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电子教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电子教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电子教案

2 单元七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施工 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的概念。 熟悉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熟悉进线间管槽安装工艺要求。
掌握光缆的敷设要点和技巧。 技能培养目标 能够为真实综合布线工程编制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施工计划。 能够完成室外和室内光缆的敷设和端接。 能够完成进线间管槽的敷设。

3 7.1 项目引入 某学校有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北教学楼、南教学楼和图书办公大楼,电信提供的网络和电话总线都位于学校大门口的门卫室内。其中,图7-1描述了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图书办公大楼与门卫室在初建土木工程时预埋的管道情况;北教学楼和南教学楼距离综合教学楼较近,没有预埋管道。现学校因为规模扩大,各大楼原有线路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重新进行综合布线。

4 7.2 项目分析 在进行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施工时,我们需要确认以下信息。 1)所有建筑物是否都有设置进线间?
2)确定需要布线的建筑之间的距离和布线路径? 3)确定建筑物之间的布线方式和布线材料? 4)确定建筑物室外的强电线路、给(排)水管道、煤气管道、道路和绿化等现状。

5 7.2 项目分析 针对以上需求,依据项目引入中给出的内容,确认了如下信息。
1)该学校建筑建设年代较早,都没有设置单独的进线间,所以所有缆线必须考虑缆线进入大楼的敷设路由。 2)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图书办公大楼之间距离较短,相互之间小于30m,但是该三栋楼距离门卫室超过2km,北教学楼和南教学楼距离综合教学楼也超过1km。 3)根据大楼之间的距离情况,统一采用光缆作为各建筑大楼之间的传输介质。 4)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图书办公大楼与门卫室因为有预埋的管道,所以这些大楼之间的光缆敷设直接采用管道布线,而北教学楼和南教学楼因与综合教学楼最近,所以这两栋楼线路汇总到综合教学楼。大楼之间室外水泥路面面积太大,不利用路面开挖,所以采用架空方式敷设。 5)在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施工时,要充分考虑线槽、缆线等设计施工是否规范,用户使用维护是否安全、方便等因素。 要完成此项任务的施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技能:缆线管道敷设、缆线架空敷设、光纤端接。

6 7.3 相关知识 7.3.1 进线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定义 7.3.2 国家相关标准
进线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定义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满足多家运营商业务需要。 建筑群子系统也称为楼宇子系统,主要实现楼与楼之间的通信连接,一般采用光缆并配置相应设备,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包括缆线、端接设备和电气保护装置。 国家相关标准 GB 50311—2007第6.5.3条规定:建筑群之间的缆线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敷设方式,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建筑物子系统的布线距离主要通过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的,一般在每个室外接线井里预留1m的缆线。

7 7.3 相关知识 7.3.3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1.进线间的位置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1.进线间的位置 一般一个建筑物设置1个进线间,同时提供给多家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 在不具备设置单独进线间或入楼电、光缆数量及入口设施较少的建筑物也可以在入口处采用挖地沟或使用较小的空间完成缆线的成端与盘长。 2.进线间面积的确定 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要求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进线间应满足缆线的敷设路由、成端位置及数量、光缆的盘长空间和缆线的弯曲半径、充气维护设备、配线设备安装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和面积。

8 7.3 相关知识 7.3.3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3.缆线配置要求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3.缆线配置要求 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及天线馈线等室外缆线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间成端转换成室内电缆、光缆,并在缆线的终端处可由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设置入口设施,入口设施中的配线设备应按引入的电、光缆容量配置。 4.入口管孔数量 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进线间缆线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建议留有2~4孔的余量,同时注意防火和防水的处理。

9 7.3 相关知识 7.3.3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5.进线间的设计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5.进线间的设计 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应设有抽排水装置。 2)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 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000mm。 4)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积计算。 5)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 6)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

10 7.3 相关知识 7.3.4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群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环境美化要求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群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环境美化要求 2.建筑群未来发展需要 3.缆线路由的选择 4.电缆引入要求 干线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以地下引入为主,如果采用架空方式,应尽量采取隐蔽方式引入。 5.干线电缆、光缆交接要求 建筑群的干线电缆、主干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

11 7.3 相关知识 7.3.4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群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6.建筑群子系统布线缆线的选择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群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6.建筑群子系统布线缆线的选择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常采用光缆作为建筑物布线缆线,在网络工程中,经常使用62.5/125 (62.5 是光纤纤芯直径,125 是纤芯包层的直径)规格的多模光缆,有时也用50/125 和100/140 规格的多模光纤。 电话系统常采用3类大对数双绞线作为布线缆线。 有线电视系统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光缆作为干线电缆。 7.电缆线的保护 当电缆从一建筑物到另一建筑物时,要考虑易受到雷击、电源碰地、电源感应电压或地电压上升等因素,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这些电缆。

