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 3小時實體課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 3小時實體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 3小時實體課程
張文耀老師 (長億高中) 2013年7月-12月

2 小組討論(一) 什麼是教學檔案? 為什麼要製作教學檔案? 教學檔案製作的困難為何? 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10分鐘討論 填寫討論記錄表

3 教學檔案評量 討論分享 每組1分鐘 邀請小組分享

4 學校實施教學檔案評鑑的流程 教學觀察 校務會議通過 教師自願參加評鑑 評鑑推動小組討論 教學檔案 晤談等 完整一次評鑑流程 評鑑給分
整合成績 一致性判決 接受他評(一至二位) 進行自評 參與規準討論 評鑑完的會談 填寫綜合報告表 評鑑推動小組彙整與討論 進行專業成長 個人、團體成長計劃 資料保密與通知

5 3小時-實體課程內容

6 選用的教學檔案評量表之層面、指標、檢核重點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Ⅰ)」之3小時實體課程內容 課程內涵 實施方式 細目內容 介紹教學檔案評量表 講解、實作與演練、分組討論 介紹選用的教學檔案評量表(45分鐘) 選用的教學檔案評量表之層面、指標、檢核重點 選用的教學檔案評量表的重點說明

7 檔案觀摩/評量實作 (分析檔案內容符合評鑑指標的程度/觀摩建製完整的教學檔案)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Ⅰ)」之3小時實體課程內容 課程內涵 實施方式 細目內容 教學檔案觀摩、評量實作與演練 講解、實作與演練、分組討論 教學檔案觀摩或實作評鑑(85分鐘) 說明二等案評分者一致性的計算方式及功能 分組 檔案觀摩/評量實作 (分析檔案內容符合評鑑指標的程度/觀摩建製完整的教學檔案) 討論評鑑結果與觀摩心得

8 教學檔案的運用(包含檔案的製作與管理、評鑑人員的職責) 講解、實作與演練、分組討論 教學檔案的運用(省思與對話)(50分鐘)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Ⅰ)」之3小時實體課程內容 課程內涵 實施方式 細目內容 教學檔案的運用(包含檔案的製作與管理、評鑑人員的職責) 講解、實作與演練、分組討論 教學檔案的運用(省思與對話)(50分鐘) 小組代表報告評鑑觀摩或評鑑結果和心得 澄清疑問:檔案製作、管理與運用的要點 說明檔案評鑑人員的職責 介紹適合的教學檔案平台

9 第一部分 教學檔案 如何選用 評量表

10 訂定評鑑規準及選用評鑑工具注意事項 評鑑規準,包括四個層面(無法改變)。 評鑑規準的制訂是非常有彈性的(完全由老師自主)。 學校因地制宜,每年可選一個層面或數個層面運作。 制訂本校教師評鑑規準時,應重視各教育階段和各領域教師代表的參與討論。 在制定時,不限於選用或修訂某一學者或某一機構的評鑑規準版本,可就數個版本充分考慮自身之發展重點與需求,訂出因地制宜的評鑑規準。

11 1 教師自評表 2 教學觀察表 3 教學檔案檢核表 4 綜合報告表 5 專業成長計畫表 依據評鑑規準發展下列五種工具
專業發展評鑑V.S健康檢查

12 B.班級經營與輔導 C.研究發展與進修 D.敬業精神與態度 有關教學檔案評量表 與各校規準相符合(所以某些指標不會出現)
檔案評量表分為四個層面,18指標、69重點 A.課程設計與教學 B.班級經營與輔導 C.研究發展與進修 D.敬業精神與態度 非教學現場的行為(事前備課/評量)

13 層 面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說 明 優良 滿意 待 改 進
說 明 優良 滿意 A. 設計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1-1.□編選適合任教班級學生 的教材* 用於補充教材或正式授課教材 (比較偏向於個人的部份) 優良:完成2項且達精緻 滿意:達成1項 待改進:達成0項 A-1-2.□研擬並檢視任教科目 教學進度 A-1-3.□其他 PS.請參考附件2

