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缢蛏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苏 仰 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缢蛏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苏 仰 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缢蛏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苏 仰 源

2 一、前言 缢蛏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滋补佳品。它具有生长快、周期短、易管理、成本低、产量高、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等优点,是我国滩涂养殖贝类最主要的品种之一,也是沿海养殖池塘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省沿海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对虾病毒性疾病,海水池塘养殖业面临崩溃,宁德市瑞丰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安瑞率先摸索池塘蓄水养殖缢蛏技术,于1993年获得成功,并向省内外推广,缢蛏成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随着蓄水投饵养殖、网围养殖、混养等模式的推广,单产不断提高,福建省成为缢蛏的主产区,2010年全省养殖面积1.4万公顷,产量17万吨,产值25亿元,约占全国40%。

3 我省的宁德增坂、福清龙田、晋江陈埭为我国蛏苗的五大基地之三。蛏苗生产及成蛏养殖是我省沿海渔民重要收入之一,我省将之列入优势水产品品种之一。近年来,缢蛏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地区由过去的闽、浙等南方省份扩展到北方海区。 二、缢蛏养殖三个关键因素:苗种、环境、饵料 1、底质:缢蛏的生活环境关键是底泥。底质要求有一定的有机质,即一定的肥度,但有机质也不宜太多,若过多,由于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繁衍,使底质恶化,也不利于缢蛏生长。确定底质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硫化物含量,硫化物一个参考指标要求低于0.01毫克/公斤底泥,另外一个是亚硝酸盐指标

4 2、水质:缢蛏生长要有良好的水质,如适宜的PH值范围、比重、水温、溶解氧等,及水中要有充足的饵料供缢蛏摄食。 PH值范围:7. 6~8

5 中肋骨条藻 等鞭金藻 圆筛藻 佛氏海毛藻 洛氏角毛藻 旋链角毛藻 短楔形藻 笔尖形根管藻 柔弱菱形藻 三、池塘条件及构建 1、池塘条件 (1)位置:交通便利,选择水流畅通、风浪小、滩涂平坦的内湾。

6 (2)潮区:位于中潮区上部到高潮区下部。 (3)底质:以泥质和泥沙底质为宜。沙质比例太高,一方面池塘易漏水,另一方面,缢蛏吸进沙土后不易净化,影响品质。 、池塘构造 (1)防浪主堤: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堤高在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m以上,堤顶宽度2m以上,以利于交通运输。 (2)池塘面积:每个池塘面积在1~15公顷之间。过大不利于藻类培养和缢蛏摄食平衡。池塘深度缢蛏养殖池与饵料(藻类)培育池深60cm以上,以便蓄水。藻类培育池若混养鱼类,水深要求2m以上。 四、放养前准备

7 2、消毒除害, 推荐使用打浆船将底泥连续翻耕2~3次,将池底40cm内泥土打成浆,静置2~3天,可使敌害生物窒息而死,不仅可减少药物使用,同时将原池塘养殖时留下的残壳打碎沉淀,便于后期养殖;或使用生石灰清塘,将池水排至30cm以下,全池泼洒,用量为1000kg/ha左右;也可用茶籽饼20~25mg/L清塘。 3、平埕: 把整片蛏埕划分为一块块畦,畦高出滩面30cm,宽度为3~4m,长10~20m,畦与畦之间开0.5~1m的水沟以利排水与人行。用木板将畦面压平抹光。平畦时要先重后轻,由畦面两边往中央压成公路形,使畦面不积水。 五、藻水培养与水质调控

8 人家常说“养好一池鱼,先要养好一池水”、“养虾先养水”,对比鱼虾来说,培养好水质对缢蛏养殖更为关键,因为良好的水质不仅是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还是缢蛏饵料的唯一来源。鱼虾还可以人工投饵,而缢蛏目前基本上还是靠天然藻类为饵料的。 1、水质评价 水质好坏养殖户常以水色进行评价,但显得过于简单,一些专家对此进行总结,概括成 “肥、活、爽、嫩” 四个字,这种比单凭水色和透明度确定水质肥瘦要全面的多。 关于水色和浮游植物的关系,一般说来,金、黄、硅、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兰藻细胞呈深绿或兰绿色。一般认为“金藻、褐藻、硅藻、甲藻”四种藻类较易消化,裸藻、绿藻、兰藻较差,

