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蛋白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蛋白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蛋白質

2 PrPC PrPSC

3

4 分子生物核酸操作技術

5 分子生物研究内容 ● DNA重组技術(基因工程) ● 基因的表達調控 ● 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結構分子生物學)
●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與生物信息學研究

6 ● DNA重组技術 1、可被用於大量生產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產量很低的多肽 ; 2、可用於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组结構 ;
3、可被用來進行基礎研究

7

8 基因轉殖植物的產生過程(二) 轉殖用的農桿菌 感染植物組織 組織培養 植物的DNA中含有目標基因 完成基因轉殖的植株

9 基因體學(genomics) 基因體泛指某生物染色體中的所有基因。 基因體的研究 解讀生物細胞中所有的 DNA序列
找出長串核苷酸序列中存在的基因 依據一般基因序列的特性 比對已知的基因序列 辨識其可能的基因產物與功能

10 研究過程中必須大量仰賴電腦資訊的快速處理,以及分子生物學家的專業判斷。
目前的研究對象已經涵蓋病毒、細菌、真菌、阿拉伯芥、水稻、線蟲、果蠅、老鼠與人類等。

11 基礎生物技術的產業應用 Basic Biotechnology

12 HUNGKUANG

13 第一部份 植物篇

14 傳統生物技術:應用釀造醱酵、配育新種等傳統的方法來製造產品及改進人類生活素質的目的,例如釀酒、植物品種改良等。
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生物化學 或 分子生物 方 法改變細胞或分子的 遺傳物質 , 依靠微生物、動物、植物體作為 反應器,將生物進行修飾,來製 造產品及改進人類生活素質的科 學技術

15 現有的玉米品種與挖自墨西哥史前洞穴的原始品種的果粒的大小之比較
植物育種的方法已經被使用已久,農人由現有的植株中選擇最好的品種,將其種子保留下來供以後播種,幾乎現今所有的植物,花朵,農作物等等均已是經過無數次育種的產物 現有的玉米品種與挖自墨西哥史前洞穴的原始品種的果粒的大小之比較 人類應用育種技術改良生物特性,其最初目的,就是餵養全球人口。依據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的報告(Policy Booklet),在一九九八年全球人口約為五十八億,但預估到了二○二五年時,全球人口將會增加到八十億,亦即在三十年間人口會增加百分之三十八。因此,未來三十年內人類最大的挑戰將是糧食安全供應問題。而單以傳統植物育種技術,已經無法使糧食生產加速符合未來二○二五年增加到八十億人口的速度。因此,以生物技術來改良作物,增加農業生產力,已經是未來人類生存必須的趨勢。

16 這也是生物技術!!! Raw Materials Living System Product 發酵 又酸又辣的泡菜 大白菜,辣椒粉,蔥,薑…
咖啡樹與咖啡豆 用麝香貓(狸貓)腸子當做發酵糟 一杯500 狸貓大便咖啡?? Raw Materials Living System Product 發酵 大白菜,辣椒粉,蔥,薑… 又酸又辣的泡菜

17 生物替代能源 玉米還能替代石化原料製成可生物分解的塑膠, 玉米澱粉裡的碳分子長鏈和石化塑膠的碳鏈極為相似。
生物製氫、生物乙醇(Bioethanol)和生物柴油(Biodiesel)

18 生物乙醇(Bioethanol) 乙醇(Ethanol)或者乙基酒精(Ethyl Alcohol)是通過用酶來溶化澱粉和糖份而來的液體燃料 (甘蔗、甘蔗渣和木薯)。使用乙醇(Ethanol)作為汽油發動機的燃料,必須精煉乙醇(Ethanol)使其純度達到99.5%,可以直接代替汽油,或者作為混合燃油,即與汽油混合成為乙醇汽油(Gasohol)

