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2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高考导航 考纲下载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主要特点。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高考导航 考纲下载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主要特点。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4.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5.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6.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7.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8.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9.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10.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3 热点预测 1.从某种灾害发生的区域图切入,考查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
2.结合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主要自然灾害发生次数表,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主要特点及成因。 3.联系现象考查我国干旱、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4.结合2011~2012年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如主要地质灾害、主要气象灾害等)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规律。 5.运用地图,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及各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6.结合具体自然灾害的发生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7.结合具体自然灾害的发生考查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4 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频考点突破 考题优化演练

5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主要的自然灾害 1.地震灾害 (1)地震的基本概念

6 (2)区别震级和烈度 震级 烈度 定义 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 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单位 级 度 影响因素
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大小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 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

7 (3)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 (4)地震发生的过程 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使地表物体先上下颠簸振动;横波传播速度慢,使地表物体水平晃动。

8 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滑坡的发生机制

9 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由外力作用导致
(2)泥石流的发生机制:泥石流的发生也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包括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3)两者的差异 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地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作用力 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由外力作用导致 诱因 ④人类活动可诱其发生 特点 ⑤突发性;⑥破坏力极强

10 3.洪涝灾害 洪涝多发生于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其具体成因、危害如下表。

11

12 4.干旱灾害 (1)发生机制

13 (2)危害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 5.台风灾害 (1)台风的形成:在热带洋面上热带气旋强烈发展。 (2)时空分布:①夏秋季节(我国尤以7~9月登陆次数最多);②低纬大陆东岸(西北太平洋是世界台风活动最多的地区)。 (3)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夏季)、转向路径。 (4)危害:狂风、特大暴雨易产生洪涝、海啸,破坏农业及交通通讯设施。

14 6.寒潮灾害 (1)成因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发源于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 (2)时空分布 发生于秋末或冬末春初,影响我国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外的大部分地区。 (3)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和源地 ①中路:源自俄罗斯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 ②东路:源自亚洲北部的北冰洋。 ③西路:源自欧洲北部的北冰洋。

15 (4)危害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7.危害我国最重的三种农作物害虫的分布及危害

16 (1)蝗灾的发生、分布及其与旱、涝的关系

17 (2)鼠灾的种类、危害及特点

18 典例剖析 (2010年高考福建卷)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例1

19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0 【解析】 第(1)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图中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其防洪标准也高,两者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其原因可以从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及受灾体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第(2)题,减少洪水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主要措施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包括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修建防灾工程等。

21 【答案】 (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22 针对训练 1.(2011年山东名校联考)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泥石流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概括为下图所示。

23

24 (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发生泥石流的三项必要条件。 (2)人类的某些经济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等产生的大量弃碴随意堆于斜坡上、倾于沟谷中,或由毁林开荒、陡坡垦殖加重的水土流失等,都直接、间接地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来源。 (3)阅读材料,分析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季节及其原因。 (4)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多滑坡、泥石流?

25 解析:第(1)题,发生泥石流的三个条件需要从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图中提取。第(2)题,在回答经济活动时只要合理就算正确。第(3)题,泥石流发生的季节主要是夏季,从第二个表格中即可得出结论。原因需要从第(1)小题的结论入手,结合表格回答。第(4)题,结合西南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方面回答。

26 答案:(1)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 (2)采矿 采石(修路、水利工程建设) 疏松的固体堆积物 (3)我国约80%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夏季(6、7、8月)。因为该时期较多的降水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4)西南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27 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考点二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特性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灾害带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承灾体特性 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 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 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28 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灾害带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承灾体特性 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 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集度大

29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1)表现 ①从个例看:强度相当的同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30 ②从总体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差异极大,与灾害发生次数相呼应。 (2)原因分析

31 3.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①气象灾害

32 ②地质灾害

33 ③生物灾害 我国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气候、土壤、植被为多种有害生物滋生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人文地理背景 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②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③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34 4.自然因素与我国灾害分布 (1)季风气候与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在以季风环流为基本控制因素的气候条件影响下,我国气象灾害频繁,其时空分布如下。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干旱灾害 春秋两季 西北和华北地区 洪涝灾害 夏季 东部季风区 台风、风暴潮灾害 夏秋两季 东南沿海地区

35 (2)地质地貌条件及气候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分布

36 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大;多活动构造带,地壳运动活跃
(3)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的地区差异 地区 主要灾害 成因 东部季风区 旱涝、暴雨、地震 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大;多活动构造带,地壳运动活跃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风沙、盐渍化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青藏高寒区 低温冷害、冰雪灾害 海拔高,气温低

37 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对周围环境施加了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和演化过程。这种影响对人类而言,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38 典例剖析 (2010年高考江苏卷)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2)题。(双选)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例2

39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40 【解析】 第(1)题,西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但不是过大,不是造成这次旱灾的主要原因,故A、C错误;西南数省遭遇旱灾主要是由于降水比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蒸发量大造成的。第(2)题。新疆阿勒泰地区洪水是由于冬春地区降雪比常年偏多,先是温度偏低,而3、4月间温度突然升高,大量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由于该处多属内流河,对洪水采取疏浚河道、修筑堤坝的措施即可。 【答案】 (1)BD (2)CD

41 针对训练 2.(2011年北京西城区测试)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2 (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

43 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地表径流量小。 (2)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盛行西风。 (3)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垦过牧、不合理灌溉、工矿建设等。治理措施:退耕还草;合理放牧(控制载畜量);草方格治沙;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区恢复植被。(合理即可)

44 考题优化演练

45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谢谢使用


Download ppt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