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我國節能減碳執行成效檢討 與未來作法建議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署長 沈世宏 102年6月26日
2
簡報大綱 壹、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貳、節能減碳績效目標達成情形檢討 叁、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肆、提升減碳成效之作法建議
一、強化十大標竿方案之具體行動項目 二、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三、前瞻規劃落實公眾參與 伍、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 推動低碳臺灣具體行動方案 陸、結語 2
3
壹 壹、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4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壹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架構與推動組織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十大標竿方案
計畫架構涵蓋我國各節能減碳面向,並歸整對國家總體發展影響深遠之十大標竿方案、35項標竿型計畫作為推動重點。 行政院2009年12月成立「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設10個工作任務分組, 由副院長召集各權責部會推動各領域節能減碳工作。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十大標竿方案 (一)健 全 法 規 體 制 (二)改 造 低 碳 能 源 系 統 (三)打 造 低 碳 社 區 與 會 (四)營 造 低 碳 產 業 結 構 (五)建 構 綠 色 運 輸 網 絡 (六) 營 建 綠 色 新 景 觀 與 (七)擴 張 節 能 減 碳 科 技 量 (八)推 動 節 能 減 碳 公 共 工 程 (九)深 化 節 能 減 碳 教 育 (十)強 化 節 能 減 碳 宣 導 與 溝 通 普 及 綠 建 築 資料來源: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秘書處:經濟部能源局)
5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一、國家節能減碳目標 壹 國家節能減碳目標
2008年6月行政院核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訂定我國2020年及2025年節能減碳目標。以建構「高效率」、「高價值」、「低排放」及「低依賴」之能源消費型態與供應系統,創造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願景。 國家節能減碳目標 1.節能目標 自2008年起,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 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 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較2005年下降50%以上。 2. 減碳目標 二氧化碳排放減量註: 2020年回到2005年排放量。 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註:上述二氧化碳排放量僅包含燃料燃燒所產生CO2,不含工業製程、農業等其他排放源所產生溫室氣體。
6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二、節能減碳戰略思維 節能減碳戰略思維 壹 規劃低碳藍圖 提升綠色競爭力 減少碳依賴度 國際接軌
因應全球趨勢 發展低碳經濟 規劃低碳社會藍圖 營造低碳永續家園 化危機為商機 推動綠能產業 創造綠色就業 提升整體競爭力 確保能源安全 提升低碳能源占比 減少化石燃料需求 落實部門減碳作為 呼應全球減碳願景宣示減碳目標期程 啟動國家減緩行動 推展衝擊調適策略
7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三、推動策略作法 多元運用有助節能減碳之政策工具 壹 法令規章 市場誘因及 環境建構 技術研發 或導入 推動節能 減碳
教育宣導及人才培育 補助獎勵及示範應用 技術服務與推廣
8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壹 臺灣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目標與期程 主要因應措施 對外宣示自願目標 對內積極努力方向 完備減碳四法
短程:於202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5年水準 中程:於2025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0年水準 長程願景:於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0年水準一半 支持「哥本哈根協定」 宣示2020年 將GHG排放總量 比BAU減少至少30% Top Down 綠能減碳 災害防救 生態家園 黃金十年:「永續環境」願景計畫( 年) 主要因應措施 完備減碳四法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 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 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低碳永續家園推動方案 2009年「第三次全國能源會議」決議 2011年 50個低碳社區 2020年 4個低碳生活圈 2014年 6個低碳城市 Bottom Up 8
9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壹 四、2011年11月3日新能源政策「確保核安、穩健減核、 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之新增配套措施。
四、2011年11月3日新能源政策「確保核安、穩健減核、 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之新增配套措施。 新增加強配套措施已納入2012年「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據以執行。 標竿方案 重點推動工作項目 (一) 健全法規體制 1.審慎規劃能源價格合理化 (二) 改造低碳能源系統 2.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 3.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 4.規劃推動智慧電網 5.促進天然氣合理使用 (三)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 6.獎勵購置高能源效率產品 7.冷氣強制管制(建立冰水主機效率標準與合理空調溫度標準) 8.倡導節能減碳新生活 (四) 營造低碳產業結構 9.執行能源大用戶查核與管理(能源密集產業能源使用效率規定) 10.擴大區域能資源整合應用(工業區內外能資源鏈結) (五) 建構綠色運輸網絡 11.推動智慧便捷交通網絡(花東線電氣化工程施作等) (六) 營建綠色新景觀與普及綠建築 12.推動智慧綠建築(綠色便利商店分級認證、提高建築物節能規定設計基準值等) (七) 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 13.發展儲能技術 14.擴張新能源及節能科技研發能量,推動綠色能源技術研發 15.提升核電安全與品質技術(進行壓力測試、強化機組抗地震、防山洪、耐海嘯之機制能力等) (十) 強化節能減碳宣導與溝通 16.推動「政府機關及學校四省專案計畫」 17.推動「夏月‧節電中」系列活動 資料來源: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秘書處:經濟部能源局)