14 教學檔案檢核表

15 教學檔案檢核表

16 教學檔案檢核表

17 教學檔案檢核表

18 請討論出,評鑑指標中之參考檢核重點的具體內容與呈現方式。 小組分不同層面來加以討論。 分組報告小組討論出之結果。
小組討論(二) 請討論出,評鑑指標中之參考檢核重點的具體內容與呈現方式。 小組分不同層面來加以討論。 分組報告小組討論出之結果。 (影片→檢核層面補充說明) 討論15分鐘 請依附件表2操作 (39’20”)

19 教學檔案評量 檢核表具體內容分享 每組分享2分鐘 邀請小組分享

20 補充說明部分 評鑑規準 重新修訂

21 101年度評鑑規準-重新修訂 教育部於94 年底完成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的研訂,95 年開始辦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同時委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曾前校長憲政研究團隊研發評鑑規準,並於96 年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參考版),供學校參考選用。

22 修訂理念 秉持學習者中心理念,以學生學習需求為思考主體,強調教師的「教」以學生的「學」為思考起點,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及敬業精神與態度等四個層面上,透過評鑑規準解讀,透視教師的教學,聚焦於學生的學習態度、投入參與、人際互動以及學習成效等四個重點,進行專業反思,期以促成教師的專業發展,保障學生的學習品質。

23 101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理念架構圖

24 修訂重點 除修訂4 項評鑑指標文字外,原73 項參考檢核重點修整為69 項參考檢核重點,同時增列69 項參考檢核重點的「內涵說明」與「修訂理由」。 評鑑指標:為強化學生中心理念並配合教學實務運作,因此微幅修訂4 項的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將同質性且關聯性高的參考檢核重點加以整併,並針對學生個別差異、學生學習成效、學生受教權,以及教育夥伴關係之建立等重點加以強化。

25 參考檢核重點修訂數量對照表 層 面 評鑑 指標 原參考檢核 重點數量 新修訂參考檢核 A A1-A7 34 31 B B1-B4 14 15
C C1-C4 D D1-D3 11 9 總計 18 73 69

26 歸納評鑑指標及參考檢核重點之修訂緣由重點
1.整併高關聯性的參考檢核重點,有效引導評鑑工具的操作。 2. 整個教學與評量歷程均須以學生為中心,考量學生的個別差異與需求。 3.檢視教學目標,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效。 4.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念,預防標籤化負向作用。 5.教學觀察時關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6.與同事、家長、社區互動良好成為教育夥伴關係。

27 第二部分 教學檔案 檔案觀摩 實作評鑑

28 誰來評 依據各校教專推動小組的決議,安排評鑑人員,惟考量教學檔案評量的特殊性,建議每位被評者的檔案至少有2位以上的評鑑人員進行評量 評鑑人員可於學年開始就指定,也可以於學校規定的定期評量期間再行指定 如學年開始時就決定評鑑人員,可鼓勵評鑑人員進行不定期的教學檔案評量,除了減輕被評者面對定期評量的壓力外,也可以針對被評者建立檔案過程的給予建議

29 依據教師所提供的檔案進行評量,而不是要求教師依據自己的需求提供檔案
如何進行評量 依據教師所提供的檔案進行評量,而不是要求教師依據自己的需求提供檔案 詳細審視教師的檔案,評鑑時應敏銳的在現有檔案資料中,發現符合指標的證據,並詳實給予評量 評鑑檔案要眼見為憑,要有證據 不可做推論,「他應該有吧…」 要有充分的佐證資料 可針對教師的檔案形式給予建議

30 是否精緻,則考量該資料是否有「註解、反思與成長」 所附資料是否有詳細的註解,足以反映出教師的成長與省思,值得評鑑人員推薦
評分原則 先求資料的有無,再求資料的精緻程度 是否精緻,則考量該資料是否有「註解、反思與成長」 所附資料是否有詳細的註解,足以反映出教師的成長與省思,值得評鑑人員推薦 等第的決定可依學校文化與實施階段適度調整,逐年修正 資料是否提供老師反省精進的基礎

