟奇偶复测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低热者适当休息,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能量的消耗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 ml,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出现
18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6)口腔护理 (7)安全护理 (8)心理护理 (9)健康教育 防止坠床、舌咬伤,使用床档或约束带 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关心了解患者感受,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教会患者或家属监测体温的方法,物理降温的方法
19
长期暴露在低热环境中 严重营养不良、极度衰竭等 中枢神经功能不良 寒冷环境中大量饮酒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二)体温过低
1、定义:指机体深部温度持续低于正常,体温在35 ℃以下者 2、原因: 长期暴露在低热环境中 严重营养不良、极度衰竭等 中枢神经功能不良 寒冷环境中大量饮酒
20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3、分度 (1)轻度:32 ℃ --35 ℃ (2)中度:30 ℃ --32 ℃ (3)重度:<30 ℃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4)致死温度:23 ℃ --25 ℃
21
病人可出现皮肤苍白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4.症状与体征 病人可出现皮肤苍白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22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5、体温过低的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体温1小时1次 (2)保暖:室温22 ℃—24 ℃ 采用毛毯、棉被等保暖措施 (3)加强病因治疗 (4)心理护理 (5)健康教育
23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三、体温的测量 (一)用物 1、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 可弃式化学体温计 红外体温检测仪
24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2、体温计的消毒 消毒液:75%乙醇、1%过氧乙酸等 将体温计放入消毒液浸泡,5分钟; 清水冲洗、擦干; 水银甩至35℃以下; 放入另一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冷开水冲洗,擦干; 放入清洁干燥盒中备用
25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3、体温计的检查方法 体温计甩至35以下; 同一时间放入40 ℃以下的水中; 3分钟后取出检视; 凡误差在0.2 ℃以上、玻璃有裂缝、水银自行下降等,不再使用 合格体温计,擦干,备用
26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二)方法 1、评估 (1)年龄、病情意识等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已消毒体温计,笔,记录本、弯盘、消毒纱布等
27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3、实施 核对解释 测量体温 (1)口温测量 (2)腋温测量 (3)肛温测量 洗手记录 注意:三种方法的区别
28
体温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一 4、注意事项 (1)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呼吸困难的患者不宜采用口腔测温法 (2)如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渣屑,然后服蛋清液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 (3)腋窝部有创伤、手术、炎症者或过度消瘦者不宜采用腋下测量法 (4)直肠肛门部位疾病、手术、腹泻患者不宜测肛温 (5)心肌梗死者不宜采用直肠测量法,因为肛表插入会引起一过性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不齐
29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任务二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三、脉搏的测量方法
30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一)正常脉搏
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收缩与扩张,动脉压力和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导致动脉血管壁发生周期性波动。 脉率: 60~100次/分(安静状态) 脉律 :规则均匀 强弱 :每搏强弱相同 紧张度:光滑、有弹性
31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二 (二)生理性变化 1、年龄:年龄与脉搏有一定关系,儿童脉率平均约90次/分,随年龄↑而逐渐↓。老年人 较慢,平均约55~60次/分,到高龄时轻度增加。 2、性别:女性>男性 体型:细高者<矮壮者,体表面积越大,P越慢。 3、活动与情绪: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禁食后则使脉率减慢。 4、药物:进食、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能使脉率增快;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能使脉率减慢。 5、其他:气温极冷或极热可使脉率增加
32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脉率异常 异常脉搏 节律异常 强弱异常 动脉壁异常
33
常见的原因: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 滞、甲减 缓脉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一)观察 1、脉率异常 成人安静状态脉率<60次/分 常见的原因: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 滞、甲减 缓脉 成人安静状态脉率>100次/分 常见的原因:高热、甲亢、心衰、贫血、休克 速脉 起搏点不在窦房结 异位心律
34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2、节律异常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心率。 特点: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常见的原因:心房纤颤 绌脉
35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2、节律异常 在一系列正常规律的P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较正常延长的间歇。规律的间歇脉有二联律、三联律等 常见的原因: 偶发间歇脉常见于:健康青年女性 如情绪激动或恐惧 频繁出现间歇脉见于:心脏器质性病变 如心肌病、心肌梗塞、洋地黄中毒 间歇脉
36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3、强弱异常 脉搏强大有力。见于甲亢、高热、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等患者。 洪脉 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患者。 水冲脉 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而节律正常。见于高 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患者。 交替脉
37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3、强弱异常 平静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甚至消失,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奇脉 脉搏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见于大出血、 休克、全身衰竭等患者。 丝脉
38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4、弹性异常 指动脉壁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触诊时有紧张条索感,如按在琴弦上。 常见的原因 动脉硬化 弦脉
39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要点 1、休息 心肌耗氧量减少,缺氧时给氧。 2、备好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 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除颤器等。 3、医嘱给药 观察药物的疗效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40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要点 4、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如心电图等。 5、理护理 缓解紧张恐惧,稳定情绪。 6、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戒烟限酒; 排便勿用力;按时服药,自我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简单的急救技巧等。