19 生物柴油 最適合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的油料作物是油棕櫚。泰國種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有6種,包括黃豆、油棕櫚、花生、椰子、芝麻和萆麻油,其中油棕櫚產量最大,2007年全國油棕櫚種植面積270萬萊,棕油產量740萬噸。目前,市場開始出現油棕櫚短缺問題,導致棕油價格比柴油價格上漲的幅度還要大。

20 生物技術的應用範圍有下列幾項: 1.利用生物技術發酵生產化學物質 微生物發酵法生產1,3-丙二醇 HUNGKUANG
1,3 -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和醫藥中間體原料。1,3-丙二醇(PDO) 的生產方法有化學法和微生物發酵法兩種,微生物發酵法與化學法相比條件溫和、操作簡便、副產物少、無環境污染,已成為各國研究的焦點。 在生物方法生產PDO領域,DuPont公司的進展最為顯著。該公司在2000年開始了利用轉基因工程菌、由葡萄糖生產PDO的試驗。

21 HUNGKUANG

22 HUNGKUANG

23 生物技術於植物的應用 1. 植物方面之應用 改進作物育種技術、防治植物疾病、改進 營養價值、提昇生物質量、生物反應器 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
HUNGKUANG 生物技術於植物的應用 1. 植物方面之應用    改進作物育種技術、防治植物疾病、改進 營養價值、提昇生物質量、生物反應器 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 糧食與農產品的增產,以及抗病品種的育成,在開發中國家如非洲和大陸等地區是相當重要的,其中以抗病基因的轉殖成效最為快速與顯著。

24 生物技術於植物的應用 植物生物技術可區分為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及基因轉殖技術。
HUNGKUANG 生物技術於植物的應用 植物生物技術可區分為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及基因轉殖技術。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主要是基於每一個植物細胞都有潛力進行複製、分化、發育成一株完整植株的特色。

25 生物技術於植物的應用 HUNGKUANG 此項技術應用範圍廣泛,大致可分為: 用來生產無病種苗;
  用來生產無病種苗;   採用懸浮方式大量培養細胞,做為抗病育種的篩選材料;   利用細胞融合方式,從事雜交育種工作,以節省傳統育種過 程所需耗費的土地、人力與時間;   用來保存種原,增進生物的多樣性,避免原生種因生態環境 的人為破壞而滅絕;   商業化的大量繁殖、生產苗種,台灣大宗外銷的蝴蝶蘭,其 瓶苗生產即是利用此一技術; 以及用來生產抗癌藥物如紫杉醇等醫藥品及工業原料。

26 學習目標 本章中將會學習到 1.生物技術在農業植物上的主要應用 2.生物技術在畜牧產業及食品上的主要應用

27 植物性食品生技概況 生物科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是食品,食品生技引起相當大的公眾辯論,支持者強調食品生技的優點,反對者則立即指出其對人類和環境的潛在危險 第一代農業生技食品 第二代的GMOs

28 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改造食品又稱基因轉殖食品,是由基因改造生物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 )所加工而成。因此凡以基因重組技術所衍生的食品,皆稱之為基因改造食品 GMO包括三種類別:基因轉殖微生物、基因轉殖農作物和基因轉殖動物

29 冰晶工程保護作物:冰核基因減除的案例 冬天,因為植物無法忍受冰晶形成,農作物易結霜而影響收成
某些土壤中的細菌具有促進冰核生成的能力,因其會產生一種特殊蛋白-冰核蛋白

30 冰晶工程保護作物:冰核基因減除的案例 1974年Maki等人首次發現冰核細菌Pseudomonas syringae 植物病源菌
植物的葉片表面 樹枝上 土壤中之腐質層

31 冰晶工程保護作物:冰核基因減除的案例 由可促使過冷水溶液提早結冰之冰核菌所分泌 蛋白質之排列與冰晶中之水分子類似
提高冰核生成溫度(-1.5~15℃) 減少冰晶形成菌之數量或活性可以減少植物的損傷

