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2 一、史前文化與文化遺址 臺灣島的形成 1.喜馬拉雅造山運動(2000多萬年前) 2.蓬萊造山運動(600多萬年前) 過程 造山 運動 冰河期
課本P.8 臺灣島的形成 1.喜馬拉雅造山運動(2000多萬年前) 2.蓬萊造山運動(600多萬年前) 過程 造山 運動 冰河期 中國與臺灣 陸地因海面 結冰而相連 長濱人 左鎮人 南下進 入臺灣 冰河消融 臺灣海峽 出現

3 一、史前文化與文化遺址 1.臺灣史分期 17世紀前︰史前時代→無文字紀錄 17世紀後︰歷史時代→有文字紀錄 2.史前時代的研究
課本P.8 一、史前文化與文化遺址 1.臺灣史分期 17世紀前︰史前時代→無文字紀錄 17世紀後︰歷史時代→有文字紀錄 文化層 2.史前時代的研究 人類生活的遺物或遺跡,經廢棄、掩埋和堆積等過程,層層累積成為文化遺址,透過後人的考古發掘與研究來重現→考古學

4 二、臺灣文化遺址的分布 1.分布 (1)平面空間︰遍及全臺,包含離島地區
課本P.8 二、臺灣文化遺址的分布 1.分布 (1)平面空間︰遍及全臺,包含離島地區 (2)垂直空間︰從海拔1~2公尺的平原, 到2000公尺左右的山地,皆有文化遺址出土

5 二、臺灣文化遺址的分布 2.臺灣考古學發展(見博學堂) (1)源起︰
課本P.8 二、臺灣文化遺址的分布 2.臺灣考古學發展(見博學堂) (1)源起︰ 1896年,日本學者(栗野傳之丞) ,在臺北芝山岩發現史前時代的石器,1928年(昭和3年)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成立後,奠定了臺灣考古的基礎。 (見課本註1) 1931年台灣墾丁第一次的考古挖掘

6 二、臺灣文化遺址的分布 2.臺灣考古學發展(見博學堂) (2)興盛︰ 1949年後,來自中國的學者,陸續發掘大坌坑遺址、 卑南遺址和十三行遺址等

7 課本P.10 臺灣史前文化時空架構圖

8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 1.時間︰距今約50,000~10,000年前 2.代表文化︰ 臺東–長濱文化 50,000~30,000年前
課本P.10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 1.時間︰距今約50,000~10,000年前 2.代表文化︰ 臺東–長濱文化 50,000~30,000年前 苗栗–網形文化 40,000~10,000年前 臺南–左鎮人 30,000~20,000年前 臺灣舊石器時代 的文化遺址分布圖

9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1)已知用火 (2)主要工具為打製石 器、骨角器 (3)穴居,生產方式是 採集、狩獵和漁撈
課本P.10 3.文化特色︰ (1)已知用火 (2)主要工具為打製石 器、骨角器 (3)穴居,生產方式是 採集、狩獵和漁撈 (4)在體質特徵、文化 系統上與華南地區 的史前文化,有相 當程度的關聯性 舊石器時代文化 模擬示意圖

10 四、新石器時代的變革 1.農業出現、飼養牲畜 (1)人類由依賴自然界的糧食維生,轉為主動 生產糧食
課本P.11 四、新石器時代的變革 1.農業出現、飼養牲畜 (1)人類由依賴自然界的糧食維生,轉為主動 生產糧食 (2)因食物來源獲得穩定,而能有多餘的人力從事社會分工 2.有定居的聚落 3.陶器的製作 4.使用磨製石器 新石器時代文化模擬示意圖

11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1.新石器時代早期 (1)時間︰距今約7,000~4,700年前 (2)代表文化︰大坌坑文化
課本P.11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1.新石器時代早期 (1)時間︰距今約7,000~4,700年前 (2)代表文化︰大坌坑文化 (3)分布地區︰臺灣的西部地區、東部及澎湖群島皆可見到相似的文化遺址(見註2) 臺灣新石器時代 的文化遺址分布圖

