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西元一八九四年(光緒20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西元一八九四年(光緒20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元一八九四年(光緒20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2 隔年, 西元一八九五年, 中日簽署<馬關條約> 台灣割讓日本… 開始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

3 日本殖民體制下, 臺灣庶民飽受經濟掠奪, 日警欺凌善良百姓的殘酷行徑, 時有所聞。
日本殖民體制下, 臺灣庶民飽受經濟掠奪, 日警欺凌善良百姓的殘酷行徑, 時有所聞。

4 於是, 有人挺身, 以文章對抗殖民不公的統治, 賴和《一桿『稱仔』》 便是這個時期下的產物…

5

6

7

8 · 公學校-專為台灣小孩而設 參考自《台灣百人傳(2)》頁 71~94。 年代 事件 補充說明 1894 5月28日(農曆4/24)生
祖父、父親皆為「師公」 1895 日本據台 ·   公學校-專為台灣小孩而設 小學校-專為日本小孩而設 1903 就讀公學校(今彰化中山小學) 1906 拜黃倬其為師,紮根漢學 1909 就讀臺北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5年後畢業,至嘉義醫院實習 日據時代醫生的培養是5年的教育 1915 返彰化娶王草為妻 1916 於彰化開設賴和醫院 1919 赴中國廈門,任職廈門鼓浪嶼博愛醫院,一年後返台。 當時的台灣知識分子對中國的態度有對祖國的嚮往;在台灣,人民是二等公民,受不平等待遇

9 參考自《台灣百人傳(2)》頁 71~94。 年代 事件 補充說明 1921 與林獻堂、蔣渭水組「台灣文化學會」,任理事長 日人當時對台灣人民的控制很多,包括文化,故賴和等人採取非武裝抗日,以提升台灣人民素質、知識,喚醒人民的民族自覺,以求一平等的對待。 1923 治警事件發生,入獄三週。 日人以為「台灣文化學會」煽動人民,故將其逮捕。 1925 發表第一篇隨筆<無題>。創作第一首白話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 < > -是有關發生於彰化縣二林,種甘蔗的農民和會社之間的衝突事件 。 1926 元月,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鬥熱鬧>,二月再發表<一桿稱仔>。 1930 創作長詩<流離曲>。發表<南國哀歌> < >悼念霧社事件陣亡的原住民。 1941 第二次入獄,寫《獄中日記》。 1942年,元月因病重出獄。 1943 元月31日因心臟病去世。

10 1.客觀、公正、合理的法律: 作者刻意加上雙引號『』,透過特殊的處理,引發注意,達到強調,這是作者的本意。

11 2.殖民法律的欺罔與虛妄: 傳統的稱仔竟然不符現代度量衡規則, 菜販直樸的良心也抵不過巡警貪婪的 嘴臉,美其名是現代化的法治,其實
不過是統治者的強權,顯示出傳統的、 民間的、臺灣民眾所追求的正直公平 的價值,如同稱仔一般地遭到打斷擲 棄。

12 3.人間平等的顛覆: 稱仔也象徵人間的平等,但在日人自 視高高在上,動輒罵秦得參是畜生的 行徑中,也就全無平等可言,標準、
平直的稱仔最後被打斷,也就像善良、 正直的得參寧折而不屈。

13 「稱仔」為買賣 時候稱重量用 之工具。  

14

15 借代 在語文裡放棄一般常用的本名或語句,而另找其他和這個事物、事情有關的名稱或語句來代替,以講求刺激新穎所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16 借代 依據本體與代體之間的關係來分類,可分為: 1.以事物的特徵或標記代替事物 2.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屬代替事物
3.以事物的作者或產地代替事物 4.以事物的材料或工具代替事物 5.部分和全體相代 6.特定和普通相代 7.具體和抽象相代 8.原因和結果相代

17 1.以事物的特徵或標記代替事物 如:伊雪艷站在一旁,叼著金嘴子的三 個九,徐徐地噴著煙圈。(白仙勇 《永遠的伊雪艷》)
如: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 《桃花源 記并詩》)

18 2.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屬代替事物 如:一連五六個春夜,每次寫到全台北都睡 著,而李賀自唐朝醒來。(余光中《逍遙 遊後記》)
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 水調歌頭>)

19 3.以事物的作者或產地代替事物 如: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 (余光中《武陵少年》) 如:私家收拾,半付祝融。(連橫 《台灣通史序》)

20 4.以事物的材料或工具代替事物 如:無私竹之亂耳。(劉禹錫《陋室銘》) 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過零丁洋》)
(文天祥 《過零丁洋》) 如:因為當初我們都曾夢想成為文學家, 而且還說過酸溜溜的話:要握莎士 比亞的筆,不舞拿破崙的劍。(逯耀 東《三人行》)