10
我國再生能源目標規劃原則 壹 技術 成熟可行 成本 效益導向 分期 均衡發展 產業 帶動發展 電價 影響可接受
各項再生能源以技術可行之類別優先發展 (1)風力發電:先開發陸域風場,再開發離岸風場 (2)太陽光電發電:技術快速發展,成本逐年下降,採逐步擴大開發 (3)地熱能及海洋能:持續研發技術,促使發電技術具商業開發價值 技術 成熟可行 發電成本接近或低於迴避成本,以最大潛力發展為原則 (1)陸域風力:較接近傳統發電成本,109年前加速完成可開發量1,200MW (2)太陽光電:110年設置成本降為100年之50%,屆時可普遍推廣設置 (3)生質能:料源供應穩定後,可加速推廣設置 進行水力能次級場址評估,分析開發成本及效益,以擬訂開發策略。 成本 效益導向 導入分年均衡發展,避免特定期間大幅增加,降低目標達成風險 (1)太陽光電:逐步擴大;先屋頂後地面(閒置或污染農地優先設置) (2)離岸風力:先開發淺海區域,再開發深海區域 分期 均衡發展 產業 帶動發展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創造20年6,500MW~10,000MW再生能源市場 ,帶動國內產業發展 電價 影響可接受 電費調漲幅度在社會大眾可接受範圍內,並以較小影響幅度為佳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11
壹 我國再生能源推動目標 本福島核災後,政府全面檢討再生能源的發展,加速開發臺灣再生能源潛能及擴大各類再生能源推廣目標,規劃114年裝置容量達9,952 MW,新增裝置容量6,600 MW,提早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定20年增加 6,500 MW目標。 我國再生能源114年裝置容量9,952MW,年發電量274.4億度, 占全國電力系統總供電量9.27%,較101年成長約2.6倍。 擴大推廣目標裝置容量(MW) 擴大推廣目標年發電量(億度) 能源別 101年 104年 109年 114年 陸域風力 571 871 1,200 14 20.9 28.8 離岸風力 15 600 1,800 0.5 19.2) 57.6 水力 2,081 2,089 2,138 2,502 57 22.2 22.7 26.6 太陽光電 222 552 1,300 2,500 2 6.9 16.3 31.3 地熱能 4 66 150 0.3 4.2 9.6 沼氣發電 19 29 31 3 1.5 1.6 廢棄物 803 848 925 1,369 32 61.9 67.5 99.9 海洋能 1 30 200 0.0 1.1 7.0 燃料電池 7 60 0.4 3.6 12.0 合計 3,697 4,416 6,348 9,952 107 114.6 164.9 274.4 電力系統裝置容量結構占比(%) 6.80 9.71 11.92 18.38 3.44 4.56 5.79 9.27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12
貳 貳、節能減碳績效目標達成情形檢討
13
總體執行成效:節能成效 能源消費成長趨緩、 排放密集度持續下降 貳
(一) 能源消費:2008~2012年(以2007年為基期年) 能源消費年平均減少0.13% (同期GDP成長 2.93%),成長趨緩。 (二) 能源效率: 2008~2012年(以2007年為基期年)能源密集度(註)(單位GDP之能源消費) 年平均下降2.97%,能源效率顯著改善,已達每年2%以上目標。 2000年至2011年能源消費、GDP與能源密集度趨勢 能源消費 (百萬公秉油當量) 變動率 (%) GDP 能源消費 能源密集度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 註:能源密集度即單位GDP之能源消費,為國際衡量能源效率常用指標。
14
總體執行成效:減碳成效 燃料燃燒CO2排放量成長趨緩 貳
(一)CO2排放量:2008與2009年CO2排放量為20年來首度連續兩年呈現負成長。 雖2010~2011年景氣復甦CO2排放量回升, 2008~2012年(以2007年為基期年) CO2排放量年平均仍下降0.57%, CO2排放量已與經濟成長相對脫鉤。 (二)CO2排放密集度(註):2008~2012年(以2007年為基期年)單位GDP之CO2排放 年均下降3.40%,CO2排放密集度趨勢持續改善。 CO2排放量、排放密集度趨勢 CO2排放量 (百萬公噸) 變動率 (%) GDP CO2排放量 CO2排放密集度 年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註:碳排放密集度即單位GDP之CO2排放量。
15
非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貳 非燃料燃燒溫室氣體 排放量已呈現下降趨勢 CH4排放量呈現逐年下降 趨勢,推測其因: 1.垃圾減量發揮效果
2.推動廢棄物零掩埋政策 、沼氣處理與鼓勵沼氣回收發電等 N2O排放主要來自農耕土 壤排放,大致呈現持平趨 勢。 含氟氣體(HFCs、PFCs、 SF6)整體排放量近年呈現 持平趨勢 單位: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6
臺灣碳排指標之國際比較(2010年) 2010年臺灣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70.2百萬噸 貳
占全球0.89%,全球排名20 (臺灣人口數約2千3百萬,占全球0.34%) 人均排放量:11.66噸 CO2,全球排名19; 排放密集度:0.36公斤CO2/GDP(PPP) (2005 US$ 購買力平價), 全球排名並列53 人均排放量 Ton CO2e/capita 資料來源:IEA, CO₂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2012 GDP係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ity)」及2005年美元幣值計算
17
2008至2012年重要節能減碳施政成效 貳 (一)總體績效指標 (二)個別措施亮點
1.節能指標: 2008~2012年單位GDP之能源消費量(能源密集度)平均每年下降2.97%, 5年累計每人節能2,259公升原油,相當節省能源支出新臺幣42,039元。 2.減碳指標: 2008~2012年單位GDP之CO2排放量(CO2排放密集度)平均每年降低3.40%,5年累計每人相對減少CO2排放量6.56公噸,相當656棵樹1年CO2年吸收量 (二)個別措施亮點 1.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 2008年7月~2012年底節電189億度(相當臺北市 2011年家戶年用電量2.5倍) 、電費折扣352億元 ,計減少CO2排放1,019萬公噸, 相當2.6萬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CO2吸收量。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18
2008至2012年重要節能減碳施政成效 貳 (二)個別措施亮點(續) 2.完成汰換全國LED交通號誌燈
LED燈較白熾燈省電85%,2011年9月完成汰換69萬盞LED 交通號誌燈,估計每年省2.47億度電,為全球第2個全國汰換國家。 3.啟動能源效率強制分級標示,補助購置節能家電 至2012年底,完成冷氣機、電冰箱 、除濕機、省電燈泡、汽車、機車等9項產品之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制度, 充份揭露資訊予消費者。 2012年1月~3月辦理補助民眾購置國產節約能源產品, 總計補助冷氣機170,887臺(50.0%)、電冰箱55,820臺(16.4%)及洗衣機114,452臺(33.6%),合計34萬1,159臺,累積核撥補助金額計6.8億元。 2012年5月~7月辦理第二波節能家電補助,補助民眾購置能源效率標示1級及2級冷氣機、節能標章電視機及30吋以上監視器(或稱顯示器),累計核准補助達70萬285臺、14億57.2萬元,政策目標達成率200%。 LED交通號誌燈 能源效率分級標示 節能標章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19
2008至2012年重要節能減碳施政成效 貳 (二)個別措施亮點(續) 4.推動節約能源規範
