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緣起生命教育與 通識課程的契機 釋衍空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緣起生命教育與 通識課程的契機 釋衍空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緣起生命教育與 通識課程的契機 釋衍空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2 通識科與新高中課程

3 學習範圍 學習範圍:自我與個人成長 學習範圍:社會與文化 學習範圍:科學、科技與環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學習範圍:科學、科技與環境 單元五:公共衛生 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 自我與個人成長 科學、科技與環境 社會與文化

4 對學生的要求: 從探究議題掌握智識 與培養多角度思維

5 有系統地 研習議題

6 公開評核的主導原則 “本科在學與教上所採用的探究模式,會反映在筆試考卷的設計中。筆試題目的形式並非意味要求學生指出某些正確答案。
相反,探究模式的採用,正好說明大部分的議題均是複雜的,以致不易提出簡單的解決辦法。 雖然,在理解某一議題而作出判斷之前,必須認識有關知識和事實; 但是,本科考試的重點不在於事實性資料的累積-事實上,設計考卷時也會盡力避免要求背誦詳細事實的試題。因此,考試的重點將會放在評估學生的理解和展示思考方法的能力上。”

7 考生應能在考試中 表現下列能力: “展示對重要意念、概念和辭彙有良好的理解,使能對問題提出具識見的回應; (i)
從當代的議題中辨識一些概念和/或應用某些概念來分析當代的議題,並能恰當地引用例子/提出證據來支持其論據;(ii) 及 (iii) 了解某些主題/概念與個別領域,如自身、社會、國家、人類世界及環境等的關係,或該些主題/概念怎樣可以同時展現在不同領域之中; (iv) 為分析議題時所持的價值觀提出理據; (v)

8 識別當代議題中不同觀點背後的價值觀,並分辨事實、意見和價值判斷; (v) 及 (vii)
從有關爭議性議題的資料中,識別矛盾和吊詭之處,並帶出所涉及的道德和社會含義,並從不同角度分析議題,以達到結論;(vii)、(viii)及(ix) 能提出合理的建議和適切的解決辦法; (viii)

9 持開放和容忍的態度看不同的觀點,特別是非主流而有理據支持的觀點; (x)
作出回應以展示對考試題目要求的恰當了解; (xii) 清楚和準確地以簡明、合乎邏輯和具系統的手法表達; (xii) 有效地利用數據來作描述、解釋和推論; (xiii) 及 基於有力理據而作出判斷 (xiii)

10 什麼是緣起生命教育? 是一套思考和學習方法 目的是提高同學的理解能力、處理能力和意義感 是以緣起法理為依的一套世界觀、處事方法和價值觀

11 緣起生命教育的 思考和學習方法

12 為什麼要提高同學的 理解能力、處理能力和意義感?

13 「條理感」 在觀察為甚麼有些人,在壓力之下能健康地活下去(例如一些曾經歷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但有些人則不能忍受而病倒乃至死亡,安東諾維斯基發覺那些能活下去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很強的「條理感」。

14 「條理感」 Sense of Coherence
是指一個人能否從生命中體會到一整體性的定位和方向(global orientation),繼而對世事的發生都感覺到是有條理和可理解。條理感亦能反映出一個人,能否對以下三點感到有一貫徹、持久而強勁的信心(a pervasive, enduring though dynamic feeling of confidence):

15 「條理感」 理解能力(comprehensibility) :生命中所觸及內在和外在的事事物物,都是有條理、可預計、和可以解釋的;
處理能力(manageability) :有足夠的資源來應付由於接觸到這些事物而引申的各種索求; 意義感(meaningfulness) :這些索求都是生命的一種挑戰,而且是值得去投資和積極參予的。

16 ‘Orientation to Life’ Enhancement Project
Objective: To see would contempl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Buddhist Teaching be able to enhance students’ self-esteem and ability to handle stress Study Design: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ith pretest-posttest comparison groups

17 The Program 20 workshops based on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SOC, contemplative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were conducted between Sept 2004 and Dec 2005 Variou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were employed, meditation practice, mini-lecture, video, game, drama and etc.

18 Outcome Measures Orientation to Life Questionnaire-13 (SOC)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SES (SES)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12 (GHQ)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LIFE). [1] Shek, D. T. L. (1989).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5(6), [1] Rosenberg, M., and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 Comparison of the magnitude of changes of the four measures of the students with RSB grade higher than 65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mparison group I using Independent T-test

20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gnitude of change in SOC scores and the grade of RSB final exam for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21 緣起法理為依的一套 世界觀、處事方法和價值觀

22 緣起的世界:因緣而成的世界 一切事物的出現,都是憑藉因和緣的和合而能生起。
例如,蘋果一定是由蘋果種子 ——「因」,與及泥土、水分、空氣、陽光、時間等等 —— 「助緣」的和合而生起。 沒有蘋果種子,就不可能有蘋果,而蘋果種子亦只能引生蘋果的出現。 同時,若助緣不具足,蘋果種子亦不能衍生任何果報。

23 因緣而成的世界,不單是解釋事物出現的法則,亦同樣是解說「人」和「眾生」生起和運作的法則。「心」就是斷定我們未來的因,而身體和世上萬物,都是我們出現的助緣。
若「心」清淨祥和,果報亦安樂自在;若「心」無知沉迷,果報亦無奈痛苦。 心淨則國土淨

24 緣起的 真實性和普遍性 這看上簡單的緣起法則,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其真實性和普遍性;
不論是誰,信或不信宗教,什麼家境、種族、住在什麼國土,都是受著佛陀指出的真理 ——「緣起法」之影響和管轄。

25 緣起法與生命教育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活在自己內心創造的夢幻世界一段時間,但客觀的事實,現實的生活,最終還是會追上我們。人,到底還是需要面對這世界和現實的生活。 因此,生命教育是應該引發同學,帶領同學去認清楚生命,如實地了解這世界。因此,以緣起法為依,為理論根據的生命教育,有其客觀的好處和實用性。

26 認識生命 見生命的緣起,見無我,見無盡的可能 見因果之關係,見心之主導,心之重要

27 意義感 從緣起,見緣生的微妙,欣賞讚嘆 從緣起,見眾緣的重要,心懷感恩 從緣起,見無常,懂得珍惜和放下
從緣起,見因緣相依,懂得合作、布施和分享

28 處理生命:兩條路 清淨、平安、解脫、自在的路 有紀律和節制 有專注和決心 有正見和智慧 貪慾、衝特、束縛、痛苦的路 沉瀝和放縱
容易受到外境和情緒的牽動 無知和偏執 Because you understand the working of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impermanency and no-self

29 3.處理生命 為了培植良好的條件,讓吉祥的事能成就, 為了去除壞的因素,令痛苦的事情難以出現,
我們應該養成有規矩、有尺度的生活習慣,並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行為的準則。 為了成就理想,我們應該學到堅持和專心一致去做事。 處理事情,最重要就是要有正確的方向和方法。為了掌握正確的方向和方法,我們應該時刻保持醒覺,多學習,多反思,和積極付諸實行。

30 運用於通識科的倫理道德考慮

31 Question and Answer

32 講座內容 通識教育<>倫理與宗教 通識教育科 緣起生命教育 緣起生命教育的思考方法 與通識課程的契機 課程理念 學習範圍 學與教
學習成果和評核目標 緣起生命教育 緣起的道理 條理感 內客 緣起生命教育的思考方法 與通識課程的契機


Download ppt "緣起生命教育與 通識課程的契機 釋衍空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