21 5.部分和全體相代 如:「你教的是『子曰詩云』麼?」我覺 得奇異,便問。 「自然。你還以為教的是ABCD麼?」 (魯迅《在酒樓上》)
如: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2 6.特定和普通相代 如:湖南是中國的斯巴達。(蔣夢麟《西 潮》) 如: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白居易《慈烏夜啼》)

23 7.具體和抽象相代 如:這是蛇與蘋果最猖獗的季節。(周夢蝶 《五月》) 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 歌頭》)
如: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 (《孟子 梁惠王上》)

24 8.原因和結果相代 如:唉!汝不曉得他的厲害,汝還未嘗到他 青草膏的滋味。(賴和《一桿『稱仔』 》) 此處以「青草膏」借代拷打,是原因和結果
相替代。 如:我也沒有妳們那樣餓嫁,個個去捧棺 材板。(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如: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施耐庵《魯 智深大鬧桃花村》)

25 類 字 類疊的一種,同一字詞隔 離使用。 *全文共使用「贌」字七次,是為「類字」修辭: 雖曾「贌」得幾畝田地耕作。
田地繼續「贌」給他們。 就轉「贌」給別人。 「贌」田就不容易了。 會社就加上「租聲」向業主爭「贌」。 田地就多被會社「贌」去了。 得參就租不到田地。

26 類疊 同一字詞、語句,接二連三地使用。 種類 定義 例句 疊字 同一字詞連接地使用。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論語》為政10 ) 疊句 同一語句連接地使用。 尋尋覓覓,泠泠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 ) 類字 同一字詞隔離地使用。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朱自清 《荷唐月色》 ) 類句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論語 雍也》 )

27 飛 白 把語言中的方言、俗語、吃澀、錯別,故意加以記錄或援用的,叫做飛白。適度的運用「飛白」,可增加語言的活力與親和力。
飛 白 把語言中的方言、俗語、吃澀、錯別,故意加以記錄或援用的,叫做飛白。適度的運用「飛白」,可增加語言的活力與親和力。 1.如:課本中之「稱仔」、「贌」得幾畝田地耕作、「租聲」、「刻儉」、「尾衙」、「外家」、「規紀」、「履好」、「開正」。 2.如:韋小寶聽他口氣有些鬆動,忙又磕頭道:「皇上鳥生魚湯,賽過諸葛之亮;奴才盡心為主,好似關雲之長。」(金庸《鹿鼎記》)

28 雙 關 利用詞語或句子同音或多義的現象,使詞語或句子同時間友字面以及字面以外的兩種意思,作者真正的心意長在字面外的那層意思,是一種「言在此而義在彼」的修辭法。

29 雙 關 1.諧音雙關 又名「音義雙關」,是利用字詞音同或音近關係,造成雙重意義的現象。 如:秦得參。(《一桿『稱仔』》 )
雙 關 1.諧音雙關 又名「音義雙關」,是利用字詞音同或音近關係,造成雙重意義的現象。 如:秦得參。(《一桿『稱仔』》 ) 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30 雙 關 2.詞義雙關: 又名「借義雙關」,指一個詞在文句中包含兩種意思,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
雙 關 2.詞義雙關: 又名「借義雙關」,指一個詞在文句中包含兩種意思,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 如:下次再來時,也許是十年後了,那時的億載金城或許才是真的「金城」。(白靈《億載金城》)

31 雙 關 3.句義雙關: 又名「表裡雙關」,指一句話或一段文字,雙關到兩件事物的修辭。
雙 關 3.句義雙關: 又名「表裡雙關」,指一句話或一段文字,雙關到兩件事物的修辭。 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32 修辭大考驗 1.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 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 2.「是啊!瘋…馮老師,你在這裏幹
樂遊原》) 雙關(句義雙關) 2.「是啊!瘋…馮老師,你在這裏幹 什麼呀!」(季季《屬於十七歲的》) 飛白(錯別)

33 由於1. 不滿日本殖民政策,加上2. 台灣武力抗爭屢戰屢敗,以及3
由於1.不滿日本殖民政策,加上2.台灣武力抗爭屢戰屢敗,以及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新思潮衍傳台灣,台灣知識份子在備受衝擊下,以推行台灣新文化運動為文化抗日手段。 此運動應以一 九二0年一月十一日由留日知識份子在東京成立之「新民會」為權輿。其理念為「啟發省民思想,提高本省文化,以其爭取省民的政治自由,而脫離異族的支配。」

34 新文學運動之分期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35 第一階段:1920-1931 新舊文學論爭 作者多以古典詩文陳其政治異議。以象徵手法(寓言小說)批判台民甘為奴之劣根性。
本土作家稀少故轉載頗多大陸新文學作品,如胡適、冰心、魯迅等。 此時社會運動者不論左派右派,都視文學為推展運動之利器。

36 第二階段:1931-1937 日本統治者全面搜捕台灣共產黨員,政治運動由盛轉衰。於是知識份子傾其心力於新文學之創作。
因為社會主義思想影響和社運失敗,此時運動方針為「以台灣化文創作鄉土文學」、「建立台灣自己的文學」。 台灣文學本土論之形成: 由於閩南語撰文;新文學運動尚為日本當局接受;白話文不被認同;日本文學影響。