自2010年7月1日起依「能源管理法」強制規範 7類服務業「冷氣不外洩」及「禁用白熾燈泡」。 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白熾燈泡耗用能源效率 標準」,強制淘汰低能源效率白熾燈泡。 5.推動政府機關及學校四省專案計畫 自2008年至2011年底,政府機關及學校用電、用油與用水相較2008年 節約率5.75%、8.32%及8.04%,其推動成效皆優於全國平均節約率 (3.74%、-1.15%及1.04%)。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20
2008至2012年重要節能減碳施政成效 貳 (二)個別措施亮點(續) 6.推動集團企業自願節能協議與內部服務團
推動便利商店、量販店、醫院等12類連鎖式服務業(121個企業 13,142 營業據點) 簽署3年5%之自願節能協議。 輔導遠東新世紀、台玻、日月光等37個集團企業成立內部服務團。 計投資新臺幣49億元,每年節電10.9億度,相當節省能源費用新臺幣23.3億元,回收年限約僅2.1年。 7.再推廣設置生能源 2009年7月8日完成「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立法。 配合新能源政策提高發展目標,提前5年於 2025年達成條例規定於2030年新增6,500MW目標 至2012年底,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累計達3,636MW,年度發電量約107.4億度,約可減少575.7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21
2008至2012年重要節能減碳施政成效 貳 (二)個別措施亮點(續) 8.推廣低碳車輛
(1)電動機車:2009年至2012年底, 計10家車廠24款電動機車通過TES (Taiwan E-scooter Standard)測試認證 ,補助購置18,174輛及建置27處 268站充電設施。 (2)電動汽車:分6年( 年)推動「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迄2012年7月已核定臺南市政府、臺中市政府、格上租車、小馬租車等4案,預計第1階段(2011~2013年)將推動10案共計3,000輛電動車上路,並依據推動現況,持續滾動式檢討,調整計畫執行方向。 (3)液化石油氣(LPG)車:推動「油氣雙燃料車推廣計畫」,自2008年1月至2012年底,新增LPG車改裝數量16,091輛,設置LPG加氣站65站。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3);行政院主計處(2013)
22
叁 叁、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23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叁 2020年CO2排放基線預測
環保署自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會議後,隨即邀集各相關部會就我國2020年CO2基線排放量進行模擬,依低、中、高經濟成長率(GDP高中低案三種 情境),推估計算Business as usual (BAU)時我國2020年CO2基線排放量。 我國2020年CO2基線排放量介於390~433百萬公噸,相較於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的目標值(244百萬公噸),在GDP 高中低情境下約各需減量146、167、189百萬公噸。 433 411 390 189 (43.7%) 167 (40.6%) 146 (37.4%) 244 243.5 百萬公噸 CO2 108 年 2005 2012 初估值 23
24
說明:1.各標竿減量貢獻不含碳匯與氮氧化物(N2O)減量。2.碳權經營未於國家減碳行動方案中提報。
叁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依據各部會提報102年度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含核四商轉)相較於NAMAs之 減量貢獻情形,合計減量貢獻104百萬噸(增加減量 43.8百萬噸CO2,其中「淨源」 減量貢獻增加3.3 百萬噸,「節流」增加27.1百萬噸,「碳匯」增加 13.4百萬噸) 惟若加計NAMAs原有「碳權經營」措施,約計總減量貢獻為136.5百萬噸,相距 減量需求量 189百萬噸(GDP高案),仍有52.5百萬噸的缺口。 若核四不商轉,減量缺口增至 73.1百萬噸。 (單位:百萬公噸CO2) NAMAs (1) 國家節能減碳 總行動方案102年度工作計畫(2) 增減量(2)-(1) 變動項目 淨源 核四 20.6 - 低碳能源系統改造 31.9 35.2 3.3 提高發電機組效率、 推動智慧電網 淨源小計 52.5 55.8 節流 打造低碳社會與景觀 1.1 10.1 9.0 提高能源設備與器具效率措施減碳量、增加公部門節能服務、新增綠建築、高效率設備推廣 營造低碳產業結構 2.6 17.7 15.1 提高產業減碳量與推動綠能產業 建構綠色運輸網絡 2.5 4.3 1.8 車輛汰舊換新、智慧化道路服務、提高車輛效率、增加電動車推廣量 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 0.3 新增 深化節能減碳教育宣導 0.4 1.3 0.9 強化社會認知、公部門與學校減碳 節流小計 6.6 33.7 27.1 碳匯 14.5 13.4 增加國內森林碳匯/減少國外碳匯措施 碳權經營 32.5 假設仍維持碳權經營措施 合計 92.7 136.5 43.8 說明:1.各標竿減量貢獻不含碳匯與氮氧化物(N2O)減量。2.碳權經營未於國家減碳行動方案中提報。 24
25
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彙整 (以GDP高案為例分析)
叁 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彙整 (以GDP高案為例分析)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09年版基線 (GDP高案) 433 核四 低碳能源 低碳社會與景觀 百萬公噸 CO2 低碳產業結構 碳匯 低碳運輸 教育宣導 碳權經營 244 2020年回歸2005年排放量 年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說明 修訂後基線(不含核四)2020年之CO2排放量為433百萬公噸(MT),與減量目標 244MT 相比,減量額度為189MT (相對於BAU減量43.6%)。核一於 2019年除役,核二與核三於 2025年前除役。 假設仍維持碳權經營措施且核四商轉,各部會提報CO2減緩行動合計減量貢獻為136.5MT,減碳缺口稍微縮減, 但仍有 52.5 MT (27.8%)。 節流溫室氣體削減量低於能源密集度下降2%,年削減量約43百萬公噸。 基線係依據經濟部能源局2012年10月公告之能源熱值與CO2排放係數初步估算。 25
26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續) 叁 2020年減量總需求為189百萬噸
「淨源:低碳能源系統改造」 減碳貢獻度增加 3.3百萬噸 (核四減碳貢獻量20.6百萬噸)。 「節流」減碳貢獻度大幅提升,從6.6百萬噸增加至33.7百萬噸 (增幅約411%),主要強化措施為打造低碳社會及低碳產業。惟相距達成能源密集度每年下降2%目標之推估產生減碳總貢獻度 76.18百萬噸,仍有不小差距。 國內減碳措施貢獻度僅約占減碳總需求的55%,減量缺口居高不下,實有賴加速低碳能源技術發展應用,並建立整合性財稅金融經濟工具,提高自身減碳潛能。 100年規劃
27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 核四商轉 433 411 390 136.5 - 52.5 減量需求 189百萬噸