12 7.3 相关知识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布设方式有四种:架空布线法、直埋布线法、地下管道布线法和隧道内电缆布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方法。 1.架空布线法 架空布线法通常应用于有现成电杆,对电缆的走线方式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13 7.3 相关知识 7.3.5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2.直埋布线法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2.直埋布线法 直埋布线法根据选定的布线路由在地面上挖沟,然后将缆线直接埋在沟内。直埋电缆通常应埋在距地面0.6m以下的地方,或按照当地城管等部门的有关法规去施工。

14 7.3 相关知识 7.3.5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3.地下管道布线法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3.地下管道布线法 地下管道布线是一种由管道和人孔组成的地下系统,它把建筑群的各个建筑物进行互连。管道埋设的深度一般在0.8~1.2m,或符合当地城管等部门有关法规规定的深度。为了方便日后的布线,管道安装时应预埋1根拉线,每间隔50~180m设立一个接合井,以供以后的布线使用。

15 7.3 相关知识 7.3.5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4.隧道内电缆布线
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敷设方法 4.隧道内电缆布线 在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通道,大多是供暖供水的,利用这些通道来敷设电缆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

16 7.4 项目实施 本项目涉及到的施工内容主要有:根据各建筑设计的路由图进行相关材料预算,最后进行光缆管道敷设、光缆架空敷设、机柜内的光缆端接,最后对敷设完的线路进行检测和纠错。下面分别讲解相关的施工技能点。

17 7.4 项目实施 敷设光缆管道 一般管道的建设是在建筑土建时完成,在室外每隔50m或者更远的距离设置一个弱电井,以供缆线的敷设。光缆的敷设步骤如下。 1)打开弱电井盖。 2)一施工人员将光缆沿预留的管道插入,另一施工人员在邻近的弱电井中负责引出。 3)如此反复,将光缆沿预留管道路径敷设即可。 在光缆敷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开动力线,谨防线路短路 (2)管道容量预留,敷设室外管道时要采用直径较大的,要留有余量,特别注意转弯半径。

18 7.4 项目实施 敷设架空光缆 为防止意外破坏,架空高度4m以上,而且一定要固定在墙上或电线杆上,切勿搭架在电杆上、电线上、墙头上甚至门框、窗框上。 架空缆线敷设时,一般步骤如下。 1)电杆以30~50m的间隔距离为宜。 2)根据缆线的质量选择钢丝绳,一般选8芯钢丝绳。 3)接好钢丝绳。 4)架设缆线。 5)每隔0.5m架一个挂钩。

19 7.4 项目实施 敷设架空光缆

20 7.4 项目实施 7.4.3 端接光缆 在本项目中,敷设的缆线全部采用光缆,光缆的端接是光缆敷设的必需步骤。以下是光缆端接的具体步骤。
端接光缆 在本项目中,敷设的缆线全部采用光缆,光缆的端接是光缆敷设的必需步骤。以下是光缆端接的具体步骤。 (1)开剥光缆并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 使用专用开剥工具,将光缆外护套开剥1m左右。如遇铠装光缆时,用老虎钳将铠装光缆护套里的护缆钢丝夹住,利用钢丝缆线外护套开剥。 (2)分纤 将光纤分别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如图7-8所示。 (3)准备熔接机 打开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程序进行熔接,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21 7.4 项目实施 端接光缆

22 7.4 项目实施 端接光缆 (4)制作对接光纤端面 用光纤熔接机配置的光纤专用剥线钳剥去光纤纤芯上的涂覆层,再用霑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如图7-9所示。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切割长度一般为15~18mm,如图7-10所示。

23 7.4 项目实施 端接光缆 (5)放置光纤 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如图7-11所示,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一般将对接的光纤的切割面基本都靠近电极尖端位置。关上防风罩,按“SET”键即可自动完成熔接。需要的时间一般根据使用的熔接机而不同,一般需要8~10秒。

24 7.4 项目实施 7.4.3 端接光缆 (6)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
端接光缆 (6)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 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间,然后放到加热炉中加热,如图7-12所示。 (7)盘纤固定 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内。 (8)密封和挂起 进行野外熔接时,接续盒一定要密封好,防止进水。


Download ppt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电子教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