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吴晓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吴晓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吴晓峰

2 高血压定义、正确的测量方法 高血压临床表现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高血压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检查评估 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治疗

3 高血压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 mm 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3次,一般是指间隔2周测量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

4 血压测量方式 血压测量方式 诊室血压 自测血压 动态血压
一般讲,诊室血压水平高于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24 h 平均水平。自测血压水平接近动态血压24 h 平均水平。

5 正确的血压测量 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规范血压测量操作程序和如实记录血压数值;
测量前1 h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 min ; 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_5 cm。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时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

6

7 正确的血压测量 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Ⅰ音) 和第Ⅴ时相(消失音) 。收缩压读数取柯氏第Ⅰ音,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音。12 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音(变音) 作为舒张压读数。 确定血压读数: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应取偶数 应间隔1~2 min 重复测量,取2 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 次读数相差5 mmHg 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 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8

9

10 高血压的检出 血压测量要点关键是合格的血压计,标准规范的操作 建议正常成人每2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并利用各种机会筛查,对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
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 对初次发现血压增高者应随访评估,多次测量血压,以明确诊断。

11 临床表现 症状: a.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现; b.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
c.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d.约1/5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 体征: a.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 b.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12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如出现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应及时转上级医 院进一步诊治。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
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和乳头水肿 肾脏损害突出 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13 并发症(1) 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流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关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14 并发症(2)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力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夹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

15 高血压开始向年轻人“下手”

16 高血压诊断思路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鉴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危险分层(包括靶器官损害评估)

17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1)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 肾脏病 肾动脉狭窄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大动脉疾病 皮质醇增多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18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2)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发病年龄<30岁
重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以上) 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或伴自发性低血钾 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

19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 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或多汗等
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 mm Hg以上、股动脉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 夜间睡眠时打鼾并出现呼吸暂停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20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 (一)病史采集 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尤其注意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症状。
个人史:个人生活方式(饮食、烟酒)、体力活动量、体质量变化,女性已婚患者,注意询问月经及避孕药使用情况。 既往史: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

21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2) 既往史: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脏疾病等病史。
家族史:询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及其发病年龄等。 社会心理因素: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及文化程度等。

22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3) (二)体格检查 年龄、性别 多次规范测量非同日血压 老年人测坐位、立位血压 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
其他必要的体检:如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及大血管杂音等

23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4) (三)实验室检查 基本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糖、比重);血钾;血红蛋白
常规检查:血肌酐;空腹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酸;空腹血糖;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 必要时检查: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胸片、动脉僵硬度等。 特殊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24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5) (四)靶器官损害症状、体征、 心脏:心悸、胸痛、心脏杂音、下肢水肿 脑和眼:头晕、眩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
肾脏: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有无肿块、腰部及腹部血管性杂音 周围血管: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血管杂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25 初次发现高血压,尚不能排除继发性高血 压,可诊断为“高血压(原因待查)”。基本上 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 压。按血压增高水平高血压分为1、2、3级。 按危险程度简化高血压危险度分为低危、中 危、高危3层。

26 血压水平分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血压 < 和 <80 正常高值 和(或) 高血压 ≥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 和(或) ≥110 ISH ≥ 和 <90 注:IS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 较高的级别为准;ISH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级、2级、3级

27 简化危险分层表 分层 主要内容 低危 (1)高血压1级且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1)高血压2级或(2)高血压1级伴危险因素1~2个
分层 主要内容 低危 (1)高血压1级且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1)高血压2级或(2)高血压1级伴危险因素1~2个 高危 (1)高血压3级或(2)高血压1或2级伴危险因素 ≥3个或(3)靶器官损害或(4)临床疾患 附表: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危险度分层表

28 简化危险分层项目内容 高血压分级 1 级:140~159/ 90~99 ;2级:160~179/ 100~109 ;3 级: ≥180/ 110 mmHg 危险因素 年龄≥55 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缺乏体力活动 靶器官损害 左心 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肾功能受损 临床疾患 :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29 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 治疗的目标 治疗的方法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30 降压目的 最大限度 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

31

32 降压目标(1) 原则上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
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33 降压目标(2)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疾患。
一般情况下,1~2 级高血压争取在4~12 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或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 根据患者心血管总体危险程度和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措施。