9 同时由于缢蛏生活于底层,因此底栖硅藻类更易于缢蛏摄食。一般认为红褐色、褐绿色、褐青色(墨绿色)和绿色的水都较好,兰色、绿色、灰色、黄绿、泥黄色等则是水色不正的劣水。 藻类培育应以池塘浮游生物的平衡健康生长为基本判断点,只要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保持了活力与稳定生长,就说明池水是健康和有活力的,表明缢蛏喜食、易消化的藻类繁殖旺盛、溶氧充足,酸碱度适宜,有害化学成分含量少。何况水的颜色还受悬浮水中无机质、有机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所以单以水色判断水质质量是不够全面的。

10 (1)肥 “肥水”的概念大多还是以浮游生物总量为根据或以可消化的浮游植物的数量为标准。“肥”大都是指水色浓,浮游生物量高。水中浮游生物少水色清淡透明度就大,浮游生物多水色浓透明度就小,所以生产上还是以水的透明度来表示水的肥度。在测定时为了避免水中非生物悬浮物的干扰,要站在上风头的池埂上将手指弯曲伸入水中,当手指若隐若现时的入水深度即可做为测得的透明度结果。一般要求肥水池的透明度一般应为20厘米左右。这相当于水中的浮游植物总量为每升20毫克以上(20mg/L)。水的透明度直接与水中悬浮物的多少密切相关,与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关系密切但不成正比关系。所以水的透明度也不能代表水质的肥瘦情况。水色和透明度虽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的质量,但它与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关系密切,测定方法容易,所以仍可作为养蛏水质判断的重要参考标准。

11 (2)活 “活水”是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活是由于水中生物的变化所致。据观察最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大量繁殖引起的水色的变化,膝口藻分类属黄藻门,是一种鞭毛藻类,游动快、有显著的趋光性,白天常随光照强度的变化产生垂直和水平运动,清晨上下水层公布均匀,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在表层,以后逐渐下沉分散。9时和13时的透明度可相差7厘米,当这种藻类群聚于池塘的某一边或一角时,即出现半塘红半塘绿的现象。我们常在池塘中见到池水有颜色深浅不一,尤如一片片乌云状的水团就是鞭毛藻大量繁殖形成的。凡是鞭毛藻类都有类似的现象,一般在午后表层数量均较早晨为多。

12 鞭毛藻类常见的种类大小都在10~20微米以上,易于滤取。尤其在施有机肥时,池塘中悬浮和溶解的有机物都十分丰富。因此,兼性营养的鞭毛藻类在浮游植物中占有很大比例,通常可占浮游生物总量的60~80%。 水质“活”的生物学含义是浮游生物繁殖快,池塘中的能量循环快,整个食物链的各各环节的运转正常,也意味着池塘正处于良性循环中,这种水是好水。但鞭毛藻类活动能力强,缢蛏不易摄食,所以不宜太过追求水色变化。 (3)嫩 “嫩”指水肥而不“老”,藻类细胞处于快速生长期(即后面将提到的指数生长期)。 所谓水“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色发黄或发褐,另一种是水色发白。

13 水色发黄或发褐,是由于藻类细胞老化的表现,水中藻类组成没有变化,但细胞内的叶黄素和胡罗卜素增多。从外观上看水色发黄、发褐。称这种水为老茶水(黄褐色)和黄蜡水(枯黄带绿)。水色隐约发白主要是兰藻特别是那些小型兰藻(如粉状微囊藻、厚球藻等)滋生的一种表现。这种水的PH值很高,常在9~10以上,透明度很低,通常低于25~20厘米,白天随着浊白强度加强,碱度迅速下降。由此可见,水色发白是二氧化碳缺乏而使碳酸氢盐形成碳酸盐晶体的结果。与此同时,PH值升高促进了蓝藻的增长。 总之,嫩就是要求水质肥而不老,指水中藻类细胞末老化,并且蓝藻不多。大多数蓝藻(特别是那些极小的种类)不易消化。形成水质老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中养分不足,或氮磷比例失调,一般要增加氮肥。