叁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 核四商轉 對內積極減碳目標(於2020年將排放量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 不論GDP高中低案,減碳缺口均仍有9.5~52.5百萬公噸。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BAU減量30%) 不論GDP高中低案,均可望達成減量目標。 (單位:百萬公噸CO2) GDP高案 GDP中案 GDP低案 BAU (2020年) 433 411 390 減碳貢獻度 1.國內減碳行動(含碳匯) 104.0 2.境外減量(碳權經營) 32.5 136.5 目標達成情況 對內積極減碳目標 (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244百萬公噸) 減量需求 189百萬噸 減量需求 167百萬噸 - 9.5 減量需求 146百萬噸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 (BAU減量30%) +6.6 減量需求 129.9百萬噸 +13.2 減量需求 123.3百萬噸 +19.5 減量需求 117.0百萬噸
28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 核四不商轉 433 411 390 115.9 - 73.1 減量需求 189百萬噸
叁 2020年減碳目標達成規劃情形評析 – 核四不商轉 對內積極減碳目標(於2020年將排放量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 扣除核四商轉之減碳貢獻約20.6百萬噸,不論GDP高中低案, 減碳缺口將擴大之 30.1~73.1百萬公噸。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BAU減量30%) GDP高中低案之減碳缺口約為 1.1~14.0 百萬公噸。 (單位:百萬公噸CO2) GDP高案 GDP中案 GDP低案 BAU (2020年) 433 411 390 減碳貢獻度 1.國內減碳行動(含碳匯) 83.4 2.境外減量(碳權經營) 32.5 115.9 目標達成情況 對內積極減碳目標 (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244百萬公噸) 減量需求 189百萬噸 減量需求 167百萬噸 減量需求 146百萬噸 對外宣示減碳目標 (BAU減量30%) 減量需求 129.9百萬噸 - 7.4 減量需求 123.3百萬噸 - 1.1 減量需求 117.0百萬噸
29
綜合評析及未來作法建議 各部會提報102年度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彙整,在核四商轉情境下,達成對外宣示2020年減碳目標較為樂觀;
叁 綜合評析及未來作法建議 各部會提報102年度國家節能減碳總行動方案彙整,在核四商轉情境下,達成對外宣示2020年減碳目標較為樂觀; 惟對內積極減碳目標部分,不論GDP高中低案情境下,仍有極大的減碳缺口,顯示國內自身減碳行動仍有待強化。 自100年起開展施行之「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所列舉之十大標竿方案及策略項目,堪稱完備; 惟仍可列出創新或有重大實效,建議特別加以重視的作法如後。
30
資料來源:我國CO2減量規畫圖(工研院, 2013年6月);2012年排放量實續值為經濟部能源局初估。
整體減碳成效檢討圖示 我國2009、2010、2011年與 2012年CO2排放量已分較「國家適當減 緩行動」(National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 NAMAs)高案之排 放基線下降1,800萬、800萬、 2,000萬及4,000萬公噸。 289 NAMAs高案 排放基線 271 排放實績 253 254 251 248 249 244 242 251 246 230 208 資料來源:我國CO2減量規畫圖(工研院, 2013年6月);2012年排放量實續值為經濟部能源局初估。
31
肆 肆、提升減碳成效之作法建議 一、強化十大標竿方案之行動項目 二、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三、前瞻規劃落實公眾參與
32
強化十大標竿方案之關鍵行動 肆-1 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十大標竿方案 健全法規體制 改造低碳能源系統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 營造低碳產業結構
建構綠色運輸網絡 營 建 綠 色 新 景 觀 與 普 及 綠 建 築 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 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 深化節能減碳教育 強化節能減碳宣導與溝通 (三) 再生能源發展社區參與 (二) 確保回收節能減碳投資 (一) 活絡節能減碳融資補助 (五) 加速國內外碳捕捉封存 (四) 推廣前瞻清潔燃煤技術 (三) 全面規劃抽蓄水力儲能 (二) 廣設地區沼氣生產設施 (一) 整合汽電共生熱能利用 (四) 低碳永續家園國際交流 (三) 鄉鎮市區公共路燈節能 (二) 低碳社會行為階梯變革 (一) 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 (四) 建立社區園區能源中心 (三) 排碳空污費獎補助減碳 (二) 投資國外生質化學儲能 (一) 前五百大用能企業節能 (五) 示範推廣彈性燃料汽車 (四) 推廣柴油沼氣雙燃料車 (三) 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 (二) 慢速電動車上低速道路 (一) 電動公車汰換屆齡舊車 (四) 推廣低衝擊開發更新案 (三) 規劃低碳之生態新市鎮 (二) 新建築綠標章強制期程 (一) 示範推廣建築能源證書 (四) 核能安全論證公共平台 (三) 零碳建築及社區施展示 (二) 低碳永續家園運作參與 (一) 公民參與上位策略規劃 (四) 建設微電網及調度中心 (三) 區域供冷熱電共同管溝 (二) 搖籃到搖籃結合採購制 (一) 公共工程低碳評核制度 (四) 低碳永續示範屋觀摩會 (三) 推動低碳永續校園認證 (二) 發行國民環境教育護照 (一) 結合環境教育法定課程 (四) 綠卡集點促進低碳行動 (三) 綠色商店建築能耗標示 (二) 節能省水環保綠色標章 (一) 水電公司需求管理義務 32
33
(一)健全法規體制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1.活絡節能減碳融資補助 2.確保回收節能減碳投資 3.再生能源發展社區參與
溫室氣體減量法及能源稅條例未通過前,充分利用現有能源基金、空氣污染防制基金,資源回收基金等,協助節能減碳投資者獲得低利融資及推廣所需協助與補助。 1.活絡節能減碳融資補助 運用電業法,建立以節能績效保證方式取得節能減碳專案之投資者(例如:能源服務公司或銀行 ),由電力公司收取電費時,一併計算及收取用戶節省之電費,即代位償還投資者之制度;並於地籍登記及建築使用執照登錄中註記,確保於過戶時將償還責任一併移轉建築買受人。 2.確保回收節能減碳投資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對於與化石燃料發電成本已可匹敵的再生能源發電,例如:目前的陸域風能及生質能,及未來價格下降後的太陽能,應參考德國作法,對設置許可的限制大幅鬆綁;鼓勵社區參與投資的發電設施,現有電業轉型擔任協助其開發及營運角色,並協助排除行政及融資上的障礙。 3.再生能源發展社區參與
34
(二)改造低碳能源系統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1.整合汽電共生熱能利用 2.廣設地區沼氣生產設施 3.全面規劃抽蓄水力儲能
盤查鄰近區域能源需求情形,推動既設汽電共生廠鏈結 ;引入工業區能源供應中心概念,配送能源以取代低效率鍋爐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降低碳排放(例如:大林煉油廠更新即可利用中鋼廢熱,並可於更新案自建汽電共生廠,提高能源總效率) 1.整合汽電共生熱能利用 2.廣設地區沼氣生產設施 將都市廢棄廚餘及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透過厭氧發酵、水洗或生物脫硫等技術,抽取出甲烷作為發電燃料或汽車燃料(例如:生產沼氣替代柴油提供垃圾車動力) 建設抽蓄水力發電的蓄水上池,可提供每日尖離峰負載調度,提高現有電廠容量率,可減少新火力電廠的設置 ;並可做為未來風力及太陽能發電占比提高後,剩餘電力的儲電設施,以調度供電,並可提供電網穩定操作所需熱機備載。 3.全面規劃抽蓄水力儲能 4.推廣前瞻清潔燃煤技術 發展或引進氣化複循環機組結合燃料電池、超超臨界粉煤發電結合燃燒後捕捉、化學迴圈燃燒等前瞻清潔燃煤技術,以提高發電效率及減少CO2排放等方式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以生質能與天然氣發電廠搭配採用CCUS技術,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國外已有成功運轉案例,應可直接招商與具有實務經驗的國外產業合作執行CCUS設施建設,建立長期研發合作機制(例如油田開發CCUS-EOR之國際合作) 5.加速國內外碳捕捉封存
