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55课时 中外著名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55课时 中外著名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5课时 中外著名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55课时 中外著名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2 [考纲要求] 1.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 2.孙中山、甘地、凯末尔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纲要求] 1.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 2.孙中山、甘地、凯末尔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3 考点一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考点二 “亚洲觉醒”的先驱 考点三 无产阶级革命家

4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 1.内战期间 (1)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赢得“铁骑军”称号。 (2)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 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 (3)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 (4)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 2.共和国期间 (1)对内: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地派;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 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解散议会, 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对外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其并入英国。 ②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通过英荷战争,使荷兰失去 了海上霸权。 ③分别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 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6 3.评价: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在打败王权、建立共和国方面贡献重大,共和国 成立后逐渐走向反动,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7 二、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1.领导独立战争 (1)开始的标志:“列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把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 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大陆军的方向 转变。 (5)胜利:1781年10月,约克镇英军投降,宣告了美国独立 战争的胜利。

8 2.建立民主政治 (1)拒绝做国王,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 (2)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制定了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 法。当选美国第一、二任总统。 (3)开创性工作: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不迷恋权力,功 成身退。 3.评价: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9 三、“军事天才”拿破仑 1.投身大革命的洪流,成为“法国宝剑”:大革命时期, 面临内忧外患的拿破仑,以欧洲大陆为舞台,指挥法国 大军,创造了许多经典军事战例,成为法国大革命时代的 一柄“宝剑”。 2.攫取法国政权,巩固革命成果:1799年,发动军事政 变,攫取法国政权,建立执政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0 3.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 国,取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帝国。 4.进行对外战争:在帝国时代,拿破仑发动了一系列的对 外战争,同反法同盟作战,捍卫了法国的利益,促使帝国 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给帝国带来了深刻的危机。 5.帝国覆亡:由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最后失败,第一帝 国于1814年被颠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

11 [史论归纳] 拿破仑以其卓越的才干,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 法同盟,挽救了法国革命,稳定了社会经济;他颁布的《民 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 果;他的对外战争将《民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 展,但也使欧洲大陆陷于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 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

12 主题 克伦威尔成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原因以及正确评 价克伦威尔 [要点拓展] 1.克伦威尔成为领袖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盟的 体现 (1)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是双方结盟的基础。 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成为两者共同的利益要求。 (2)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薄弱是两者结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量还很 薄弱;而新贵族不仅经济力量强大,而且拥有一定的政治 实力。

13 2.评价 (1)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当时的欧洲社 会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时期,他顺应了这一历 史潮流。他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时代任务,即在英 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 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会和“小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大权独揽,建立起护国主政权,开始脱离人民,实行军事 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开辟了方便之门。但是,克伦威尔并 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 利益,采取了若干开明措施,仍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14 [史料探究] [解读] 史料一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一些独立派的议 员和军官大发其财,例如议会“赠给”克伦威尔的庄园,每 年收入为7 000英镑。①这些从革命中发了财的议员和军官, 不再想把革命推向前进,而是要维持现状。他们失去本来的 内战期间的革命性,日趋反动。但是,广大人民在胜利中没 有得到好处,战争反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恶化。从1653年 起,农民不断暴动,城市平民骚动也层出不穷。革命力量的 增长,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异常恐惧。为了巩固其经济利益 和政治权利,他们紧紧地依靠克伦威尔的军事力量,并渴望 建立军事独裁。 ↓

15 (1)史料信息①表明克伦威尔及其追随者已经丧失了革命性。 ②克伦威尔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依靠军人的力量, 断然解散议会,并于1653年12月16日在伦敦就任“护国 主”的。 ↓ (2)史料信息②表明克伦威尔建立“________”政体适应了当 时英国的形势。 护国主

16 史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 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 者,是屡见不鲜的事。③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 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 (3)史料信息③表明在特殊时期_____________和资产阶级民 主制并不冲突。 个人独裁

17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建立政党 (1)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在 《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

18 (2)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有 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同盟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 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缔造民国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一举成功,各省代表 于1911年12月集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 告成立。 (2)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颁布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 (3)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 史性巨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共 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 主精神的高涨。

20 3.维护共和 (1)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 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2)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全力倡导民生主义。“宋 案”惊醒了孙中山建设铁路、发展实业的美梦,他仓促发 动“二次革命”,开始了挽救民国的艰苦斗争。 (3)“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规定“ 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 先后开展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1915-1916 年)、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1917年)和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1922年)。

21 4.国共合作 (1)在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同意以 “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创办军 官学校。 (2)中国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召开,会 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草案,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确立了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 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2 二、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 (1)提出甘地主义。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 2.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促进印度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对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促进了民族独立 的进程。 (2)消极影响 ①非暴力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 ②其经济思想具有落后性,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3 三、“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1.领导民族革命 (1)1919年冬,凯末尔党人在帝国议会选举中获胜,不久通 过《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应享有完全的独立、自由和 领土完整。 (2)1920年组建了以凯末尔为首的国民议会政府。 (3)取得萨卡里亚河之战的胜利,开始取得战场上的主动 权,成为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4 (4)1923年7月,土耳其与英、法、意、希、日等国签订《洛 桑和约》,废除《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从 而为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铺平了外交上的道路。 2.成立共和国:1923年10月,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并当选 为总统,使土耳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5 3.进行改革 (1)政治: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制定共和国宪法和土耳其 民法、刑法等。 (2)经济:推行国有化政策,颁布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3)文教:推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推行字母改革。 (4)社会生活:废除种种陈规陋习,采用公元纪年,规定妇 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6 4.影响: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史论归纳] 甘地的非暴力抵抗具有鲜明的反抗英国殖民 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目标性以及一定的社会平等思想色 彩,这在民族民主运动时期具有很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但由于这种思想把非暴力看成惟一的、“宗教式的善”的 真谛,因而它又有限制群众运动的局限性的一面。