14 (4)爽 “爽”是指水质清爽,含氧量高,水色不太浓。透明度过低的原因或是浮游生物极高,或是蓝藻占优势(蓝藻一般集中表层),或是泥沙和其它悬浮物过多。在当前的养殖模式中,由于缢蛏大量滤食,浮游生物不易保持很高浓度,过高的生物量常常是天然饵料未被充分利用,水中物质循环不良的缘故。在生长良好的池塘中浮游植物量一般均在100 mg/L以内,超过100 mg/L大致是鞭毛藻类塘“肥水”和“老水”的分界线。但蓝藻塘“肥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往往超过200 mg/L。 2、适宜的水质的生物指标 (1)浮游生物量20~100 mg/L; (2)硅藻、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 (3)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 (4)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多

15 3、藻相与水色的关系 (1)如果水体中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小球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等,水色呈褐色,褐色是养蛏池塘的佳水色,这些藻类都是缢蛏的优质饵料。 (2)如果水体中主要含有绿藻,水体呈淡绿、翠绿色。 (3)如果水体中主要含有金黄藻,水体呈淡黄、金黄色,也是养蛏比较好的水色。但是,要注意暴雨后出现的黄色与正常情况的区分。 (4)如果水体呈暗绿色则含兰藻较多,如果水体呈黑褐色则含鞭毛藻、绿藻、褐藻等较多,是不好的水色。 (5)如果水中轮虫、桡足类占优势,水体就呈浊色,它消耗藻类,与缢蛏竞争饵料。 (6)如果水中浮游生物过少、水过瘦,水体呈澄清色。清水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如果纤毛虫、夜光虫较多,水呈红色,易造成缺氧、发病,这些水色不宜养蛏

16 4、施肥与藻类培育 (1)池塘施肥的作用 池塘施肥主要是向池塘中施放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肥料,目的是在于繁殖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附生藻类、底栖动物等各种饵料生物,以提供缢蛏各种丰富的天然食料。 (2)常用肥料的种类及施用 A、无机肥:也称化肥,施用后肥效较快。按成分不同,可分为氮肥、磷肥、钙肥等。施用无机肥的作用和过程与有机肥不同,不需要经细菌分解过程,其所含各种营养盐类溶解于水中,可直接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对某些自养性细菌也有一定的营养作用。施肥后,放射硅藻、栅藻为主,施肥量大,以绿藻和蓝藻为主,施肥量小时以硅藻中许多种类如纺锤硅藻、圆盘硅藻将成优势。无机肥的优点是成分确切、肥效快、污染轻、用量小、操作方便。生产上常用的氮肥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等,

17 磷肥有过磷酸钙。无机肥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将肥料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即可。施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单施氮肥或磷肥,也可以混合使用。由于无机肥施用后主要促进浮游植物的快速繁殖,所以一般适宜作追肥。在通常情况下,应先施磷肥,后施氮肥,次序不能颠倒,也不可同时进行;否则,就会产生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大大降低了施肥的效果。 施用方法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混合使用时,氮、磷比例需掌握适当,但生产中多根据经验掌握,波动比较大,从相关资料看比例从1:1到10:1均有,一般来说,氮用量大,绿藻繁殖较快,氮含量不足,蓝藻等繁殖较多,中等比例有利于硅藻类繁衍,生产中掌握氮磷比例为2~3:1较为合适。关键是根据池水中氮磷含量进行掌握,