35
(三) 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1.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 2.低碳社會行為階梯變革 3.鄉鎮市區公共路燈節能
規劃參考美國紐澤西州鄉鎮市區層級永續認證作法,建立各層級政府之低碳永續城市自我評等與分級認證系統,促進全面動員機關(構)、社區、社團與企業 ,朝向採用低碳節能設備與永續發展措施方向努力。 1.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 藉低碳永續家園推動方案進行社會行為的階梯式變革 ,除由地方政府或社區藉認證系統的誘因由下而上自發推動外,並可由中央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共同規劃擬定由上而下分年推動的整體性推動方案項目,以第一年教育,第二年輔導,第三年處罰及獎勵方式,全國動員。 2.低碳社會行為階梯變革 由中央協助地方政府研擬鄉鎮市區公共路燈更換為高效節能型,並規劃相關技術服務、融資與償還等配套措施的合約與作業流程範例,與地方縣市政府共同篩選示範的鄉鎮市區,汰換轄區內傳統耗能路燈為節能燈具(LED、陶瓷複金屬燈等),引導各鄉鎮市區參照全面推廣。 3.鄉鎮市區公共路燈節能 積極蒐集分析國際低碳永續發展政策及策略,師法國際成功的單項低碳作為或整體低碳永續措施;辦理相關研討會、觀摩、參訪活動,交流分享推動經驗及歷程,有助於發展低碳永續家園的完整規劃、訓練、推廣、宣傳策略,有效行銷低碳永續家園的建置成果 4.低碳永續家園國際交流
36
(四)營造低碳產業結構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1.前五百大用能企業節能 2.投資國外生質化學儲能 3.排碳空污費獎補助減碳
國內前500大用能企業約占我國工業能耗八成,應優先對其推廣有效節能措施,加速老舊耗能設備折舊換新,協助提升能源使用或製程效率。另,應鼓勵產業研發設計「低生命週期能源與環境衝擊」之產品,兼顧產品製造、使用、廢棄各階段的低碳化目標。 1.前五百大用能企業節能 為因應未來再生能源比重可能的大幅增加,經濟可行長期儲能方式成為將來的發展重點。例如:可將用電離峰時發電過多的再生能源電力轉換為甲烷(CH4)或氨(Ammonia, NH3),進行化學方式儲能,除於國內持續發展外,並鼓勵進行國外儲能運回國內的投資。 2.投資國外生質化學儲能 針對產業徵收排碳空污費,透過空污費運用機制,活絡減碳補助,並扶植能源服務業(ESCOs),提供企業節能診斷與諮詢,並增加節能成本效益之誘因。 3.排碳空污費獎補助減碳 整合工業區與社區熱冷電供給與需求,配合區域產業發展以及國土重新規劃,建立區域熱冷電中心與熱冷電輸配管線,有效調度管理工業區及社區、學校或住商區位之熱冷電供給與需求,增加能源運用效率。 4.建立社區園區能源中心
37
(五)建構綠色運輸網路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1.電動公車汰換屆齡舊車 2.慢速電動車上低速道路 3.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
環保署與交通部、經濟部合作推動屆齡公車汰換為電動公車,編列經費逐年汰換老舊公車,推動大眾綠色運具。 於離島地區試行辦理慢速電動車示範運行計畫,環保署與金門縣政府擬具金門縣烈嶼鄉慢速電動車加強推廣方案,發展成熟後逐步擴及本島規模相仿之鄉鎮或特定觀光地區。 2.慢速電動車上低速道路 環保署訂定發布「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補助辦法」及「電動機車電池交換費用補助辦法」,透過補助業者建置交換系統及使用者交換電池費用之方式;針對購買電動機車並加入前交換系統的民眾,補助電池交換費用,創造誘因逐步推廣。 3.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 推動柴油車使用天然氣、沼氣等替代清潔燃料,先請車輛測試中心協助評估建立國內清潔燃料車輛檢測能力之可行性,輔以技術建立開發雙燃料示範車輛,研擬後續推動方案逐步推廣。 4.推廣柴油沼氣雙燃料車 除委託相關單位辦理車輛混燒燃料測試評估,並蒐集國際推動作法等資料,藉由鼓勵車廠開發低排放車輛 ,加速引進國外彈性燃料(例如:甲醇、酒精與汽油等)示範汽車,加以逐步推廣。 5.示範推廣彈性燃料汽車
38
(六) 營建綠色新景觀與普及綠建築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六) 營建綠色新景觀與普及綠建築的關鍵作法建議 參照歐盟改善既有建築耗能與推動低耗能建築所實施之建築能源效簽證方式,要求建築物建造、出售或出租時,需提出「建築物能源效能證書(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EPC)」。先期透過示範性計畫訂定建築耗能計算、揭露、查核與補助等行政法令,依實施經驗訂定推廣方案與市場機制。 1.示範推廣建築能源證書 2.新建築綠標章強制期程 參照歐盟經驗與作法,檢討現行法規制度,推動「永續建築規範(Code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CSB)」及「綠建築(Green Building)標章」認證系統,訂定分級綠標章制度及新舊建築須強制達成指定級別的時間期程,並以經濟誘因鼓勵國內建築取得認證標章。 綠建築概念延伸擴大即「生態城市」,應進行生態新市鎮前期評估,並擇定幾個合適的案例進行示範區整體規劃推動,促使臺灣都市環境的轉變至更趨近於生態城市的理想。 3.規劃低碳之生態新市鎮 內政部已建構近8千幅防災地圖,在近年來遭遇水災時能有效控制災情損失;惟人為無法避免天然災害發生,但仍可致力於「低衝擊開發」,亦即預防災害發生及控制災情程度,可致力推廣保水、蓄水、生態綠化的「低衝擊開發措施」及「都市更新案」。 4.推廣低衝擊開發更新案
39
(七) 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七) 擴張節能減碳科技能量的關鍵作法建議 因應氣候變遷及節能減碳議題,往往涉及環境保護、經濟開發、能源供需安全、公平正義等重大爭議,運用「公眾參與,專家代理」兩階段原理,以「臺灣2050年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可行性及必要性全民論壇」的上位策略規劃,讓民眾有機會參與替代方案情境設定的決策過程,獲取民眾對政策的信任。 1.公民參與上位策略規劃 環保署透過生態綠化、建築節能等十大運作機能推動「低碳永續家園推動方案」,並將節能減碳科技實際運用於發展低碳永續家園,需要國科會能源國家型計畫的學者專家的積極支援與參與。 2.低碳永續家園運作參與 國科會支援相關部會已掌管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規則實施者(例如:以「能源管理法」規定各種製程、設備及建築的能效率標準等),先研發建設「零碳建築」模範屋及社區,俾利整合應用節能減碳科技,於低碳家園社區成立最先進的示範點。 3.零碳建築及社區施展示 我國電力開發上面臨高排碳與核能風險的權衡,核能安全議題亦受到各界質疑;建議遵循公共政策決策兩階段機制,建請國科會與原能會針對核能安全議題建立一公共平台,讓公民參與論證,以促進臺灣社會各界對於核能安全的共識。 4.核能安全論證公共平台
40