34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时机(1) 高血压初步诊断后,均立即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3级高血压或伴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脏病等高危患者,立即开始并长期药物治疗。 1~2级高血压患者 伴头晕等不适症状的,考虑小剂量药物治疗; 如无症状,则仔细评估有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发临床疾患:

35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时机(2) ①危险分层属高危的,立即药物治疗;
②属中危的,则随访1月内,2次测量血压,如平均血≥140/90 mm Hg者,则开始药物治疗;如血压<140/90 mm Hg的继续监测血压; ③属低危的,则随访3月内,多次测量血 压,如平均血≥140/90 mm Hg者,考虑开始药物治疗;如血压<140/90 mm Hg的继续监测血压。

36 降压治疗策略 高危和极高危者:BP≥180/110mmHg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和存在的其它危险因素或疾病进行药物治疗;
低危者:在决定药物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较长一段时间(3月)的观察

37 采用综合治疗计划来降低总心血管疾病危险 性,这一计划包括: 监测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 改良生活方式,以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生活方式的改良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38 降压方法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39 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坚持预防为主 非药物治疗有轻度降压作用 具体内容 合理膳食 限盐少脂 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40 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争取3月内血压达标。 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 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
24小时平稳降压,推荐使用长效药 个体化治疗

41 常用降压药物种类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利尿药 β受体阻滞剂

42 以上5类降压药及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
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此外还有α受体阻滞 剂和其他降压药。根据国家基本药制度,基层降压 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 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考虑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比选择降压药的种类更重要。

43 降压药物的选择 医生应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药物。
要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物。 治疗中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 主要降压药物选用参考

44 钙拮抗剂 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适用于大多类型高血压,尤对老年高血压、ISH、稳定型心绞痛、冠状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 可单药或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 慎用:伴有心力衰竭(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心动过速者。 禁用:心脏传导阻滞(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不用硝苯地平。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等 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4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蛋白尿患者肾脏病变的进程。 禁用: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者。 主要不良反应:干咳,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极为罕见但可能致死的血管性水肿。 具体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雷米普利等。

4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最新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与ACEI相同的特点。 几乎没有副作用,与ACEI相比的最大优点:无咳嗽。
药物:氯沙坦50-100mg,每天1次;缬沙坦:80-160mg,每天1次;厄贝沙坦:150-300mg,每天1次。

47 β受体阻滞剂 小剂量适用于伴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心绞痛或心率偏快的1~2级高血压。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
β阻滞剂从极小剂量开始,对心力衰竭患者有好处。 可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或与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α阻滞剂联合应用。 禁忌: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慎用: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 不良反应: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长期使用注意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非选择性β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选择性β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等

48 利尿剂 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脑卒中二级预防,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尤对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有益。 可与ACEI/ARB、钙拮抗剂合用,但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时注意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增强其它降压药的疗效。 不良反应:剂量偏大时低血钾、糖耐量和脂质代谢异常、痛风。 药物:①高效能利尿药:(髓襻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 ②中效能利尿药:最常用的是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 ③低效能利尿药(保钾利尿药):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氨氯吡咪、乙酰唑胺。

49 ④渗透利尿剂:如甘露醇。 吲达帕胺片: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再吸收水与电解质而发挥作用。降压作用未明,其利尿作用不能解释降压作用,因降压作用出现的剂量远小于利尿作用的剂量,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刺激前列腺素PGE2和前列腺素PGI2的合成;减低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超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管收缩。本品降压时对心排血量、心率及心律影响小或无。长期用本品很少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或肾血流量。本药不影响血脂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50 α阻滞剂 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 开始用药应在入睡前,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发生。使用中注意测量坐立位血压。
慎用: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心力衰竭者 药物: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51 固定复方制剂 为常用的一类高血压药物,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应用时注意其相应组成成分的禁忌证或不良反应。
因有明确的降压作用且价格低廉,仍可作为基层(尤其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降压药的一种选择。 药物:复方利血平(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0号)、珍菊降压片等,

52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钙拮抗剂 利尿剂 ARB β受体阻滞剂 ACEI α受体阻滞剂

