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九章 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要求: 掌握狗脊的来源、性状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和功效。
第九章 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要求: 掌握狗脊的来源、性状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和功效。 掌握綿马贯众的杀虫机理及来源、药化;区别綿马贯众、 紫萁、狗脊蕨、荚果蕨、峨嵋蕨叶柄构造。 掌握裸子植物的组织学构造特点及所含化学成分;重点 掌握银杏叶、侧柏叶的来源、功效。 全面重点掌握麻黄的来源、产地、显微特征及三种麻黄 的主要区别。
2
狗脊(Rhizoma Cibotii) [来源]狗脊为蚌壳蕨科 Dicksoniaceae 植物金毛狗脊
Cibotium barometz (L.) J. Sm.的根茎。 [植物形态]1.多年生大型蕨类植物2.根茎粗壮3.叶簇生 4.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侧脉顶端,囊群盖2瓣,成熟时张开如蚌壳。
3
狗脊(Rhizoma Cibotii)
4
狗脊(Rhizoma Cibotii) 【生境分布】
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酸性土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及云南等省区。 【采制】 全年均可采,以秋末至冬季采者质量较佳。挖出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柔毛,洗净晒干称生狗脊条。干后质 坚,不易切片,一般以新鲜时切片晒干,称生狗脊片。 用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称熟狗脊片。
5
狗脊(Rhizoma Cibotii) 【药材性状】附图 1.不规则块状 2.外被金黄色长柔毛 3.根茎顶端有数个棕红色叶柄残基
4.叶柄背部有凸起棱 脊 5.断面可见分体中柱排列呈双卷形 6.根茎中部及末端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 7.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微涩。
6
狗脊(Rhizoma Cibotii)
7
狗脊(Rhizoma Cibotii)
8
狗脊(Rhizoma Cibotii) 【化学成分】
本品根含蕨素Y(pterosin Y),异组织蕨素A(isohistop-terosin A)及绵马酚;柔毛含鞣质及色素。 【药理作用】 本品金黄色柔毛对疤痕组织、肝脏、脾脏损伤出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其作用较明胶海锦迅速。用狗脊毛的粉末止血效果最好,柔毛似能被组织逐渐吸收而消失。
9
狗脊(Rhizoma Cibotii) 【功能与主治】 有补肝,强腰膝,除风湿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腰背强痛,足膝无力,小便失禁,白带过多。
【用量】 4.5~9g。
10
綿马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
[历史] 贯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说:"此草叶似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凤尾草,根名贯众"。 [来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l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 [产地分布]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11
綿马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
1.多年生草本; 2.根茎粗大,块状,斜生,有许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锈色或深褐色大鳞片。 3.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具长柄,对生或近对生, 4.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 5.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
12
綿 马 贯 众
13
[药材鉴别]
14
綿马贯众 [显微鉴别 ] 根茎(直径2cm)的横切面:1.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棕黄色。 2.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长圆形或椭圆形,略向外弯曲,排列呈环状 3.其外侧散在多数较小的通向叶的分体中柱(叶迹维管束)。 4.分体中柱围以内皮层,凯氏点明显 5.木质部管胞多角形,大多为梯纹,周围为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黄棕色物质,细胞间隙中有间隙腺毛(见图) 6.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黄棕色物质,细胞间隙中有间隙腺毛(见图1)
15