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文化特色︰ a.使用粗繩紋陶器 b.農耕活動的出現, 種植芋、薯等根莖 類作;但狩獵、採 集、漁撈仍占有重
課本P.11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文化特色︰ a.使用粗繩紋陶器 b.農耕活動的出現, 種植芋、薯等根莖 類作;但狩獵、採 集、漁撈仍占有重 要地位 c.於沿海或河口低 地形成小型聚落

13 接 P.12 倒數第二段 大坌坑文化並非自長濱文化演變而來,是由外地移入的新文化 地理位置:文化源頭可能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文化
語言:散布在太平洋島嶼的南島語族

14 101學測 一份臺灣的考古報告記載:其居民主要住在水岸的稍高階地,已形成定居的小型聚落。他們使用石製的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種植根莖類的作物。這一文化分布地區廣及中國的閩南和廣東沿海。此文化遺址最可能是: (A)長濱文化 (B)網形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十三行文化

15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2.新石器時代中期 (1)時間︰距今約4,700~3,000年前 (2)代表文化及分布地區︰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2.新石器時代中期 (1)時間︰距今約4,700~3,000年前 (2)代表文化及分布地區︰ 北部–基隆-淡水 訊塘埔文化 中部–台中牛罵頭文化 南部–台南牛稠子、屏東墾丁文化 臺灣新石器時代 的文化遺址分布圖

16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標在課本上) a.為「細繩紋陶文化」,陶器表面的繩紋寬度變細窄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標在課本上) a.為「細繩紋陶文化」,陶器表面的繩紋寬度變細窄 b.逐步往內陸發展,並已進入聚落社會 c.農業占比例加重,栽種稻米的情形趨普遍 d.開始重視喪葬儀式,可見人們已有宗教信仰(寫)

17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補充) 1.北-訊塘埔文化
課本P.12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補充) 1.北-訊塘埔文化 分布於基隆至淡水之間北海岸及關渡以下淡水河岸 陶器以褐色粗砂、細砂繩紋陶、褐色灰胎夾砂素面陶為主。 其已無大坌坑式繩紋陶的劃紋、突脊等特色。 訊塘埔陶器口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先生提供) 訊塘埔文化-萬里加投遠景

18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 2.中-牛罵頭文化 臺中盆地海岸或溪畔階地、丘陵山地 出土陶器以紅、褐色繩紋陶為主
課本P.12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 2.中-牛罵頭文化 臺中盆地海岸或溪畔階地、丘陵山地 出土陶器以紅、褐色繩紋陶為主 石器類型有斧鋤形器、石錛、石刀、網墜、石片器、石核器等農、漁獵用具

19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 3.南-牛稠子文化-牛稠子遺址 分部:臺南市仁德區牛稠子、永康區網寮、高雄市等 出土陶器以紅色的細繩紋陶為主
課本P.12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 3.南-牛稠子文化-牛稠子遺址 分部:臺南市仁德區牛稠子、永康區網寮、高雄市等 出土陶器以紅色的細繩紋陶為主 石器器形有石斧、石刀等,材質來源主要為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 發現稻米

20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 3.南-牛稠子文化-墾丁遺址 屏東縣恆春墾丁、鵝鑾鼻 紅色繩紋陶為主 墓葬使用長方形石板棺,採仰身直肢葬
課本P.12 新石器時代中期代表文化介紹 3.南-牛稠子文化-墾丁遺址 屏東縣恆春墾丁、鵝鑾鼻 紅色繩紋陶為主 墓葬使用長方形石板棺,採仰身直肢葬 陪葬品有陶罐、骨製及貝製飾品 發現稻米

21 103學測 幾位同學考察「臺灣考古遺址分布圖」時,發現臺灣西部海岸很少有新石器時代遺址, 各人紛紛推測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 下列哪個說法最合理? (A)西部人口稠密,開發過速,遺址遭破壞殆盡 (B)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臺灣,遺址遭到破壞 (C)西部海岸河口沙洲發達,史前人類活動困難 (D)因斷層經過,地震頻繁,史前人類無法定居

