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唐代文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唐代文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代文學

2 唐代文學的新發展 唐詩:近體詩、古體詩 古文運動 傳奇的興起 變文的出現 詞的形成

3 唐詩興盛的原因 清代乾隆皇帝年間,曾經編纂《全唐詩》,收錄唐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詩人約二千二百多人,由此可見唐詩興盛的情況。唐詩興盛的原因,可以約略歸納為下列四種: 一、帝王的提倡: 唐代很多帝王極力提倡唐詩的寫作,對詩人非常禮遇,使詩人的地位大大的提高,無形之中也鼓勵了文人從事詩歌的創作,促進唐詩的興盛。 二、科舉的影響: 唐代以科舉取士,詩是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使天下的讀書人把寫詩當作參加考試,求取功名的途徑,詩人不斷提昇寫詩的技巧,使唐代的詩歌的成就比前幾代進步很多。

4 唐詩興盛的原因 三、詩的寫作範圍擴大: 唐代以前的詩歌,大多數是描寫貴族生活,作者大都是貴族,或是圍繞在貴族身邊的讀書人,所以寫作的範圍比較狹窄,題材比較單調貧乏。但是到了唐代,寫詩幾乎是全民運動,作者來自各個不同的階層,描寫的內容豐富多變,使唐詩的作者由貴族普及到民間,唐詩的內容從描寫少數的貴族生活,擴充到反映多數人的生活,唐詩與人民的距離更接近,更多人喜歡讀詩、寫詩。 四、詩歌本身的發展:詩歌的發展,從五言古詩、七言古詩,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因為聲律之說的興起,在唐代有了平仄與押韻更嚴格的絕句、律詩,加上原來的古詩,形成唐詩三種主要的體裁。唐代的詩人大量寫作這三種體裁的詩,使唐詩興盛。

5 唐詩的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 高祖武德元年(西元618年)---- 玄宗先天元年(西元712年),約一百年。
二、盛唐:玄宗開元元年(西元713年)---- 代宗永泰元年(西元765年),約五十年。 三、中唐: 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年)---- 文宗太和元年(西元835年),約七十年。 四、晚唐:文宗開成元年(西元836年)---- 昭宣宗天祐元年(西元907年),約七十年。

6 詩體種類:古體詩、近體詩 一、古體詩: 也稱「古詩」、「古風」、「往體」、「格詩」。詩體名與「近體詩」對稱。廣義者指唐代以前各種詩歌體裁和唐代以後文人仿古的詩作,包括四言古詩、楚辭、樂府等;狹義者,僅指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 二、近體詩: 詩體名。也稱「今體詩」、「格律詩」,與「古體詩」對稱。狹義者指唐代產生的格律詩。近體詩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等。

7 詩體種類:樂府詩 樂府詩:可分「古樂府詩」與「新樂府詩」二種 一、古樂府詩:
漢、魏以下,陳、隋以上,樂府古題唐人所擬作也。(諸家概有,而李白所擬為多,皆仍樂府舊名。李賀擬古樂府,多別為之名,而變其舊。)(引自唐音癸籤,頁二) 二、新樂府詩: 古樂府所無,唐人新製為樂府題者也。始於杜甫,盛于元、白、張籍、王建諸家。元微之嘗有云:後人沿襲古題,唱和重複,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為得詩人諷興之義者,此也。詳後樂通內。其題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又有曰「引」者,曰「曲」者,曰「謠」者,曰「辭」者,曰「篇」者,有曰「詠」者,曰「吟」者,曰「嘆」者,曰「唱」者,曰「弄」者,復有曰「思」者,曰「怨」者,曰「悲若哀」者,曰「樂」者,凡此皆屬樂府,然非盡譜之於樂。

8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差別 古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一、 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以字數分類: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二種形式。古體詩有四言、五言(稱五古)、七言(稱七古)、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也有少數三言、六言。 三、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二句到百句都有。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9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差別 四、 以用韻分類:古體詩 全首詩可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又可隨意轉為其他韻。
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複。 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10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差別 四、 以用韻分類:近體詩 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複。 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都用平聲韻。 律詩中間二聯(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必須對仗(上下聯平仄相反、句法相同、詞性相同)

11 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五言絕句 1.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不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2 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七言絕句 1.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3 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律詩押韻通則 1.都用平聲韻(唐代劉長卿、白居易、韓偓,宋代蘇軾、黃庭堅寫過少數押仄聲韻的律詩)
2.通常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只有首句用韻時可以用鄰韻。 3.句尾不能連三平,也不能連三仄。(但也有少數例外) 4.律詩基本上不能出現重複字,但也有少數是內容突破了形式。 5.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只要不造成句尾連三平或連三仄,一般都可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如果因此造成「孤平」、「孤仄」,因「孤平」、「孤仄」對聲律的影響較小,所以不必太拘束。 6.句式一定是整齊的五言或七言,沒有長短句。

