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生死學概論 第四講 跨越生死之間─從瀕死經驗認識死亡 授課講師:郭慧娟
2
【問題思考】 你聽過瀕死經驗嗎? 你對瀕死經驗有何看法? 有過瀕死經驗的人生命會有何改變? 瀕死經驗為何能帶給當事人不同的生命體悟?
為何有此體驗者多會變得悲天憫人? 我們可以用科學態度去解讀瀕死經驗?
4
我在哪裡?我是誰?我怎麼會在這兒? 這個叫做「世界」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我是怎麼來到這世界上的? 為什麼沒有人先問過我的意思? 如果我是被迫參加演出的,導演在哪兒?我要見他。 ~齊克果
5
瀕死經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0EZVPWQdG0 【探索生命】瀕死體驗篇 (上) 12:26
【探索生命】瀕死體驗篇 (上) 12:26 【探索生命】瀕死體驗篇 (下) 14:03 (英國廣播公司 - 探討瀕臨死亡經驗) 5:12 (台視 熱線追蹤專題報導) 14:22
6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 談瀕死經驗 自傳書名「只要我還有一口氣」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 談瀕死經驗 自傳書名「只要我還有一口氣」 幼時有如小霸王,媽媽憂心他被寵上天 ,鼓勵他拿銅板給乞討的小孩,讓單國 璽「首次認識到,不是每人都跟我一樣 幸福」 十二歲時,單國璽因為中暑,停止呼吸 達十分鐘,初嘗死亡味。 我看到血從身上流走,手變得透明
7
隨後進入另一個空間,「看到耶穌、聖母 及很多天使、聖人聖女,緩緩向我靠近」
醒來後,單國璽想,若剛剛真的走了,「 我短暫一生究竟作了什麼?」這才立願要 作「有用的人」。 十八歲時,已動念當神父的單國璽,因為 父母替他訂親,一度絕食,終讓父母斷了 要他傳宗接代的心願。 單國璽至今仍常夢見當年加入耶穌會、母 子生死別離的那一幕,「醒來時,枕頭往 往被淚水濡濕」
9
媽媽,對不起! 廣播節目主持人孫娟娟 曾經有過兩次瀕死被光擁抱的經驗 18歲那年,搭公車發生車禍,第一次瀕死
第二次是她成年以後在國外發生的經歷
10
瀕死經驗的研究 《聖經》中曾提及光靈、靈體特質的描 述以及談到保羅的瀕死;
西元六世紀羅馬教皇格瑞蓋利(Pope Gregory the Great)收集到一些有關瀕死 體驗的資料;
11
瀕死經驗的研究 柏拉圖在其所著《理想國》中也描寫靈 魂如何脫離肉體,如何跟去世之人的靈 魂相會、交談,如何藉護靈的協助使自 己從物理世界轉化到另一國度; 而《西藏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th)中描寫靈魂於肉體死亡後之 經歷、死者的感覺,諸多敘述和瀕死經 驗非常相似。
12
討論瀕死經驗的目的 對於瀕死經驗究竟是真實體驗、或是幻 覺、或是生理的機能反應,眾說紛紜
國內外各項研究發現,有過瀕死經驗的 人在經歷了死而復生的體驗後,對死亡 的恐懼、生命的意義感及人生的價傎觀 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和影響,甚至改變 一個人的一生和生命態度。
13
認識「瀕死經驗」 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 NDE)一詞首見於雷蒙‧穆迪博士
1975年出版的《來生》(Life after Life)一書 「國際瀕死研究協會」對瀕死經驗的定義,瀕死經驗是「在沒有心跳和呼吸,或已經非常接近死亡的狀態下,意識脫離肉體的種種清晰經驗。
14
認識「瀕死經驗」 比較常發生的情況是,當一個人處於生命的邊界狀態,如重病、開刀、意外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時, 或是已經被宣告死亡後再回復生命跡象,於重新恢復意識後,訴說出所經歷的一切經驗
15
美國喬治‧蓋洛普(George Gallup)機構 於1994年進行一項大規模調查,估計全 美有一千三百萬人有過瀕死經驗;
在國內,根據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於2001 年至2002年,動員三萬六千人次義工在 台灣街頭巷尾實際走訪,推估國內有大 約十二萬人曾有瀕死經驗
16
人類的瀕死經驗自古以來就有 但很多有過瀕死經驗的人大多避而不談 有一些擁有這樣經驗的人,在回復心跳 再活過來之後,將「奇妙」的經歷告訴 醫護人員或家人,卻遭到冷嘲熱諷或質 疑 為免遭排斥而不敢多說或絕口不提