53 联合用药(1) 利尿剂 + ACE抑制剂 利尿剂 + ATII受体拮抗剂 利尿剂激活RAS,
ACEI和AIIRAs阻断RAS,防止钾镁离子丢失

54 联合用药(2) 利尿剂 + β阻滞剂 利尿剂 + a阻滞剂 β阻滞剂抵销利尿剂增快心率; 利尿剂抵销β阻滞剂或α阻滞剂的潴钠用;
噻嗪类利尿剂扩血管。

55 联合用药(3) 钙拮抗剂 + ACE抑制剂 钙拮抗剂直接扩张血管,ACE抑制剂阻断RAS,扩张动静脉;保护血管组织,心,肾。均呈协同作用。
钙拮抗剂 + β阻滞剂 二氢吡啶钙拮抗剂扩张血管,轻度增加心排血量; β阻滞剂缩血管,降低心排血量,减慢心率。

56 联合用药(4) 钙拮抗剂 + a阻滞剂 扩张血管作用叠加 二氢吡啶类 + 非二氢吡啶类
分别作用于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外侧和内侧的受体,使钙通道失活,阻滞钙离子内流,因而协同降压。

57 联合用药(5) 可能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 利尿剂(老年人除外)
β阻滞剂 + 地尔硫卓(正常心功能,正常房室传导,心动过速者除外) β阻滞剂 + ACE抑制剂(高肾素型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心动过速者除外)

58 其他联合用药 ACE抑制剂 + 利尿剂 + b阻滞剂 钙拮抗剂 + ACE抑制剂 + 利尿剂
钙拮抗剂 + ACE抑制剂 + 利尿剂 + a阻滞剂(可乐啶) 基层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参考方案(范例)

59 顽固性高血压-1 一个完整的治疗计划,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良和适当的联合用药后,仍不能使典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至140/90 mm Hg以下,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不能下降至140mmHg以下。

60 顽固性高血压-2 原因:1. 白大衣现象;2. 治疗的顺从性差。3. 未发现继发性因素(肾、内分泌);4. 费用升高血压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5. 不良生活方式(体重增加、酗酒、高钠盐摄入)。6. 体循环负荷增加(利尿剂不足,肾脏疾病)。 针对病因治疗。

61 高血压的降脂治疗(1) 对伴脂代谢异常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可考虑适度调脂治疗。
①高血压伴血总胆固醇水平持续升高(总胆固醇≥6.2 mmol/L),考虑予以他汀类调脂治疗,治疗目标是总胆固醇<5.2 mmol/L。 ②高血压伴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周围血管病,血总胆固醇≥5.2 mmol/ L,即开始他汀类调脂治疗,治疗目标总胆固醇<4.1 mmol/L。

62 高血压的降脂治疗(2) ③高血压伴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血总胆固醇≥4.1 mmol/L,即开始他汀类调治疗,治疗目标总胆固醇<3.1 mmol/L。 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

63 高血压的降脂治疗(3) 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 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注意:使用他汀类调脂治疗的患者,应注意横纹肌溶解、肌肉疼痛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ALT、AST、CK。 附件:降脂药物说明

64 高血压的抗血小板治疗(1) 高血压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糖尿病患者,建议用75~100 mg/d阿司匹林治疗。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血压<160/100 mm Hg)后方可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并注意出血等不良反应。

65 高血压的抗血小板治疗(2) 具体药物:①阿斯匹林:抑制TXA-2的生成,较少影响PGI-2的产生而起作用。阿斯匹林的乙酰基与环氧化酶结合后,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而阻止血小板产生TXA-2。TXA-2 有强大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而PGI-2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和解除血小板聚集作用。但阿斯匹林有可能引起胃炎或胃出血,需注意。②氯吡格雷:为ADP抑制剂。

66 高血压的降糖治疗 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 严格控制血压,血压目标<130/80 mm Hg。合理使用降糖药;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一般目标为≤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7.5%。

67 降压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 长效降压药一般每早服用1次,中效降压药或短效降压药一般用2~3次/天,一天多次服用的药物宜全天均衡时间服用;
对夜间及凌晨血压增高的患者可调整用药时间或晚间谨慎加服药物; 建议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服用方便,1次/天,有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稳定控制血压。

68 降压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2) 血压达标稳定者,且无不良反应的,一般予以长期维持治疗,长期达标,不要随意调换药物。
血压控制不良或不稳定,但无不良反应者,一般原药加至靶剂量,或加另一种类药物。 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可将药物适当减量,如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则应停用原药,