31 層 面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說 明 優良 滿意 待 改 進
說 明 優良 滿意 A. 設計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1-1.□編選適合任教班級學生 的教材* 用於補充教材或正式授課教材 (比較偏向於個人的部份) 優良:完成2項且達精緻 滿意:達成1項 待改進:達成0項 A-1-2.□研擬並檢視任教科目 教學進度 A-1-3.□其他 PS.請參考附件2

32

33 評量等第差異

34 小組討論(三) 小試身手 參考現有的教學檔案,其具體檔案內容您認為應與評鑑指標中之參考檢核重點那一條相符。 不同意見老師提出看法。 每件檔案討論1分鐘

35 教學檔案評量 小試身手 分享 每組分享1分鐘 邀請小組分享

36 教學檔案 實作與演練

37 如何進行評鑑 一、不進行自評 二、互相交換檔案 三、各自看所拿到的教學檔案並進行評鑑 (依檢核重點來加以勾選或註記) 四、再互相交換檔案
五、統計兩人的評鑑結果(彙整在一張檢核表中) 六、評鑑完之後,開始計算一致性的分數

38 彙整在一張檢核表中 層 面 B. 說 明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B-4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說 明 值得推薦 通過 亟待 B. B-4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B-4-1.□建立任教班級學生 的基本資料 含家庭背景、學習成就、興趣和專長 值得推薦:完成3項且達精緻 通過:達成2項 亟待改進:達成0-1項 B-4-2.□輔導學生並建立資料 附三份有關學生輔導紀錄,學生姓名保密 B-4-3.□敏察標籤化所產生 的負向行為,採取 預防措施與輔導 行政單位可協助處理 B-4-4.□其他

39 檔案評鑑步驟 步驟一:儘量以異質性領域為配對小組。 步驟二:二人或三人一組,並安排評鑑的順序。 步驟三:統一由老師發給制式的教學檔案。
步驟四:請第一位老師先評鑑。 步驟五:請第二位老師評鑑、第三位。 步驟六:過程中請勿討論。 步驟七:結束後,統一彙整二或三位的評鑑結果。 步驟八:統計一致性成績。

40 實作開始 20分鐘 1.評鑑評量(他評) 2.分享 10分鐘 3.一致性討論 請運用一致性討論表操作 4.分享

41 教學檔案檢核表

42 教學檔案評量 實作分享 每一組2分鐘 邀請小組分享

43 一致性 的計分方式 影片→一致性概念說明 (2’26”)

44 計分方式 等第級數: 1.二等第:出現、未出現 (通過、未通過) 2.三等第:優良、滿意、待改進 值得推薦、通過、亟待改進 3.四等第:優良、滿意、待改進、未呈現 4.五等第:優良、滿意、普通、待改進、未呈現 等第的評估:以完成的數量作為評定的標準 直得推薦的條件: 符合通過的條件 達到精緻的程度

45 計分方式 (1)二等第的一致性(初階評鑑) (2)三等第的一致性(進階評鑑) (影片→評鑑人員一制性練習) (12’25”)

46 初階評鑑 (強烈建議) 通過 亟待改進 以完成的數量作為評定的標準

47 ,套入公式,算出一致性分數(第一個分數)
如何計算一致性分數 三個等級(值得推薦 與 通過 與 亟待改進) ,套入公式,算出一致性分數(第一個分數) (標準較嚴,兩人的答案都要在同一個框內才可以) 二個等級(值得推薦+通過 與 亟待改進) ,套入公式,算出一致性分數(第二個分數) (標準較寬,一致性較高,較易達到)

48 如何計算一致性分數 求一致性分數的公式 達成一致的數目 一致性分數= 評鑑標準數目(14)
分母的14指的是A1.A2.A7.B1.B2.B3.B4.C1.C2.C3.C4.D1.D2.D3. (PS:如果某個標準不計算,要記得將分母減1)