41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三、脉搏的测量 (一)测量部位
42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脉搏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二)方法 1、评估 (1)年龄、病情意识等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脉搏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笔,记录本、必要时备听诊器等
43
(2)不能用拇指诊脉,拇指动脉搏动较强,对脉搏测量有干扰 (3)偏瘫者,选择健侧肢体
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二 4、注意事项 (1)测量脉搏前患者需保持安静,如剧烈活动后应休息30分钟 (2)不能用拇指诊脉,拇指动脉搏动较强,对脉搏测量有干扰 (3)偏瘫者,选择健侧肢体 (4)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计数1分钟 记录式次/分 心率/脉率
44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任务二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三、呼吸的测量方法
45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一)正常呼吸
呼吸(respiration) 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 频率16-20次/分、节律规则、均匀无声,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1︰5 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46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三 (二)生理性变化 (1)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2)性别:相同年龄的女性呼吸频率比男性稍快 (3)活动:剧烈的运动可使呼吸加快,休息和睡眠时呼吸减慢 (4)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会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快或屏气 (5)其他:
47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频率异常 音响异常 异常呼吸 节律异常 深浅度异常 形式异常 呼吸困难
48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一)观察 1、频率异常 (1)呼吸过快 (2)呼吸减慢 高热、甲亢、疼痛、心功能不全 <10次/分(安静状态)
>24次/分(安静状态) 高热、甲亢、疼痛、心功能不全 <10次/分(安静状态) 颅内压升高、镇静剂过量
49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三 2、音响异常 (1)蝉鸣样呼吸 (2)鼾声呼吸 吸气时伴有一种高音调的声音,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 表现为呼气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分泌物所致,见于深昏迷等
50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3、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 概念:又称陈-施式呼吸。是一种周期性呼吸异常。其特点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深加快,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暂停数秒后又开始上述状态的呼吸,有如潮水涨落一般称为潮式呼吸。 机理: 呼吸中枢神经受损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51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三 又称毕奥式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 (2)间断呼吸 (3)叹气样呼吸 在一段浅快的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的呼吸,并伴有叹气声。多见于精神紧张,神经衰弱者。
52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4、深浅度异常 (1)深大呼吸 (2)浅快呼吸 又称库氏莫氏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见于糖尿病、尿毒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常见于呼吸肌麻痹等
53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5、形式异常 (1)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2)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54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6、呼吸困难 类型 临床表现 常见疾病 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费力、 吸气>呼气,严重者三凹征 喉头水肿 气管异物 呼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费力、 呼气>吸气 阻塞性肺气肿 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 呼气、吸气均费力 肺部感染
55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二)异常呼吸的护理要点 1、评估患者目前的健康状况 2、适当的休息与活动 如果病情需要卧床休息,如病情好转允许增加活动量,要注意患者对增加的活动量的耐受程度,以能耐受不疲劳为度。 3、保持一定的营养与水分 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注意患者对水分的需要。指导患者进餐不宜过饱,避免产气食物,以免膈肌上抬,影响呼吸。
56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二)异常呼吸的护理要点 4、保证氧气供给 给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5、心理社会支持 6、健康教育 戒烟限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教会患者有效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训练的方法。
57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呼吸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一)方法 1、评估 (1)年龄、病情意识等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呼吸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笔,记录本、必要时备棉花等
58
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三 3、实施 核对 但避免让患者觉察护士在测量呼吸 体位 护士测量脉搏后继续保持手放在诊脉位置,以免影响患者自然呼吸 测量方法 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一般测量30秒,测得数值乘以2,危重患者、小儿或异常呼吸者测一分 微弱呼吸的测量 将少许棉花防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测量一分钟。 记录
59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任务二 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三、血压的测量方法
60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一)正常血压 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内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139mmhg 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1mmhg=0.133kPa,1kPa=7.5mmhg
61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四 (二)生理性变化 1、年龄:年龄增长,血压会增高,以收缩压明显, 2、别:女性在更年期,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差别较小。 3、夜和睡眠:傍晚高于清晨,睡眠不佳时,血压可增高。 4、运动:血压增高。 5、环境:寒冷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热时,血管扩张,血压偏低。 6、部位: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血压2~4 mmHg 下肢收缩压比上 肢收缩压高20~40 mmHg 。 7、其他:紧张、恐惧、兴奋、疼痛都可使收缩压升高
62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 异常血压 低血压 脉压差异常