18 一般要求氨氮含量在1~1. 5毫克/升,低于1毫克/升就应该追施氮肥,池水有效磷浓度要求在0
一般要求氨氮含量在1~1.5毫克/升,低于1毫克/升就应该追施氮肥,池水有效磷浓度要求在0.05毫克/升以上。可溶性磷肥只有几天肥效,在池中很快受到化学固定和吸附固定而沉淀池底不能发挥作用。在施用生石灰后10~15天才能施用磷肥,因为水中钙离子浓度大,ph高,有效磷也会被沉淀。水质过分混浊也不宜施磷。 浮游植物用量(每亩水面水深1米计)为:氮施用量为0.6公斤,折成碳酸氢铵为3.5公斤。 B、有机肥主要有粪肥和绿肥。粪肥包括人粪尿,家畜、家禽粪尿。有机肥营养全面,除氮、磷、钾外,还含有其他多种营养元素,能较好地满足饵料生物的营养需要,部分有机肥还可被直接食用,起到饲料的作用。有机肥施用后,最先培养起来的是各种细菌,其次是一些纤毛虫类和鞭毛藻等,如棕鞭藻、隐藻等将先出现。施肥后,

19 池水中细菌数量迅速增加,这些细菌本身成了很多浮游动物的良好食料。同时有机物经各类腐败细菌、硝化细菌的作用,最后分解成为浮游植物能利用的无机盐类。浮游植物数量增多,也加强了浮游动物的食料基础。浮游动物中首先出现的为原生动物,其次为轮虫,随后为枝角类,最后为桡足类。 施肥要掌握好时机,浮游动物不能繁殖过多,会与缢蛏竞争饵料。有机肥肥效较好,也较持久,但有机肥在池中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氧气,施用过多会污染水质,造成池塘缺氧。此外,不同的有机肥成分变化大,施用时难以掌握确切的用量,因此必须注意施肥方法。有机肥的施用有两种方式,即施基肥和施追肥。基肥在放养前一次性施放,用量要根据池塘条件、肥料种类、浓度而定,一般亩池塘家畜粪肥500~800公斤,

20 禽粪较之减少。追肥量应随水温、季节、养殖密度而定。追肥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可使池水中浮游植物长盛不衰,一般亩施50~100公斤。施用有机肥要先经腐熟发酵,避免施放生鲜粪肥。 有机粪肥相当无机肥料肥 鸡粪:每吨相当于:硫酸铵81.5kg,过磷酸钙85.5 kg,硫酸钾17 kg; 鸭粪:硫酸铵50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12kg; 猪粪:硫酸铵30.5kg,过磷酸钙12.7kg,硫酸钾5.6kg; 牛粪:硫酸铵15kg,过磷酸钙13.8kg,硫酸钾2kg。 从以上可看出鸡粪营养含量高,生产中也常常使用。 C、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 可同时或交替使用,以充分发挥其优点。

21 在7月份前可施有机肥,水温升高后,7~9月份,应改施无机肥 (4)微生物肥 光合细菌、EM菌剂、有益复合菌剂、微生物肥水素和微生物肥水剂等。 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发酵丝状菌群与光合细菌按一定的比例,其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酶、生长调节因子、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等,对生物生长十分有利。由于各类细菌在功能上互得互补,因此,其作用全面,改良水质效果十分明显。能有效分解利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有机物质。定期使用能使水体保持活、嫩、爽,养殖品种生长快且不易生病,因而能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

22 但由于受不同地理、气候、水质条件以及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效果极不稳定, 现推荐一种EM活性微生物水产专用肥(含光合菌群、乳酸菌群、硝化菌群),将复合细菌的数量提升至EM原液的十几万倍,同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N、P、K、Ca、Mn等微量元素,在池塘养殖中,经连续施用后可保持水体中各种营养元素平衡、稳定,促进有益藻类和浮游动物生长,改良水质。一般,1000ml EM原液可制出900~1 000kg EM活性微生物水产专用肥。 有机肥的施用有两种方式,即施基肥和施追肥。基肥在放养前一次性施放,用量要根据池塘条件、肥料各类、浓度而定,一般亩池塘家畜粪肥500~800公斤,禽粪较之减少。追肥量应随水温、季节、养殖密度而定。追肥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可使池水中浮游植物长盛不衰,一般亩施50~100公斤。施用有机肥要先经腐熟发酵,避免施放生鲜粪肥。