18
近代諸多研究瀕死經驗的學者,均為受 過正統科學訓練的學者
他們透過科學的解釋和實驗數據的證明 ,將諸多瀕死經歷「事實」公諸於世 目的便是企盼能真實且正向的瞭解和探 討死亡的「真相」
19
瀕死經驗的各種學說與看法 現實體驗說 此說認為瀕死經驗是生死經驗的真實體驗,人於此過程經驗由生至死的過程及正要進入死後世界的瞬間,卻於體驗了死後世界的一部分後又折返人間。 腦內現象說 死後世界是不存在的,意識也不可能繼續存在。瀕死經驗其實是人在死亡降臨時短時間內的主觀體驗。 幻覺 有些人認為瀕死經驗是因各種不同的藥物、精神現象及心理壓力所引起的。如LS水晶狀酸劑、嗎啡、海洛因、大麻、古柯鹼、PCP、安非他命及巴比妥酸、麻醉劑等。 暫時去除個人特色理論 此說認為有垂死體驗的病人,生活失去意義和衝勁,同時也失去情緒及時間,因此他們自己思考的過程會變得奇特且不真實。 出生的記憶 康乃爾大學的天文學家卡爾‧賽根(Carl Sagon)在他的暢銷書《布萊克的大腦》中,提出瀕死經驗為一個人出生經歷所殘存的記憶。
20
瀕死經驗的各種學說與看法 雙重人影幻覺 此說認為瀕死經驗是看到兩個自己的心理學現象。也就是人在自己的身體外看到自己,通常從上方透視,而且看到實體。 腦內啡說 醫學界於1975年發現腦內具有與麻藥同樣作用的物質,其中最強的β-endorphin-β腦內啡,效力有嗎啡的十倍以上。因此,美國麻州醫院丹尼‧卡爾博士認為瀕死經驗與腦內啡有關。 腦部缺氧論 此說認為瀕臨死亡的人會出現呼吸不順、心跳不全等症狀,腦細胞因而得不到充分的氧氣供給。缺氧狀態下的腦部無法保持正常的意識,甚至也會出現幻覺症狀,這就是引發瀕死經驗的主因。 類似顳葉癲癇說 此說認為瀕死經驗是人體腦部化學物質平衡的變化,再加上血流量減少及缺氧的狀態,而引發顳葉及大腦邊緣系統癲癇。引發脫體的現象,並使人見到各種幻覺。 大腦感應說 所有瀕死經驗都有生理原因,認為人死前靈魂出竅現象,其實是大腦體驗或解讀死亡的一種反應及過程,大腦試圖「合理化」不尋常的經驗,造成所謂的「靈魂出竅」虛幻情境。
21
著名瀕死經驗實驗調查 美國學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美國著名生死學者於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間,訪問世界各地大約兩萬多名具有瀕死經驗的人,他們之中,年紀最小約只有兩歲,最大的九十九歲,這些人有的是愛斯基摩人和美洲原住民,有的則是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 日本研究者立花隆 獲NHK電視台協助,花費一年時間在日本、加拿大、印度、義大利等地取材,製作了「瀕死經驗」大型系列報導節目,於一九九一年三月間播出,並於1995年集結出版《瀕死體驗》一書。 中國大陸 針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瀕死經驗進行調查研究,由天津安定醫院及精神醫學家合作發表於一九九三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大眾醫學》第五期論文,獲得八十一例有效調查數據。
22
英國南漢普頓醫院 於二○○一年二月在《復甦》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該項研究針對六十三名心臟病突發死後復活的病人進行調查,以科學研究方式初步證實認為靈魂可以獨立於大腦之外而存在。 荷蘭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剌胳針》(The Lancet) 於二○○一年十二月刊登一篇由荷蘭Netherland Rijnstate醫院心血管中心,對三百三十四位二十六歲至九十二歲突發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長達八年追蹤式瀕死經驗的研究結果,在學術界造成轟動。 「阿爾法三號」科學實驗 國際間還曾發起一項「阿爾法三號」的科學實驗,這項實驗是由多個跨國公司贊助,在日本東京進行,參加實驗的共十六人。實驗針對瀕臨死亡的垂危病人,在其頭骨中植入電極,並與電腦相通,使電腦可以在八十公里範圍內接受到病患的腦電波,並在六十秒內把腦電波譯成文字顯示在螢光幕上。結果受實驗的兩名病患在死亡後,電腦螢光幕上各出現一些訊息,其中一位是「我是佛迪,告訴你們,我很快樂,沒有痛苦…沒有痛苦…沒有痛苦…」,另一位是「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很高興來到這裡,此間經常陽光充足,很多人與我在一起,我很愛他們…」之後便中斷訊息。該項實驗亦引起全球高度矚目。