69 降压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3) 对1~2级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酷暑或冬季严寒时期,可根据血压的情况适度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
换其他种类降压药。如治疗中出现痛风者,停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出现血压偏低者,可谨慎减少剂量,观察血压变化。如出现低血压或伴明显头晕者,可减 量或暂停用药,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待血压恢复后,用小剂量开始继续药物治疗。 对1~2级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酷暑或冬季严寒时期,可根据血压的情况适度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

70 降压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4) 抗高血压治疗通常是终身治疗; 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停止抗高血压治疗后通常迟早又会回复到治疗前水平;
在长期控制血压后,可小心地逐渐减少剂量或减少所用药物的种数,尤其是对那些已严格实行生活方式改良(非药物治疗的患者)

71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1) 特殊人群高血压包括:老年高血压;ISH;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妊娠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等。 应根据各自特点,积极稳妥地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同时处理并存的相关情况,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72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2) 心力衰竭——ACEI/ARB,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65岁的老年人或ISH——利尿剂或钙拮抗剂,收缩压目标<150 mm Hg; 糖尿病——ACEI/ARB、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目标血压<130/80 mm Hg,同时平稳控制血糖; 脑血管病——利尿剂、钙拮抗剂、 ACEI/ARB 慢性肾脏病——首选ACEI或ARB,必要时加袢利尿剂或长效钙拮抗剂;

73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3) 冠心病、心绞痛——β受体拮抗剂或长效钙拮抗剂;
难治性高血压——长效钙拮抗剂、利尿剂、ARB或ACEI等联合治疗; 心肌梗死后——ACEI或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周围血管病——钙拮抗剂。 注意:发现高血压急诊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诊治;有条件的单位可做简单的必要的急救后转诊。

74 高血压急症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急剧升高,病情急剧恶化,称为高血压急症。收缩压> 220 mmHg 和( 或) 舒张压> 130 mmHg无论有无临床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急诊。常见高血压急症包括以下情况:高血压伴有急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75 治疗原则 迅速降低血压(可静脉使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控制性降压;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避免使用的药物:如利血平,心痛定等。

76 急症立即处理 紧急处理的同时联系尽快转诊。 对于急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应慎重降压,注意降压的速度和幅度;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应立即降压至安全范围。视病情考虑口服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拉贝洛尔、乌拉地尔、可乐定、硝苯地平等。在密切可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可缓慢静脉滴注硝普钠、硝酸甘油、艾司洛尔或静脉注射尼卡地平、乌拉地尔。应注意降压的速度和程度,最初可使血压在原血压水平的基础上下降20 %~ 25 %或降至160/100 mmHg。 慎用或不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不推荐短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力衰竭

77 高血压的预防和教育 面对公众,包括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创建支持性环境、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防止高血压发生。
面对易发高血压的危险人群,实施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及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面对高血压患者,包括定期随访和测量血 压。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举),努力使血压达标,减缓靶器官损害。

78 社区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知识,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关注;
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知识和技能; 鼓励社区居民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6月至少测量血压1次。

79 患者的教育和治疗顺从性 医生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不可缺少。不能建立良好沟通常常导致患者不坚持治疗,高血压无法满意控制。
告知患者:血压、高血压、危险性、预后,治疗的益处和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 让患者参与治疗策略的制定;告之患者服药方式和副作用;培训护士;其他:应用家庭血压测量和让家属参与治疗方案制订。

80 高血压双向转诊(1) 双向转诊原则: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协同作用。

81 高血压双向转诊(2) 双向转诊的条件与内容: 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合并严重的临床情况或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急症);
患者年轻且血压水平达3级; 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可能有白大衣高血压存在,需明确诊断者; 因诊断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82 高血压双向转诊(3) 社区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按治疗方案用药2~3月,血压不达标者; 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者;
血压波动较大,临床处理有困难者; 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严重临床疾患; 患者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 高血压伴发多重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而处理困难者。

83 高血压双向转诊(4) 上级医院转回社区条件: 高血压的诊断已明确; 治疗方案已确定; 血压及伴随临床情况已控制稳定。

84 谢谢


Download ppt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吴晓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