32

33 INP構造 水冰晶構造

34 冰晶工程保護作物:冰核基因減除的案例 先進基因公司(advanced gene science; AGS)是最早將微生物霜抑制系統(microbial frost inhibition system)商業化的公司,該公司發明不具有產生冰晶蛋白能力的突變種,其缺乏產生冰晶蛋白的基因(ice minus) ,突變品系細菌的噴灑應用可以降低霜害 冰核基因減除菌的田間試驗是有關基因工程產品首次在田間進行的一項重要里程碑

35 冰核蛋白在食品與農業上的應用 冷凍食品業上的應用,可藉由冰核蛋白的活性提高冷凍的溫度,因此可以降低能源上及加工成本上的費用 人造雪的應用
病原菌的檢測應用上,目前也應用於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的檢測 可作為生物農藥應用,餵食易造成農作物危害的昆蟲,使其於低溫時凍死,可作為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

36 水果成熟基因工程 更性果實(climacteric fruit)是指在熟成時的過程會經由一系列生化改變,導致水果變軟,如何來控制成熟的過程?
乙烯控制了番茄與水果的成熟 s-腺甲硫胺酸(SAM) 環胺丙烷羧酸(ACC) 乙烯 須於人工乙烯來源的熟成室中進行人工催熟

37 莎弗基改番茄(Flavr Savr) 卡金公司(Calgene)於1985最早成功應用此種技術於沙弗基改番茄上,全世界第一個基因改造農作物「莎佛」番茄於1994年被核准上市 「蕃茄一號」 基因工程的主要對象為聚半乳糖醛酸酶( PG) ,其會使水果變軟與水果熟成相關

38 抗蟲基因工程 昆蟲的適應力強,會直接造成作物的損傷或成為病媒;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危害生物並影響貯存的產品 利用基因工程坊製作物害蟲的兩個方法:
1. 使用細菌性蛋白質毒素 2. 使用植物性殺蟲蛋白質

39 來自蘇力菌的蛋白質毒素 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內毒素是一種結晶狀蛋白質,第一次發現是在1911年,其能殺死麵粉蛾幼蟲,於1961年在美國註冊為一種生物殺蟲劑 市售中最重要的蛋白質結晶包涵體種類為δ-內毒素(δ-endotoxins) ,這些內毒素需要在敏感昆蟲的中腸內受到蛋白質酶分解後才會造成毒性,使其能分解腸內細胞

40 來自蘇力菌的蛋白質毒素 - cryB2:只對鱗翅類昆蟲幼蟲具有毒性
分離自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兩個基因cryB1和cryB2已被選殖和定序,兩種基因具有不同的毒性 - cryB1:產生的毒素對雙翅類昆蟲和鱗翅類昆蟲幼蟲具有毒性 - cryB2:只對鱗翅類昆蟲幼蟲具有毒性

41 雙翅類昆蟲

42 鱗翅類昆蟲

43 來自蘇力菌的蛋白質毒素 一些能表現δ-內毒素的基因轉殖作物已陸續發展出來
孟山都(Monsanto):於蕃茄中使用CaMV35S啟動子直接表現Bt基因 Aracetus公司在菸草中利用CaMV35S啟動子和紫花苜蓿嵌紋病毒(AMV)先導序列表現Bt毒素 花椰菜嵌紋病毒

44

45 Bt基因轉殖作物[StarLinkTM]爭議
2000年「StarLinkTM」Bt基因轉殖作物引發另一個爭議,其含有Bt內毒素基因玉米變種,此種含有殺蟲蛋白及廣效性抗除草劑基因(及單一作物中轉殖多種基因體稱為基因堆疊) 當年9月,即發現玉米餅殼中存有該產品,於是成為第一個GMO造成食品污染的案例