23
重要瀕死經驗研究著作1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博士(Carl Jung)
1944年因經歷瀕死經驗,在其名著《記憶、夢境、映像》(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中做了詳細的描述。 心臟科醫師麥可‧薩翁(Michael Soliom) 1978年開始研究瀕死經驗,並撰寫《死亡的回憶》(Recollection of Death),他首度以合理的科學方式來解釋瀕死經驗。 哲學、醫學博士雷蒙‧慕迪(Raymond A. Moody JR.M.D.) 於1975年著撰《來生》(Life after Life) 一書,首度提出「瀕死經驗」一詞,被稱為瀕死經驗之父。之後又著有《生命之後的映像》(Reflections on Life After Life)及《在光明的彼岸》(The Light Beyond)等書。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 Ross, M.D.) 從1970年代起總共蒐集全世界各地兩萬餘件瀕死經驗案例,並著有《天使走過人間》(The Wheel of Life)、《你可以更靠近我》(The Tunnel and The Light)、《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論死後的生命》(On Life after Death)等書。 美國精神科教授布魯斯‧葛雷森(Bruce Greyson) 發明「葛雷森量表」,以評估瀕死經驗的真實度。 醫學博士麥爾文‧摩斯(Melvin Morse, M.D.) 專門研究兒童瀕死經驗,著有《死亡之光》(Transformed by the Light)、《跨過生死之門》(Closer to the Light)等書。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教授肯尼斯‧林格(Kenneth Ring) 著有《奔向終點》(Heading toward Omega)、《死後餘生》(Life at Death)、《曲終人未散》(The Omega Project)及《穿透生死迷思》(Lessons from the Light)等書。
24
重要瀕死經驗研究著作2 釋覺了 針對嘉義四位有瀕死經驗的佛教信徒進行研究,於二○○四年發表碩士論文「佛教徒瀕死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四位信徒為例」 簡政軒 於二○○五年,針對六位有瀕死經驗的民眾進行前後生命產生效應之研究,並發表「瀕死經驗個案後續效應之研究─以台灣本土個案為例」碩士論文。 李奕欣 於二○○五年發表「應用瀕死經驗於創傷個案諮商之探討」碩士論文。 涂秀妮 針對二十一位有瀕死經驗病患進行研究,於二○○八年發表碩士論文「接近死亡經驗:經驗內容及生活價值態度改變狀況」。 汪筱媛 於二○一一年發表「從天主教靈修高峰經驗與瀕死經驗談靈性的重要與開展─從單國璽機主教談起」碩士論文。 張玉麟 於二○一二年研究並發表「從瀕死經驗案例探討靈魂不滅思想」碩士學位論文。
25
國外瀕死研究協會 1990年美國華盛頓喬治丹大學有來自十 三個國家,三百多位研究者及經驗者共 聚一堂,召開有關瀕死經驗的第一次國 際會議,同時成立「國際瀕死研究學會 」(簡稱IANDS USA)。 1992年估計,全美國可能有800萬人有過 瀕死經驗,1994年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 結果,瀕死經驗人數增加至1300萬人
26
國內瀕死研究協會 「台灣瀕死研究中心」於民國91年7月17 日,由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成立。
90年5月18日至91年5月18日,動員3萬6 千人次義工,在台灣街頭進行訪談 初步估計台灣應有12萬人曾有瀕死經驗 民國92年將部份訪談案例集結出版《重 新活回來》一書
27
國內瀕死研究協會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總執行長趙翠慧曾有 過瀕死經驗,因受到瀕死經驗影響,人 生觀與價值觀產生不同變化,全力投入 生命教育與公益活動,並廣將自身的經 驗受邀至學校、機關團體進行分享。 高雄凱旋醫院林耕新醫師為國際瀕死研 究學會會員,並研究本土瀕死經驗,個 案累積多達三十多件,亦為國內瀕死經 驗研究重要先驅