23 六、蛏苗 1、蛏苗暂养:从外地或育苗场购入苗种,放入蛏池暂养。蛏苗暂养一个月左右就水洗收获出售。水洗后剩余的蛏苗继续养殖一段时间规格达到 粒之间再人工手采出售。手抓种采获后剩余蛏苗继续养殖。 2、苗种运输 多采用汽车装运,汽车运苗的关键是装苗,装苗器具应透气。常用用塑料箱,每箱装25kg左右,装苗量不要满出箱面,以上下重叠时不会压苗为宜,箱与箱之间不应留有间隙,以免汽车运输时不至动荡。运输时间长时,途中应用干净海水淋苗,提高成活率。 运输注意事项: (1)运输前要把蛏苗洗净。最好选择刮北风的天气运输。 (2)要加蓬加盖,以免日晒雨淋造成损失。

24 (3)注意通风,防止蛏苗窒息死亡。 (4)防止剧烈震动和叠压。 (5)发现筐中央蛏苗发热,应及时浸水洗涤或淋水,洗涤前先震动苗筐蛏苗水管收缩,防止因吸水而影响成活率。 (6)运输过程时间控制在20小时内。 3、苗种质量鉴别 优质的蛏苗应具备:健壮、起滩时间短、当潮苗、不浸泡淡水。 蛏苗的质量鉴别 (1)优质苗 苗体:色壳厚、玉白色、半透明、壳前端黄色。壳缘略呈浅绿色、水管有时带有浅红色 体质:肥硕、结实、两壳闭合自然、壳缘平整,个体大小整齐

25 声音:振动苗筐两壳立即紧闭,发出嗦嗦的声音,响声齐一,再振无反应 味:放置稍久无臭味 杂质:死苗、碎壳苗低于5%,杂质少、清洁 活力:将苗置于滩面很快伸足,钻入泥中将苗置于滩面钻入泥中极缓慢 (2)劣质苗 苗体:壳薄、灰白色或土褐色,且不透明,壳前端白色 体质:苗体瘦弱,两壳松驰,大小不均匀 声音:振动苗筐,反应迟钝,再振又有微弱的响声 味:放置稍久有臭味 杂质:死苗、碎壳苗大于5%,杂质多、不清洁 活力:将苗置于滩面钻入泥中极缓慢

26 4、播种 (1)播种时间:根据生产计划、缢蛏收获时间、蛏苗的供应情况而定。从大雪至次年的寒露均可投苗。早投苗,苗种规格小,生长期长,后期苗规格大,生长期短。 (2)投苗量:蛏苗规格在200~20000粒/kg之间,按200~300粒/m2畦面积投放为宜。同一批苗,规格应整齐。 质量好的苗种,播苗数分钟后即可钻入土中。 七、养殖模式 、单养 池塘面积较小,采用单池养殖模式,缢蛏实养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一半。池塘条件好,藻类培养快,缢蛏实养比例可适当高些,反之则需降低实养比例。由于无法专池培养藻类,加之缢蛏摄食,往往难以维持较高藻类的浓度,常因阴雨、低温等天气影响,导致藻类消亡,缢蛏养殖周期长、产量不稳定。

27 2、藻蛏分养 有一定养殖规模时,可将池塘分割成数个小池塘。一部分池塘专门用于培育藻类,其余用于养殖缢蛏。藻类池与缢蛏养殖池比例一般为1:1。专池培育藻类,可确保藻水浓度满足缢蛏摄食要求。藻水池可混养鱼类,以鱼类代谢产物、残饵培育藻类。 3、混养 每月大部分时间均可进水、水位保持在80cm以上的池塘可适当混养对虾、梭子蟹、海水鱼等,以提高池塘综合效益。对虾、梭子蟹于5月中旬投苗,虾苗每亩投4000~6000尾,不必投饵,成活率可达50%以上,至白露收获;混养蟹类,每亩投蟹苗1000~2000尾,苗期饵料可投喂“乌年”,后期需在畦面盖网以防蟹类影响蛏的养殖,饵料投喂鲜杂鱼,至春节前收获。