46 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 病毒可能以DNA或RNA為遺傳物質,許多感染植物的病毒是RNA型病毒
生物科技中最重要的植物病毒之一是花椰菜嵌紋病毒(CaMV) ,其35S啟動子已受到廣泛的應用 另一種以基因工程進行植物抗病毒感染的方法稱為「外膜蛋白介導抗性(coat protein-mediated resistance)」,病毒基因(RNA) 逆轉錄成DNA,再表現出外膜蛋白,此方法已成功應用於夏南瓜上,用於預防木瓜輪點病毒感染

47 抗除草劑基因工程 為何需要發展抗除草劑基因工程作物?
除草劑是作物生產最常用之一類農用化學品 成功的除草劑是只能殺滅雜草,對經濟作物是無害的 但當作物受到與作物品種相近之雜草品種侵害時,除草劑就無法區分出作物與雜草 因此,可採行兩種策略: -發展新的選擇性後備除草劑(post-emergent) -發展具有抗廣效性殺蟲劑之基因轉殖作物

48 抗除草劑作用方式與機制 許多除草劑的作用是利用阻斷光合作用代謝過程殺死目標植物 植物可經由下列機制來對抗毒性化合物:
-因為植物的外部結構導致毒性分子無法進入細胞 -毒性分子雖進入植物細胞,但受到胞器阻斷,不與標的化何物接觸

49 營養品質改善之基因工程 世界上的主要糧作對於人類的生長發育及一些動物所需的胺基酸並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 穀類 缺乏離胺酸與酥胺酸
穀類 缺乏離胺酸與酥胺酸 豆類 缺乏含硫胺酸 稻米 總蛋白質量較低

50 [黃金米]的製造 稱為黃金米是因為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於稻米的胚乳中能產生β-胡蘿蔔素(β-carotene)(因為其在某些植物中會如胡蘿蔔素一樣呈現出黃色) 全球約有30億人以米食為主,約有10%的人口會缺乏維生素A而造成夜盲症

51 瑞士植物學家Ingo Potrykus博士與Peter Beyer(德國) ,於2000年創造出黃金米這項偉大的成就

52 黃金米的科學觀 將β-胡蘿蔔素基因選殖入稻米,為首次利用基因工程於生物中完成代謝途徑之科學成就
稻米胚乳缺乏製造β-胡蘿蔔素的代謝途徑,因此利用四種酵素於米的代謝路徑工程中,分別為phytoene合成酶、phytoene去飽和酶、 β-胡蘿蔔素去飽和酶及lycopene β-cyclase

53 1 2 3 β-carotene desaturase 4

54 4種酵素基因 CaMV35S

55 含有多少維生素A? 每克黃金米可產生 ug的β-胡蘿蔔素,而兒童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AD)為0.3克,且身體可利用率少於10%,因此每人每天需食用9公斤的米 每天的食用量完全不夠每天的建議攝取量

56 其他選擇性應用 目前生物科技在農作物之應用如下: 1. 栽培品種的鑑定(cultivar identification)
2. 針對與論壓力,穀粒與加工食品中基因改造成分的偵測是必須的 3. 以基因工程改變花色 4. 抗逆境基因工程的研究

57 商業化植物生技產品 已經有許多作物經基因工程技術而表現出某種重要的基因,有些已經商品化
目前未來十年可能商品化,並於產品上加上其他特性(含抗疾病、耐冷及許多特性的基因)或移除不需要的特性(影響食物與飼料品質、附加價值特性與化學物質產生)

58

59

60 Transgenic Plants

61

62 分子農場

63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s
Fear that crops carrying genes from other species might harm the environment Fear that GM foods could be hazardous to human health

64 GMO食品潛在的危機與爭議 1. 對人類健康影響未知 2. 基因流入野外 3. 抗藥性的產生 4. 昆蟲或病原產生抗性 5. 野生種的消失
6.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7. 造成自然生態失衡 8. 對人類社會、文化、宗教信仰帶來的衝擊