28
從瀕死經驗認識死亡 張淑美曾以「脫光隧憶會返」六字精簡形容瀕死經驗
脫:靈魂脫離身體 光:會被柔和、慈悲的光所包圍和安撫 隧:許多瀕死的人都有經過隧道的經驗 憶:這一生的所有一切如放映電影般一一回顧 會:是在過程中會見已過世的親人 返:雖然美好的死亡經驗讓瀕死者不想返回人世, 但因因緣未了,放不下親人和人世間一切,一 動心便返回人間
29
復活前的經歷與內涵 從全世界可能多達數千萬計的死去又復 活的案例綜合歸納起來,發現這些瀕死 經驗都經歷類似的階段或歷程
穆迪醫生在《來生》一書中指出,瀕死 經驗經歷者描述的過程都有很高的相似 性
30
我見到天堂 美國知名神經外科醫生亞歷山大(Ebon Alexander) 曾經歷大腦新皮層失去功能長達7天
當他從昏迷的瀕死狀態甦醒後,他說他見到了「另一個世界」 將經歷寫成新書《天堂的證明》(Proof of Heaven, A Neurosurgeon journey into the Afterlife)。
31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所著 《柳暗花明又一生》
靈魂出體的經驗 經過一條隧道 出現一道耀眼的光芒在隧道盡頭召喚 遇見象徵絕對之愛的光體 感覺無上的快樂,無以言喻的喜悅、和極度的安詳 遇見已故的親人或無名嚮導
32
看見光之城 回顧人生(一種無時間性的三度空間異象 ,呈現經歷者一生所遭遇的重大事件) 接觸到絕對知識,但在回到人世後部分或 完全遺忘 確信自己乃一和諧宇宙整體的一部分 碰到各種代表限制或界線的象徵,一旦越 過後便不可能再起死回生 自願或被迫起死回生。
33
庫伯勒‧羅斯於 《生與死的回憶錄》 第一階段:瀕死經驗者感到自己的靈魂 飄離了肉體 第二階段:意念到哪兒,人就可以到哪 兒
第三階段:穿過隧道或大門「回家」 第四階段:回顧生命,反省學到的東西
34
凱尼斯‧林格《穿透生死迷思》 60% 感到心情愉快、安詳 37% 體驗脫體 23% 踏入另一個世界進入隧道體驗 16% 看見明亮光線
60% 感到心情愉快、安詳 37% 體驗脫體 23% 踏入另一個世界進入隧道體驗 16% 看見明亮光線 12% 人有回顧一生 10% 則有清楚的視覺體驗進入光的世界 8% 和已故親朋好友見面 2% 有超越時空相遇的經驗
35
不美好的瀕死經驗 瀕死經驗不一定都只是美好的 也有一小部份的人體驗到不美好的瀕死經驗 他們看到的光是剌眼的 聽到的聲音可能是尖銳或剌耳的
甚至有的是下到了地獄,看到可怕的景象
36
為什麼會發生不美好的瀕死經驗 有學者認為是一種生命的提醒 也有學者認為強烈自我意識的人才會記住 不美好的瀕死經驗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的氣(能量場)不足 或靈界低層的靈魂依附到人的能量場時, 可能會促使不美好的瀕死經驗產生。
37
芭芭拉‧羅默爾《揭開生死謎》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經歷不美好的瀕 死經驗,那是學習的教具。 迫使我們回顧今生,並重新評估今生所 做的選擇。
許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灌輸錯誤或不 完整的資訊,不美好的瀕死經驗帶來當 頭棒喝,讓當事人茅塞頓開,醒悟到如 何才能從自怨自艾中解脫。
38
芭芭拉‧羅默爾指出,之所以會發生不美好的 瀕死經驗,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為了要剌激當事人停下來,回頭反省 以前的所有選擇、行為、反應、想法和說過 的話,進而改變人生的方向。 第二,如果當事人在瀕死經驗發生前剛有過 不好的,不被關愛的感受或惶恐的心境,也 可能會發生不美好的瀕死經驗。 第三,如果從小被教導有地獄存在,那麼也 可能產生投射作用,容易經歷類似的經驗。
39
瀕死經驗後的精神及行為變化 對死亡的恐懼感降低 相信死後有生命存在 感激生命、具使命感 比較願意無條件地愛人 不注重物質享受 對生命充滿感恩
自我接納 相信輪回轉世或神的存在 更重視家人和朋友 心智會明顯增長,甚至具有超常的敏感度或療傷治病的能力
40
瀕死經驗的生死反思 正向看待死亡 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心靈的療癒作用 乘著愛的翅膀回家 修改生命方程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