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魯迅&張愛玲 組員 指導老師 4A0J3085 蘇靜儀 羅夏美 4A0F0014 洪千喨 4A2A0071 吳珈綝 4A2A0013 張筱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魯迅&張愛玲 組員 指導老師 4A0J3085 蘇靜儀 羅夏美 4A0F0014 洪千喨 4A2A0071 吳珈綝 4A2A0013 張筱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魯迅&張愛玲 組員 指導老師 4A0J3085 蘇靜儀 羅夏美 4A0F0014 洪千喨 4A2A0071 吳珈綝 4A2A0013 張筱瑛

2 魯迅

3 簡介 字豫才,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 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
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十幾歲的魯迅已經顯示出思想家具有的關注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博大胸懷 周樹人( )

4 生平 (1881/9/25)-魯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名為周樟壽。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辛未科進士,在北京任官員。魯迅的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1898)-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 (1983)-祖父周福清因科舉舞弊案被革職下獄,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庚子國變之後赦免。其家已因請託營救而敗落。光緒三十年卒。同時其父親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變故對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攝於1936年

5 生平 魯迅童年的生活場景,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成為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來源。
魯迅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攝於1936年 咸亨酒店

6 作品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
魯迅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雜文、散文、詩歌、譯作等。共有《魯迅全集》二十卷傳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

7 代表作品 短篇小說結集,收錄了魯迅在1918年—1922年間所寫的14篇小說
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 魯迅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希望中國能擺脫舊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

8 狂人日記 37歲的周樹人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以隱喻的筆調揭露「禮教吃人」的猙獰面目,譏諷那些衛道的偽君子「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

9 阿Q正傳 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 在《阿Q正傳》裡,魯迅不僅刻畫了一個舊中國社會裡典型的農民形象,而且還揭露出造成個人精神病態的病態社會,由此開掘出「封建社會吃人」的主題 阿Q這一形象有其複雜的性格,但其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不複雜。其在欺壓時期用精神勝利法來使自己獲得感情上的平衡

10 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小說,也是該篇小說的主人公。
小說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製造了大量只懂鑽故紙堆,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 塑造了孔乙己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悲的底層人物形象,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這部小說長時間來都是中國大陸高中和初中語文教材的課文之一,該作品曾經在1993年至2006年度被納入香港中學會考中文科的讀本教材中。

11 張愛玲

12 簡介 張愛玲(1920/9/30-1995/9/8),本名張煐。 張愛玲一生作品頗豐,小説、散文、評論,乃至文學研究,不同體裁,多有所獵。
她的幾部成名小説《半生緣》、《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 《金鎖記》等,呈現出張愛玲所特有的優雅、矜持、執著與敏感。 1995年,張愛玲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去世,享年75歲。

13 生平 (早年) 1930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 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 的譯音。
生平 (早年) 1930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 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 的譯音。 1932年,張愛玲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 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 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 《遲暮》。 1939年,她獲得倫敦大學的獎學金,準備 前往留學,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改入 香港大學文學院。

14 生平 (上海時期) 1942年,她就讀於聖約翰大學,但是兩個 月後就因為經濟窘困輟學。
生平 (上海時期) 1942年,她就讀於聖約翰大學,但是兩個 月後就因為經濟窘困輟學。 1943到1944年,連續發表多篇轟動性的中 短篇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 之戀》、《心經》、《金鎖記》等,在淪 陷時期的上海一舉成名。 1946年,張愛玲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寫作 劇本,頗為成功。  1952年7月,遷居到香港。開始創作小說 《秧歌》與《赤地之戀》。

15 關於聖約翰大學輟學原因 她對弟弟子靜談到中斷的原因有二,一是在聖約翰學業上沒什麼長進,因為沒有幾個好教授,沒有幾門她感興趣的課。 “與其浪費時間到學校上課,還不如到圖書館借幾本好書回家自己讀。”     第二個原因是錢的困擾,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除了學費,還要生活費。此次回上海,增加姑姑的負擔,她心裡很過意不去,再找父親要生活費也太不合適,因此想早點掙錢,經濟獨立。 圖為張愛玲在港大讀書時的樣子。

16 生平 (美國時期)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 1961年,張愛玲到香港和台灣尋求機遇, 這是她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訪台灣。
生平 (美國時期)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 1961年,張愛玲到香港和台灣尋求機遇, 這是她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訪台灣。 1967年10月8日,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 花列傳》翻譯成為英文。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 於加州洛杉磯的公寓,終年75歲,直接死因 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州大學 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 張愛玲最后一張照片,攝于1994年

17 紅玫瑰與白玫瑰 曾改編成電影《紅玫瑰白玫瑰》,由 關錦鵬導演,陳冲、葉玉卿、趙文瑄 主演。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 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 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 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 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由女性的筆寫出就充滿反諷的意味。 同時它也是倒寫,即表面同意,事實 上是加以拆解的過程。

18 傾城之戀 張愛玲創作於1943年的短篇小說作品, 也是張愛玲的成名作與代表作之一。
曾改編成電影《傾城之戀》,由許鞍 華導演,周潤發、繆騫人主演。 小說描寫的重點是范柳原與白流蘇的 調情表演。這是通俗小說慣用的套路, 可是在這故事的後面卻吟唱著作者對 女人可悲命運的慨歎,慨歎掌握不了 自己命運的女人是如何為了活著而逢 場作戲的悲哀和飄零的苦痛。

19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D%AF%E8%BF%85


Download ppt "魯迅&張愛玲 組員 指導老師 4A0J3085 蘇靜儀 羅夏美 4A0F0014 洪千喨 4A2A0071 吳珈綝 4A2A0013 張筱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