49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層 面 說 明 B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B-1.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 班級常規
說 明 值得推薦 亟待 B B-1.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 班級常規 B-1-1.□訂定合理的班級規範與獎懲規定 說明建立之方式或執行情形 值得推薦:完成2項且達精緻 通過:達成1項 亟待改進:達成0項 B-1-2.□善於運用班級學生 自治組織 說明班級自治幹部產生方式、工作內容或輔導方式 B-1-6.□其他 值得推薦 通過 亟待改進

50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層 面 B 說 明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B-2-2.□布置或安排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 B-2-5.□其他
說 明 值得推薦 通過 亟待 B B-2.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2-2.□布置或安排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 附班級佈置照片或座位安排簡圖,並說明特色 值得推薦:完成1項且達精緻 通過:達成1項 亟待改進:達成0項 B-2-5.□其他

51 層 面 B. 說 明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B-3.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說 明 值得推薦 通過 亟待 B. B-3.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B-3-1.□向家長說明教學、評量和班級經營的理念和作法 可經由聯絡簿、給家長的信函、班刊、懇親座談會、家庭訪問、電話等方式聯繫和溝通 值得推薦:完成3項且達精緻 通過:達成2項 亟待改進:達成0-1項 B-3-2.□告知家長學生學習情形和各項表現 B-3-3.□主動尋求家長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學習 B-3-4.□其他

52 層 面 B. 說 明 班 級 經 營 與 輔 導 評鑑指標 / 參考檢核重點 B-4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B-4-1.□建立任教班級學生
說 明 值得推薦 通過 亟待 B. B-4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B-4-1.□建立任教班級學生 的基本資料 含家庭背景、學習成就、興趣和專長 值得推薦:完成3項且達精緻 通過:達成2項 亟待改進:達成0-1項 B-4-2.□輔導學生並建立資料 附三份有關學生輔導紀錄,學生姓名保密 B-4-3.□敏察標籤化所產生 的負向行為,採取 預防措施與輔導 行政單位可協助處理 B-4-4.□其他

53 以三個等級統計= 以二個等級統計= 甲 乙 通過 值得推薦 待改進 第二個分數低於0.85則小組需進一步的討論和溝通 11 =0.79 14
A1 A2 A7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D1 D2 D3 通過 值得推薦 待改進 以三個等級統計= 11 =0.79 14 以二個等級統計= 13 ≒0.93 14 第二個分數低於0.85則小組需進一步的討論和溝通

54 二個等級計算方式 ¾(.75) 看法一致的數目為 4 評分者一致性= 值得推薦 通過 待改進 通過 不通過 B1 B2 B3 B4 甲
需要討論 通過 不通過 B1 B2 B3 B4 評分者 通過 待改進 值得 推薦 看法一致與否 看法一致的數目為 4 評分者一致性= ¾(.75)

55 教學檔案評量 一致性討論 分享 每一組1分鐘 邀請小組分享

56 檔案評量 注意事項

57 3.評定等第的決定可視學校文化與發展加以修正. 4.規範檔案年代與件數. 5.檔案宜注意使用著作權問題.
教學檔案評量注意事項 1.先求量,再求質. 2.註解.反思與成長是精緻的評量依據 3.評定等第的決定可視學校文化與發展加以修正. 4.規範檔案年代與件數. 5.檔案宜注意使用著作權問題. (2’26”)

58 6.每個評鑑指標的參考檢核重點未全數列出,老師如果認為個人還有其他符合評鑑指標文件,可以放入每一指標內的其他部分.
教學檔案評量注意事項 6.每個評鑑指標的參考檢核重點未全數列出,老師如果認為個人還有其他符合評鑑指標文件,可以放入每一指標內的其他部分. 7.蒐集和製作教學檔案較花時間,因此建議各校宜先由A B二層面先實施,再逐年擴大到C D二層面.