(八) 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八) 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的關鍵作法建議 公共工程應先由各主管之地方或中央機關推行低碳評核制度,追蹤考核各項公共工程的減碳成效;建議將碳足跡計算納入招標或採購契約規範,各工程主管機關對於承商應採取類似第一年教育、第二年輔導、第三年處罰等相關管制措施,以公共工程作為模範藍本並推展至其他領域。 1.公共工程低碳評核制度 2.搖籃到搖籃結合採購制 鼓勵與加強輔導企業推動「延伸生產者責任」概念,各採購案應比照參酌荷蘭、丹麥推動「搖籃至搖籃(Cradle to Cradle)」之作法,以產品零廢棄為原則,研訂採購案規範,藉由公部門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考評制度的成功經驗累積,逐步建立引進低碳採購制度。 建議可優先考慮建置都市及社區熱冷電需求的高效率分散式能源中心,結合地方路權與各管路主管機關(例如:自來水、都市廢水、生活廢水、電力、瓦斯、有線電視、光纖網路、電話線路、輸油管路等)協調開發與共用管溝,以公共工程的方式整體開發。 3.區域供冷熱電共同管溝 在低碳城市中以區域電力供需為設計依歸,由政府主導公共工程建立區域微型電網,輔導設置輸配線路與小型變電中心等設施,建置具智慧化之發電、輸電、配電及用戶的整合性電力網路,以提升電力系統運轉效率、供電品質及電網可靠度。 4.建設微電網及調度中心
41
(九) 深化節能減碳教育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1.結合環境教育法定課程 2.發行國民環境教育護照 3.推動低碳永續校園認證
搭配施行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遵行類似「第一年教育、第二年輔導、第三年考評或獎勵」等漸進策略,將主管之政策與環境議題納入各部會之環境教育推動計畫內;並藉由國民教育及法定於大學課程等方式逐步培育人才並向下扎根,拓展全民的節能減碳環保意識。 1.結合環境教育法定課程 為鼓勵全民走入環教場所接受環境教育,可設計發行國民環境教育護照,讓民眾瞭解環境教育學習成長歷程,並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 2.發行國民環境教育護照 現行永續綠校園及建立學校節能減碳評鑑制度,可進一步拓展為認證制度,這種機制須由政府訓練及認證之既有節能改善措施的評估人員,提供各參與低碳永續校園的學校進行認證,建議於各低碳永續校園內廣為進行,正向循環提升國內校園節能潛量。 3.推動低碳永續校園認證 由各學校示範推動節能減碳作為,透過各學校之相關科系(如建築、材料、電機、資工、環工、土木等)建立低碳永續示範建築,期能引領帶動各界參與低碳永續建築之建設與發想,建議透過政府基金以專案推動各學術單位辦理研發,補助或無息貸款給中央及地方公共部門執行低碳永續建築之能源效率及節能改善措施。 4.低碳永續示範屋觀摩會
42
(十)強化節能減碳宣導與溝通的關鍵作法建議
肆-1 (十)強化節能減碳宣導與溝通的關鍵作法建議 水電公司除了有開發水電供給、滿足大眾的水電需求之義務外,水電公司亦應擔負起推廣民眾及用戶落實節水節電的責任與義務,從需求端進行有效節約控管作為及改善工程,並參酌現行電費折扣方案執行成效,延續並擴大辦理以提供民眾足夠節能減碳誘因。 1.水電公司需求管理義務 藉由標章提供民眾綠色商品之選購與鑑別,強化全民對於環保標章、碳標籤產品、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綠建材標章等環境保護相關產品的認識與認同,進而優先選購,帶動製造業者生產各類低污染、省資源、可回收之綠色創新產品,擴大節能減碳成效,提升綠色經濟。 2.節能省水環保綠色標章 鼓勵有完善產品標示、資源回收設施與節能減碳設備與施行措施的合法賣場登錄為綠色商店建築,藉由耗能標示宣傳其環境友善,輔導業者形塑綠色品牌,讓其正面印象成為消費者購物的重要決策。 3.綠色商店建築能耗標示 參考日本環保家電積分(Eco Point)及韓國綠卡(Green Card)制度,規劃我國「全民綠色購物雲端集點兌獎救地球計畫」,整合本署及相關部會所推動綠色生活及綠色消費獎勵暨業者提供消費者回饋,鼓勵消費者利用累積的點數交換其他省能源與環保商品、全國通用之商品券、預付卡等相關服務,引導民眾養成綠色消費習慣。 4.綠卡集點促進低碳行動
43
肆 肆、提升減碳成效之作法建議 一、強化十大標竿方案之行動項目 二、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三、前瞻規劃落實公眾參與
44
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肆-2 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CCUS國內推動事項 依空氣污染防制法,訂定管制規範 訂定電力業排放標準 依空污法第20條規定辦理,對象為新設電廠 參考美國、加拿大或英國效能標準(草案),以天然氣電廠或煤電廠裝設CCUS後之排放強度(420g-450 gCO2/kWh )為基準訂定 公告CCUS為BACT 依空污法第6條規定辦理 為針對排放量達一定規模之新設排放源需強制裝設 研提CCUS政策環評,訂定CCUS整體推動策略
45
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肆-2 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相關法規推動期程規劃 法源 子法/ 行政規則 102年 第一季 102年 第二季 102年 第三季 102年 第四季 103年 第一季 103年 第二季 空污法 第20條 電力業 排放標準 資料蒐集 技術/成本 衝擊分析 草案研訂 專諮會/ 研商會 公聽會 發布 空污法 第6條 公告CCS 為BACT 資料蒐集 技術/成本 衝擊分析 草案研訂 專諮會/ 研商會 公聽會 公告 環評法 CCS 政策環評 草案研訂 範疇界定/ 推動方案 研商/ 公聽會 提送環評會議 45
46
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肆-2 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架構下 開展產業CCUS技術研究應用實質合作 逐步建構兩岸碳權額度查核認證與轉回機制 推動兩岸「碳捕集及封存技術(CCUS)合作計畫」 建議合作事項: 兩岸事業相互參與對方CCUS研發與示範計畫; 針對CCUS技術進行投資並合組公司; 共同參與國際CCUS認定標準推動工作; 推動兩岸減量技術之碳權認定發展。 CCUS於國際上屬尚在發展之技術,且其對兩岸而言均屬重要減碳選項之一,因此,早日建立具國際競爭力之CCUS產業聚落有其必要;參考先前兩岸合作前例,強化「雙方產業合作布局」,並協調解決「雙方產業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47
肆 肆、提升減碳成效之作法建議 一、強化十大標竿方案之行動項目 二、研發應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三、前瞻規劃落實公眾參與
48
全國氣候變遷會議 預備會議 (臺灣師範大學)
肆-3 落實公眾參與及專家代理 2020 2030 2040 2050 夥伴關係、建立對話 共同參與、共同面對 2011年8月 2011年10月 2011年11月 2012年2月 全國氣候變遷會議 預備會議 (臺灣師範大學) 全國氣候變遷會議 總結大會 (集思台大國際會議中心) 中區 公民咖啡館 2/11 (台中市) 南區/北區 公民咖啡館 11/19、11/27 (台南市、新北市) 東區 公民咖啡館 10/22 (宜蘭縣) 預備場 公民咖啡館 8/19 2012年5月19日 2012年6月5-6日 以「公民參與」作為具有國是會議性質與層級之全國會議籌備程序的首次成功案例
49
臺灣2050年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 可行性及必要性全民論壇
肆-3 臺灣2050年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 可行性及必要性全民論壇 國科會 「國家能源型科技計畫」及公民學研機構研發 政府其他部門產業及調適 政策規劃推動 臺灣2050年 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可行性及必要性 全民論壇 環保署溫室氣體管制及調適政策規劃推動 國民日常生活行為及用品 設施建築構建
50
辦理步驟、形式與期程(公眾參與、專家代理)
肆-3 辦理步驟、形式與期程(公眾參與、專家代理) 【權益相關者代表諮詢會議 part 1】 議題界定與資訊釐清 /03/12 【權益相關者代表諮詢會議 part 2】 議題討論逐步收斂 /04/03 【全民論壇 爭取電視播出】 劃分五大歧異主張為原則 釐清事實與科學的歧異點 102/07 【公民咖啡館】 釐清主張的歧異得到 主要議題及子議題 102/05/18 【專家會議 爭取電視播出】 事實及科學推論的歧異,由爭議各方推薦其信任專家, 召開專家會議澄清,確認零碳情境模擬的關鍵參數 /7~102/08 【情境設定模擬演算】 運用數值模式模擬 收斂至多三項情境 102/09~102/10 【情境模擬產出 展示與解讀】 102/11~
