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日本福島核災所暴露的核能與核能安全問題 – 反對核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日本福島核災所暴露的核能與核能安全問題 – 反對核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福島核災所暴露的核能與核能安全問題 – 反對核能
4970S108曾馨慧(組長) 4970S029李季芳 4970S033黃婉綾

2 福島核災凸顯全球核安巨大差距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會議上說,311日本地震後,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的輻射外洩危機,凸顯全球各國在處理核子危機時,存在著巨大差距。 核能災害會議中,討論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地震海嘯造成嚴重輻射外洩災害後,全球如何預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會議上說:「全球的人們都在問,我們真的確實把預防核災的工作做好了嗎?我們在保衛全球民眾免於核子災害上,是否做到安全無虞?」

3 何謂核能? 核能是於五○年代發展出的最新能源
主要依據質能互變的原理,就是當物質改變形態時,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由於物體質量改變而得到的能源,稱為核能。

4 能量和質量可以相互轉換,轉換公式為:E=MC2
核能發電的原理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能量和質量可以相互轉換,轉換公式為:E=MC2 只要極少的物質經由核分裂或核融合反應,即可轉換成驚人的能量。

5 反對核能的理由 核能安全問題? 輻射是否外洩、是否超標? 輻射是否影響生態?污染後的生態、土地是否再生? 核廢料如何處理?
台灣核能安全問題? 重大災難來臨時,台灣是否能應變?

6 核能安全問題

7 核能災害實例 1957年蘇聯位於烏拉山區車里雅賓斯發生核廢料槽爆炸,將近一萬一千人被迫撤離,稱吉斯亭事故。
1957年英國塞拉菲爾德的處理廠,氣冷石墨的反應堆中,發生大量放射性物質外釋。 1973年英國塞拉菲爾德的處理廠再發生事故,放射性物質洩漏流入作業區,造成處理槽放熱反應。 1979年美國賓州三哩島核能電廠發生事故,造成反應爐爐心嚴重毀損。

8 1980年法國聖洛朗核能電廠發生事故,造成反應爐部份毀損。 1986年蘇聯發生車諾比爾核能事故。
1989年西班牙核能電廠發生異常事件,雖並未有放射性物質外洩,但因火災關係,使機組安全系統受到損害,嚴重波及深度防禦機能。 1999年9月日本JCO公司核燃料處理廠在核燃料轉化過程中,未遵照安全規定而擅自更改程序,造成「臨界事故」,使得工作人員一員死亡,附近居民局部疏散。 ※臨界事故,指一定以上的量的核分裂物質或原料(如鈾 或鈽)集中後,會發生激烈的,自然地進行核子分裂,核分裂時放出了中子,中子再撞擊分裂物質會不斷再形分裂而造成核分裂持續進行的狀態,會產生無法控制的輻射能,過程中也會不斷漏出核輻射,具有爆炸的危險性。

9 2011年4月12日,日本福島核災。 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物資飄洋過海,包括美國、英國、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這些國家均檢測到來自日本的微量放射性物質,核電廠附近海水放射性物質也測出超標3355倍的輻射物,是目前地震後最高的數據 。

10 輻射是否外洩、是否超標

11 輻射限度 通常曝露在50~100毫西弗輻射量的話,血液便容易引起化學變化。
通常輻射污染量若超過100毫西弗,會出現噁心、想吐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狀,還有血管神經的病變,以及骨髓抑制造血的問題。

12 福島輻射外洩 核電廠周邊測得每小時400毫西弗輻射量。
在2號反應爐的積水中,測得每小時1000毫西弗的輻射量。這個數值是反應爐內冷卻水正常值的1000萬倍。

13

14 輻射是否影響生態? 污染後的生態、土地是否能再生?