65 第二部份 動物與微生物

66 學習目標 本節中會學習到 1. 生物技術在動物食品生產方面的主要應用 2. 微生物在食品工業發展方面的主要應用

67 動物性食品生技回顧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最大的不同在於其缺乏全能分化能力,因此不能利用化學選擇與再生的低頻轉型方法優勢,現今動物細胞操作以體細胞核的轉移逐漸克服原核顯微注射的限制

68 動物性食品生技回顧 動物性食品生物技術一般是改變任何一動物的基因組,以達到特定產物的高產量(牛奶與肉)或加強已知產物的特性(降低脂質與膽固醇的含量) 目前動物性食品生技生產的生長激素具有廣大的商業市場

69 生長激素之基因工程 早期生物技術應用之一為牛生長激素(bovine somatotrupin; bST) ,牛生長激素是蛋白質,因此具有種專一性,因此牛生長激素不能用於人類 於1930年科學家即已發現注射bST於母牛中可增加母牛分泌牛奶的產量,過去取宰殺後牛隻的腦下垂體以獲得bST,但其生產有限

70 生長激素之基因工程 進入生技時代後,即可將bST基因分離並插入大腸桿菌中,基因轉殖菌培養於發酵槽環境內可大量生產bST,將此蛋白質分離與純化後可應用於乳品工業上,美國FDA也同意使用於促乳分泌上 孟山都公司發展基因工程生長激素,並於1993年上市,其商品名為「Prosilac®」

71 2.基因轉殖動物 定義: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透過人為方式改造動物之基因。 目的:提高家畜之抗病能力以及經濟價值。 因遺傳基因突變所造成之雙倍肌牛

72 複製動物 1997年桃莉羊(Dolly)的誕生,帶動了一系列複製動物 (animal cloning)熱門技術的發展及相關議題的討論,緊接著桃莉,多種哺乳類動物(包括豬、牛、老鼠等)的複製後代也相繼問世 在台灣的複製動物技術也有相當的發展

73 複製羊桃莉 誕生: 英國愛丁堡 魏爾邁博士 焦點: 沒有爸爸,三個媽媽

74

75

76 卵細胞 乳腺細胞 代理孕母 桃莉 150 days

77 乳腺細胞與去核卵細胞的融合過程 63.8% 89.2% 培養成功 11.7% 子宮發育 一個人要進行277次手術

78 桃莉

79 桃莉羊的迷思 1997年2月,蘇格蘭的胚胎學家Ian Wilmut等人以成年母羊乳腺細胞複製出小羊桃莉(詳見 Nature),為生物學無性生殖的夢想帶來興奮。過去認為一旦分化的細胞核再也沒有能力主導受精卵到成體發育與分化的過程,如今一個創新的理論令人聯想「複製人」的機會與隱憂。

80 桃莉羊的生與死 但2002年初威爾邁親自宣佈,複製羊桃莉已罹患關節炎—這種病在羊身上並不常見,這是否是因複製而造成的傷害,無人敢斷言。綿羊通常能活十一至十二歲,為何桃莉羊在六歲就因老年疾病喪生?事實上,科學家在桃莉羊剛滿三歲時便發現牠已出現「早衰」症狀,一些基因學家因而認為,複製哺乳動物無法解決其原始提供細胞者的自然老化問題。不過桃莉羊在其他方面似乎一切正常,牠還生過六隻小羊,牠的後代基因實驗仍在持續進行著。

81 台灣在複製動物研究的進展 2001體細胞複製牛“畜寶” (6 day)
2002雙胞胎複製羊“寶吉”及“寶祥” :阿爾拜因乳羊環境適應強,育成率較高 2002雙基因轉殖複製豬“酷比” 抗排斥基因轉殖豬