51
臺灣2050年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 可行性及必要性全民論壇 逐步釐清→重點溝通→ 理解關鍵點→標舉決策點
肆-3 臺灣2050年零碳及再生能源百分百 可行性及必要性全民論壇 逐步釐清→重點溝通→ 理解關鍵點→標舉決策點 未來會有什麼不一樣? 在2050年,我們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現在開始,我們要調整什麼? 臺灣 有/沒有 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 可以/無法 快速布建; 核能 是/不是 減碳(降低氣候風險)的選項; 核能及再生能源成本的高低; 能源需求面管理的有效性等。
52
肆-3 全民論壇之討論基礎 國科會自98年起推動至今的「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已初步完成我國「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水準」的各種替代情境分析; 持續以此為基礎,分析研擬情境本諸之假設與科學背景之檢視,以瞭解目標改變時關鍵決策變數相對應之調整。 全國各類再生能源相關數據彙整 年 發電量 GWh/y 人日均 電量 kWh/p-d 單座容量 (或面積) KW 裝置座數 裝置 容量 MW 滿發 時數 kWh/kW 太陽能 239,468 28.37 10 (100m2) (km2) 112,365 2,131 近岸風能 7,295 0.86 2000 1,095 2,190 3,331 屋頂風能 2,872 0.34 3 1,720,088 5,160 557 離岸風能 248,032 29.39 4000 15,379 61,518 4,032 波浪能 40,392 4.79 750 14,644 10,983 3,678 潮汐能 871 0.10 - (km2) 110 7,884 慣常水力 4,414 0.52 2,039 2,165 生質能 23,415 2.77 總計 566,579 67.15 194,365 2,795 調查臺灣再生能源蘊藏量 資料來源:國科會
53
伍、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推動低碳臺灣具體行動方案
伍、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推動低碳臺灣具體行動方案
54
臺灣能源流 提升效率思考依據 伍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55
實施四大部門減碳可達永續綱領目標 可分10年實施: 平均每年可提升3%以上能源效率 超過永續綱領目標。 伍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56
實施四大部門減碳可達永續綱領目標 減碳最大化後: 臺灣人年均排碳量:6.8噸/人年 伍 超過政策綱領目標(8噸/人年)
接近IPCC目標(5噸/人年)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57
具體行動方案 V - Taiwan 電力部門效率提升方案 住商部門節能方案 工業部門節能方案
伍 具體行動方案 V - Taiwan 電力部門效率提升方案 住商部門節能方案 工業部門節能方案 本計畫擬訂三項立即可行方案,藉以全面提升台灣能源效率,或俗稱節約能源方案。節約能源被稱為第五能源,是生質能源(如木材、鯨油等)、化石能源(石油、煤、氣 )、再生能源(太陽、風力、水力等)、核能(核分裂、核融合)等四種能源之外,從應用端產生的另類能源。 故本計畫以「五」取名為「V」,又需全面實施於臺灣各階層,故稱Taiwan,因此全名為「V-Taiwan」。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58
伍 電力部門效率提升方案 加速汰換老舊電廠 2010年臺灣用於採購燃料(煤、油、氣、核)的金額達1.8兆台幣。其中41%的燃料用於發電,但其中只有約15%送到使用端,另外的約26%全因電廠效率低、電網損失等因素而不見。建議: 將現有的18GW的燃煤電廠(大都老舊,平均效率只有30%)全數改成超超臨界燃煤電廠(效率可高達55~60%)。 將現有的15GW的燃氣電廠(半數以上廠齡接近20年,平均效率只有35%)改成燃氣複循環電廠(效率可高達60%以上)。 電廠平均效率可提升25%以上,佔全國能源消耗的41% × 25% = 10%,可節省燃料採購成本1.8兆 × 10% = 1,800億台幣/年。 若以10年來改建上述(18+15)GW電廠,平均每年改建約3.5GW,所需投入成本約是2,000億台幣/年,與每年所節省的燃料費用相差不遠。 可募私有資金投入建廠:電力民營化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59
伍 工業部門節能方案 先從汰換老舊馬達做起 工業部門用掉全國50%以上電力,其中的70%則是由馬達所消耗。以美國的調查數據看,若用最先進馬達來汰換現有者,其耗能效率平均可提升15%,亦即可節省工業部門用電的10.5%,全國電力的5.3%。目前臺灣全國用電約2,400億度電,這節電量約是127.2億度電/年。 目前臺灣馬達數目約為65萬台,並以10年時間完成全國更新,則第一年可省下約12.7億度電(更新10%),第二年可省下12.7 × 2 = 25.4億度電(更新10%+10%),第三年....依此類推,則10年內可省下12.7 × 55 = 700億度電,節省電費達1,645億台幣(以工業用電平均2.35元/度計)。 在可節省的燃料採購費方面,在使用端節省700億度電,代表在供應端(電廠)可減少700 × 41% ÷ 15% = 1,913億度電(約是23.4度/人日),所節省的燃料採購費用是1,825億台幣。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60
工業部門節能方案 先從汰換老舊馬達做起 (1)10年內: (2)10年後: 伍 節省電力:10年共700億度電。
節省電費:10年共1,645億台幣(以工業用電平均2.35元/度計)(產業獲利)。 節省燃料:節省燃料費共1,825億台幣(政府獲利) 創造產值:共汰換65萬颗馬達,約是950億台幣。 (2)10年後: 節省電力:127億度電/年,約合1.56度/人日。 節省電費:300億台幣/年。 節省燃料:120億台幣/年。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61
住商部門節能方案 實施日本Eco-Point方案 伍
第一波:實施補助的電器是冷氣、電視、冰箱等三類電器,其總耗電量佔住宅部門的45.1%,若以最新機種進行汰換,預估約可節省該部門的18%左右,78.20億度電。 第二波:加入照明和開飲機(不用補助)。 這兩波電器之總耗電量佔比高達該部門的76.44%,整體節能量升至30.6%,也就是132.8億度電,約是1.63度/人日。 上述電器的總價值:冷氣、冰箱、電視三類電器的目前總市價約為6,119億台幣。分5年實施,政府補助20%,每年需投入245億台幣。 每年GDP增加620億。政府收入:稅收10%增加62億,節省燃料採購費127億。第7年後,總收入>>總支出。每年累積189億盈餘。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62
伍 進一步節約能源之方法 505校園節電方案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63
發電系統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的55%以上 (提出各類低碳電力組合,許多可符合永續綱領目標)
伍 發電設施 裝置容量 (GW) 2009年 已有之 A方案: 0核能 + 0 CCS + 2倍再生 + 3倍燃氣 B方案: + CCS C方案: 7.8核能 D方案: E方案: 22.4核能 F方案: G方案: 50% 再生能源 蘊藏量 燃煤 (GW) 17.92 16.35 -- 9.20 燃煤+CCS 13.55 燃氣 14.76 28.79 27.99 20.84 25.80 15.32 燃氣+CCS 4.68 燃油 4.49 2.37 核能 5.14 7.84 22.40 18.87 水力 1.94 4.89 2.25 22.50 陸域風力 0.44 1.52 離岸風力 6.44 47.90 太陽光電 0.01 4.58 91.55 生質能 0.02 0.29 0.14 0.92 廢棄物能 0.79 0.41 1.37 總供電量(度/人日) 27.24 47.36 36.44 總排碳量(噸/人年) 5.45 8.51 4.79 6.63 3.86 3.59 3.12 0.67 20年總成本 (千億台幣) N/A 28.66 36.55 32.60 39.97 48.04 38.65 146.89 年平均成本所佔 2010年GDP之比(%) 1.02 1.30 1.16 1.42 1.70 5.21 資料來源:國科會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98.8 ~ 102.4) 執行成效
