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两 晋 诗 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两 晋 诗 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两 晋 诗 坛

2 一、两晋诗坛概况 1、西晋太康年间的创作以繁缛为主,但有以左思、刘琨为代表的刚健诗风; 2、东晋则是玄言诗的天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3、晋末宋初的诗人陶渊明给诗坛带来了清新风格,将专章另论。

3 二、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1、太康诗风的形成
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80年统一中国,改元太康(280—289),此后20多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士人们一方面清谈求名,有飘逸潇洒的风采,另一方面又很看重物欲与感官享受,没有什么理想色彩,这种心态发于诗歌,便是抛弃建安诗歌的慷慨任气与正始诗歌的深邃忧思,向形式技巧方面发展,形成“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诗风。

4 2、太康诗人的代表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是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有107首。诗歌多模拟之作,语言华丽排偶。《赴洛道中作》 潘岳与陆机齐名,合称“潘陆”。词采华艳,善作悼亡诗赋。《悼亡诗》三首获得极高评价,以至“悼亡”一词从此成为悼妻专用。

5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

6 遣悲怀三首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7 两人诗歌特点: 一是拟古,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 二是追求形式技巧,表示出“繁缛”的艺术风貌。 什么是繁缛?本指繁密而华茂,用以比喻文采过人。分而言之,“繁”指描写繁复详尽;“缛”指色彩华丽。

8 3、太康诗风“繁缛”的主要表现: 语言由朴素趋向华丽;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张华讥刺陆机:“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 潘岳在当时就有“潘文如江”、“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之誉 。

9 三、太康时独树一帜的左思 左思字太冲,出身寒微,容貌丑陋,且口吃。因妹妹左棻被晋武帝召入宫,得以做秘书郎官职。其用十年功夫写出的《三都赋》,洛阳为之纸贵。但当时门阀制度已形成,所以左思虽才华出众,却始终未被重用。

10 现存诗14首,代表作是《咏史》8首。自东汉班固以来,咏史诗大都叙述史实,且一诗专咏一人一事。左思的《咏史》却是借古人古事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和不平,所以实际上是政治抒情组诗,而且一诗不专咏一人一事。

11 《咏史》其二(郁郁涧第松) 一、借咏史以咏怀。 诗歌借汉代金、张家族几朝几代都有人为巨宦,而汉文帝时冯唐很有才能却头发白了还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史实,无情地抨击了门阀制度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合理现象,从而抒发了自己的怀抱和不平。

12 《诗品》评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典,即多引用史实;怨,即借古讽今,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精切,即借古讽今能做深刻、恰当。他的诗歌能引起讽喻社会的作用,所以说得讽喻之致。

13 二、内容上由隐至显。 开头四句写自然现象,以比兴手法隐喻人间的不平。 中间四句,泛写当时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位,而出身寒微之人沉没在低下职位上这一普遍不合理现实。 最后四句,由一般至个别,在普遍现象中举出了例子,那就是金、张两世家与冯唐的对比。

14 三、通篇皆用对比的手法。 涧底松与山上苗的对比; 径寸茎与百尺条的对比; 金张与冯唐的对比。

15 四、刘琨与永嘉诗歌 永嘉(307—313)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文学史上一般称西晋末期的诗歌为永嘉诗歌。 西晋末年,战乱频繁,正始时兴起的清谈之风更盛,诗坛兴起玄言诗。

16 较有成就的诗人是刘琨。刘琨出身世族,但在北方抗战多年,诗歌抒发报国壮志,写得苍劲悲凉,代表作是《扶风歌》与《重赠卢谌》。
元好问:“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论诗绝句》其二)

17 五、孙绰、许询与东晋玄言诗 永嘉南渡后,政治相对安定。偏安心态,玄谈风气,留连山水的审美情趣以及佛教空观的影响,玄言诗在东晋诗坛占据了统治地位。 玄言诗特点:内容上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兼及佛理的表述;表达上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代表人物孙绰与许询

18 秋 日(P65) 孙绰 萧瑟仲秋风,飚唳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此诗哲理与形象紧密联系,有别于一般玄言诗。

19 六、郭璞与游仙诗 东晋诗坛,值得一述的是南渡之初的诗人郭璞。以19首《游仙诗》最为有名。
郭璞《游仙诗》有纯写长生求仙的,但为人称道的是那些借游仙以咏怀,表现对现实不满的诗歌。比一般玄言诗多了感情色彩。

20 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蕃羝 。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21 言仕宦求荣不如高蹈谢世。 对比手法:京华与山林,朱门与蓬莱,游侠窟与隐遁栖,保龙见与触藩羝。形象地呈现了诗人所面临的矛盾。 清刘熙载:“假栖遁之言,而激烈悲愤,自在言外”。    

22 七、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23 王羲之《兰亭诗》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乃携齐契,散怀一丘。

24 王羲之《兰亭诗》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Download ppt "第二章 两 晋 诗 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