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8課 我國外交政策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我國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 參、我國的外交現況 肆、如何突破外交困境 影片總覽
2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一、當前國際政治的基本結構 (一)主權國家時代的來臨 (二)兩極對立的結構 (三)一極多元的結構
(四)主要的國際組織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 的軍備競賽。
3
(一)主權國家時代的來臨 1.自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後,主權國家 成為國際關係的主體。 2.十八世紀後,因工業革命發生,歐洲 成為國際政治的核心。 3.二十世紀時,國際政治體系開始發生 結構性的改變。
4
(二)兩極對立的結構: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成為兩極 對立體系中的兩強。 2.美國採取圍堵政策以對抗蘇聯的赤化。
(二)兩極對立的結構: 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成為兩極 對立體系中的兩強。 2.美國採取圍堵政策以對抗蘇聯的赤化。 3.美蘇兩大集團除發展核子武器外,也利用地區 性的衝突,從事「代理戰爭」,形成「冷戰」 時期。 4.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國家的不結 盟政策以及美蘇兩強間為避免相互毀滅,開始 限制核武談判,緩和兩強緊張對峙的局面。
5
(三)一極多元的結構: 1.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冷戰結束,國 際政治進入後冷戰時期。 2.獨立國協、歐洲聯盟的組成,成為一股影響 國際政治的重要力量。 3.中國大陸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逐漸成為一 股重要的力量。 4.美國仍舊是世界霸主,國際政治局勢形成了 一極多元的結構。
6
(四)主要的國際組織: 1.全球性與區域性的國際組織─ (1)以地理範圍區分。 (2)全球性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 A.聯合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國際組織。 B.成立於1945年,至今已有一百九十二 個會員國。 C.近年來在國際和平的維持、禁止核 武的擴散及國際社會文化教育的推 展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為與具體的 成果。
7
(3)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如歐洲聯盟和東南 亞國家協會。 A.歐盟的前身為歐洲共同體,1992年改 為歐盟,至今有會員國二十七國,為 全球三大經濟體之一。 B.東協則成立於1967年,由東南亞十國 組成,目前更有「東協加一(中國) 」、「東協加三(中、日、韓)」等 方案正在協商中。
8
2.政府間與非政府組織─ (1)以會員資格區分。 (2)政府間組織如聯合國和歐洲聯盟等。 (3)非政府組織(簡稱NGO)由各國人民 或民間團體所組成,如國際紅十字會、 國際特赦組織等。 (4)近年來,國際上的非政府組織成長迅速 ,也是重要的國際組織。
9
二、爭取國際地位的重要性 (一)奠定國際人格: 1.國家的組成,要有國民、領土、主權和 政府四項基本要素。 2.在國際上要有其他國家的承認,即國際 人格的問題。 3.若不被承認為完整而獨立的國家,該國 將無法擁有國際人格。
10
(二)促進國家利益: 1.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利益,依序是生存 與安全、經濟利益、國家尊嚴等。 2.國際地位愈高,表示愈有能力確保本國 的各項利益。反之,則不能維護本國利 益。
11
(三)保障國民權利: ◎若國家的國際地位高,則國民在國內外 都會受到較好的尊重與照顧,而參與國 際事務的機會也相對增加。 (四)唯有健全本國的民主政治、加強經濟 發展、提升文化水準、拓展外交關係等, 才能爭取到真正的國際地位。
12
1.遇有安全上的威脅和 利益上的侵犯時,可 請該國際組織出面調 解衝突確保國家安全。
三、參與國際組織的重要性 (一)確保國家安全: 1.遇有安全上的威脅和 利益上的侵犯時,可 請該國際組織出面調 解衝突確保國家安全。 2.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 ,經常發揮這種功能。 ★參與國際組織可確保國家安全。
13
(二)解決國際問題: 1.在現代社會裡,許多與我們生活相關的 事務,無法由單一國家獨自面對,需要 國際組織的協助。 2.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等,都具 有這種功能。
14