15 輻射的影響-以車諾比核能電廠為例 當年受到輻射污染的民眾,他們自己或是下一代,有人天生畸形,有人則罹患癌症。
生物性行為改變,基因變種甚至滅絕,恐怖的是,放射能量也快速進入食物鏈中。 暴露在放射線中的森林動物,因為自然壽命太短,來不及產生腫瘤,生物基因已經慢慢改變。

16 (當一次身體大面積接受到1戈雷約略相當1西弗,即100萬微西弗以上之輻射量才有可能出現症狀 )
一般以皮膚、骨髓、消化系統、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有其影響。 皮膚之傷害,類似局部燙傷,出現癢、刺痛、發紅等現象。 其他器官以骨髓最為敏感,出現血球數下降。 其次則為消化系統之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當一次身體大面積接受到1戈雷約略相當1西弗,即100萬微西弗以上之輻射量才有可能出現症狀 )

17 受汙染的食品和土壤中的輻射量以及食用的數量,若是重度輻射汙染的食品,讓消費者吃下肚,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以對兒童的影響為最大。
雅柏羅科夫指出,車諾比周邊土地的銫、鋂、鍶、鈽等輻射污染,滲入土壤的話,這些輻射物會隨著植物的生長,而被帶到地面來。 其中,鈽被釋放出來,將會有嚴重的後果,因鈽為永久性的輻射物,鈽會使整個地區不會有人的生存,因為人不可能能清除鈽所造成的汙染。

18 核廢料如何處理

19 核廢料的處理 俄、美、英等核電大國的處理方式,是將核廢料放置在特殊的貯存池中,由非常純淨的冷卻水進行降溫,幾年後再轉移到鋼製套桶中,等待乾燥後,充入惰性氣體後封閉,最後將套筒裝入巨大的混凝土儲存桶中存放。 瑞典是把核廢料保存在500公尺的地底下,一個非常堅固的儲存場,使其不會受到天災意外的影響,導致輻射外洩,而存放的時間,可長達10萬年之久。

20 因受到成本和技術的限制,許多國家常會把核廢料交由別國代為處理。
如,德國曾讓英國和法國處理核廢料、日本和韓國也會把燃料運到法國進行處理,同時還有很多國家會把核廢料運到核電大國-俄羅斯,頻繁跨國海路運輸每年高達200多次。

21 台灣核能安全問題

22 我國核能事件 1993年核二廠二號機於年度大修中,因控制棒吊至接近水面位置,造成工作人員約1小時內接受的劑量超過法定年劑量限值事件。
1993年核三廠一號機,因值班員機警度不夠且反應不當,造成燃料填換池水位下降,廠區內非預期的區域重大污染及約5000加侖之放射性廢水排至廠外的海域。 1994年核二廠一、二號機,因廢料系統清出之污泥袋發生破漏使得廢水的導電率升高,廢料人員在處理過程中操作不當,以失效的除礦器處理廢水,導致廢水酸性過高。

23 1999年核一廠,承包商司機駕駛廢料運送車,下車辦理入庫手續時,運送車順著坡道滑下掉落乾華溪中。
※原委會強調並未造成輻射外洩,但經核能研究所連夜在現場採集的水樣、土樣及草樣分析發現,失事現場乾華溪畔岸砂以遭鈷60輻射的污染。

24 台灣核能發電廠分布 第一核能發電廠位於台北縣石門的天然峽谷,離台北市直線距離約28公里。
第二核能發電廠位於台灣北端,離台北市直線距離約22公里。 第三核能發電廠成立於恆春,離恆春鎮直線距離約6公里。 第四核能發電廠於台北縣貢寮鄉興建未啟用。

25 重大災難來臨時,台灣是否能應變?

26 日本堪稱是全球防震抗災準備最充足的國家,經歷強震、海嘯衝擊之後,核電廠的安全問題還是成為目前全球最擔憂的不定時炸彈。
日本的情況也引發台灣內部要求檢測核電廠的抗災應變能力。 台灣位處地震帶上,地震頻繁,加上基隆及鄰近的日本石垣島也曾發生過海嘯,因此有潛藏的危機。 台灣地區的核能發電廠因靠近海岸,假若發生海嘯,台灣的應變能力可能不足。

27 結論 雖然核能發電在現今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核能發電的危險性較其他發電來的高,影響層面相對的大出很多,如:環境的汙染、生物基因突變、疾病的產生等。 核廢料存在的問題與災難應變,都是現今科技無法全然解決的,假若世界再一次面臨像福島核災或車諾比核災的問題,世界的生態浩劫可能將再次造成無法抹滅的危機與傷害。 我們或許可以思考如何找尋更好的替代能源,如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替代能源都是天然無公害的。或者當核災發生時該如何去應變解決,思考如何有效的防止核災可能對環境或人類所帶來的重大傷害。

28 參考資料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09479

29 The End


Download ppt "日本福島核災所暴露的核能與核能安全問題 – 反對核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