2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新石器時代晚期(標在課本上) (1)時間︰距今約3,000~ 2,000年前 (2)代表文化及分布地區︰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新石器時代晚期(標在課本上) (1)時間︰距今約3,000~ 2,000年前 (2)代表文化及分布地區︰ 北部–圓山、芝山岩、植物園文化 中部–營埔文化 南部–大湖、鳳鼻頭文化 東部–卑南文化、長光遺址 (麒麟文化) 臺灣新石器時代 的文化遺址分布圖

23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a.因區域環境的差異,逐漸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面貌(因地制宜)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a.因區域環境的差異,逐漸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面貌(因地制宜) 如:圓山文化-貝塚。反映當時已知因地制宜,考古學家可以利用貝殼做出許多關於當時環境的分析。

24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b.能製作精美的彩陶和薄壁黑陶 c.長期定居型態的大聚落形成, 由陪葬品多寡與類別判斷社會階級與分工亦漸趨明顯,宗教信仰觀念及儀式也已趨完整 如:卑南文化

25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卑南文化的墓葬玉器式樣繁多;有石柱、石板棺出土;墓葬儀式固定,如:腳朝向都蘭山 石板棺

26 月形石柱是史前時代卑南文化人的建築遺跡,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它可能是房子建築結構的一個部份,用來支撐樑柱(VS圖1-8 掃叭)
卑南文化公園入口附近的月形石柱,被認為是公園的地標之一。

27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d.考古學家在北部圓山遺址中發現臺灣東南部卑南文化所出土的人獸形玉玦,推估當時臺灣南北兩地也應有一定的交通與商貿往來。(寫)

28 課本P.12 五、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e.巨石文化:麒麟文化別稱,分布範圍主要在海岸山脈東側,目前已知出土巨石遺構的遺址有 24 個,如:長光等、 保留完整的巨石 文化為特色

29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1.時間︰距今約2,000~400年前 2.代表文化及分布地區︰ 北部–八里 十三行文化 中部–大甲 番仔園文化
課本P.13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1.時間︰距今約2,000~400年前 2.代表文化及分布地區︰ 北部–八里 十三行文化 中部–大甲 番仔園文化 南部–永康 蔦松文化 東部–礁溪 淇武蘭、 豐濱 靜浦文化 臺灣金屬器時代 的文化遺址分布圖

30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1)以鐵器做為主要的生產工具,大幅提高生產力 (2)發現煉鐵作坊,煉金、鑄銅的遺跡與器物
課本P.13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1)以鐵器做為主要的生產工具,大幅提高生產力 (2)發現煉鐵作坊,煉金、鑄銅的遺跡與器物 (3)瑪瑙、玻璃、金飾、銅幣、宋元瓷器等的出土,反映了此時期對外貿易的頻繁

31 課本P.13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3.文化特色︰ (4)聚落規模擴張,如:蔦松文化 (5)群體間戰爭衝突加深:如十三行文化

32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代表文化介紹 北部--十三行文化 1.唯一有煉鐵作坊 (鐵渣、礦石)的發現 2.以側身屈肢葬為主
課本P.13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代表文化介紹 北部--十三行文化 1.唯一有煉鐵作坊 (鐵渣、礦石)的發現 2.以側身屈肢葬為主 3.推測是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的祖先 煉鐵爐 側身屈肢葬

33 十三行博物館的遺址展覽 十三行文化考古展示圖。學者考證出他們擁有煉鐵文化,並過著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的生活。

34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代表文化介紹 南部-蔦松文化 1.主要分布在臺南縣及高雄縣 2.有宋明瓷器的發現 3.精緻的貝殼紋陶罐
課本P.13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代表文化介紹 南部-蔦松文化 1.主要分布在臺南縣及高雄縣 2.有宋明瓷器的發現 3.精緻的貝殼紋陶罐 4.推測是西拉雅族的祖先 (P.14) 鳥首狀陶器 西拉雅公廨想像圖 蔦松遺址出土的鳥首狀陶器 V.S. 西拉雅族公廨邊的兩隻鳥圖案