64
陸 陸、結 語
65
氣候變遷威脅不容忽視、能源自主建構不容遲疑
陸 結 語 氣候變遷威脅不容忽視、能源自主建構不容遲疑 氣候變遷 模擬 環境災害衝擊評估 跨領域整合 經濟 社會 都市規劃 環境 能源 生態 大氣 技術 利害關係者 共同參與 政府部會 電力業 產業界 民間團體 學術界 長期減碳 戰略布局 減碳/調適措施績效 情境及社經與 能源需求變動 國內科研能量 國外科研技術合作 3E系統 模擬分析 長程戰略應考量「減緩」與「調適」系統連動之影響; 透過整合模式進行情境模擬、策略可行性與成本效益分析。 65
66
結 語 推動低碳永續家園 陸 多贏 局面 拓展低碳 節能產業 順應國際 環保趨勢 & & 促進 經濟成長 確保 永續發展 提升能源效率
結 語 推動低碳永續家園 提升能源效率 與節能措施 減少 外購燃料支出 促進投資與 就業 減少能源需求 多贏 局面 拓展低碳 節能產業 & 促進 經濟成長 順應國際 環保趨勢 & 確保 永續發展
67
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
陸 結 語 強化推展國際與兩岸氣候變遷合作 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 循環型 低碳城市 氣候變遷 環境教育 產業 低碳化 沈署長會晤 中國大陸發改委解振華副主任 (右4) 氣候變遷 預警因應 綠色 經濟工具 減緩調適 關鍵技術 沈署長會晤 中國大陸環保部周生賢部長 (右4) 67
68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69
附錄、英德法三國目前及未來規劃之能源結構及減碳作法
70
英國、德國、法國之KP第一承諾期減量目標達成情形
附錄 英國、德國、法國之KP第一承諾期減量目標達成情形 項目 英國 德國 法國 1990年至2010年變化(%),含LULUCF -23.5 -21.7 -8.6 KP第一承諾期目標(%) ( 年) -8 KP第二承諾期目標(%) ( 年) -20 2050年長期減量目標(%) (相較於1990年) -80 -80 ~ -95 -75 英國、德國、法國之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項目 英國 德國 法國 201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Mt CO2-eq.) 590.2 936.5 522.4 2010年部門別溫室氣體占比(%) 能源供給 34.5% 39.0% 12.7% 能源使用(不包括交通) 30.3% 28.0% 32.9% 交通 20.1% 16.5% 25.3% 工業製程 4.5% 7.7% 7.2% 農業 7.8% 18.0% 廢棄物 2.8% 1.3% 3.8% 其他 0.05% 0.2% 2010 GHG per capita(t CO2-eq. / capita) 9.5 11.4 8.1 2010 GHG per GDP (constant prices) (g CO2-eq. / euro) 314 395 294 資料來源:UNEP,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ends and projections in Europe (2012)
71
英國能源結構現況 (2011) 附錄 從1970年開始,固態燃料使用大幅降低 石油與天然氣仍為英國能源結構大幅使用的主要能源
電力能源使用於2001年後開始逐漸下降,並回到約1991年水平
72
附錄 英國:不同燃料發電占比 (2011) 資料來源:Energy Balances of OECD Countries, IEA/OECD Paris, 2011 and country submission
73
附錄 英國:不同燃料發電占比 ( ) 資料來源:Energy Policies of IEA Countries - the United Kingdom(2012 Review)
74
英國2050年目標 - 碳計畫 附錄 2009年此部門於建築供暖及電力使用約占38%的碳排放量 智能電表設置 燈具汰換/熱泵/供熱網
英國2050年目標 - 碳計畫 低碳建築 2009年此部門於建築供暖及電力使用約占38%的碳排放量 智能電表設置 燈具汰換/熱泵/供熱網 2050目標為零碳排放 低碳運輸 2009年運輸部門的碳排放約占總碳放量1/4 超低碳排放車輛 (Ultra-Low Emission Vehicle) 預期2040年達成零碳排放車輛目標 低碳工業 2009年工業部門的碳排放約占總碳放量1/4 (1/3 GDP) 天然氣、石油及電力 2050減少1/4能源需求及CCS技術發展需捕捉1/3的碳排放量 低碳電力 2009年電力部門的碳排放約占總量的27% 再生能源於2010年占比超過7% 2050: 再生能源 (離岸風力發電)、火力發電+CCS、核能 低碳農業及 廢棄物處理 2009年農業部門的碳排放約佔總量的9% (NO2,CH4) 並未有明確的2050年目標 (林木業效率提升
75
德國能源結構現況 (2010) 化石能源占比 = 79% 固態燃料 = 23%,
附錄 德國能源結構現況 (2010) 化石能源占比 = 79% 固態燃料 = 23%, 燃煤仍占約占電力部門的45%,雖然再生能源比例於10年內增加約兩倍,所以於電力部門碳密集度仍趨高。 資料來源:OECD,
76
附錄 德國:不同燃料發電占比 (2011) 資料來源:Energy Balances of OECD Countries, IEA/OECD Paris, 2011 and country submission
77
附錄 德國不同燃料發電占比 ( ) 資料來源:Energy Balances of OECD Countries, IEA/OECD Paris, 2011 and country submission.
78
德國2050年目標 附錄 2050目標: 80%配比於電力生產 FIT雖有其效用,但成本仍傳至能源終端用戶上 並且需考慮與EU政策交疊的問題
再生能源 2050目標: 80%配比於電力生產 FIT雖有其效用,但成本仍傳至能源終端用戶上 並且需考慮與EU政策交疊的問題 電網技術加速投資及提升 熱電聯產技術 (CHP) 小型熱電聯展(50kW)補助 減免天然氣稅如CHP效率達70%以上 核能 2022年將邁向零核 因再生能源比例增加及能源效率提升,逐漸減少核能並不會增加碳排放,但仍會依靠火力發電。 因加速的零核作業,而提升減碳的成本,因風力與太陽能建置速度未增加 資料來源:OECD,
79
*因電力業熱值轉換因主要能源使用量而不同,故以trillion kWh表示
附錄 法國能源結構現況 (2012) 石油為期主要能源需求 (約占1/3) 但近年法國趨於減少固態燃料使用、並且轉於添加天然氣使用量以減少碳排放量 *因電力業熱值轉換因主要能源使用量而不同,故以trillion kWh表示
80
附錄 法國:不同燃料發電占比 (2011) 資料來源:Energy Balances of OECD Countries, IEA/OECD Paris, 2011 and country submission
81
法國不同燃料發電占比 (1973-2030) 附錄 * other includes tide and wave (negligible).
資料來源:Energy Policies of IEA Countries – France (2009 Review)
82
法國2050年目標 – 減少75%碳排放量 (1990) 附錄 能源 工業 建築業 農業 林木業 2050年減少98% 能源使用者資訊傳播
綠色產品設計 能源節約證書 能源供應多樣化 工業 能源效率提升 能源回收技術 低碳能源供給 各產業有不同減碳目標,如製造業85% (2050) 建築業 2050年減少85%碳排放量 住宅更新以及住屋材料使用標準 農業 2050年減少50%碳排放量 “生態密集”農業 林木業 碳匯 投資報酬未知 造林於氣候變遷調適的可能性 加速使用生質能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