28 八、日常管理 1、补苗:蛏苗播种后1~2天要下埕检查。查看缢蛏进出水孔分布,发现是否漏播或有空埕,发现后应及时补苗,以免影响产量。 2、干露:定期(单养池塘7天左右、藻蛏分养与混养池塘3~5天)排水干露2小时。一般为早晨,水温低时时间可适当延后。干露有助于紫外线杀菌与鸟类摄食虫害。 3、投饵:藻蛏分养模式应根据藻水池中的藻类浓度与缢蛏摄食量,引藻水5~15cm入蛏池供缢蛏摄食。定时巡塘,观察摄食情况,发现水色变清应及时补充藻水。 4、修坝:排水干露后,下滩检查土堤是否倒塌堵塞水沟。要及时疏通水沟、修补堤坝。 5、清沟盖埕:在整个养蛏期间,要定期清沟盖埕。把蛏埕间的水沟中淤泥挖起,盖到埕面上,它能促进缢蛏生长,

29 提高成活率。一般每月两次。具体操作方法:用荡板、锄头、手工挖出埕间水沟中的淤泥,首先填平埕面上的洼壑,然后送到埕面上,用手抹平,使埕面保持稳定、结实、不积水。清沟盖埕在养殖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要求不同。刚播苗时,因苗小淤泥不宜盖得太厚;随着缢蛏的生长,盖上的泥土可以适当加厚;夏季把水沟挖深些,取得更多的淤泥,盖上埕面,并整成公路形,防止积水;秋季因蛏产完卵,体虚弱,不要盖埕;沟内宜有些积水,以湿润埕面,促进生长。 6、防止自然灾害:台风、暴雨、洪水等都能造成灾害,要做好预防和善后工作,尽量减少损失。海区海水比重太低或太浑时应尽量不换水,池内海水比重偏低时需排去表层淡水。

30 九、病虫害及防治 、浒苔: 浒苔大量繁殖,一方面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并遮盖埕面,影响了缢蛏的饵料——底栖硅藻的繁殖,另一方面也使蛏苗难以滤食海水中的浮游植物。 保障有益藻的浓度有利于抑制浒苔繁殖;排水干露也能抑制其生长;亦可人工捞除。 2、蜾蠃蜚等甲壳类: 与缢蛏竞争饵料。严重时会破坏蛏埕。 用淡水浸泡烟屑12h以上,药液浓度以1~2%,喷洒在蜾蠃蜚危害的埕面。 3、沙蚕 水质恶化时,容易滋生。摄食蛏苗。 预防:调节水质。

31 杀灭:巴豆捣碎,加水溶解洒在滩面上(收获前一周内不使用)。 3、食蛏泄肠吸虫 危害2龄蛏播苗前用1%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泼洒蛏埕,消灭虫卵和终宿主。以养1龄蛏为主,2龄蛏在夏季前收成可避开发病季节。 十、池塘蓄水养蛏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近年来,由于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池塘蓄水养殖缢蛏死亡现象经常发生,导致单产低下,生产不稳,而且日趋严重,大面积死蛏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和养殖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缢蛏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人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造成池塘蓄水养蛏死亡的关键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对策。

32 1、缢蛏死亡原因分析 (1) 选址错误,水质管理不当 许多蓄水养蛏池塘选址不当,池塘周边海区污染严重,水源水质不符合养蛏要求,或者池塘所在地潮位偏高,需要交换水时难以及时进水。在日常养殖管理中有许多养蛏业者认为蓄水养蛏就是关水养蛏,养殖期间长期不交换水,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病害产生。 (2)养殖池塘老化,塘内有机物质积累过量池塘蓄水养蛏中由于大量投入肥料与人工饵料,加上缢蛏本身新陈代谢的排泄物,养殖自身污染加重了池塘的负担,又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大量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促使底质老化,造成缢蛏死亡。许多养殖单位长期没有对养殖池塘底质进行彻底的改造与消毒,导致底质恶化。