1.若沒有參與國際組織,任何一個國家, 不僅無法參與國際事務,更得不到國際 間的合作與援助。
(三)促進國際合作: 1.若沒有參與國際組織,任何一個國家, 不僅無法參與國際事務,更得不到國際 間的合作與援助。 2.東南亞國家協會、亞洲開發銀行都能協 助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透過國際合作,可促進國家的發展。
15
(四)近年來,我國參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 機會有遞減的趨勢,但隨著政治民主化和 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國際互動頻率的增 加,我們爭取參加非政府國際組織的機會 卻大增。
★國際透明組織是非 政府國際組織,關心 各國清廉度。
16
貳、我國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 一、重返聯合國的努力 (一)原因: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後, 取代了中華民國的地位。 (二)過程: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後, 取代了中華民國的地位。 (二)過程: 1.自1992年起,我國政府即透過友邦向聯 合國大會遞交提案,發言支持我加入聯 合國。
17
2.1993年起根據會籍普及化原則,請聯合國大會成 立特別委員會審議我國提案。 3.針對代表權和參與問題,及聯合國應在維護東亞 地區之和平與安全上扮演積極角色兩方面請聯合 國設立工作小組,審查我國之特殊國際處境。 4.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臺後,提議「兩岸外交休 兵」,於是改變做法,撤回重返聯合國的申請。 5.我國曾於2007年7月19日正式以「臺灣」的名義 向聯合國申請加入會員國,開啟了臺灣加入聯合 國運動的序幕。
18
(三)展望: 1.因中國大陸的極力阻擾及封殺,無法將 議案列入大會議程討論。 2.我國的努力已引起不少國家駐聯合國代 表的注意。
19
二、參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努力 (一)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1.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是在1989年由澳大利亞所 倡議成立的亞太區域經濟諮商論壇發展而來。 2.希望藉由亞太地區各經濟體政府相關部門官 員的對話與協商,帶動該區域經濟成長與發 展。
20
3.1991年,我國以「中華臺北」的名稱加 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是我國目前實際 參與之重要國際組織。
4.我國利用資深官員會議、專業部長會議 、部長級年會及經濟領袖會議等場合, 與各會員代表進行雙邊會談,促進我國 與其他會員國之雙邊及多邊關係。
21
(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1.世界貿易組織負責國際多邊貿易談判和 維持新的國際經貿規則,其前身為關稅 及貿易總協定(GATT)。 2.1990年,我國以「臺灣、澎湖、金門及 馬祖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稱提出入會申 請,於2002年成為會員國。
22
(三)爭取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 1.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轄下的專門機構 ,是國際間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 2.其設立宗旨在使各國國民達到「身體、 精神及社會生活的完美狀態」。
23
3.其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 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 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
4.我國自退出聯合國後,亦被迫退出世界衛生組織。 5.自1997年起我便積極申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成為觀 察 員,終於在2009年以「中華臺北」的名義,以及 「觀察員」的身分列席世界衛生大會(WHA)而得 以分享世界衛生資訊。 6.2009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主動致函我國行政院衛生 署疾病管制局,表示將接納我參與「國際衛生條 例」(IHR),使我國能加入全球疫情通報及防治體 系,並與世界衛生組織直接聯繫互動。
24
參、我國的外交現況 一、正式外交與務實外交 二、雙邊外交與多邊外交 三、城市外交與國民外交
25