35 六、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4.代表文化介紹 東部-靜浦文化
1.主要分布在東海岸中南段的縱谷與海階 2.除鐵器之外,也出現銅飾、金飾及瑪瑙、琉璃等來自海外的裝飾品。 3.又稱為「阿美文化」。因為陶器型制和傳統阿美族陶器類似,且遺址大多位於阿美族傳說中的舊社,因此推測靜浦文化是阿美族祖先所留下的文化(P.14)

36 七、考古文化遺址與原住民的關係 關聯性 僅能推測金屬器時代定居於臺灣島上的人類,可能是今日臺灣部分原住民的祖先;但無法確切證明為一脈相傳
課本P.14 七、考古文化遺址與原住民的關係 關聯性 僅能推測金屬器時代定居於臺灣島上的人類,可能是今日臺灣部分原住民的祖先;但無法確切證明為一脈相傳

37 博學堂 考古新發現 舊香蘭遺址位於今臺東縣太麻里,於2004年(民國93年)進行考古發掘。其出土的陶器、石器等皆出現百步蛇紋飾,這是目前臺灣考古遺址內,首次出現有原住民信仰(魯凱族和排灣族)的圖騰。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這可能證明了舊香蘭遺址和原住民文化有直接關係,或許能填補臺灣東部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之間的重要環節。

38 THE END

39 臺灣考古之始──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遺址位於臺北士林芝山岩附近。1896年被日本學者發現後展開調查 。但該處直至戰後才被大量考古挖掘。
芝山岩遺址的重要性在於它是臺灣考古之始,亦是臺灣首處被發現的史前時代遺址。 芝山岩山頂的岩石地面,岩石上的直線為海底古生物爬行的痕跡。

40 臺灣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一覽表

41 長濱人以採集與漁撈為主,人口不多,並常會為了尋找食物而遷徙
在工具方面,他們將石頭打破,利用碎石的鋒利邊緣來切肉或砍樹(打製石器);或將獸骨磨利使用(骨角器) 長濱文化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主要居住於海邊的洞穴及岩蔭,圖為八仙洞遺址 長濱文化礫石砍器

42 使用石器方式推測示意圖 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生活復原圖

43 左鎮人想像圖 左鎮人是臺灣目前所知出現最早的史前人類,但除頭骨化石外,無其他相關文物,故無法具體說明其生活型態

44 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一覽表

45 大坌坑文化 2.生產方式 除採集、魚撈外,出現原始農業 3.開始製陶,其陶壁出現規律的粗深紋飾 1.居住型態與社會組織
開始搬離洞穴,於平坦之地居住,形成定居或半定居的小型村落

46 大坌坑文化陶器。陶器的出現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誌,製作過程是以泥土捏製成陶坯後,經火燒使之硬化成為陶器。其用途一般做為容器,可以用於煮食、儲存等,甚至也常出現在墓葬中做為陪葬品,顯見陶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此時期的容器外表常飾有粗繩紋,故被稱為「粗繩紋陶」。

47 課本P.11 註2 與大坌坑相似的文化遺址 如臺南的牛稠子遺址 臺東的長光遺址、 澎湖的菓葉遺址。 這些文化之間不僅有相似之處,彼此亦有聯繫。如澎湖出產的玄武岩,即曾出現於南部的文化遺址,而臺灣生產的陶器,也曾同樣出現於澎湖群島的遺址。

48 裝了木柄的石錛 Q:根莖類作物不會留下種子,那麼考古學家如何推測大坌坑文化的農耕作物是根莖類作物呢?
A:以出土石器類型間接推論。   (多石斧、石錛) 裝了木柄的石錛

49 大坌坑文化的粗繩紋陶 Q:為何要在陶器表面壓印繩紋? A:減少提攜時掉落的危險 大坌坑遺址 澎湖 菓葉遺址


Download ppt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