63
(1)高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 ISH)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一)观察 (1)高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 ISH)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 <80 正常血压 < <85 正常高 值 ~ ~ 89 1级高血压(轻度) ~ ~ 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 ~ 94 2 级高血压(中度) ~ ~ 109 3 级高血压(重度) ≥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9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64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四 2、低血压 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 60 mmHg,且有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如脉 搏细速、心悸、头晕等症状。
65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四 3、脉压差异常 (1)脉压增大 (2)脉压减少 脉压》40mmhg,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硬化等 脉压《30mmhg,见于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等
66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要点 1.定时测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 2.注意休息与活动。 3.环境安静。 4.情绪稳定 5.注意饮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6.健康教育,高血压预防知识。
67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三、血压的测量 (一)用物 1、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 无液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68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血压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二)方法 1、评估 (1)年龄、病情意识等 (2)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血压准确性的因素存在 (3)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准备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笔,记录本、血压计,听诊器等
69
(2)合适体位 肢体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 脉平腋中线。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3、实施(以上肢为例) (1)核对解释 (2)合适体位 肢体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 脉平腋中线。 (3)缠绕袖带 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 应距肘窝2~3cm (4)胸件放置 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
70
a、输气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 30mmhg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3、实施(以上肢为例) (5)置听诊器 将听诊器放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稍固定,一手握输气器。关闭气门 a、输气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mmhg b、放气以每秒4mmhg左右的速度放气 (6) 测得血压 在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汞柱所指的为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的为舒张压读数 (7) 记录 分数式记录:收缩压/舒张压mmhg
71
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任务四 4、注意事项 1.严密观察者应做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偏瘫、一侧肢体外伤或乳腺癌根治术等患者测血压, 应选择健侧手臂 ,不在输液肢测量。 3.排除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外界因素 血压偏低:袖带过宽、袖带缠绕过紧 、肢体位置高于 心脏水平、放气太快 、血压计水银不足 4.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要重复测量,先驱尽袖带内气体, 使水银柱下降至“0”点,休息片刻后重测。
72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眉栏填写 任务二 二、40 ℃—42 ℃间填写 三、T、P、R曲线的绘制 四、底栏填写
73
体温单排列在住院病历首页,以便于查阅。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的曲线。以及出入量、特殊治疗、入院、出院、手术或转科时间,大便,小便、血压等。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眉栏的填写 体温单 体温单排列在住院病历首页,以便于查阅。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的曲线。以及出入量、特殊治疗、入院、出院、手术或转科时间,大便,小便、血压等。
74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眉栏的填写 1、眉栏 用蓝黑色笔填写姓名,床号、科别、年龄等项目 2、“日期 ”栏 每页第1日填写年、月、日,其余6日只填日。若在6天内遇有或月份开始新的年度,则需要填写年、月、日或月、日。 3、“住院日数”栏 从入院当日开始填写,连续写至出院。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
75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眉栏的填写 4、“手术(分娩)后日数” 用红钢笔填写“手术(分娩)后日数”,以手术(分娩)次日第1日,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在期间行第二次手术,则停写首次日数,而将二次手术当日填写Ⅱ—0,依次填写至14天为止
76
二、40 ℃—42 ℃间的填写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40 ℃—42 ℃间的填写 1、记录内容:入院、手术、分娩、出院、 死亡的时间
2、记录要求:红色笔书写 纵行填写 记录时间采用24小时制 尽可能精确到分钟 42℃ 入院 于九时十分 手术于十时 40℃
77
三、T、P、R曲线的绘制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体温单绘制 1、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
2、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或在35 ℃处划上“●”符号,在蓝点下划向下箭头,箭头长度不超过2格
78
三、T、P、R曲线的绘制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体温单绘制
3、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4、体温核实 若体温与上次体温差异较大,或与病情不符时,需重复测量,核实无误后在体温符号上用蓝笔写上一个英文字母“v”
79
三、T、P、R曲线的绘制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二)脉搏的绘制
1、脉搏符号:以红点“●”表示,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 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色笔在体温符号外划“○” 3、房颤病人画心率,用红圈表示,脉搏不画
80
三、T、P、R曲线的绘制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三)呼吸的绘制
1、呼吸符号用蓝点“●”,用蓝线连接2、另一种表示表示法:用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 3、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
81
四、底栏填写 体温单的绘制 任务五 (一)填写内容:血压、大便次数、出入量、体重等 (二)填写要求:用蓝黑色笔填写,不写计量单位
1、大便次数:每24小时记一次,记前一日的大便次数 “0”未解 “※”大便失禁 “E”灌肠 “1/E”灌肠后大便一次 数 “11/E”表示自行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 2、尿量:记前一日的总量 3、出入量:记前一日的出、入总量,分子为出量、分母为入量 4、体重:以kg计算填入 5、血压:以mmHg计算填入 6、其它
82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