33 调查表明,养殖历史越久、养殖密度越大的池塘其底质淤泥严重发黑发臭,检测表明氨态氮与硫化氢等有害因素严重超标,是造成缢蛏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施肥盲目,控制不当 池塘蓄水养蛏主要通过施肥繁殖单细胞藻类来满足缢蛏摄食所需,许多养蛏业者不选肥料种类、不考虑天气、温度等环境条件,主观认为大量施肥能大量繁殖单细胞藻类,盲目施肥,池塘中分子氨浓度增大,容易造成水体缺氧,水质恶化引起缢蛏大量死亡,高温季节尤为严重。特别是许多没有设立专门植物性饵料培养池的池塘,直接往蛏田施肥,更容易造成水质败坏,引起缢蛏死亡。 (4)养殖密度过大,饵料不足 许多养殖户盲目追求高产量,放苗密度过大,使得池塘中的饵料生物量不能满足缢蛏的生长需要,

34 导致部分缢蛏摄食不足或者根本无食可取,缢蛏生长缓慢,软件部瘦弱,外壳发黑,体质下降,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大。另外,缢蛏对单细胞藻类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许多单细胞藻类缢蛏不仅无法摄食,而且还可能有害,许多养殖单位没有配备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加以检查区别,存在很大隐患。 (5)有害藻类与敌害的影响 虾塘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如:浒苔、蓝绿藻等大量繁殖,不仅抑制了有益单胞藻饵料的生长繁殖,使缢蛏缺少食物。而某些蓝绿藻还会产生毒素,缢蛏摄食后会中毒或生长受抑制。另外,浒苔是我区池塘蓄水养蛏中最常见的大型藻类,浒苔大量繁殖成片成片地覆盖在池子底部,极易造成底部缺氧,使缢蛏窒息死亡,浒苔的死亡腐败还会败坏底质。

35 常见的敌害生物有鱼类、螺类、蟹类等,在我区危害较严重的有祼蠃蜚与沙蚕,祼蠃蜚的大量出现会破坏蛏埕,造成刚入池养殖的蛏苗大量流失或死亡。 2、防治对策 (1)水质管理 蓄水养蛏,水是关键。水是缢蛏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缢蛏在水中呼吸、摄食、生长,又通过新陈代谢把排泄物排入水中,如果水质管理不善就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病害产生。因此,控制好水质,是养蛏成败的重中之重。池塘进水以自然纳潮为主,每个月能进水的时间不少于15d,潮位太高的池塘最好能配备抽水机。要求水源附近无污染,水质符合养蛏要求,要求水温8—32℃,最适范围15—25℃;盐度7.79—28.8‰,

36 最适范围13.0—22.25‰;pH7.8—8.5;溶解氧4mg/L以上。养蛏池塘蓄水高度保持60—80cm,夏季为防止高温,可保持较高水位,养殖期间必须根据池塘水质情况,适时适量进排水。进水前必须先检测外海区水质,只有外海区水质参数符合养蛏水质的要求才能进水。10d左右进排水一次,每次交换水量不宜太大,一般为15—30%。进水要严格掌握“三不进”原则,即:不进潮头水,不进小潮水,不进赤潮水。 养殖管理期间经常测定水质因素,并做好记录。 (2)改造底质 改善池塘条件是养好蛏的前提,老化的池塘,淤泥沉积、滋生着大量的病原体,只有通过彻底清淤,深挖和进行底质改造,才能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最好能每年清淤改造一次。