14 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五言律詩 1.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不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第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第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5 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七言律詩 1.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第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第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6 律詩其他規則:對仗 1.律詩中間二聯(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必須對仗(上下聯平仄相反、句法相同、詞性相同)例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偷春格:前二聯對仗,第三聯不對仗。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3.蜂腰格:只有頸聯用對仗,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17 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古詩 1.可用仄聲韻,可用平聲韻。 2.平仄韻可以轉換,不必一韻到底。 3.不押韻的句尾之平仄,可與韻腳相同。

18 初唐詩歌 初唐詩壇現象 一、宮廷詩人的作品仍蒙受齊、梁舊風影響,追求詞藻與格律。代表詩人:虞世南、楊師道、上官儀、沈佺期、宋之問。
二、新起的青年詩人,力求創造。代表詩人: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三、其他:陳子昂提出反對齊梁餘風,王績詩獨樹一格。 四、初唐詩壇百年之中,詩歌的內容比較貧乏,但是在詩歌的形式上,律體的完成、五七言絕句的提高,七言歌行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19 初唐四傑: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傑的詩,雖未能盡脫富貴華麗的宮廷氣息,但是在那些樂府體的小詩和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品裡,突破了舊宮體詩的狹小內容,初步洗去前人淫靡與庸俗,賦予詩歌新的生命,提高詩歌的風格,對以後的詩歌,起了很大的影響。

20 初唐四傑: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王勃:擅長五言小詩 楊炯:其詩多數是律體 盧照鄰:七言歌行
駱賓王:作品有豪邁英俊之氣,〈易水送人〉、〈在獄詠蟬〉 從王績到四傑,律詩的格律還在進展。 王績〈野望〉、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駱賓王〈在獄詠蟬〉:初唐律詩的代表作

21 代表作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霑巾。
駱賓王,〈在獄詠蟬 〉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22 沈宋與律體 沈佺期、宋之問:五、七言律體在沈、宋手裡完成。 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宋之問〈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 江雨朝飛浥細塵,陽橋花柳不勝春。金鞍白馬來從趙,玉面紅妝本姓秦。妒女猶憐鏡中發,侍兒堪感路傍人。蕩舟為樂非吾事,自歎空閨夢寐頻。

23 文章四友 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 與沈、宋同時期,大力寫律詩的還有文章四友,作品以五律為主。 杜審言:五言排律在其手中發展。
初唐詩壇百年之中,詩歌的內容比較貧乏,但是在詩歌的形式上,律體的完成、五七言絕句的提高,七言歌行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24 吳中四士 賀知章、張旭、包融、張若虛 四士的詩風不盡相同,生活情調有一個共同的傾向,那便是對禮俗規律的厭惡與自由閒適的追求。

25 漢魏風格的詩人陳子昂 初唐四傑並未完全擺脫齊、梁餘風的影響和格律形式的束縛。
陳子昂在唐代詩歌歷史上的重要價值,一方面是他優秀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他首先提出反對六朝華靡無力的文風,追求漢魏風骨與風雅興寄的口號,對於詩歌的發展指出正確的方向。 陳子昂在〈修竹篇序〉文章裡,提出:文學要有興寄,要反映生活,所以他反對六朝以來的豔體,主張回到漢魏風骨。他讚美骨氣端詳,音情頓挫的作品,推重建安風骨和正始之音(魏晉之際,尚玄學清談,後人稱當時的風尚言論為正始之音),這是唐代詩歌新理論的開始。

26 漢魏風格的詩人陳子昂 陳子昂二次出塞,參加戰爭,塞北自然風光的領會,邊地百姓苦痛生活和戰事生活情感的體驗,豐富了他作品的思想內容,提高作品的風格,加強了作品的現實意義。 陳子昂的作品,成為初唐轉變到盛唐詩歌史上的里程碑。他結束了初唐百年間的齊、梁詩風,下開盛唐的浪漫詩派,地位很重要。 〈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張九齡〈感遇詩〉十二首,詩風與陳子昂相近,故後人論初唐詩之轉變者,每以陳、張並稱。

27 李白與盛唐詩人 盛唐詩人以豐富的生活內容,飽滿熱烈的情感,成熟完整的形式,精煉無比的技巧,明朗的風格,美麗的語言,歌唱這個新的時代。
盛唐詩歌有二個主要的傾向: 一、描寫邊塞風光,戰爭生活的詩,以岑參、高適為代表。 二、描寫退隱生活,田園山水的詩,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 李白是其中之集大成者。


Download ppt "唐代文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