37 第三階段: 戰時體制與皇民化運動。 小說內容強調傳統之道德理念(從反傳統、爭個人自由、抵抗殖民統治,轉化為思索家庭倫理、人性之糾葛、道德之出路等問題)。 部分作品特色為逃避現實、注重趣味、刻意浪漫。

38 賴和首開台灣新文學運動之風氣,領導文學加入抵抗運動的文學觀,注重實際的創作,以作品來啟示及領導眾多台灣作家的力求上進,樹立了台灣新文學運動最主要的精神標竿,因此被稱之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39 1.抗議精神: 賴和對日本的殖民體制有深刻的體悟,所以對於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除了以文化啟蒙的方式,希冀人民能自覺、團結,更以小說的型態與以形象化,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呼喚同胞勇於追討人間的公理正義。

40 2.客觀寫實: 賴和的小說跟職於現實的情境,在遭受殖民主義及封建主義對人壓迫時,他決定用客觀寫實的手法,為人民留下真實生活形貌。 3.本土意識: 賴和因為堅決反日本殖民,所以他的創作內涵及語言形式便展現相當的「本土性」。

41 4.人道主義: 5.常有福佬話對白: 賴和身為醫生,因此作品中也充分展現他悲天憫人的情懷,並對弱者施予無限的同情。
福佬話(台語)在小說大量出現,除此之外,台灣諺語也鮮活地出現在賴和的小說裡,這些台灣諺語的出現,能增強小說的幽默、挖苦和親切的效果上。

42 一、 始終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學,是中國文學的
一個環節,民族性格濃厚。 二、台灣新文學是屬於全民性的文學,反映台 灣一般民眾的心聲。 三、 採寫實主義的寫作方式,排除無病呻吟。 四、表現出傳統民族文化、地方色彩,極具 台灣堅強的本土性格。 五、以中國文學為基礎,另外吸收日本、歐美 的思潮,具有世界性普遍規模。

43

44 賴和對於貧困的病患,都不收費。於是病患就會以自種的地瓜來答謝他。若有病患拿雞蛋或直接抓隻雞等較貴重的東西,賴和皆拒收。因彰化人感其善行,故稱其為「和仔仙」,當其出殯之日,道旁有五百戶人家為其祭拜。

45 賴和的民族意識非常強烈小時後不肯剪去辮子,他《無聊的回憶中說》說:「雖然也不曉得為著什麼緣故,在我當時的意識裡,覺得沒有一條辮子拖在背後,就不像是人。」而他一生堅持使用漢文寫作,也堅持穿唐裝而不穿和服。

46 和仔仙 在彰化市市仔尾的診所行醫了半輩子,他常不收貧苦病患的醫藥費,故死時留下一萬多圓的債務。死後,葬在八卦山,目的常有人來祭拜,民間還傳說和仔仙墳上的草可以治病,於是民眾紛紛來拔「仙草」,因此墳地上始終光禿潔淨。高雄更盛傳和仔仙已在當地作了「城隍爺」。

47

48 北上念醫學校的賴和

49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時期的賴和(右二) 、翁俊明(右一,翁倩玉的祖父)。

50 攝於日本奈良

51 賴和(右1)、王敏川(右3)、施至善人稱「彰化三枝柱」。

52 賴和先生在賴和醫館的診療室(約1930年代),一襲台灣衫,和八字鬍是賴和先生的標誌。

53 猜猜看!賴和在哪裡? 台北醫學校同窗會(1941年)

54 南國哀歌 (節錄) 這原因就不容妄測。 但終於覺悟地走向滅亡, 在他們當然早就看明, 這一舉會使種族滅亡, 未嘗有人敢自看輕,
人們最珍重莫如生命, 誰敢說是起於一時? 這天大的奇變, 只殘存些婦女小兒, 所有的戰士已都死去, 南國哀歌 (節錄)

55 兄弟們來! 來!捨此一身和他一拚! 我們處在這樣環境, 只是偷生有什麼路用 眼前的幸福雖享不到, 也須為著子孫鬥爭。 兄弟們!來--來!
來和他們一拚! 憑我們有這一身, 我們有這雙腕, 休怕他毒氣、機關鎗! 休怕他飛機、爆裂彈! 來!和他們一拚! ˙˙˙˙

56 一、 覺悟下的犧牲, 覺悟地提供了犧牲, 唉,這是多麼難能! 他們誠實的接受, 使這不用酬報的犧牲, 轉得有多大的光榮!
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 節錄一 一、 覺悟下的犧牲, 覺悟地提供了犧牲, 唉,這是多麼難能! 他們誠實的接受, 使這不用酬報的犧牲, 轉得有多大的光榮!

57 鹽水製糖會社

58 「製糖會社」 利用機械採收甘蔗


Download ppt "西元一八九四年(光緒20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