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西北雨】的稱呼正確嗎?
2
台灣有一首童謠--〔西北雨〕,歌詞是這樣的:「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欲娶某,鮕代兄,打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尋無路,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西北雨,直直落,白鷺鷺,來趕路,翻山嶺,過溪河,找無巢,跌一倒,日頭暗,欲怎好,土地公,土地婆,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我一直感到好奇的是:「雨一定是從西北方下來嗎?」不然,為甚麼稱為「西北雨」?後來,我查〔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文獻,是說:「西北雨就是台灣夏天常見的雷陣雨﹐在台灣的老人家把西北雨稱為『風時雨』﹐它來的快﹐去的也快。明亮的豔陽天﹐忽然間烏雲移到頭頂﹐一陣昏暗﹐接著一陣涼風﹐然後就是大顆大顆的雨滴猛烈從天而降﹐還伴隨著閃電響雷﹐常常把路人淋得措手不及﹐
3
跑得快的人﹐隔著一條大街﹐仍然是在豔陽天底下﹐回頭看對街下著傾盆大雨﹐這就是西北雨的典型景象﹐正如農諺說的:『西北雨落不過田畔』。西北雨是由強烈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下的雨。積雨雲垂直發展至高空可達10公里﹐雲的下半部0℃以下為水滴組成﹐雲的上半部在0℃以上是由冰晶組成﹐積雨雲內部上升及下降氣流都很強﹐雨滴大﹐甚至有冰雹﹐所以落下的雨滴和雨勢都很大﹐下雨前的下降氣流會帶來高空溫度較低的涼風。由於積雨雲的水平範圍只有數公里或數十公里﹐所下的雨時間短暫﹐下雨地區也不大﹐才會有東邊下雨西邊晴的奇景。以前在台北稱午後雷陣雨為西北雨,是和台北盆地的地形有關,淡水河口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夏季的西南風和來自西北方淡水河口的海風﹐配合熱對流﹐容易在盆地的東南山坡形成對流雲﹐並發展成積雨雲而形成雷陣雨﹐
4
從東南方移向西北方﹐所以才叫西北雨。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樣﹐只是以前的人觀測能力並不十分精確和完整﹐雷陣雨有移向北方或移向東北方﹐就看當時的天氣型態而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西北雨:太陽西斜後所降的雨。經常於夏天午後傾盆而下,通常在一小時內便雨過天青,陽光重現」。 之所以稱之為「西北雨」,根據郭子仙在奇摩網站的說法有四: 說法一:西北雨是由東南方移向西北的雲所下的雨 在古書《淡水廳志.風俗考》載:「五﹑六﹑七月間盛暑,鬱機東南雲蒸,雷聞震厲滂沱立至,謂之西北雨,蓋以東南風一送雨,仍歸西北也,此雨不久便晴,多連發三午。」
5
主要是指西北雨與台北盆地的地形有關:夏季季風為西南風,與台北盆地西北方淡水河口的海風對流,容易在台北盆地的東南坡形成對流雲,並從東南方移至西北方落下,因此稱為西北雨。不過,事實上這些對流雲不一定往西北方移,也會移向北方或東北方,視當時的天氣而定;另外,台灣也不只是台北才有「西北雨」的俗稱。 說法二:西北雨一詞是福建方言 西北雨原本是大陸福建的方言,因為在福建地區西邊是山、東邊是海,西北雨是指西北邊山區所移來的大雨。雖然台灣的地形剛好相反──東邊是山,西邊是海,但台灣有許多先民來自福建,仍慣用這個詞來形容台灣夏天的雷陣雨。
6
說法三:「西北」代表「太陽西斜時所下的雨水」 西北雨的「西北」,並不是「西北方」的意思,而是午後太陽「西」斜後所下的「雨水」(因為「北」字代表水),因此老人家也有「落西北」的說法。
說法四: 西北雨?獅豹雨?三八雨? 有人說,西北雨其實是台語「獅豹雨」或「三八雨」的訛傳,意思在形容這種驟雨給人兇猛、突如其來或蠻不講理的感覺;後來因為發音相似,而被誤傳成「西北雨」。有此一說,不過....仍待證明。
7
綜觀上述資料,既然「西北雨」是傍晚所下的急雨,也不見得都是從西北方向而來,我倒是認為應該是「夕暴雨」才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夕:傍晚﹑日落時分。如:『朝不保夕』。《周禮˙天官˙宮正》:『為之版以待,夕擊柝而比之。』」。《漢語大詞典》:「夕:傍晚、日暮。《詩.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從事』」《中文大辭典冊16、頁93》:「暴:急也。」 所以,在傍晚所下的急雨,名曰:「夕暴雨」,讀音又與閩南語接近,誰曰不宜?當然,語言文字是約定俗成的,不一定要講究科學或邏輯,否則,「賊」字的結構是用兵器〔戎〕搶別人的寶貝〔貝〕,怎麼是小偷呢?「盜」字根據許慎的說法是垂羨別人的器物而欲佔為己有,只是小偷而已,並非今天所說的拿武器的強盜。
Similar presentations