37 一般池塘在整治时先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池底,配合吸泥浆泵将池底淤泥吸净排到池外,再深挖去除表层部份硬土,并通过整埕、耙埕、平畦等工序建好蛏田,最后每公顷再用生石灰1125—1500kg,全池泼洒消毒。 (3)选择优质蛏苗 合理放养密度 选择健壮、整齐、活力强的蛏苗放养。优质蛏苗的标准是体色呈玉白色,半透明,壳缘平整略呈浅绿色。苗体结实,两壳闭壳自然,出、入水管伸缩自如,个体大小整齐,无死苗,无杂质,振动苗筐两壳立即紧闭,发出“嗦嗦”的声音,将蛏苗置于滩面很快伸出斧足,钻入泥中。 根据蛏苗的规格、池塘条件、饵料情况,合理进行放养。一般蛏苗规格5000—6000粒/kg,每亩放养蛏苗75kg左右;蛏苗规格3000粒/kg,每亩放养蛏苗100kg左右。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巡塘定期检查缢蛏生长活动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8 (4)设立专池培养藻类 利用专门池塘用于施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来供给养蛏摄食,可以避免直接向养蛏池内施肥,可有效防止水质与底质败坏,提高养蛏成活率。藻类培养池与养蛏池比例为1:2—3。 供给养蛏池的藻水应是施肥后7—10d的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藻类,并且经镜检是有益于缢蛏摄食的单细胞优势种类,不要将刚刚施肥后的肥水马上接入养蛏池,如果施肥后10d未见藻类繁殖,必须排掉池水,接入海区新鲜海水重新施肥培养。 如遇长期阴雨天气等原因,植物性饵料生物繁殖慢而无法满足缢蛏的摄食所需,可以补充投喂豆浆。豆浆投喂量20—30mg/L,可将黄豆研磨过滤后除掉豆渣,再将豆浆全池泼洒。一般情况下投喂生豆浆,

39 (5)合理施肥 施肥要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掌握施肥量的关键要根据池塘水体中N、P含量和比例进行施肥,池水中的N、P的比例掌握在10—20:1,一般要求池水中NO3—N(或NH4—N)含量在1.5mg/L左右,低于1mg/L就应该追施N肥;要求PO4—P的含量在0.1mg/L左右,低于0.05mg/L就应该追施P肥。同时要考虑天气、温度、季节等综合条件,长期阴雨天、夏季高温季节尽量少施肥或不施肥。掌握测水施肥技术,避免盲目施肥,盲目施肥不仅浪费成本,而且难以达到培藻的目的。无机肥与有机肥可以轮流交替使用,但不要一次性混用。施用有机肥要经充分熟化发酵,严禁直接施用生鲜粪肥。追肥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以保证池中植物性饵料长盛不衰。

40 (6)有害藻类及敌害的防治 进水闸门设内、外两道拦网,外闸门用20目尼龙筛绢平板栏网,内闸门用80目尼龙筛绢袖子网栏网,防止鱼类等大型敌害生物进入,日常养殖管理时加强检查,及时清除蛏田内螺类、蟹类、鱼类等敌害生物,浒苔出现时要及时用耙子捞除,防治祼蠃蜚可用1kg烟屑加水50kg浸泡24小时后,将其浸出液用喷务器均匀喷洒在祼蠃蜚患处。 (7)开展混养或生态养殖 蓄水养蛏池塘中混养刀额新对虾或美国红鱼等,可以起到养殖种类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作用,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总之,池塘蓄水养蛏大面积死亡原因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很难奏效,因此防治措施应贯穿于养殖的全过程,只有掌握并严格执行科学养殖技术,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使缢蛏养殖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41 十一、收成 缢蛏播种后经3~5个月养殖,达到60~100粒/kg规格即可收获。具体时间可视市场需求而定,50~60粒/kg较佳。收成前先试点捕捉,测定其规格。收成时直接用手插入蛏穴捕捉或用物指插入穴内迅速上拨,吸附蛏子出穴。第一次收成后隔2~3天再收两次,以收净余蛏。用本法养殖缢蛏,每年每亩可收蛏1~2.5吨。温度与饵料充足时每年可养二至三季。 十二、净化、包装运输 净化上市的缢蛏用洁净海水冲洗,运至净化厂。用沙滤水冲去表层泥土,入净化池,使用经紫外线消毒的无菌海水流水净化(根据需要可经2~3次净化),净化时间一般为24小时。按需要加冰调节水温,逐步降低产品的温度以达到延长保活期的目的。

42 分选:捡去死蛏与外壳破裂的蛏,按规格分装。 运输:短途运输用保温车,长途运输使用冷藏车低温运输。 城区海洋与渔业局 2013年10月17日
分选:捡去死蛏与外壳破裂的蛏,按规格分装。 运输:短途运输用保温车,长途运输使用冷藏车低温运输。 城区海洋与渔业局 年10月17日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Download ppt "缢蛏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苏 仰 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