82

83

84 水產養殖應用 發展基因轉殖魚在水產養殖業上主要是提高某種表型特徵,第一個魚類基因轉殖技術報導發表於1985年
第一個商品化的基因轉殖魚為北美的大西洋鮭魚,其利用基因工程來提高生長速率 目前正在進行的其他應用還有抗凍基因,來自於自海洋魚類如冬比目魚,並可應用於水產養殖的商業生產上

85 基因轉殖魚 左:正常鮭魚。 右:植入生長激素基因之鮭魚。

86 台灣轉殖基因斑馬魚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蔡懷楨研發全球首見只在心臟具有強發綠螢光的基因轉殖斑馬魚,這種魚可用來追蹤心臟細胞的變化,並找出與心臟發育相關的新基因和功能

87 螢光魚 (邰港科技公司) colorless fish glow neon GREEN in the dark
Want to add some pizazz to your aquarium? A Taiwanese scientist has devised a way to make otherwise colorless fish glow neon green in the dark. Professor H.J. Tsai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works this biological magic by injecting a protein extracted from jellyfish into the fertilized eggs of rice fish. He also uses a protein from coral to make fish glow a vibrant reddish pink. Opponent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fear that these creatures could crossbreed with wild species, creating glowing schools of Frankenfish. To keep them from spreading their shining DNA, the distributor, Taikong International, sterilizes them all. Availability: Now, $7.50 each (in parts of Europe and Asia but not in the U.S.) colorless fish glow neon GREEN in the dark Time Magazine: “Coolest inventions” 2003

88 黑暗中,神仙魚閃耀著黃色和綠色光芒,美的不像話,體型還比大家印象中的螢光魚大了些,沒錯
 黑暗中,神仙魚閃耀著黃色和綠色光芒,美的不像話,體型還比大家印象中的螢光魚大了些,沒錯!這可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螢光魚。 利用基因轉殖技術,耗資百萬研發出中型螢光魚,可說是農業生技大突破,拿來跟第一代相比,以前最長只有5公分,以斑馬魚、青魚為主,平均壽命不到半年,新品種的螢光魚有10公分,有神仙魚和九間波羅魚,生命週期長,經濟價值更高。

89 提高動物飼料利用 動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用以幫助食物消化,這些微生物菌群易受口服藥物影響,因此生物技術用以開發抗不同藥劑之微生物進入腸內成為主要菌群 近年來的基因改造包括耐酸基因轉殖入具有纖維分解能力的瘤胃細胞中 這些應用主要限制為如何在消化道中的適當區域定殖基因改造生物

90 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菌是有益的動物飼料添加物,活的微生物能改善腸內微生物平衡,以便改善維生素的消化作用
此一領域的重點在於以基因工程細菌,分解威脅家畜自然發生的毒素及更有效率地分解消化道中的纖維素

91 Bifidobacteria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Bifidobacteria bifidum Bifidobacteria longum

92 微生物在食品發展上的應用 巴比倫人與閃族人利用發酵技術來釀造酒精性飲料
早期生物技術的應用是以產品為導向,主要是製造發酵食品,近年來,則已經能夠提供更多有效及多用途的方法 生質能源的開發或是藥物開發等等

93 傳統微生物工業 傳統的微生物工業包括酒精性飲料及烘培食品與起司的製造
酒精性飲料:酒精性飲料也許為全球最重要得生技產品,釀酒中主要的原料來源為碳水化合物合以酵母菌菌種發酵而得 麵包酵母菌 優酪乳:菌酛的組成中含有兩種等量的共生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Streptoccus thermophilus 含鹽發酵食品:醬油(Aspergillus oryzae和Pediococcus soyae) 檸檬酸:發酵產程上所使用的菌種為黑麴菌(Aspergillus niger)

94 一、生物醫藥品(biopharmaceuticals)
HUNGKUANG 生物技術於醫學上之應用 一、生物醫藥品(biopharmaceuticals) 所謂生物醫藥品乃指利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融合瘤等生物技術所開發之藥品。其市場成長率遠超過傳統之化學醫藥品,是屬於高度成長期之市場產品,其生產過程沒有一般化學醫藥品製造所帶來之污染及環保問題。研究開發之成功率及投資報酬率都優於傳統化學藥品。