27 主题 对孙中山先生历史地位的认识及对甘地的评价 [要点拓展] 1.正确认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系统提出 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孙 中山先生刚强坚毅,愈挫愈勇,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28 (2)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制度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 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之后,为 了维护共和制度,从“二次革命”到护法运动,孙中山先生 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3)孙中山先生晚年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直接推动了 国民大革命的开始与发展。他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发 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9 2.对甘地的评价 (1)主要功绩 ①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③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 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2)历史局限 ①政治:把民族解放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 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 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30 ②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 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③对外:甘地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局 限性。 (3)总体评价: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

31 [史料探究] [解读] 史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前者不注意人的因素, 后者充分关心人。①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 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 村经济, ↓

32 (1)史料信息①表明甘地推崇乡村文明和________经济。 ②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建立在非暴力基础 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 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 (2)史料信息②表明甘地反对剥削,推崇________运动。 土布 非暴力

33 史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 的信中写道:“③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的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 (3)史料信息③表明印度领导人尼赫鲁认为甘地盲目排斥西 方文明。

34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1.理论贡献 (1)1842年春,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要撰稿人,从此 利用《莱茵报》发表多篇文章,矛头直指反动的政治制度。 (2)1845-1846年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35 (3)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 规律,将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4)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5)1867年发表《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 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36 2.革命实践 (1)积极投入到1848年的欧洲革命,动员工人参加起义。 (2)领导第一国际。 (3)巴黎公社成立后,提供各种帮助。 (4)第一国际解散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工人运动。 3.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国际 无产阶级的领袖。

37 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1.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主义出现,列宁主义诞生。 2.迎接新的革命高潮:1905年革命后,创办《真理报》, 并先后发表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哲学笔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四 月提纲》《国家与革命》等重要文章,及时地对革命进行 指导。

38 3.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 的新纪元。 4.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 权,同德国签署和约,退出一战;领导苏俄军民取得反对 外来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向社 会主义的过渡,成功地进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探索。

39 三、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参与创建共产党:1920年,创建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 织,1921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和军队建设道路:大革命失败 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 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并对军队建设作出了 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

40 3.成为领导核心,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遵义会议在事 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此后,他领导党 和军队先后胜利完成了长征,实现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 的转变,赢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中 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此间,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在中共 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缔造新中国:1949年,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举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一系列 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41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1953-1956年,领导中国 人民成功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1966年,领 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取得了重大 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6.发动“文化大革命”:由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再加上 个人专断作风的不断滋长、民主法制不健全,1966年,毛 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是毛泽东晚年的悲剧。

42 [史论归纳]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 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 基本立足点。

43 四、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具有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2.开国之初 (1)巩固政权:1949年10月,率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并 于12月解放成都,用六天时间完成进军西藏计划。 (2)党的建设: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3)经济建设:客观地总结了“大跃进”及农村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经验教训。1961年初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主持制定关于企业管理方法的“工业七 十条”。

44 3.“文革”时期 (1)遭迫害。 (2)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次年出席联合国第六 届特别会议。 (3)1975年初,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并提出 要全面整顿。 (4)天安门事件后,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45 4.新时期 (1)复出后分管教育科学工作,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77年秋恢复高考制度。 (2)1978年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讲话,成为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言书。 (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和厦门经济特区的南方 之行,推动了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高潮。

46 (5)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被视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 言书。 (6)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 (7)提出“一国两制”,争取国家和平统一。 5.评价: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7 主题 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要点拓展] 1.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参加了中共一大。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 想,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 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3.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成功地实现了战略转移。

48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 侵略战争,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 贡献。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参 加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6.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信心坚定,领导人民解放军粉 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战 略决战、渡江战役,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9 [史料探究] [解读] 史料一 (1911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 报》(注:应为《民立报》,作者系音译),那是一份民族革 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 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 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这份报纸是于右 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这个 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当时全 国处于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我激动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 学堂的墙上。①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 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 ↓

50 (1)史料信息①表明毛泽东的思想还不成熟,并没有完全认 清当时的革命形势。 ②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 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 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毛泽东自述》 ↓ (2)史料信息②表明毛泽东不理解立宪派与_________的本质 区别。 革命派

51 史料二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 们党和人民,③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 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3)史料信息③表明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找到了一条适合_______________的革命道路。 中国国情

52 [史观连线] 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史观理论】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历史 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 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53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 只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 造英雄”时,也必须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 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 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 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 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的 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 能创造历史。”

54 3.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 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 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 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 限性。 4.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 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 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因此,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把他们的行动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 下去分析评价。

55 【史观运用】 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 1.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政治家。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他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了革命成果。 2.对华盛顿的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建 立起民主的联邦共和国,颁布1787年宪法;捍卫民主、不迷恋 个人权力的人格风范:华盛顿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共和政体, 主张只任两届总统、主动放弃权力。华盛顿作为一位伟大 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 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为此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56 3.对拿破仑的评价: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 果;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 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 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杰 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4.对孙中山的评价: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 会巨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孙中山的革命献身精神和追求“民 主”“自由”的人文情怀值得后人学习。

57 5.对甘地的评价:甘地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 盾,有利于教派团结。创立了非暴力理论,不仅是印度人民 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8 [对点训练] (2013·高考江苏卷)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 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 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 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 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 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59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 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 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 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 ……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 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60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 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都落 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 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 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61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 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 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62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克伦威尔在他建 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 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 加以反对”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 ……是因为要求平等”“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 权利”等信息提炼概括;第二小问从对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 主义社会立法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穷人 就是坏人……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 些”分析;第二小问可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

63 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 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 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 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 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 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 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 命思想。


Download ppt "第55课时 中外著名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