59 9.檔案評量最主要目的在於讓評鑑人員練習與確認彼此之間的一致性。而非在於評鑑這份檔案的”優”或”劣”。
教學檔案評量注意事項 8.資料只要有呈現就勾有,未出現即不勾選,若通過但不滿意可加註文字說明。 9.檔案評量最主要目的在於讓評鑑人員練習與確認彼此之間的一致性。而非在於評鑑這份檔案的”優”或”劣”。 10.鼓勵e化,建立教師專業發展網站。

60 第三部分 教學檔案 檔案的運用

61 教學檔案的功能 一、記錄個人成就 二、教師評鑑 三、教學觀察輔以教學檔案,較能掌握教師教學整 體表現的完整性 四、協助教師就教學表現自我深入反省思考,進而 促進專業成長 五、做為和同儕進行 “專業對話” 的基礎 六、進行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對知識的組織、反省、交流、再應用(re-use)

62 教學檔案的特性 發展性 結構性 互動性 教學檔案 價值性 個別性 選擇性 真實性 反省性

63 教學檔案 自我省思 教學成效 學習評量 學習成果 課程設計與教學 學經歷 教育理念 著作 榮譽 教學檔案內容 班級經營與輔導 生命小檔案
研究發展與進修 生命小檔案 學習成果 學經歷 教育理念 著作 榮譽

64 教學檔案 紙本 網頁 webfolios 部落格 blogolios 教學檔案的呈現方式 portfolios
其他形式:光碟、影帶(片)、實物、文書軟體…

65 紙本(portfolios)呈現方式 優點: 開始時搜集與歸類容易 缺點: 逐年累積後精練檔案內容不易 容易資源浪費 不易互動和分享

66 網頁(webfolios)呈現方式 優點: 缺點: 能夠自我管理 有成就感、可以相互觀摩 需考量教師製作網頁的資訊能力
不斷更新網頁會增加教師工作負擔 師生彼此互動不易

67 部落格(blogolios)呈現方式 優點: 缺點: 簡易的使用介面 強化師生互動和同儕間的交流分享 部落格製作雖比網頁容易,但也需
要一定的資訊能力 教師需能持續且有效地經營管理

68 教學計畫 教學照片或錄影資料 學生作品 個人教學設計資料或成就文件 教學省思、教學雜記 教專系統中的理想教學檔案 良好的檔案結構、系統的分類
可以放入 教學計畫 教學照片或錄影資料 學生作品 個人教學設計資料或成就文件 教學省思、教學雜記 隨時留下紀錄(隨時記、持續記) 不只是提供評鑑使用,更重要的是促進自我專業發展

69 教學檔案不是一個資料庫而已 —它是有目的地選擇和組織 教學檔案不是一個私人的藏寶箱 —它是可以與他人分享和交流 教學檔案不是資料的製作與堆積
小叮嚀 教學檔案不是一個資料庫而已 —它是有目的地選擇和組織 教學檔案不是一個私人的藏寶箱 —它是可以與他人分享和交流 教學檔案不是資料的製作與堆積 —它是個人教學歷程的知識管理 並對教學成效作省思

70 安排同儕的楷模學習或同儕教練,減少教師的迷思與惶恐不安
建 議 學校行政團隊要優先帶頭建立支持系統 安排同儕的楷模學習或同儕教練,減少教師的迷思與惶恐不安 鼓勵教師朝向電子化或網頁方式建立教學檔案,以便隨時更新、儲存,方便搜尋,需要時在列印出以節省紙張 教學檔案宜輔以教室觀察和其他證據,方能對教師的教學表現做出多元、客觀且一致的判斷 (27’49”)

71 結語 教學檔案是顯現教師專業的一項媒介,理想上,它是促成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項活動。 教學檔案可讓教師知識得以保留、共享、傳承,甚至創新。
從評鑑的角度來看,我們要展現我們的特色與成果。 化被動(評鑑)為主動的成果展示(行銷)

72 Thank You ! 大家教學順遂 每天都快樂的過日子


Download ppt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檔案製作、評量與應用 3小時實體課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