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義和團之亂 與 八國聯軍之役 1899-1901 勢力範圍 義和團 甲午戰爭 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太平天國 戊戌維新 洋務運動 183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1 太平天國
2
甚麼是義和團? 「義和團」本稱「義和拳」。 「義和拳」是中國民間宗教「白蓮教」中「八卦教」的分支,本以「反清復明」為宗旨。
「義和拳」教眾多練習拳術棍術,託言神靈附體,可擋刀槍大炮。 「義和拳」在直隸及山東兩省民間極為流行,由於洋人、教民日多,義和拳由反清漸變為「滅洋」,於是得到清廷重視。
3
義和團興起的背景 瓜分危機:甲午戰爭後,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幾乎瓜分中國,清廷全無招架之力,任人宰割,在民族危機之下,國人於是自發排外。
4
義和團興起的背景 民生困苦:自南京條約後,外國貨品傾銷中國,使中國農村經濟破產;多次戰敗,賠款巨大,清廷於是向人民徵收重稅;新式運輸工具如鐵路的輸入,外國商船可以在內河航行,使大量船夫、挑夫失業。在嚴峻的經濟困境之下,人民轉而仇恨外人,引發排外思想。
5
義和團興起的背景 教案頻生:部份外國傳教士恃「條約」及「炮艦」為後盾,於是橫行霸道,強佔民產;清廷因怕引起列國入侵,每每偏袒教士,百姓有怨難伸,伺機報復。 山東天災:1898年,黃河改道,淹浸山東大部分土地,百姓流離失所,無以為生,故響應義和團起事。
6
義和團興起的背景 清廷信用:清廷顯貴如對列強入侵束手無策,轉而相信義和團可以神靈護體對抗洋人,毓賢等大臣都包庇拳民。加上戊戌政變後,英、日等助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又阻撓廢帝,慈禧因而對外人恨之入骨,於是引用義和團對列強宣戰。
7
義和團之亂的經過 李秉衡時期:1895年甲午戰爭後,山東巡撫李秉衡鼓勵反教反洋,使山東開始出現反外情緒。1897年,德國使以教士、軍官被殺為理由,強佔膠州灣,把山東劃為勢力範圍,李秉衡被革職,但義和拳在山東已成為風氣,一發不可收拾。 義和團的旗幟
8
義和團之亂的經過 張汝梅時期:1898年,義和拳以「拆鐵路、打教會」為號召,在山東四處生事。山東巡撫張汝梅認為「民情可用」,採安撫政策,把義和拳改編為「團練」,正式名為「義和團」,氣勢更盛。
9
義和團之亂的經過 毓賢時期:1899年,毓賢繼任山東巡撫,竟認為凡與教士、教民為難者,都是良民,支持義和團的行動;同時向北京進言,義和團有「神功護體,不怕洋槍洋炮」,希望朝廷加以重用。各國領事要求清廷罷免無知愚昧的毓賢。
10
義和團之亂的經過 袁世凱時期:袁世凱繼毓賢出任山東巡撫,袁世凱對團民大力鎮壓,義和團民無處立足,轉到直隸活動。毓賢被撤職後仍主張團民可用,慈禧太后亦想借團民對抗洋人,於是義和團得以在直隸合法活動。
11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亂 1900年,義和團在清廷默許下,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巿招攬成員,並四處搗亂。不少八旗兵丁、滿洲貴族都成為團民,拳亂一發不可收拾。
12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亂 董福祥的甘軍 5月,慈祥命董福祥率甘軍到京,與義和團一起攻教堂。日使館書記杉山彬被團民所殺,並裂屍於路上。各國使館急電要求本國出兵鎮壓。
13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亂 慈禧知列強出兵天津,召開會議,主戰主和大臣對立;主戰大臣載漪偽造外交電文,說各國逼慈禧退位歸政光緒。慈
禧大怒,把主和大臣或殺或貶,並在6月20日向全世界宣戰,並令圍攻北京各國使館。
14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役 當義和團在京、津橫行時,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八國軍隊(只有18000人)已佔領大沽口。慈禧宣戰後,立刻攻天津。守將聶士成殉國,天津淪陷。
15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役 駐守天津的清軍炮兵部隊 請留意他們仍然身穿傳統服飾
16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役 八國聯軍中的日軍部隊 留意他們已經完全改穿西式軍服
17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役 相信是來自香港的華籍英兵
18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役 這時慈禧欲和各國議和,下令停止攻擊使館,並要大使離開,德國公使克林德到紫禁城交涉時被殺。7月12日,北京淪陷,慈禧、光緒等逃到西安。
19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大舉搜捕義和團團民
20
一名懷疑是義和團的中國人, 在聯軍軍官監視下被當街斬頭。
21
數名日軍在斬殺中國百姓後拍照;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日軍、俄軍暴行最深,屠殺、搶掠、姦污婦女之事無日無之。
22
庚子拳變與八國聯軍之役 當慈禧下令宣戰時,東南各省總督、巡撫,如李鴻章、盛宣懷、張之洞等拒絕命令,並私下與列強訂下和議,保護外國在華利益,史稱「東南互保條約」
23
辛丑條約 慈禧西走,命慶親王奕匡、兩廣總督李鴻章與聯軍議和。列強就各國要求爭論2月,之後交清廷簽定,「聲言不再更改」,清廷無奈接受,史稱「辛丑條約」。
24
辛丑條約 派親王到德、日謝罪 懲治禍首:八國聯軍要清廷懲罰有份鼓吹、支持義和團的大臣。
整治禍亂地方:凡有外國人被殺的城鎮,長官革職,停止科舉五年。 賠款: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分39年清還,年息四厘,本息合共9億8000萬兩,以關稅、鹽稅為擔保。
25
辛丑條約 軍火禁運:清廷不得進口軍火及可製作軍火的原料2年,必要時可延長2年。
北京使館:北京使館區,由各國大使共館,華人不得在內居住,各國可派兵防守。 駐軍方面:北京至大沽鐵路、大沽附近,所有防守炮台一律削平;各國在險要之處駐軍,保護國民。
26
辛丑條約 禁令:永遠禁止設立仇外組織,各省官員不得騷擾外國人,違者革職,永不錄用。
外交禮節: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名為外交部,位在六部之上;變通各國領使覲見禮節。
27
八國聯軍及辛丑條約的影響 清廷戰敗,外人更輕視中國,國人信心大失,由排外、仇外之心理轉為懼外、媚外,民族自尊大受影響。
鴉片戰爭後,列強雖輕視清廷無能,卻認為中國如能發奮,必可轉弱為強。但義和團亂後,世界認定這野蠻行為非文明國家所有,使中國及中華民族的國際聲譽大降。
28
八國聯軍及辛丑條約的影響 戰敗賠款巨大,加上列強控制關稅、鹽稅、運輸、採礦、商務之權,中國經濟更形凋敝。
外人得以干涉中國外交、考試、交通、關稅等,中國主權更為淪喪。 外人可駐兵北京至山海關間,並派兵防守使館區,京師關防洞開,毫無國防可言。
29
八國聯軍及辛丑條約的影響 拳亂期間,南方各省為保安全,與洋人簽訂「東南互保條約」,戰後反獲嘉許,導至地方權力上漲,中央統治力更弱。
拳亂發生,清廷表現愚昧無知,使有志之士深感絕望,認為不推翻清朝無法救中國,乃轉向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