一、正式外交與務實外交 (一)正式外交的維繫: 1.正式外交為國與國之間簽署建交公報, 並相互設立使領館,進行各種交流,制 定相關的合作協定,其目的在於促進彼 此間的官方聯繫。 2.目前與我國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有二 十五國,主要集中於中南美洲、大洋洲 與非洲。
26
3.部分邦交國經常在我國與中國大陸間搖 擺,造成兩岸競相以金錢拉攏邦交國的 現象,遭致「金錢外交」之譏。
4.與其迷信正式邦交國的數量多少,不如 將力量投注在務實外交上。
27
(二)務實外交的開展: 1.務實外交係指不計較是否有正式邦交, 而與外國建立政治、經濟、文化乃至安 全上的實質關係。 2.務實外交是我國在退出聯合國之後,面 對中國大陸的外交封鎖,所採取的主要 作為。
28
3.具體的作法是不堅持以「中華民國」的 名義,而以「中華臺北」、「臺澎金馬 關稅領域」等名義參與國際組織、會議 ,或運用元首外交加強與非邦交國的實 質關係等。
4.今後所要考慮的是,在堅持我國家主權 獨立的前提下,如何不致與中國政府過 度對立。
29
二、雙邊外交與多邊外交 (一)雙邊外交的進行: 1.雙邊外交為國與國之間直接且單獨建立 的互動關係,通常可以直接反映兩國間 情誼。 2.與大國建立的雙邊關係經常是構成一國 外交關係的主體。 3.我國的雙邊外交,目前是以美國、日本 以及部分邦交國為主,並加強與歐盟和 其他非邦交國間的雙邊關係。
30
(二)多邊外交的努力: 1.多邊外交即同時與多個國家進行外交互動 的形式,經常是以參與國際組織或會議實 踐。 2.近年來我國以重返聯合國為主要目標,並 經常參與國際經貿的相關組織與會議。 (三)二者關係: 1.多邊外交的突破,有賴雙邊外交的奠基。 2.多邊關係的建立,也能成為增強雙邊關係 的契機。
31
三、城市外交與國民外交 (一)城市外交的嘗試: 1.國家內的地方政府組織、國際間非政府 組織、跨國企業、私人團體、個人等, 都可以成為外交活動的主體或對象。 2.城市外交是指以城市的身分,運用城市 的有利資源,積極開展外交活動,透過 城市間的合作交流,解決自身的問題, 並提升城市及國家的國際聲望與地位。
32
3.城市外交屬於非正式外交,是實質外交的 一種方式。
4.我國的城市外交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 ,除經常性的互訪和交流外,更以姊妹市 的方式,促進國際合作。
33
1.國民外交是指運用個人或民間團體的力 量,協助國家從事實質外交的工作。
(二)國民外交的拓展: 1.國民外交是指運用個人或民間團體的力 量,協助國家從事實質外交的工作。 2.政府應提供民間國際事務人才的培訓, 協助民間社團與國際團體合作,以擴大 國民外交的效果。 ★舉辦運動比賽,亦可加 強與他國的交流。
34
肆、如何突破外交困境 一、外交困境的形成現狀與原因 (一)中國政府的打壓: 1.自退出聯合國後,我國在國際社會的生 存空間即大幅縮小。
1.自退出聯合國後,我國在國際社會的生 存空間即大幅縮小。 2.中國政府藉代表權資格等問題,使得一 些國際組織將我國排除在外,或必須以 「中華臺北」之類的非國家名義加入。 3.中國政府利用與其他國家建交的機會, 將我國矮化成中國的地方政府。
35
(二)國際政治的現實: 1.中國的領土、資源、市場,以及核子武 器,使得國際社會必須正視其存在。 2.自1978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及外交 政策的轉變後,更加使得世界各國無法 忽視其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角色。
36
二、突破外交困境的作法與實際成果 (一)提升國際地位 (二)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三)鞏固邦誼,提升實質關係
37
(一)提升國際地位: 要提升國際地位,須從民主鞏固和經濟繼 續發展做起。
38
(二)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1.目前國際社會的結構漸趨於多元,國際間的合 作取代了對抗,國際組織的功能也逐漸受到重 視。 2.除重返聯合國、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外,政 府亦應積極參與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與活動。 3.運用我國各種資源,投入相關的國際公益事務 ,或以城市外交、國民外交等非傳統性的外交 工作,積極在國際社會中貢獻自我。
39
(三)鞏固邦誼,提升實質關係: 1.可透過經貿、貸款、技術合作、人道 援助等方式,協助友邦國家發展,以 鞏固邦誼。 2.避免與中國政府進行「金錢外交」競 爭。 3.非邦交國與我國的互動情況,擬定具 體策略以維持彼此穩定的關係。
40
4.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提出「活路外 交」主張,就任以後,即積極推動該項政 策。
5.活路外交是以務實主義為原則。 6.主張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中國大陸 「和解休兵」、「避免衝撞」及相互「消耗 資源」,強調以務實和彈性的方式參與國際 組織和國際會議,從而開創雙贏。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