綿马贯众 [显微鉴别 ] 叶柄基部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 ②厚壁细胞数列,多角形,棕色。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状 排列。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维管束;外围为内皮层;木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 ③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常有细胞间隙腺毛,腺头单细胞球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
16
綿马贯众 [显微鉴别 ]
17
綿马贯众 [化学成份] 根茎含绵马酸类,包括绵马酸BBB(Filicic acid BBB)、绵马酸PBB(Filicic acid PBB)、绵马酸PBP(Filicic acid PBP)等;黄绵马酸类(Flavaspidic acids),包括黄绵马酸BB(Flavaspidic acid BB)、黄绵马酸PB(Flavaspidic acid PB)、黄绵马酸AB(Flavaspidic acid AB)及微量白绵马素(Albaspidin)、粗蕨素(Dryocrassin);此外,尚含有羊齿三萜(9(11)-Fernene)、双盖蕨烯(Diploptene)、鞣质、挥发油、树脂等。叶中含东北贯众醇(Dryocassol)、东北贯众醇乙酯(Dryocrassyl acetate)等。
18
綿马贯众 [药理作用] 1.绵马贯众对绦虫有强烈毒性,可使绦虫肌肉麻痹,脱离肠壁,而显驱虫效果。 绵马酸镁盐(Mg-filicin; Filicin 105g加 Mgo 70g)比粗提物油树脂的驱虫效果强5~7倍,毒性也大2倍。 2.兴奋子宫作用。 3.抗肿瘤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9
綿马贯众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小毒。有驱虫,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虫积腹痛,热毒疮疡,痄腮肿痛,崩漏及防治流感等。用量4.5g~9g。驱虫、清热解毒生用;止血炒炭用。
20
[附注] 商品贯众来源较复杂,各地已发现有11科58种蕨类植物。常见者有下列4种。
(1)峨嵋蕨贯众;为蹄盖蕨科(Athyriaceae)植物峨嵋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ng的根茎和叶柄基部。主产于华北、华中.内蒙古习用。叶柄基部断面维管束2个,呈八字形排列,其间常有一暗色点或形成空洞。
21
[附注] (2)荚果蕨贯众: 为球子蕨科(Onocleaceae)植物荚果蕨Matteuccia stfuthiopteris (L.)Todaro的根茎和叶柄基部。主产东北、华北,北京、陕西多用本品。叶柄基部断面特征与峨嵋蕨相似,但无暗色点或空洞。
22
[附注] (3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Osmuodaceae)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mb. 的根茎和叶柄基部。主产于华中、华东、西南各地,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上海、贵州。叶柄基部断面维管束呈U字形。
23
[附注] (4)狗脊贯众: 为乌毛蕨科(B1echnaceae)植物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Makino)Nakai的根茎和叶柄基部。产于甘肃、湖南、贵州、云南;多自产自销。叶柄残基断面常有2~4个维管束,排成半环状,末端2个较大。
24
骨碎补 Rhizoma Drynariae [来源] 骨碎补为槲蕨科 Drynariaceae 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 (Kze.) J. Sm.的干燥根茎。
25
骨碎补 Rhizoma Drynariae [性状] 根茎扁平长条状弯曲或扭曲,多分枝,长4~20cm,宽
26
骨碎补 Rhizoma Drynariae 【药理作用】 【功能与主治】 1. 本品对骨肿瘤病灶的正常骨细胞有保护和促进作用。
2. 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有利 于骨折的愈合。 3. 本品尚具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的功能,推迟细胞退行性 病变、降低骨关节病变率。 4. 本品有较明显的降血脂或预防血脂升高的作用,并有防止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5.还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功能与主治】 有补肾,壮骨,祛风湿,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跌打 损伤, 骨折,瘀血作痛,风湿性关节炎,肾虚久泻,耳鸣,牙痛。
27
裸子植物的生药 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 (1)次生木质部主要由管胞、木薄壁细胞、射线组成;或无木薄壁细胞
(2)次生韧皮部是由筛胞、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3)松柏类植物茎的皮层、韧皮部、木质部、髓、髓射线等处常有树脂道分布
28
裸子植物的生药 裸子植物生药所含化学成分 黄酮类 生物碱类 萜类及挥发油 其他成分
29
银杏(白果;银杏叶) Ginkgo biloba L. [来源]
白果为银杏科Ginkgoaceae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
30
银杏(白果;银杏叶) Ginkgo biloba L. 白果: 略呈椭圆形, 一端稍尖,另端钝
31
银杏(白果;银杏叶) Ginkgo biloba L.
