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CL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CL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CLM)

2 本章重点: 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特征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运营机制 供应链管理的的关键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目标及特点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方法

3 Contents 1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 2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概述 3 第三节 供应链物流管理 4 案例分析:美的的新物流运动

4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的特征 21世纪的竞争模式:供应链

5 一、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 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Graham,1992)。 供应链 包括所有与从原材料到最终顾客的物料流动和转化相关的活动,以及相关的信息流(Handfield and Nichols,1999)。 供应链 就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过“链”中的每个企业,逐步变换成产品,交到最终顾客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供应链(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链环)的全部活动(蓝伯雄等,2000)。 供应链 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马士华,2000)。

6 二、供应链结构模型 物 流 资金流 信息流/知识流 供应源 需求源 核心企业 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应商 用户 用户的用户
物 流 资金流 信息流/知识流 供应源 需求源 核心企业 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应商 用户 用户的用户 图2-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

7 三、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 增值性 动态性 快速响应性 面向用户需求 交叉性

8 四、21世纪的竞争模式:供应链 领先的企业力图通过增加整个供应链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以及减少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他们知道,真正的竞争不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一个协调一致、紧密一体化的供应链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忽视供应链一体化力量的公司将只会看到他们与领先者之间加大的差距。裹足不前的风险是巨大的。 对供应链一体化来说也是这样,你必须把它看成是下一步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9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

10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供应链管理 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马士华)

11 供应链管理示例(IBM欧洲公司) IBM 集中采购 MRP 订货计划 企业计划 生产计划 直接销售 地方 用户 分销 中心 销售 渠道 制造
订单 市场调查 与分析 预测 供应商 信息 库存 在制品

12 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实现了核心功能和一般功能的分离 实现了纵向管理模式向横向管理模式的转变
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全球资源整合信息技术的发展

13 三、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物 流 生产计划 需 求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 供 应 回流

14 图2-2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 供应链管理 同步化、集成化计划 物流 需求 供应 计划 回流
基于Internet/Intranet全球信息网络 (信息共享) 各种技术支持 图2-2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

15 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 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 基于供应链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 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 反向物流管理

16 四、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是在物流管理由内部一体化向外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管理思想,与物流管理之间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虽源于物流管理,却高于物流管理,与传统的企业内部的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17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之间的区别 一是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过程,包括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 二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它影响和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三是供应链管理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是节点企业资源的简单连接;最后是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协调合作关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

18 五、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 需求管理 订单履行 生产流程管理 采购管理 产品开发和产品商业化 回收管理

19 图2-3 集成和管理跨越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信息流 制造商 产品流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 需求管理 订单履行 制造流程管理 采购
产品开发和商品化 反向物流(回收) 物流 财务 生产 营销 R&D 二级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 用户 消费者/最终用户 图2-3 集成和管理跨越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20 第三节 供应链物流管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方法

21 一、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物流管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为控制对象的供应链管理。它致力于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所有物流活动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实行一体化管理。 从物流系统的角度看,供应链物流管理是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实现库存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22 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 就是要结合供应链的特点,综合采用各种物流手段,实现物资实体的有效移动,既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需要,又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总物流费用最省、整体效益最高。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特点 就是在组织物流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最大的特点,就是协调配合,例如在库存点设置、运输批量、运输环节、供需关系等。都要统筹考虑集约化、协同化,既保障供应链企业的运行的需要,又降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总物流费用,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益。

23 三、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 总成本最小化 客户服务最优化 总库存最小化 总周期时间最短化 物流质量最优化

24 四、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特点 客户物流:供应链物流的起点 核心企业:供应链物流的协调与管理中心 企业接口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利润源
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供应链物流管理实现的基础前提 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供应链物流管理实现的理论保证

25 五、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 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 联合库存管理 快速反应 有效客户反应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

26 (一)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 ①建立客户情报信息系统 ②建立销售网络系统 ③建立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④组织机构的变革

27 (二)联合库存管理 (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
JMI 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 (1)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①建立共同合作目标 ②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 ③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 ④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 (2)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 (3)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4)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28 (三)快速反应 (Quick response,QR)
QR 是指通过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 快速反应的实施步骤如下: ①采用条形码和EDI ②固定周期补货 ③先进的补货联盟 ④零售空间管理 ⑤联合产品开发 ⑥快速反应的集成

29 (四)有效客户反应 (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
有效客户反应的主要基础架构分为四大领域 : (1)需求面管理 (2)供应面管理 (3)驱动力 (4)整合力

30 (1)需求面管理内容包括: ①需求策略与能力 ②商品组合最佳化 ③促销最佳化 ④新商品导入最佳化 ⑤合作创造消费者的价值

31 (2)供应面管理 ECR所提及的供给端,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改善供应链上商品流动的概念,从不同方向来说明满足整个供应链快速及有效商品补货模式的需求。
①供应策略与能力 ②有效供给 ③整合需求导向的供给 ④操作最佳化

32 (3)驱动力 为使需求面管理和供应面管理能真正落实,商品识别与数据管理能力的支持是主要的驱动力,例如交易伙伴间的商品交易流程,都须要有标准格式或讯息,才能保证正确和实时的信息响应。驱动力包含三个领域,共同识别标准、交换信息标准、全球数据同步。

33 (4)整合力 需求与供应管理的策略能力结合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形成协同式电子商务并持续增加与交易伙伴的互动和价值提升。包含两个领域,协同计划与预测及成本/利润与价值计量。
ECR 预期效益: ①减少存货成本 ②较低的商品售价 ③降低缺货率 ④销售额(量)提升

34 (五)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 (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CPFR)
CPFR 是利用Internet通过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共同做出商品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连续补货的系统。 CPFR的本质特点表现为: ①协同 ②规划 ③预测 ④补货

35 案例分析:美的的新物流运动 美的作为前三甲的空调制造企业,近来在供应链这条维系着空调企业的生死线上,频频出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启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管理经销商库存”。至此,美的的“业务链条前移”策略浮出水面一角。这是美的继2000年成立了完全市场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之后,在内部开展的一次新的物流运动。 (一)美的的零库存实践 (二)延伸供应链,消除链库存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优化仓储网络,对全国的仓储网络进行重新定位。 (2)仓储网点过于分散到相对集中。 (3)商流和物流分离以后,传统仓储中配送中心的职能也开始转化。 (4)配送重心职能的转化带来管理重心的转移,物流管理重心逐步下移。 (5)重点产品只要备的是定单而不是存货,那么就不能把货放在制造基地上,不能把货放在较远的地方。尤其在多批次少批量特点的家电行业,货要出去还要靠仓储和运输资源。 问题: 美的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采用了哪些方法?

36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举例进行说明。 2.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哪些领域?形成了哪些主要的研究方向?
3.供应链具有哪些特征? 4.简述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5.为什么说“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6.识别供应链管理八大流程,并解释它们为什么是跨职能的?简述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目标及特点。 7. VMI具体实施步骤是怎样的? 8.简述JMI的实施策略。 9.QR具体实施步骤是怎样的? 10.ECR可鼓励供应链相关业者在哪些项目中进行不断地改进? 11.简述CPFR的本质特点。 

37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SCL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