95 新生物技術由197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至今已經有10餘種生物醫藥品獲准上市,可見其開發速度與成功率之優越。
HUNGKUANG 生物技術於醫學上之應用 1.生物醫藥品之現況與發展趨勢 新生物技術由197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至今已經有10餘種生物醫藥品獲准上市,可見其開發速度與成功率之優越。

96 生物技術於醫學上之應用 (一)蛋白質激素(recombination protein hormone)
HUNGKUANG 生物技術於醫學上之應用 (一)蛋白質激素(recombination protein hormone) 蛋白質激素特指由某種腺體或組織分泌入血液中,送到其他器官部位發生作用者。蛋白質激素可用於治療內分泌異常病變,目前已有許多新型激素正積極開發中,都可能促使激素市場成長。市場規模最為可觀的是人類胰島素,但是成長率最高者,卻是人類生長激素,這也顯示基因工程技術之發展,使得過去生產困難,且產品有缺陷之生長激素市場因而迅速擴展。

97 簡介幾種重要之蛋白質酵素如下: 人類胰島素(human insulin)
HUNGKUANG 簡介幾種重要之蛋白質酵素如下: 人類胰島素(human insulin) Eli Lilly公司在1982年推出了歷史上第一種基因工程產品,人類胰島素,其第一年銷售額僅約1千萬美元,因為社會大眾對基因工程之不信任感,使該產品成長低迷。但因為該基因工程生產之胰島素比由動物抽取之產品所引發之過敏反應較弱,加上民眾對基因工程漸趨理解,使得市場成長率直線上升,特別是日本及歐洲之成長率遠超過預期。到了1988年,全球銷售額已達2億4千萬美元。

98 人類生長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HUNGKUANG 簡介幾種重要之蛋白質酵素如下: 人類生長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人類生長激素過去皆由人體腦下垂體抽取,產量不足而且副作用強,Genetech公司之基因工程產品protropin,於1985年上市後迅速成長,到1988年,銷售額已達1億9千萬美元,因為價格比人體抽取之產品更低,產量也高,所以過去男性成長到160公分,女性到150公分就必須停止使用,現在則可以持續使用到165公分及152公分,更擴大了市產規模。而且生長激素對火傷、骨折、關節炎、潰瘍等都有明顯療效,因此,其市場可能在不久將來更加速擴展。

99 簡介幾種重要之蛋白質酵素如下: 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 生長因子是指一些能促進或抑制細胞或組織增殖之蛋白質激素
HUNGKUANG 簡介幾種重要之蛋白質酵素如下: 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 生長因子是指一些能促進或抑制細胞或組織增殖之蛋白質激素 上皮細胞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可用為抗潰瘍劑,創傷治療藥等 骨生長因子(bone growth factor)﹕促進骨骼生長,可治療骨關節炎,骨骼疏鬆症等疾病 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促進神經細胞分化生長,可能對老年癡呆症,老化現象有效

100 生物技術於醫學上之應用 (二)醫療用單株抗體 單株抗體在檢驗上已經開拓出可觀之市場,在醫療上也逐漸開發出實際用途。
HUNGKUANG 生物技術於醫學上之應用 (二)醫療用單株抗體 單株抗體在檢驗上已經開拓出可觀之市場,在醫療上也逐漸開發出實際用途。 Johnson & Johnson 公司生產之 Ortho Clone OKT-3,用於治療腎移植排斥症狀 有超過50家公司積極研究以單株抗體治療惡性腫瘤 另一方面,利用單株抗體和毒素或制癌劑結合使用之導彈療法,在治療包括白血病、肺癌、乳癌等各種惡性腫瘤尚,都已證明極為有效。


Download ppt "蛋白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