银杏叶:黄绿色,久藏变土黄色,光滑,常破碎或折叠,完整叶扇形,上宽下窄,长 3-4.5cm,上缘微波状,中央浅裂或深裂。叶基广楔形,叶脉自基部射出数回二分叉脉,脉细,排列紧密,叶柄细,略扭曲,长 2-5.5cm。质轻。气清香,味微涩。
32
银杏(白果;银杏叶) Ginkgo biloba L. 【化学成分】 白果: 含白果素 、银杏黄素 、山奈黄酮、穗花双黄
酮 、白果酸、白果酚、白果二酚、白果醇、α -已烯醇等,以及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及多种氨基酸。 银杏叶: 含黄酮类:芸香甙、山萘酚 -3-鼠李糖 葡萄糖甙、 山奈酚、 槲皮素、异鼠李素、银杏双黄酮 、异银杏双黄酮。 内脂类:银杏内酯 A、B、C(ginkgolide A、B、C)、银杏新内酯。 其他还有毒八角酸、蜡质、甾醇、挥发油等。
33
银杏(白果;银杏叶) Ginkgo biloba L. 【功能与主治】 白果 :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 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银杏叶 : 敛肺,平喘,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 病,心绞痛。
34
侧柏叶 Folium et Ramulus Platycladi
[来源] 侧柏叶为柏科Cupressaceae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 柏子仁为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采收】 侧柏叶 : 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 柏子仁 : 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除去种皮,收集种仁。
35
侧柏叶 Folium et Ramulus Platycladi
[性状] 侧柏叶: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交互对 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 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36
侧柏叶 Folium et Ramulus Platycladi
[性状] 柏子仁: 呈扁卵形或长椭圆形,长 4-7mm,直径 1.5-3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外包膜质内种皮,顶端略尖,有深褐色的小点,基部钝圆。长时间贮存,颜色变深,有油 渗出。横切面乳白色,胚乳肥厚,子叶 2或多。质软,富油性。气微香,味淡。
37
侧柏叶 Folium et Ramulus Platycladi
【功能与主治】 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 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柏子仁: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 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38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前言】 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麻黄,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疼。”《名医别录》:“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李时珍云:麻黄因色黄味麻而得名。本品自古用于发汗、解热、镇咳、治喘。汉代张仲景治伤寒即用麻黄汤。 2000年版药典规定,麻黄为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由于麻黄根所含成分及功效与麻黄有别,应避免混淆。
39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来源] 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的干燥草质茎。
40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植物形态] 1、草麻黄为小灌木 常呈草本状 2、叶膜质鞘状,上部 二裂(稀3),裂片锐三角形, 反曲。 3、雌雄异株 4、花期5月; 种子成熟期7月。
41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42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采制】 9-10月割取绿色草质茎,在通风处阴干或晾至7-8成时再晒干。如曝晒过久则色变黄;受霜冻则色变红,均影响药效。 【产地】 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商品中草麻黄产量最大,中麻黄次之,销全国,并出口;木贼麻黄产量少,多自产自销。
43
麻 黄 Herba Ephedrae 【性状鉴定】 草麻黄: 1、细长圆柱形,少分枝,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性状鉴定】 草麻黄: 1、细长圆柱形,少分枝,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2、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3、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性,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4、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味苦。
44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性状鉴定】 中麻黄: 多分枝,直径1.5-3mm, 有粗糙感。节间长 2-6cm, 膜质鳞叶长2-3mm, 裂片3(稀2), 先端锐尖。断面髓部略成三角状圆形。
45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英) Ephedra Herb 【性状鉴定】 木贼麻黄: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 无粗糙感, 节间长1.5-3cm, 膜质鳞叶长1-2mm, 裂片2(稀3), 上部为短三角形, 灰白色,先端多不弯曲, 基部棕红色至鬃黑色。
46
麻 黄 Herba Ephedrae 显微鉴别:草麻黄 1、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突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
2、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 3、皮层较宽,纤维束散在。 4、初生韧皮纤维束新月形。 5、维管束外韧型,8-10个。 6、形成环类圆形。 7、木质部呈三角状。 8、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 9、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47
麻 黄 Herba Ephedrae 显微鉴别:草麻黄
48
麻 黄 Herba Ephedrae 显微鉴别:中麻黄 维管束12-15个。形成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49
麻 黄 Herba Ephedrae 显微鉴别:木贼麻黄 棱脊13~14个;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髓薄壁细胞壁木化,无环髓纤维。
50
麻 黄 Herba Ephedrae 粉末鉴别 (1)表皮碎片 (2)气孔 (3)皮部纤维 (4)草酸钙砂晶
(1)表皮碎片 (2)气孔 (3)皮部纤维 (4)草酸钙砂晶 (5)木纤维 大多成束,少数散离。较长,末端尖或较平截,壁增厚,木化,斜纹孔明显。 (6)导管 大多成束。为螺纹、具缘纹孔及网状具缘纹孔导管,细小,;具缘纹孔圆形,有的纹孔口相交成十字形。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圆形穿孔,排成1—3列,成为麻黄式穿孔板。 (7)皮层薄壁细胞 (8)髓部薄壁细胞 大小不一 (9) 色素块 散在,棕色或红棕色,形状不规则 (10)石细胞:(节部) 较少见,常数个成群或成行排列。呈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18—64Pm,壁甚厚,孔沟短,有的表面有多数细小颗粒状结晶。
51
麻 黄 Herba Ephedrae [化学成分] 1. 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主要的活性成分为L-麻黄碱,其次为d-伪麻黄碱;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消炎作用。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的髓部。 2. 噁唑酮类生物碱:麻黄噁唑酮。 3. 挥发油:从中分离出32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α,α,4-三甲基-3环己烯-甲醇,β-松油醇等。 4. 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小麦黄素、山奈酚、芹菜素-5-鼠李糖等。
52
麻 黄 Herba Ephedrae [药理功效] 平喘作用: 2. 镇咳作用: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麻黄碱能使外周血管收缩,心收缩力加强,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伪麻黄碱的升压作用较弱。 4. 发汗作用:大鼠口服水溶性提取物在75~300mg/Kg的范围内其足底部的水分散发(发汗)呈现剂量依赖性发汗作用。 5. 对大脑,脑干与脊髓均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失眠、不安和震颤。 此外,麻黄还有利尿、抗变态反应、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53
麻 黄 Herba Ephedrae [功效及附注]
本品性温、味辛、微苦。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水肿。用量1.5~9g。 我国麻黄属植物有13种3变种1变型。除上述3种药用外,单子麻黄E. monosperma Gmel.ex Mey产于四川、甘肃、新疆等地,药用;西藏中麻黄E. intermedia var. tibetica Stapf主产于西藏,丽江麻黄E. likiangensis Florin,产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均药用。膜果麻黄E. przewalskii Stapf,分布较广,但麻黄碱含量低,不宜药用。
54
麻 黄 Herba Ephedrae 不含麻黄碱类成分,含麻黄素,并含麻黄根碱(具显著降压作用)。
55
麻 黄 Herba Ephedrae 练习题 习题1:试述麻黄的来源、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 习题2:麻黄中主含何种化学成分?
56
火麻仁 Fructus Cannabis [来源] 火麻仁为桑科Moraceae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57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呈卵圆形,长 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
火麻仁 Fructus Cannabis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呈卵圆形,长 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 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 部有 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 叶 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58
火麻仁 Fructus Cannabis 【化学成分】 本品含干性脂肪油, 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葫芦巴碱 (tigonelline),异亮氨酸甜菜碱(l(d)-isoleucin betaine),白色蕈毒素(muscarin)。此外,尚含蛋白质等。 【药理作用】 本品乳剂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本品有刺激肠粘膜,使分泌增加,蠕动加快,减少大肠的水分吸收,导致泻下作用。 【功能与主治】 润燥,通便,补虚。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59
火麻仁 Fructus Cannabis 【化学成分】 本品含干性脂肪油, 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葫芦巴碱 (tigonelline),异亮氨酸甜菜碱(l(d)-isoleucin betaine),白色蕈毒素(muscarin)。此外,尚含蛋白质等。 【药理作用】 本品乳剂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本品有刺激肠粘膜,使分泌增加,蠕动加快,减少大肠的水分吸收,导致泻下作用。 【功能与主治】 润燥,通便,补虚。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60
桑白皮 Cortex Mori 【来源】桑白皮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桑叶、桑枝、桑椹分别为桑的干燥叶、嫩枝及 果穗。
61
桑白皮 Cortex Mori 【采制】 桑白皮:夏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 刮去黄棕色粗 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桑叶: 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桑枝: 春末夏初采收,晒干。 桑椹: 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62
桑白皮 Cortex Mori 【性状】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 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63
桑白皮 Cortex Mori 【性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64
桑白皮 Cortex Mori 【性状】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 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的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 cm ,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
65
桑白皮 Cortex Mori 【性状】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 cm。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 ,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气微,味微酸而甜。
66
桑白皮 Cortex Mori 【功能与主治】 桑白皮 :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 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桑白皮 :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 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 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桑椹: 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 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 秘。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